文章图片
图1/2
等待许久之后 , 快手终于要赴港上市了 , 股票代码1024 , 一个颇受程序员喜爱的数字 。
1月26日早间 , 快手科技在港交所发布全球发售的正式通告称 , 将全球发售3.65亿股 , 其中香港发售913.05万股 , 国际发售3.56亿股 , 指示性发售价格范围在每股105港元-115港元之间 , 对应股份市值分别为4314亿港元和4724亿港元 。
1月29日为预期定价日 , 2月5日快手将正式挂牌上市 。 如果按照发售价的中位数110港元计算 , 快手本次全球发售的所得款净额 , 在扣除相关包销费用及全球发售相关预计开支后 , 将达到394.77亿港元 。
文章图片
图2/2
快手赴港上市引发了香港“老铁们”的热捧:
富途证券首日80亿融资额度在认购开始后13分钟就被一抢而空 , 更有投资者表示某券商快手打新页面当场被抢购“崩溃” 。
投资者热情高涨
快手成立于2011年 , 是中国头部短视频社交平台之一 , 主营业务包括直播、线上营销服务以及电商、网络游戏等其他服务 。
数据显示 , 快手认购首日 , 投资者打新热情高涨 。 1月26日10点30分认购开始 , 富途率先释放80亿港元的融资额度 。 短短4分钟 , 剩余银行融资额度就仅剩1.34万港元 , 而排队人数还有4万多人 。 13分钟后 , 富途证券首日的80亿融资额度就被一抢而空 。 还有投资者反映 , 打新开始 , 自己刚进某券商快手打新页面 , 券商系统就当场表演“崩溃” , 显示系统繁忙 。
港媒援引汇丰消息报道 , 该行已为个人客户预留超过1500亿港元资金 , 作为快手香港IPO新股认购贷款 。
另据《香港经济日报》援引券商数据报道称 , 基于226亿港元的保证金贷款额计算 , 快手科技香港IPO面向散户的股份目前已获20倍超额认购 。
陷入增长烦恼
根据快手最新招股书 , 截至2020年11月30日 , 快手的平均日活跃用户数为2.63亿 , 而截至2020年9月30日 , 快手的日活为2.62亿 。
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 , 快手在2020上半年的日活为2.58亿 。 这意味着 , 在2020年第三季度 , 快手的日活净增长仅为400万 , 而10月和11月两个月的净增长仅为100万 。
2019年6月 , 快手曾提出2020年春节之前达到3亿DAU的目标 。 据媒体报道 , 这场战役的关键策略主要包括两个 , 一个是依靠快手极速版 , 另外一个就是依靠春晚红包 。
2019年8月 , 快手推出了主站的衍生产品快手极速版 , 一年后(2020年8月) , 快手极速版的平均日活跃用户突破1亿 。 此外 , 快手在2020年春节期间 , 成为了央视春晚的独家互动合作伙伴 , 并在除夕当晚发放了10亿元现金红包 。
这些举措也收到了成效 , 2020年2月 , 快手宣布其日活在2020年初已突破3亿 。 另据数据对比 , 快手应用的平均日活跃用户从2020年9月30日止9个月的2.624亿上涨到了2020年11月30日止11个月的2.638亿 。
在风险提示中 , 快手也指出 , “尽管我们已经并日后会继续采取多种手段 , 但我们无法保证我们平台用户的参与度将持续 , 或我们的业务可保持过去的增长速度 。 此外 , 市场竞争加剧加上我们的行业趋向成熟 ,我们用户群的增长速度可能会减慢” 。
短期难盈利
根据最新招股书 , 截至2020年11月30日止十一个月 , 快手的总收入为525亿元 , 毛利为209亿元 , 毛利率为39.9% , 经营亏损为94亿元 。
而截至2020年9月30日 , 快手的经营亏损为89亿元 , 2020年上半年 , 快手的经营亏损为75亿元 , 亏损持续增长 。
招股书称 , 经营亏损主要是由于快手致力扩大用户群和提升用户参与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及发展快手的整体生态系统 , 导致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增加 。
营收方面 , 快手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的营收分别为203亿元、391亿元和253亿元 , 截至2020年9月的营收为407亿元 。
2017年、2018年、2019年及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 , 快手的亏损净额分别为200亿、124亿、197亿和974亿 。 在剔除公允价值变化后 , 快手经调整利润为7.74亿、2.04亿、10亿以及亏损72亿 。
快手预计 , 2020年销售及营销开支绝对金额较2019年会有所增加 。 因此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亏损净额较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会有所增加 。
此外 , 快手表示 , “由于我们持续投资生态系统 , 故预计在不久的将来销售及营销开支和研发开支绝对金额会不断增加 。 因此 , 我们无法保证在不久的将来会盈利” 。
直播收入占比大
除了上述信息外 , 快手还披露了其他一些信息 。
比如截至2020年11月30日 , 快手每位日活跃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从去年同期74.2分钟增长至86.7分钟 , 快手电商交易总额从去年423.4亿元增至3326.8亿元 , 直播平均月付费用户从去年4850万增长至5810万 。 但是 , 每月直播付费用户平均收入从去年53.4元降至47.6元 。
另外 , 快手近期也斥资添置了自持物业 。 2021年1月15日 , 快手与北京首农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首农”)订立框架协议 , 同意通过北京快手购买总建筑面积约11.42万平方米的若干物业 , 总对价(含税)约28亿元 , 及租赁总建筑面积约11.95万平方米的若干物业和相关停车位 , 首三年每月总租金约为2280万元 。 该等物业将主要用作办公室 。
新招股书中 , 快手还披露了一项业务风险 。 2020年11月12日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出《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第78号通知”) , 列明网络秀场直播或电商直播平台的登记规定及直播业务有关实名登记、用户虚拟打赏消费限额、未成年用户虚拟打赏限制、直播审核人员资格、 内容标签及其他方面的规定 。
快手称 , 营业记录期间 , 其大部分收入来自直播业务 。 快手也正征求监管当局提供更多指引 , 并且衡量第78号通知的各项规定执行和对快手业务的影 响 。 快手称 , 用户虚拟打赏消费限额最终可能对快手的虚拟打赏收入及经营业绩造成负面影响 。
据今日媒体报道 , 快手将于2月5日正式挂牌 , 其计划通过香港上市筹集多达54亿美元的资金 , 发行价区间为105-115港元 , 共发行3.65亿股 。
削弱“六大家族”
快手平台上“主播家族”按照外界普遍的分法 , 流量基本被“六大家族”长期霸占 , 分别是辛巴的818家族、散打哥的散打家族、方丈的丈门家族、张二嫂的嫂家军、二驴的驴家班 , 以及牌牌琦的716家族等 。
据金融投资报 , 有分析指出 , 这些家族长期占据头部 , 意味着其他主播的发展长期被抑制 , 小主播想获得足够流量几乎只能成为家族成员 , 表面上是家族里的“徒弟” , 实际却更像签约“艺人” , 一旦违约 , 需要赔付天价违约金……反馈到平台本身 , 就是长期难有新的大流量主播出现 , 吃老本总有吃空的一天 。
冲刺上市阶段 , 快手也似乎屡屡尝试断臂求生 , 削弱平台里的“家族”个数 , 包括抛弃此前的经营理念 , 不再“让平台自然成长” , 引入“直播公会”入驻 , 尝试构建新的主播生态……
【新浪科技综合|80亿额度13分钟抢空,系统被挤崩!快手港股火爆,却陷入增长烦恼】根据快手2020年11月发布的报告 , 机构主播@瑜大公子 刚开始直播间不足60人 , 如今单场直播带货破亿;主播@徐小米 从月成交额8万上涨到1.2亿;主播@李海珍 从月销几百单飙升至日均8万单……
据天下网商 , 在2020年8月的新榜直播电商大会 , 快手电商营销中心负责人张一鹏就曾经表示:“大家可能很关注某一个头部达人卖了多少 , 实际上快手电商GMV占比最高的是粉丝量在10万到100万的主播 。 我们的结构非常健康 , 快手中腰部网红占比达到40% , KOL年增长率最快的是粉丝量在300万-500万和500万-1000万的账号 , 我们在不断地赋能更多的中小商家和中小达人 。 ”
不过要完全消除家族制的不利影响 , 快手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一个绕不开的事实便是 , 在辛巴带货假燕窝事件发生之后 , 快手日活和月活用户数都出现了明显下降 。
当家族制不再代表快手电商 , 当人们想到快手电商不再局限于几大家族 , 或许才是快手电商真正开始进阶之时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白杨)、每日经济新闻、澎湃新闻、界面新闻、金融投资报、天下网商等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