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日报|第一批电竞本科生要毕业了:就业情况很好,但做电竞的不多


第一财经日报|第一批电竞本科生要毕业了:就业情况很好,但做电竞的不多
文章图片
图1/1
行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业界还无法给出一个清晰的答案 视觉中国图
第一批电竞本科生要毕业了: 就业情况特别好 , 做电竞的不多
【上海市电子竞技运动协会秘书长朱沁沁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 , 理解电竞专业 , 首先要把电竞放到大文化产业中来看待 。 而目前电竞专业四年的学习 , 究竟能否提供 , 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提供这些技能 , 他们目前的学习能为自身带来多大的就业竞争力 , 其实仍待商榷 。 】
今年夏天 , 2017年入学的首批电竞专业学生即将毕业 , 面临就业大考 。
时间倒退十年 , 或许没有任何高三学子会想到自己将把大学四年投入到“电竞”中 。 这个建立刚满4年 , 饱受质疑的新专业 , 将送走他们的第一批学子 , 市场将如何看待他们?
“班上就业情况特别好 , 但严格来讲没有从事电竞工作的同学 。 ”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17级数字娱乐专业的陈子航说道 , 即将毕业的他选择前往国外深造 , 转行学习其他专业 。 与他相似 , 同班的张晓萱也放弃了电竞 , 转而进入某互联网公司 , 从事传媒相关工作 。
以中传为首的一批院校开设电竞专业 , 释放出的是行业未来将走向科学化、专业化的信号 。 但从实际采访来看 , 电竞专业教学体系该如何搭建 , 师资队伍怎样建设 , 以及理论和实践脱节现状该如何破解 , 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都使得电竞教育的实际价值还未充分体现 。
就业为何“不电竞”
“大家就业方向更偏向游戏 , 而非电子竞技 。 大部分人进入互联网大厂或者游戏公司做游戏策划、游戏运营、游戏技术类工作 , 约有六七个同学选择读研 , 其他同学可能会转行 , 例如回去考公务员等 。 ”陈子航介绍道 。
是他们抛弃了电竞 , 还是电竞抛弃了他们 , 其实很难说清 。
在全国23所开设电竞相关专业的院校中 , 中国传媒大学是国内第一个开设电竞专业的211高校 , 该专业被划分在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娱乐方向)下 , 主要包含游戏设计、电竞管理等 。 今年毕业的数字娱乐方向的20位应届生 , 也是电竞专业第一批毕业生 。
陈子航有丰富的电竞赛事策划、筹办经验 。 他在大二就已有能力筹办百人规模的电竞联赛 , 大四凭借丰富的经验 , 进入某一线互联网大厂头部手游赛事部门实习 , 但却在留用竞争中落选 。
“部门最后留用的几个都是985的研究生 , 他们当中有些人进来时对游戏几乎没有了解 。 但最后的结果是 , 更高的学历和学习能力 , 使得他们被老板认可 。 ”陈子航说 。 相反陈子航并不认为这是一份“好工作” 。 在大厂电竞业务实习干的事情比较杂 , 有价值的工作不多 , 没有在学校办比赛时掌控一切的成就感 。
更多同学则是出于实际考量转换了就业方向 。
根据人社部《新职业——电子竞技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统计 , 2019年上半年 , 电竞行业实际销售收入513.2亿元 , 电竞从业者超过44万人 , 平均月薪超过1.1万元 。
但在采访中 , 多位同学向第一财经表示 , 电竞相关工作的工资并没有那么高 。 “除了某些一线大厂的电竞部门 , 大多数电竞公司都属于乙方 , 从事一些很执行性的工作 , 起薪比大厂的游戏策划也低很多 。 ”陈子航说 。
既玩游戏 , 也学高数
从班上同学们的就业反馈来看 , 目前电竞行业对于应届生的学历要求普遍不高 。 “对于除互联网大厂外的电竞公司而言 , 211大学毕业生已经是很难招到的学历水平了 。 对于这些公司而言 , 花这笔钱去招一个高学历应届毕业生 , 远不如招一个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人来得划算 。 ”陈子航补充道 。
据了解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娱乐专业的课程安排中 , 电竞只占全部课程的一小部分 。
具体到课程 , 电竞方面 , 学校与英雄体育(VSPN)合作 , 开设了包括电竞概论等基础理论课 , 也有赛事导播、赛事运营、游戏数据分析等实践课 。 电竞之外 , 学生还需学习数学、游戏技术、美术制作、数字媒体技术等基础课程 , 内容涉及高数线代、C语言、3DMax、数字图像制作、音视频剪辑 。
课堂作业与毕业考核的形式也较为丰富开放 。 毕业时 , 电竞专业的同学可以在论文和毕业设计中任选其一 , 既可以针对某个电竞行业现象做研究 , 也可以跨专业和其他同学设计一款游戏 , 日常的课堂作业则包括设计桌游、策划比赛、玩游戏写报告等 。
“比如我们的电竞概论课 , 结课作业让学生做一个电竞方面的创作计划 , 赛事或电竞综艺都可以 , 只要跟电竞相关 , 选择范围很大 。 ”张晓萱举例 。 除此之外 , 老师也会给学生一个游戏清单 , 让大家在玩完之后写一篇报告出来 , 很多论文的论点和关键想法都是在玩游戏过程中碰撞出来的 。
学习过程虽充满乐趣 , 但在不少同学看来 , 一些课程的设置和规划还不太成熟 。 谈及专业学习感受 , 张晓萱表示 , “在选课上 , 专业限选其实没有什么可选的余地 , 基本要把所有课都选完了 , 才能修够学分 。 其次 , 电竞专业课多是外校老师来授课 , 课程源于他们的内部培训资料 , 授课对象主要是管培生 , 在课程匹配上面临一些问题 。 ”
“正规军”优势何在?
行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业界还无法给出一个清晰的答案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布的“电子竞技运营师”技能标准显示 , “电子竞技运营师”是指在电竞产业从事组织活动及内容运营的人员 。 该职业需具有良好的观察、理解、应变、人际沟通、组织、协调能力 , 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及自主学习能力 。
上海市电子竞技运动协会秘书长朱沁沁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 , 理解电竞专业 , 首先要把电竞放到大文化产业中来看待 。 电竞企业需要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各环节的人 , 包括法务、计算机、转播等 , 企业要求应聘者在具备基础职业技能的同时 , 对电竞相关知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
而目前电竞专业四年的学习 , 究竟能否提供 , 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提供这些技能 , 他们目前的学习能为自身带来多大的就业竞争力 , 其实仍待商榷 。
“国内电竞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 , 体系不完善 。 相比重实操的中高职院校 , 本科学校更多是综合素质的培养 , 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 , 和市场需求比较疏远 。 ”朱沁沁告诉第一财经 。
对于这一点陈子航有着切身感受 。 “同样花费四年 , 相比导播、计算机专业的同学 , 我们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 而就业时 , 电竞相关的知识储备容易获得 , 但更有突出竞争力的专业技能则难以短期学会 。 ”陈子航表示 。
张晓萱也认为 , 想要从事电竞工作 , 专业上并没有限制 。 “专业更多依据具体工作而定 , 比如说想从事赛事策划 , 可能管理学会更有优势 。 即使是汉语言文学这类不强相关的专业 , 只要有兴趣 , 也不难转行电竞 。 ”
电竞行业本身也不乏跨行就业的成功案例 , 最典型的案例是电竞主持人 。 目前活跃在屏幕上的包括余霜、灵儿等电竞赛事主持人 , 皆出身于播音主持专业 。 从专业设置上看 , 播音主持专业大学四年未开设任何电竞课程 , 但她们仍能凭借过硬的专业本领 , 在电竞行业里谋得一份不错的工作 。
朱沁沁则认为 , 未来电竞更可能作为一个方向 , 而不是一个独立专业存在 。 可以从高校现有的专业体系出发 , 再叠加上电竞专业技能 。 这样既能符合电竞就业市场需求 , 也能拓宽同学们的就业面 。
【第一财经日报|第一批电竞本科生要毕业了:就业情况很好,但做电竞的不多】(文中陈子航、张晓萱均为化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