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一年仅两款手机却能盈利 魅族为何越战越勇
本文来自华商韬略
革故鼎新的剧变时代 , 你追你的风口 , 我自有我的护城河 。
1、行业动荡之下收获盈利
在激烈竞争洗礼后渐趋格局稳定的手机行业 , 在2020年迎来剧烈动荡和再洗牌 。
变化猝然 , 疫情打了5G换机潮一个措手不及 , 让全年出货量下降逾两成 , 也一度使各厂商供应承压;登顶全球第一的华为 , 被芯片断供拖累 , 与荣耀“离婚” , 并留出了一块令其他国产品牌觊觎的高端市场 。 在海外 , 小米、OPPO、vivo攻城略地 , 从东南亚到欧洲市场 , 一路巩固国产手机阵营的疆土 。 凭借海外市场的表现 , 小米甚至重回前三 。 在国内 , 市场迎来结构性改变 , 国产品牌得以再次将火力集中于高端市场这块战略高地 , 连刚刚独立的荣耀 , 也誓言要与华为在高端市场一决高下 。
“高端产品线的利润率更高 , 而且高端产品线的成功可以正向促进整体产品线的销售 。 ”StrategyAnalytics中国高级终端分析师吴怡雯表示 。 高端红利 , 并不只属于五大厂商;稳定的江湖排位 , 也并不意味着手机圈的阶层流动完全停滞 。 2020年 , 魅族仅靠1年两款魅族17系列手机 , 就取得了持续盈利的成果 , 殊为不易 。
在题为《我的2020年》内部信中 , 魅族官方表示:在2020年 , 财务指标显示持续盈利 , 同时高端市场越站越稳 , 这种久违的持续正反馈 , 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和IPO战略的落地打出了真正的通行证 。 魅族还在做加法 , 从旗舰机走向AIoT生态跨越 , 推出一体两翼战略 , 即以Flyme系统的手机为中心 , “智能穿戴”和“智能家居”为两翼 。 面向照明、控制和安防的Lipro智能家居系列产品、魅族Watch等即将或已问世 。 整体市场动荡且竞争白热化 , 魅族为何能守得住 , 还敢攻出去?
2、非小而美 , 是强而美
魅族的底气来自于专注 。 从2019年开始 , 魅族主动放弃了“机海战术” , 转而推进“专注高端精品”的战略 。 手机减量 , 为魅族留足了余力 , 可以专注提升产品力 , 还能面向未来布局 。 有人说魅族开始“小而美” , 此言差矣 。 优质的产品 , 本身就是品牌的传播 。 聚焦高端专注精品 , 变小的是产品线和数量 , 变强的是魅族的品牌张力 。
差产品做出一万件是库存 , 好产品做出一万件才是价值 。 通过减量发展 , 魅族引以为傲的产品能力得以“兵合一处 , 将打一家”;建立在产品主义之上的审美与用户洞察 , 反而因聚焦而强化 , “美”还能变成“更美” 。 在工业设计上 , 一刀切、弧型天线、mEngine线性马达、真无孔设计……屡屡引领设计风潮 。 在功能体验层面 , 魅族率先在中国应用电容触摸屏 , 小窗模式、mBack、mSmart5G……永远能抓住用户的爽感 。
作为魅族2020年的顶级力作 , 魅族17Pro在外观设计上不仅得到用户的喜爱 , 也荣获了行业内多项设计类奖项 , 包括含金量极高的GOODDESIGNAWARD2020优良设计奖等十项大奖 。 魅族zero还斩获了2020年iF设计金奖 。全球四大工业设计奖项 , 魅族的产品拿下了其中两个 , 这就是魅族创造美的能力 。 因此 , 今天的魅族 , 是“强而更美” 。
美学家弗吉尼亚·波斯特蕾尔在《风格的实质》一书中写道:美学通常是唯一让产品与众不同的方法 。 近年来 , 手机市场已从革命性创新转向微创新 , 比堆料拼参数 , 有“内卷”的趋势 。 “水桶”配置不足以形成差异化 , 美尤为重要 。 美不仅是竞争力 , 而且是核心竞争力 。
3、敬畏用户“另类”坚持
魅族的价值观 , 决定了魅族的美 。 “产品第一 , 其他都是第二 。 ”魅族有个“另类”创始人 , 对产品主义有着执着的追求 。 作为国产智能手机的先行者 , 魅族深谙产品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 并将敬畏用户 , 死磕产品的精神 , 内化为公司的价值观 。 价值观 , 决定战略抉择 。 对用户内心需求的敏锐洞察 , 对产品细节孜孜不倦地追求 , 成就了今日魅族发展 。
“面对产品 , 所有人都保持敬畏之心 , 小心翼翼 , 不敢省一分人工 , 不敢减一克物力 , 日日自新却依旧魅族 , 没有豪华的配置 , 就用超负荷的工作拼上一切 。 ” 奠定魅族手机江湖地位的魅族M8 , 历经两年的研发 , 34版设计后才正式上市 。 在顶着巨大“跳票”、资金压力下 , 魅族孤注一掷攻下了触控屏技术的难点 , M8成为国内第一款使用电容触控屏的智能手机 , 为中国厂商趟开了路 。 值得一提的是 , 目前仍有4台魅族M8仍然在网 , 服役时间长达12年 , 魅族的产品力可见一斑 。
文章图片
图1/3
魅族的“另类” , 是让美没有死角 , 不仅要追求看得见的美 , 还要追求“看不见”的美 。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 ”
文章图片
图2/3
【新浪科技综合|一年仅两款手机却能盈利 魅族为何越战越勇】▲魅族17 , 是魅族手机史上花费时间第二长的手机
魅族17系列采用了当时市面上几乎最小的2.99mm前置挖孔设计 , 配合系统的环形电量环设计;魅族17Pro拥有一块6.6英寸三星AMOLED定制显示屏 , 独属于魅族的第三代极窄边框 , 采用COF封装 , 屏幕下巴仅为3.3毫米 , 领先了不少厂商旗舰产品 。
相比玻璃机身 , 陶瓷材质手感更细腻、更耐脏 , 还更有质感 。 虽然业内旗舰机配置陶瓷机身很常见 , 但魅族17Pro却在保证做工品质的前提下 , 将价格杀入了4000元档位 。
文章图片
图3/3
这样不起眼但成本很高的设计还有很多 。 为什么如今白色前面板机型越来越少?因为手机采用白色面板设计 , 工艺难度更高 , 同时也会增加产品投入成本 。 魅族17系列是为数不多仍坚持使用白色前面板的机型 , 因为用户有需要 , 就值得做下去!早在2019年 , 国产厂商就已蜂拥推出新机 , 卡位5G市场 。 但直到2020年 , 苹果和魅族 , 才姗姗来迟推出首款5G旗舰机 。
在快市场里玩慢打法 , 这样的魅族也太“另类”了 。 抉择背后 , 离不开对用户需求、产品体验的考量 。 5G传递能力、信号穿透力不如4G 。 所以 , 5G在同样的区域需要数倍于4G的基站 。 目前 , 中国4G基站的数量大约在440万座 , 也就是说 , 若是要5G达到现在的4G一样的覆盖率 , 基站的保守数额在2000万以上 。 但截至到2020年12月底 , 中国只有71万座5G基站 。 这也是很多人换了5G手机之后体验不如预期的根源所在 , 理论上动辄1Gbps的网速 , 实际上很难实现 。 魅族也看到了这一痛点 , 针对性地打磨出mSmart5G解决方案 。
该方案支持基站预判、信号检测等多项核心技术 , 前者可以通过云服务将智能终端采集到的5G位置信息同步服务器并建立5G基站地图 , 无论用户到任何地方 , 都可根据服务器的5G基站地图智能切换5G网络 , 使设备一直保持流畅快速的上网体验 。 持续给用户带来差异化、惊喜、美的科技产品 , 魅族也获得了品牌资产和用户资产的持续沉淀 。 “走得远比走得快更重要 。 ”J.Wong一直用这句话来要求公司 。 你追你的风口 , 我自有我的护城河 。
4、AIoT+智能家居筑未来 , 想象无限
锚深不怕风浪急 。 用户的支持 , 也让魅族有了跨越一步的底气 。 在度过革故鼎新的2020年 , 有余力的魅族从单一手机市场 , 走向一体两翼布局 。 所谓“一体两翼” , 即在精品策略下的魅族式旗舰手机仍是核心业务 , 同时智能家居与AIoT智能穿戴业务将正式升级成为魅族战略级引擎 , 与智能手机共同组成未来发展的新动力 。 今年年初 , 魅族的智能家居品牌“Lipro”正是对外亮相 , “Lipro”是“Life”和“Professional”的组合缩写 。
魅族进军智能家居的首批产品颇令市场意外 , 没有直奔全屋智能 , 而是聚焦于健康照明系列产品 , 以家居性为优先 , 推出了智能吸顶灯、筒灯、灯泡、灯带、地脚灯、橱柜灯、无极调光面板等产品
这种打法 , 很魅族!极致追求细节 , 破解用户的关键痛点 , 并将产品力转化为撬动市场杠杆 。
在家中 , 光是最重要的细节 , 也是影响最大的痛点 。 现代照明存在不少问题 , 例如光谱缺失、频闪严重、色准较差 , 这些非健康光源不仅会加速皮肤的老化 , 还会扰乱人类昼夜节奏 , 引发睡眠问题 。 魅族“Lipro”如然之光使用紫光激发机制 , 用户可以获得更接近阳光的光源 。 同时 , 健康照明产品足够轻 , 更容易打开用户的心智大门 , 撬动智能家居市场 。
魅族Lipro负责人张冬慧表示 , 未来三年魅族Lipro将会重点涉及照明、安防、控制三大市场 , 通过这三者为用户先期构建一个全屋智能的基础 , 并在2023年实现全屋智能 , 并力争成为中国高端智能家居的前三 。 对魅族来说 , Lipro智能家居的上马 , 似乎又赶了个晚集 。 看上去强敌环伺 , 但留给魅族的市场空间仍足够大 , 目前中国市场智能家居渗透率仅有5% 。 此外 , 魅族也需要拓展手机之外的新利基市场 。 在革命性创新技术到来的前夜 , 市场逐渐“内卷” , 仅靠卖硬件 , 厂商们只能获取微薄的利润 , 也势必要寻找新的增长点 , 来扩大利润 。
因此 , 从小米开始 , 华为、OV、魅族等纷纷介入AloT市场 。 在基本盘稳固的前提下 , 魅族美学能力、品牌资产 , 可以被充分利用 , 赋能于新产品 , 创造新增长点 , 将AIoT智能穿戴业务+Lipro智能家居发展成魅族的“第二增长曲线” 。 通过开启新赛道 , 坚持主打高端的魅族 , 能从智能穿戴(魅族Watch、魅族耳机)、Lipro智能家居等产品中获取可观的利润 , 延续盈利势头 , 并为抓住新市场机会做好准备 。
不是第一个吃螃蟹 , 并不意味着遗憾 , 慢一点 , 可以想明白再走 , 看清楚再做 , 力聚一处的“二次创新” , 仍可后发制人 , 大力出奇迹 。 苹果不是智能手机的发明者 , 微信也并非第一个即时通讯软件 , 历史经验一再证明 , 赢得市场的尊重和消费者的拥护 , 终究靠产品说话 。 一直以来 , 正是靠着做自己不动摇 , 靠显而易见的好的产品 , 魅族才能成为电子消费品牌中的other(风格独特) , 而不是市场中的others(其他) 。
转自华商韬略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