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跟风宠物活体盲盒 亵渎生命谁来监管

_原题是:跟风宠物活体盲盒 亵渎生命谁来监管
来源:北京商报
随着靠卖盲盒起家的泡泡玛特市值已达千亿港元 , 盲盒的概念越来越火 。 而盲盒也逐渐从玩具变身为“玩法” , 正所谓万物皆可盲盒 。 但市场的火爆也让一些不良商家动起了歪心思 , 1月31日 , “活体盲盒”事件登上微博热搜 , 引发众议 。 一些黑心商家把卖不出去或老弱病残的宠物放进盲盒 , 包装成“盲盒”“幸运盒子”“福袋”在电商平台销售 , 试图逃过监管 。
寄送活体涉嫌违法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了解到 , 这些由“活体”动物做成的盲盒 , 里面装的是猫、狗、鸟、乌龟、仓鼠、蜥蜴、蜘蛛等动物 , 售价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 。 在知乎上 , 一条“怎么看待淘宝卖活体宠物”的问题下 , 充斥着大量动物在邮寄过程中 , 因条件太差致残致死的惨状 。
有知乎用户评论称 , “普通的快递 , 对动物来说 , 简直就是鬼门关 。 密不透风的包装、长途跋涉的货运、暴力的快递分拣 , 瘸腿瞎眼还是小事 , 有的到了甚至已经血肉模糊 , 化成一滩脓水” 。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规定 , 禁止寄递或者在邮件内夹带各种活的动物 。
北京一家宠物店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采访人员:“普通快递是不能寄送宠物的 , 一般都是进行空运 , 托运人还应提供动植物检疫部门出具的免疫注射证明和动物检疫证书 。 从北京寄一只2公斤内的宠物到上海 , 费用在600元左右 , 价格仅几十元的活体盲盒显然是不可能进行正规寄运流程的 。 ”
活体盲盒的危害远不止这些 , 不但所售宠物来历不明 , 没有检疫证明、身体情况未知 , 这些商家违规使用普通快递发货 , 小动物的生命安全难有保障 , 更细思极恐的是 , 这些宠物的销售流向不明 , 有网友担心不受监管流通的低价宠物给虐待宠物者机会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在一家活体盲盒店铺中看到 , 有买家评论称:“养大了能吃吗?肉多吗?”采访人员试图联系商家询问动物来源以及快递发货方式等相关问题 , 但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回应 。
天津永真律师事务所王德君律师表示 , 活体盲盒售卖的宠物涉及品类较多、且具有很高的不透明性 , 如果涉及国家保护动物 , 是严格禁止买卖的 , 以盲盒的形式进行销售 , 更是违法的 。 但不论是否是国家保护动物 , 都会涉及动物的防疫检疫问题和运输问题 。 活体盲盒被当作普通货物来运输 , 显然是违反了目前我国关于动物运输方面管理规定的 。
拒绝退换、差评无底线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在各大电商平台发现 , 搜索“活体盲盒”出现的商家大部分都是普通玩具类盲盒 , 仅存留着个别仍在出售活体盲盒的店铺 。 而这些售卖“乌龟盲盒”“仓鼠盲盒”的商家 , 以尊重生命为名特别约定 , 不接受一切理由的拒收 , 不接受退换和中差评 , 商品保障一栏中标示着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在某电商平台上看到 , 一家乌龟盲盒商家在选项中标注:“买的是心态”“不能说什么龟” , 此外部分活体盲盒商家标注:“玩得起就下单 , 玩不起千万别买 。 狗狗是生命 , 请尊重生命 。 ”
天津秉钧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昂告诉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 不允许中差评、不支持退换货本身是限制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 但即便卖家不接受 , 买家也能进行差评和进一步投诉 。 但如果是买家差评后遭到电话骚扰类行为 , 就是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了 。
“盲盒即便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玩法 , 也应遵循基本的底线 , 至少不能够变成一种对动物的摧残和伤害 。 打着‘尊重生命’的幌子 , 实则是对生命的亵渎 , 此外 , 销售活体盲盒还可能涉及动物保护、动物检疫等问题 , 活体盲盒行业涉及的法律问题较多 , 行业急需规范 。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表示 。
也有网友评论称:“今天盲盒装宠物 , 明天就不知道装什么活的东西了 , 必须要规范行业了 。 ”
监管缺失屡翻车
不仅活体盲盒存漏洞、欠监管 , 事实上 , 盲盒领域的“翻车”事件早已屡见不鲜 。 此前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曾发文指出 , 盲盒商家打造“系列”概念 , 并设置一个最难获得的“隐藏款”等进行饥饿营销 , 抽中概率大都为“百里挑一” 。 这类营销手段促使很多消费者醉心于享受拆盲盒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与惊喜感 , 引发消费者冲动购买 , 助长了非理性消费行为 。 尤其是青少年群体 , 由于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攀比、消费观念尚不健全 , 十分容易为盲盒而“上瘾” , 有的甚至为了抽中“隐藏款”而直接“端箱” 。
年仅16岁的盲盒爱好者小钱告诉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 自己买盲盒仅一年时间 , 但花费已过万元 。 “看到同学抽到隐藏款 , 我也想拥有 , 而且买着买着就上瘾了 。 ”小钱称 。 而她购买盲盒的费用来源 , 基本都是压岁钱和零花钱 , 有时还会再以买盲盒为理由向父母伸手 。 2019年8月 , 天猫国际发布的《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显示 , 有20万消费者一年在盲盒上花费超过2万元 , 甚至有消费者一年要耗资百万元来购买盲盒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直言:“实际上现阶段盲盒的玩法并不公平 , 因为事实上 , 其隐藏款的出品概率都在企业手中 , 本身缺乏透明性 , 而很多消费者购买盲盒 , 如果需要隐藏款 , 其成本并不确定 。 这就导致了疯狂烧钱行为和隐藏款炒作稀缺的行为 。 这和当年邮币卡市场情况类似 , 甚至诞生了造假产业链 。 ”
中消协认为 , 当前有的经营者产品本身并没有过硬的竞争力 , 只想着蹭盲盒的营销热度;有的经营者将盲盒当做是“清库存”的工具 , 赢得了眼前的利益却丢掉了长远的口碑 。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也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 , 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
【新浪科技综合|跟风宠物活体盲盒 亵渎生命谁来监管】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赵述评 蔺雨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