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太平洋电脑网
作者:Ting
智能电视的开机广告就像牛皮鲜一般 , 没营养但又去不掉 , 而这种强制消费者观看开机广告的做法 , 更是让众多消费者颇为恼火 。 在这种风气下 , “无开机广告”甚至已经成为电视的一大卖点和消费者的选购标准 , 让人深感无奈 。
整改半年后 , 开机广告又卷土重来
对于严重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开机广告 ,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曾发布《智能电视开机广告服务规范》 , 明确要求 , 厂商必须在销售时告知消费者该智能电视是否存在开机广告 , 并需在包装箱显著位置 , 标明类似相关提示同时开机广告的总时长不应超过30秒 , 且需显示关闭提示信息 。 2019年江苏消保委还针对开机广告问题进行专项行动 , 要求各大厂商整改 。 而各大厂商也在2020年7月发布整改说明 , 承诺会进行整改 。
文章图片
图1/6
然而 , 令人失望的是 , 经过了快半年的整改 , 电视开机广告并没有丝毫减少 , 反倒卷土重来 。 近日就有媒体报道 , 多位消费者反应所购买的电视仍存在强制观看广告的情况 , 有的还反应使用了两年的电视在系统升级过后被强制植入开机广告 。 在采访人员的采访过程中 , 有的品牌甚至表示旗下全部型号都存在开机广告 , 原因在于该品牌的电视提供为用户提供了许多免费片源 , 需要用开机广告来维持片源免费 。
文章图片
【新浪科技综合|整改半年,整了个寂寞?电视开机广告又卷土重来】图2/6
巨大的收益或是开机广告屡禁不止的一大原因
开机广告无法根治的背后 , 原因其实很简单 , 无外乎“利益”两个字 。 根据奥维互娱2019年的数据显示 , 中国家庭宽带户数达4.5亿户 , 宽带普及率达96.7% 。 在网络高度普及加上多种互联网模式的环境下 , 中国联网电视总规模达到4.54亿台 , 电视设备联网渗透率达76.9% , 覆盖人数达到10亿 。
文章图片
图3/6
而互联网电视如此大的覆盖人群 , 其背后蕴含的流量可想而知 , 而这些正是广告商和电视厂商所看重的 。 数据显示 , 2019年OTT广告规模预计达到109亿 , 其中开关机广告约为26亿 , 占比高达24% , 有消息称 , 2017年时的大牌互联网电视 , 开机广告可达到180万一天 。 面对开机广告所带来的巨大收益 , 相信没有几个厂商愿意完全放弃 。
彩电盈利模式的转变也是造就开机广告乱象的重要原因
不过 , 纵使开机广告能带来极高的收益 , 真正让电视厂商不愿放弃开机广告的是彩电盈利模式的转变 。
在2013年国内掀起了一股互联网电视的浪潮 , 乐视、小米、暴风、爱奇艺等互联网企业纷纷入局 。 这些互联网企业几乎都在用亏本销售硬件 , 再用付费内容、广告植入等方式来分制作成本的策略来撼动传统的电视市场 。 可以说互联网企业的入局 , 让依靠硬件和技术赚钱的传统彩电盈利模式 , 逐渐转向依靠贩卖OTT内容赚钱的互联网盈利模式 , 彩电的均价也因此开始了逐年下降 。
文章图片
图4/6
然而这种依靠贩卖OTT内容的盈利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 , 厂商的议价权小 , 十分依赖于供应链 , 供应链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引发动荡 。 近几年随着国内面板厂商的崛起 , LCD面板产能提高 , 价格也大幅下降 , 所以我们能看到4K55寸只需要1000多价格的白菜价电视 。 然而 , 2020年的疫情让LCD面板的价格疯狂上涨 , 仅2020年第四季度就上涨了近20% , 而且从目前来看价格还将继续上涨 。
面板价格的上涨显然为厂商带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 涨价则意味着可能将市场份额拱手相让 , 不涨价则可能带来巨额的亏损 。 在这样一个两难的境地下 , 开机广告的收益显然就成了一条很好的出路 。 所以我们也能看到 , 电视开机广告在整改半年后又卷土重来的时间点 , 正好对应了LCD面板价格上涨、还有物价上涨致整个家电行业面临涨价的时间点 。
文章图片
图5/6
写在最后
随着消费者权益意识的觉醒 , 强制观看开机广告这种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被越来越多的人谴责 , 不少消费者也敢于积极维权 , 依靠开机广告来平衡成本的做法甚至有可能让品牌失去用户忠诚度 , 从而失去市场 。 因此电视厂商更应该开始注重技术上的研发而非一味的用低价来打动消费者 。 当然 , 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力度 , 多一些实际行动 , 而非仅仅停留于纸面 。
文章图片
图6/6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