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消逝的熊猫直播 梦碎的王思聪
文章图片
图1/3
来源:鞭牛士
作者:李晓丽
随着熊猫互娱最后知识产权和绝版周边的破产清算拍卖 , 宣告着熊猫互娱退出历史舞台 。
熊猫直播于2015年9月21日开播 , 截止2019年3月30日停服 , 一共运行了1286天 。 在过去的一千多天 , 我们见证它茁壮成长 , 见过它绚烂璀璨 , 与之同升衰共进退 , 也终将一起封存属于它的独家记忆 。
熊猫互娱对于王思聪来说这是他的爱好 , 他对外的解释是 , 可以给用户带来快乐 , 并表示 , 我非常喜欢给人带来快乐 。
可惜这种快乐没有持续多久 , 也许未来的其他方面王思聪依然可以给人带来快乐 。
熊猫互娱破产周边拍卖
熊猫互娱于2020年1月进入破产清算 。 持续了一年之久 , 破产清算尘埃落定 。
上海破产法庭发布消息称 , 熊猫互娱在破产清算一案中 , 近9000件库存货品以3100万元成交 , 溢价率高达991% 。 拍卖后的资金用以偿还债权人的债权 。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裁定书显示 , 经债权人会议核查 , 对熊猫互娱501户债权人的9.54亿元债权、4户债权人的2335.73万债权无异议 , 经管理人核实 , 截至2020年12月30日 , 熊猫互娱名下的破产财产共计7617.05万元 。 这7617.05万元显然不够赔偿所有债务 。 除去诉讼费和破产费用 , 剩下6000余万元 。 而在近10亿元债权中 , 包括职工债权和社保债权63万元可以完全还上 。 算下来 , 普通债权偿还率为6.3% 。
值得注意的是 , 熊猫互娱的公司性质为有限公司 , 只要股东依法履行了出资义务 , 则不再需要承担其债务 。
鞭牛士采访人员查询阿里拍卖网资料显示 , 根据上海申威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发布的熊猫互娱标的包括222项注册商标及部分商标申请权、11件美术作品、6项类似摄制电影方法创作作品、11项软件著作权、19个域名、硬盘及源代码、9000余件存货商品 。 评估价约为352.5万元 , 起拍价约为284.5万元 。
其中9000余件存货商品为熊猫TV绝版周边 , 包括2509个帆布袋、1134个马克杯、3206个手机壳等共计9062件周边 , 估值12.56万元 。
文章图片
图2/3
从拍卖的资产可以看出 , 熊猫互娱不只是做直播 , 还试图打造“直播+游戏+影视”的泛娱乐产业链 。
“破产了 , 买这些周边还值得吗?”100元太贵了…… , 拍卖消息一出 , 曾经风光无限的熊猫互娱和王思聪再次引起人们关注 。 网友感慨“熊猫直播是我最喜欢看的直播之一 , 熊猫直播突然就没了 , 还真舍不得 。 ”
对于熊猫直播有感情的网友来说 , 都纷纷买周边作为纪念 , 纪念自己曾经奋斗的时光和看直播的日子 , 毕竟绝版了 , 再也不会有熊猫直播了 。
其中拍到周边一位网友表示 , “我是因为喜欢王思聪才买的周边 , 这算是一次和王思聪相关联的事物 , 也算是给自己留一个念想 。 ”
“卖身”失败后 , 熊猫互娱终破产
直播行业风起云涌 , 在短短几年时间 , 行业已经完成了洗牌 , 熊猫直播停服 , 伴随着与主播和投资人的纠纷以及王思聪多次被限制消费而告终 。
熊猫直播的主体是上海熊猫互娱文化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15年 , 创始人及董事长为王思聪 。 熊猫互娱共有19个机构和个人股东 。 其中 , 珺娱(湖州)文化发展中心持股40.07% , 王思聪个人100%持股珺娱文化 , 成为熊猫互娱最大的股东 。 360系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9.35% , 系第二股东 。
为了缓解资金紧张 。 2018年 , 珺娱文化向北京奇智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出质部分股权 , 获得1550.45万元资金 。
此前 , 熊猫互娱经历过五轮融资近20亿元人民币 。 其融资金额也越来越大 , 从起初的数百万元人民币到最后的10亿人民币 , 熊猫互娱估值也随之升到了50亿元 。
投资人及投资机构也在增加 , 从起初的奇虎360主投 , 到兴业证券、兴证资本领投 , 汉富资本、沃肯资本、明石投资等跟投 。
同时 , 熊猫互娱的亏损也在年年升高 , 2015年和2017年连续巨亏 , 数据显示 , 2015年 , 熊猫互娱亏损5000万元 , 2016年亏损5亿元 , 2017年亏损8亿元 。
到2018年 , 熊猫互娱开始不断传出拖欠薪资、资金链紧张、“卖身”等消息 。 业内人士对外透露称 , 熊猫直播想和业内的企业如斗鱼、虎牙、网易进行谈判 , 报价为30亿元 , 另外还需承担十几亿元的债务 , 但最终都因熊猫互娱要价太高 , 而没有谈妥 。 且头部主播流失严重 , 熊猫直播已失去了核心竞争力 。
2019年3月 , 熊猫直播COO张菊元对外表示 , 在2017年5月获得B轮10亿人民币融资后 , 至今没有外部资金注入 , 在资金缺口无法解决情况下做出了遣散员工的决定 。 熊猫TV被迫选择了这样的结束 , 选择结束并不是对员工与团队的否定 , 而是大势之下 , 一个无奈而又最理智的选择 。
王思聪在2019年的一份声明中称 , 几年来 , 普思投资了几十个项目 , 大部分项目是成功的 , 不能因为熊猫互娱单个项目的创业失败说成是普思投资及实控人整个创业的失败 。 普思投资及实控人将诚实守信 , 继续创业 。
2019年以来 , 熊猫互娱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企业 , 王思聪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被限制高消费 , 名下房产被查封 , 股权被冻结 。
其中原因之一是由于投资人和王思聪签署了对赌协议 。
王思聪作为熊猫互娱的创始人及CEO , 与嘉兴基金签署了对赌协议 , 对赌协议显示 , 熊猫互娱必须在5年内完成上市等条款 , 如果无法完成 , 投资人有权要求王思聪按照投资本金+12%的年利息回购投资者的股权 。
嘉兴基金于2017年成立 , 对熊猫互娱的投资股权款为358万元 。 显然 , 王思聪没有完成对赌协议的条款 , 因此需要向嘉兴基金代为偿还1.5亿元的回报承诺 。
在这期间 , 北京普思投资有限公司发表了一份声明 , 声明显示 , 在熊猫互娱创业中 , 普思投资实控人为熊猫互娱投资者提供了连带担保 , 导致公司债务牵涉到个人 , 经过近两个月 , 几十轮谈判 , 普思投资与数十位投资人全部达成协议 , 所有投资人都得到了赔偿 , 熊猫互娱近20亿元巨额投资损失全部由普思资本及实控人自己承担 。 而普思资本实控人为王思聪 。
熊猫互娱让王思聪融资20亿 , 也亏损20亿 。
回顾熊猫互娱的破产 , 离不开它自身的管理和运营问题 。 张菊元曾表示 , 熊猫直播业务的重点内容如研发和运营都是王思聪亲自带队管理 , 在2016年前后一直没有市场部 。 王思聪起初事事都非常上心 , 自己是创始人又兼任CEO , 从选办公地点 , 到每一个logo的设计 , 都要亲自过问 。 但是2017下半年后王思聪就很少去公司了 。
业内人士分析称 , 熊猫直播业务相对于其他平台来说入局晚 , 2017年上半年 , 依靠游戏《绝地求生》 , 熊猫直播也一度做到过游戏直播领域前三的位置 , 也是靠钱烧出来的 , 且熊猫直播一直无法实现盈利 , 只能依靠不断融资来维持经营 。
离职员工也曾表示 , 熊猫直播在管理上比较松散 , 缺乏对主播的培养机制 , 考核松散 , 花高价钱将头部主播签下 , 后期流失严重 , 小主播又得不到成长的机会 。
王思聪的下一步 回归万达继承家业?
熊猫互娱的故事结束了 , 而王思聪的故事还在继续 。
2021年1月14日 , 天眼查显示 , 王健林和王思聪共同成立了万达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 注册资本为1亿元 。 注册地址在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 , 法定代表人及最终受益人为王健林 , 持股98% , 王思聪为董事 , 持股2% 。 由大连合兴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
文章图片
图3/3
经营范围包括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创业投资(限投资未上市企业);企业总部管理;财务咨询;企业管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 , 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天眼查显示 , 截至目前 , 王思聪担任高管的公司有29家 , 在32家公司担任股东 , 在21家公司担任法定代表人 , 对121家企业拥有实际控制权 。 其中万达投资集团业务与万达产业投资的部分业务契合 。
王健林与王思聪共同创建的投资公司 , 或将不是直接让王思聪回归万达 , 而是在王健林的庇护下向王思聪传授投资经验以及如何经营企业 。
随着新公司的注册 , 以及王健林加注的1亿元 , 从股权占比和命名来看 , 王健林已经不再容许王思聪继续任性下去 , 而是在王健林的庇护下 , 开始低调做事情 , 毕竟万达也已不是当初的万达了 。
2017年万达遭遇资金链紧张问题 , 开始接连资产出售 。 先后卖掉13个万达文旅城和77家酒店断臂求生 。 后因疫情影响 , 旗下多个主营业务遭受重创 。
从财报也可以看出万达下跌态势愈发显著 , 2019年度万达电影营收154.35亿元 , 同比下跌5.23% , 到了2020年万达电影营收59-67亿元 , 同比下滑56.57% 。
其中万达商管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786.56亿元 , 同比降幅26.18%;净利润243.98亿元 , 同比降幅17.28% 。
同时 , 业绩下滑的还有万达酒店 , 2020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6亿元 , 同比减少37% , 期内归属股东净亏损3618万港元 。
除了业绩持续下滑之外 , 内部也爆出涉嫌贪腐 , 2020年底 , 万达商管副总裁兼丙晟科技总裁朱战备涉嫌贪腐 , 已被上海警方带走调查 。
对于王思聪来说 , 即使回归也依然不轻松 。
【新浪科技综合|消逝的熊猫直播 梦碎的王思聪】对于王思聪接班的问题 , 王健林曾对外表示 , “接班我不是一定要传给他 , 看他 , 如果他出色 , 当然是最好的人选 , 如果不一定能担得起来 , 也不一定传给他 , 可以交给职业经理人 。 ”“要看大家拥不拥护他 , 这帮老臣是跟了我的 , 如果传给他 , 这帮老臣能不能接受、能不能拥护 , 或是将来他要在我的公司慢慢培养他自己的权威 , 服众就传 , 不服众就不传 。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