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百家号 #科学了不起# 系列征文赛 。
从古至今 , 很多学者都曾经思考过“人类起源”这个话题 。 按照学科来分 , 研究这个话题的学科被称为:人类学 , 不过这个学科是近百年来才诞生的 。 之所以诞生的这么晚 , 主要是因为它的基础是生物学 , 尤其是生物学中的进化论部分 。
所以 , 人类起源的答案也就很显然了 , 那就是人类是进化而来 。 如果按照分类学 , 现代人类的具体分类是非常复杂的 。
这个分类实际上就已经体现了人类演化的路径 , 并且生物分子学已经支持了这个分类法 。 那么 , 接下来的问题就来了 , 凭什么就认定人类是进化而来的呢?
取名为啥这么难?
这其实要从博物学的发展说起 。 早期交通不发达 , 人们不太可能出远门 , 认识的动植物基本都是自己家乡附近的 , 最多也就几百种 。 后来 , 随着大航海革命的开启 , 一些人在全球航行 , 发现了很多不同的动植物 , 那它们应该如何称呼呢?
这时候的学术界就吵成了一锅粥 , 有的人认为名字可以乱取 ,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取名字可以像物理学规律一样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 最终 , 达尔文的进化论终结了这场争论 , 进化论成为了给动植物分类的一个基础理论 。
达尔文在发表物种起源时 , 他没有敢把他的关于“人类起源”的真实想法写进去 , 因为他担心当时的学术圈无法接受他的观点 。 不过 , 后来他还是发表了著作《人类的由来与性选择》 。
他甚至在一些书信以及和朋友的交谈中 , 提到了他关于生命起源的看法 , 以及他关于人类起源的看法 。 他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 。 那他的看法到底对不对呢?
人类的演化路径
后来 , 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 , 科学家终于开始了解人类的演化路径 。 达尔文曾经在和朋友的一封书信中预言 , 生命可能起源于“一锅热汤” 。 科学家的发现也确实支持了他的这个看法 , 生命大概是起源于40亿年前的海底热泉口 。
最早的生命都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 , 并不如现在的生物多样性 。 而且由于早期的地球大气没有臭氧 , 使得太阳的紫外线可以直接照射到地球表面 , 这对于生命而言是致命的伤害 。 因此 , 最早的生命都在海洋当中 。
后来 , 在距今26亿年前 , 地球上发生了著名的“大氧化事件” , 蓝细菌通过“类光合作用”改变了地球大气的成分 , 氧含量逐渐增加 , 臭氧层也逐渐形成 , 这为后来海洋生物大登陆埋下了伏笔 。
到了距今20亿前后 , 一个更大的细菌吞噬了另外一个体型更小一点的细菌 , 在这个过程中小细菌没有被消化 , 而是与大细菌形成了共生关系 。 这样的情况发生了两次 , 其中一次的小细菌最终成为了线粒体 , 另外一个则成为了叶绿体 。 这两次巧合为多细胞生物的埋下了伏笔 。
到了距今5.3亿年前后 , 地球上突然出现了许多多细胞生物 , 生物逐渐往复杂的结构发展 , 史称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 这时候就已经出新了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而人类恰恰就隶属于脊索动物门 。
随着生物的演化 , 出现了合弓纲 , 这个“纲”的动物也被称为:兽 , 人类就属于合弓纲 。 实际上 , 还有很多别的“纲” , 其中有个叫做:蜥形纲 。 恐龙就属于蜥形纲 , 因此 , 蜥形纲也被称为:龙 。
在演化的历史进程中 , 兽和龙争相争霸地球 , 占据最高的生态位 。 到了6500万年前 , 由于一次小行星撞地球 , 当时称霸的恐龙大多灭绝 , 只有极少数演化成了鸟类 。
合弓纲下的“灵长目”在这次灾难中幸存了下来 , 而人类正属于灵长目 。 后来 , 灵长目中演化出了人科 , 人科中有两个亚科 , 分别是猩猩亚科和人亚科 。 在距今800万年前 , 人亚科中开始发生分化 , 大猩猩属和人属分道扬镳 , 它们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染色体数 , 大猩猩是24对 , 而人类是23对 。
【科学|地球上原本没有人,那第1个男人和女人是咋来的?】到了距今200万年前 , 人属的第一个人种出现 , 这就是能人 , 而后又出现了匠人 , 直立人 , 海德堡人 , 尼安德特人等10多个人种 , 而现代人类属于智人 。
科学家通过分子生物学来检测古人类的基因以及现代人类的基因 , 他们就发现 , 现代女性的最近共同祖先是来自于14万年前的非洲女性 , 这个过程是通过分析线粒体DNA来实现的;而现代男性的最近共同祖先来自于6万年前的非洲男性 , 这过程是通过分析Y染色体来实现的 。
他们的后代走出了非洲 , 最后遍及了全球 , 并成为地球的霸主 , 我们甚至可以通过分子生物学的分析来推断他们后代走出非洲的路径 。 也就是说 , 通过分子生物学的理论 , 科学家认为:人类是单一起源地 , 起源于非洲 。
也就是说 , 从生命起源一直到人类的诞生 , 整个生物演化的过程一共花了40亿年的时间 , 这当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 , 人类都有可能不会出现 。
推荐阅读
- 科学|中阳县北街小学:体验科学魅力
- 牛上|英媒文章:2021年最有趣的科学发现
- 曹志兴|90后教授曹志兴:最一流的基础科学来源于好奇心
- 审判|直接服务“三城一区”主平台,怀柔科学城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成立
-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我国科学家发现第五条甲烷产生途径
- 孩子|“双减”后 科学实践课如何做好“加法”
- 生命科学学院|科技馆内感受科技魅力
- 牙膏管|太空跨年是什么体验?航天员在太空也能吃到家乡美食?| 科学密探
- the|美CDC缩短新冠隔离时间被指从遵循科学变成了遵循CEO们的意见
- 抗体|六大科学突破闪亮二〇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