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全球无症状感染增加?吴尊友教授团队回顾2000万入境旅客数据

来源:医学新视点
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的普遍程度 , 自疫情发生以来都是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 也多次有研究提出将无症状感染视为防控关键因素之一 。
《美国医学会杂志》最新发表一篇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 , 通过分析入境中国的近2000万旅客和其中输入性病例的情况 , 发现国际旅客中无症状感染比例增加 。

新浪科技综合|全球无症状感染增加?吴尊友教授团队回顾2000万入境旅客数据
文章图片
图1/3
截图来源:JAMA
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020年4月16日-10月12日在中国边境检查站核酸检测阳性的所有国际旅客 , 包括海陆空三种交通方式入境中国的人群 。 此前 , 中国已经全面启动了对入境人员的核酸检测:检测为阳性的人员需接受住院隔离 , 检测为阴性的人员同样需要接受14天隔离 , 并在第13天再次进行核酸检测 。
病例定义采用中国标准:核酸阳性+有症状 , 为确诊病例;核酸阳性+14天隔离期内无任何症状 , 为无症状感染者 。

新浪科技综合|全球无症状感染增加?吴尊友教授团队回顾2000万入境旅客数据
文章图片
图2/3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图
研究时间段内 , 入境中国的19398384名国际旅客中 , 共有3103例(<0.1%)新冠感染者 。 大多(75.5%)为男性 , 年龄在20至49岁之间(80.8%) 。 43.7%的感染者来自4个国家 , 包括菲律宾(16.1%)、俄罗斯(14.6%)、新加坡(7.8%)和美国(5.2%) , 来自其他86个国家的感染者占56.3% 。
在所有感染者中 , 1354例(43.6%)在入境检测时即出现症状 , 137例(4.4%)在隔离期间发病;1612例(51.9%)为无症状感染者 。
观察时间趋势发现 , 在所有国际旅客中(下图A) , 筛查发现的感染者比例始终稳定保持在0.01%-0.03%(下图B) 。 然而 , 入境即发病、隔离期间发病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却有一定波动(下图C) 。

新浪科技综合|全球无症状感染增加?吴尊友教授团队回顾2000万入境旅客数据
文章图片
图3/3
2020年4月16日-10月12日入境中国的旅客感染情况:A-所有入境旅客 , B-核酸阳性旅客 , C-入境即发病(蓝色)、隔离期发病(橙色)和无症状感染(浅咖)的分布
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随着时间推移明显增加 , 从2020年4月16日-4月30日期间的27.8%增加到2020年9月28日-10月12日期间的59.4% 。
在确诊病例中 , 入境即发病(中位数95.4%;范围93.0%-98.7%)和隔离期间发病(中位数为4.6%;范围1.3%-5.6%)的比例 , 随时间变化没有显著变化 。 这提示 , 无症状感染比例的增加 , 并不是由于有症状的人群在出发前就被筛查发现而未出行 。
分析还发现 , 感染者是否发病与年龄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 整体而言 , 随着年龄增加 , 无症状感染的比例有所下降 。 比如<20岁人群中无症状感染比例为52.7% , ≥50岁人群中无症状感染比例为41.9% 。
不过 , 研究期间输入性病例的平均年龄随着时间增加 , 结合同期无症状感染比例也上升的现象 , 研究团队表示 , 无症状感染越来越多的趋势可能并没有受到年龄影响 , 尽管目前普遍认为无症状感染在年轻人中更常见 , 而重症在老年人群中更常见 。
【新浪科技综合|全球无症状感染增加?吴尊友教授团队回顾2000万入境旅客数据】综合上述数据和分析 , 研究团队在论文中指出 , 在所有入境中国的感染者中 , 无症状感染的比例越来越高 , 这可能提示了全球无症状感染有所增加 。 这一研究结果将对旅客筛查措施产生一定的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