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首次!长颈鹿中出现了“小短腿”,但全球最矮的长颈鹿也比姚明高

来源:赛先生

新浪科技综合|首次!长颈鹿中出现了“小短腿”,但全球最矮的长颈鹿也比姚明高
文章图片
图1/5
左边是普通的成年长颈鹿 , 而右边是首次发现的亚成体“侏儒”长颈鹿 。 跟普通的长颈鹿比起来 , “侏儒”长颈鹿就好像“猫在”树丛中 。
撰文 | 骁铭
责编 | 叶水送
提起长颈鹿 , 我们都不陌生 , 它是陆地上最高的哺乳动物 , 也是最大的反刍动物 , 最高可以长到近6米 , 长长的腿和脖子 , 赋予其生存优势 , 它们可以采食到更高处的树叶 。
但是最近 , 动物保护学家分别在乌干达与纳米比亚 , 发现了两只矮小的长颈鹿 , 它们有多矮呢?其中一只努比亚长颈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 camelopardalis)名叫吉姆利(Gimli) , 身高2.86米 , 另一只名叫奈杰尔(Nigel)的安哥拉长颈鹿则更矮 , 仅有2.59米高 。
先观摩一下我们今天的主角:“小短腿”长颈鹿 。 要不是知道它成年了 , 还以为它是一只长颈鹿幼崽呢 。
这两头“特殊”的长颈鹿是如何被观察到的

新浪科技综合|首次!长颈鹿中出现了“小短腿”,但全球最矮的长颈鹿也比姚明高
文章图片
图2/5

与正常的亚成体长颈鹿(a)相比 , 吉姆利(b)和奈杰尔(c)骨骼发育有些不良 , 两位来自长颈鹿保护基金会的动物保护学家Michael Butler Brown和Emma Wells , 在非洲大草原上 , 常年与长颈鹿们打着交道 。 一次偶然的机会 , 2015年12月15日 , 在乌干达默奇森国家森林公园 , 他们首次观察到一头雄性努比亚长颈鹿 , 其四肢尺寸相对于躯干和长长的脖子明显不成比例 。 时隔近一年(镜头也不是每次都能捕捉到它的身影) , 2016年12月2日和2017年3月17日 , 他们再次观察到这只长颈鹿 , 而当时 , 这只长颈鹿已经至少15个月大了 。
2018年5月10日 , 在纳米比亚中部的一个私人农场 , 他们观察并拍摄到了第二只亚成体雄性长颈鹿 , 这只长颈鹿的解剖结构明显不相称 , 在2020年7月29日 , 他们再次对该长颈鹿进行观察 , 据农场主说 , 这只长颈鹿出生于2014年 。
值得一提的是 , 在调查的两个种群中 , 没有发现其它长颈鹿有类似的形态异常 。 为了不对长颈鹿的生存产生负面影响 , 科学家们利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 (一种使用激光测距的测量技术)对这两头野生长颈鹿进行了比较形态计量学分析 , 以描述它们的骨骼发育不良样综合征 。

新浪科技综合|首次!长颈鹿中出现了“小短腿”,但全球最矮的长颈鹿也比姚明高
文章图片
图3/5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首次被应用于测量大象的身高 , 随后被应用于长颈鹿的测量 , 图片来自ingentaconnect.com
测距结果表明 , 这两头“侏儒”长颈鹿的骨骼比例 , 与亚成体长颈鹿的群体水平测量值 , 有显著差异 , 它们的掌骨和桡骨都短于同龄长颈鹿 。 除此之外 , 奈杰尔的趾骨和颈长也短于普通长颈鹿 , 神奇的是 , 吉姆利的趾骨长度与普通长颈鹿无明显差异 , 它的颈长也大于
亚成体长颈鹿的群体平均值 。 “小短腿”的名号算是坐实了 , 而根据作者介绍 , 这是第一次在圈养或野生长颈鹿中记录到的侏儒症 。

新浪科技综合|首次!长颈鹿中出现了“小短腿”,但全球最矮的长颈鹿也比姚明高
文章图片
图4/5
左图为吉姆利 , 右图为奈杰尔 。 奇怪的是 , 吉姆利尽管腿短 , 但颈部的长度却高于平均水平 。
很遗憾 , 在此项研究中 , 这两只野生长颈鹿都是被偶然观察到的 , 受到个体样本量与激光摄影测量技术潜在不精确性的限制 , 尚无法对这些个体进行纵向研究 。
此外 , 作者并没有进行任何遗传分析 , 也没有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或潜在的遗传病因进行评估 。 因此 , 还未能准确判断这两只“小”长颈鹿的“病因” , 但是作者推测这些骨骼发育不良 , 可能与某些遗传疾病有关 , 因为骨骼发育不良的出现 , 通常源于分子病因 。
那么 , 是什么导致了动物的矮小症?
其实 , 野生动物骨骼发育不良的情况并不多见 , 对这方面的报道也比较少 。 近年来 , 一只来自苏格兰的马鹿 , 与一头来自斯里兰卡亚洲象的侏儒症现象被文献记录 , 导致马鹿患有侏儒症的原因是其发育不良的软骨 , 而野生亚洲象为何会患上侏儒症 , 科学家们未给出明确答案 。

新浪科技综合|首次!长颈鹿中出现了“小短腿”,但全球最矮的长颈鹿也比姚明高
文章图片
图5/5
左图中 , 这只幼年的马鹿被淘汰 , 与其同龄的马鹿体重约为35kg , 而它的重量却只有18.5kg 。 右图中 , 右侧的亚洲象患有侏儒症 , 肩高只有1.95m , 照片里看上去像一个小胖墩 。
虽然野生动物的骨骼发育不良状况十分罕见 , 但这种现象在家养或圈养动物的群体中有广泛的描述 。 犬、猪、大鼠和奶牛上的侏儒症均有报道 , 其中犬、猪和大鼠的侏儒症均涉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同样地 , 猪的侏儒症是由个体软骨发育不良引起的 , 而在荷斯坦奶牛的犊牛中 , 导致侏儒症的主因是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I型受体下调 , 而引起该症状的遗传因素 , 文中并未探明 。
虽然在野生动物中很少观察到侏儒症 , 但一项研究表明 , 圈养动物骨骼发育不良的病例 , 与近亲繁殖和缺乏遗传多样性有关 。 值得注意的是 , 由于内乱和偷猎行为 , 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 , 乌干达默奇森国家公园内的长颈鹿种群数量曾一度下降至78只 , 而如今已恢复至1500余只 。 但早期针对该群体的一项研究估计 , 其近亲繁殖率相对较低 。
有侏儒症的野生动物能否存活?
在一些圈养动物群体中 , 骨骼发育不良与较低的存活率有关 , 但在野生动物中 , 并没有相关证据表明有类似的后果 。 在整个长颈鹿种群中 , 幼年长颈鹿(犊)的死亡率最高 。 在一些种群中 , 犊在降生后的第一年 , 死亡率高达66% 。
一般情况下 , 侏儒症会大大降低动物的存活率 , 但鉴于这两只长颈鹿已经成年 , 科学家认为侏儒症并不会缩短它们的预期寿命 。 但话说回来 , 腿短导致的活动受限 , 可能使这些长颈鹿更容易被捕食 , 即使在亚成年/成年阶段也是如此 , 而且视频证据表明 , 奈杰尔在运动时有困难 , 跑起来一跛一跛的 。
此外 , 鉴于观察到的两只骨骼发育不良的长颈鹿都是雄性 , 想要成功繁殖出后代在生理上几乎不可能 。 这表明与这种症状相关的潜在致病基因 , 在该群体中无法继续转移 。 这些原因也共同佐证了为什么在野生动物群体中 , 很难观察到“侏儒症患者” 。
【新浪科技综合|首次!长颈鹿中出现了“小短腿”,但全球最矮的长颈鹿也比姚明高】最终 , 科学家们计划 , 监测吉姆利和奈杰尔一生 , 以了解它们的侏儒症是否会对它们的行为和社会地位产生影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