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中国-世卫联合专家组:无证据表明2019年12月前病毒就在武汉传播

来源:科技日报
采访人员:张佳星
2月9日 , 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研究联合专家组召开新闻发布会 , 对4周来的调查结果进行了介绍 。 联合专家组对新冠病毒从自然宿主直接传播和通过冷链食品、中间宿主、实验室等四种引入人群途径的可能性进行了科学评估(评估结论分为“极不可能”、“不可能”、“可能”、“比较可能”、“非常可能”5个层级) , 认为新冠病毒“比较可能”是经中间宿主引入人群 , 也“可能”是直接传播或者通过冷链食品引入人群 , “极不可能”是通过实验室引入人群 。
大量动物样本检测结果:阴性
那么 , 新冠病毒的最先发现地湖北武汉究竟是不是新冠病毒闯入人类世界的最早入侵地呢?
联合专家组中方组长梁万年介绍 , 关于野生动物样本检测 , 专家组对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期间采集的样本 , 包括其间收集的35个动物、野生动物品种的1914个血清样本 , 进行抗体检测 , 结果显示阴性 。 之后 , 专家组对疫情前后 , 在华南海鲜市场 , 武汉市、湖北省及湖北省周边省份和其他相关区域内采集的近300个物种 , 5万余份的野生动物样本进行了核酸检测 , 结果也是阴性的 。

新浪科技综合|中国-世卫联合专家组:无证据表明2019年12月前病毒就在武汉传播
文章图片
【新浪科技综合|中国-世卫联合专家组:无证据表明2019年12月前病毒就在武汉传播】图1/2
图片来源:CGTN
此外 , 在对动物更为广泛的溯源中 , 专家组此次也专门对2019年到2020年间中国31个省份的畜禽类血清样本(包括猪牛羊鸡鸭鹅等) , 共计11000多份进行了新冠病毒的抗体检测 , 结果是阴性的 。 同时 , 对12000多份动物组织和拭子样本进行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 , 结果也是阴性的 。
新冠病毒溯源工作需在全球视角下进行
专家组通过研究包括此前医院留存的样本、就诊病历、发热药物售卖的波动数据、呼吸疾病致死数据等资料 , 认为无证据表明2019年12月前病毒就在武汉传播 。
梁万年表示 , 许多早期病例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 , 只能证明该市场是病毒传播点之一 , 但武汉其他地域或有传播情况 。 根据目前资料无法确定新冠病毒是如何传入华南海鲜市场的 。
针对“新冠病毒从国外引入武汉 , 可能性多大”的问题 , 联合专家组专家马里恩·库普曼斯表示 , 根据现在已经出版的论文显示 , 2019年11月底到12月初在意大利已经有了病毒的传播 , 但这是不是一个确定的事实或者结论 , 目前还很难说 , 因为专家组并不知道该论文的研究者用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 因此很难确认论文的结论 。
联合专家组建议各国尽力发现更多的证据 , 来判断新冠病毒的传播是不是在更早的时间已经在某一个地方发生了 。 整个溯源还需要按步骤一步一步地收集相关的证据 , 最好能获得一些基因的数据或信息再来判定 。
梁万年补充强调 , 这个问题进一步表明 , 新冠病毒的溯源工作要在全球的视角下来做 , 需要全球的科学家来共同努力 。
武汉早期病例给了专家组哪些启发
此前资料显示 , 世卫组织国际专家组1月14日抵达武汉后 , 根据当地的疫情防控规定 , 进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 期间中外专家举行多次视频会议 , 共同商定工作计划 , 双方将按2020年7月达成的工作任务书有序推进新冠病毒溯源工作 。
1月28日世卫组织国际专家组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之后 , 开始了考察工作 , 走访了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白沙洲贸易市场、华南海鲜市场、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等机构 , 与医务人员和早期患者进行了交流 。
彼得说:“在与2019年12月初发病的最早期的一名病例交谈之前 , 我们认为这个人很可能有郊外爬山等爱好 , 但交谈后发现 , 其实这个人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 , 平时也就是上网、上班 , 这提示我们溯源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 , 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 。 ”

新浪科技综合|中国-世卫联合专家组:无证据表明2019年12月前病毒就在武汉传播
文章图片
图2/2
图片来源:新华社
联合专家组外籍专家彼得·本·安巴雷克介绍 , 在过去4周里有上千名工作人员帮助联合专家组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提供各种信息 。 未来 , 专家组仍会采取系统性的方式 , 一点一点地收集各类信息和证据 , 和中国的同事以及全球的同事进行合作 , 尽早推进研究 。
据介绍 , 此次联合研究属于SARS、新冠病毒全球溯源研究的中国部分 。 基于全球和中国科学家的研究基础所形成的研究报告 , 将为其他国家、地区的溯源工作奠定基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