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火箭军助理工程师庞鑫 扎根基层写传奇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特约采访人员 朱云亮】助理工程师庞鑫军校毕业才两年 , 申请6项专利、推广5项“三小四新”发明 , 参与首个智慧工地试点项目 , 成为火箭军某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之一, 担当科技强工重任 , 勇做基层创新先锋 。
牛年春节刚过 , 火箭军某部40分队技术室内仍灯火通明 , 几名技术人员聚精会神盯着投屏上的三维图仔细研究 。 但见一名中尉军官站在图前神采飞扬 , 侃侃而谈 , 大家不时微笑点头 。 中尉乃该部助理工程师庞鑫 , 毕业仅两年 , 他就收获了丰硕成果:成功申请钢板调平装置、管径自适应式炮管自动清理系统等6项专利 , 推广水泵遥控开关、混凝土自动养护仪、声光报警器等5项“三小四新”发明 , 参与基地首个智慧工地试点项目 , 成为火箭军某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之一 。

基层|火箭军助理工程师庞鑫 扎根基层写传奇
文章图片

“这小子是个‘科研迷’ , 上军校期间就获得过全国机器人大赛特等奖 。 ”谈起庞鑫 , 40分队技术室主任赵彦磊赞不绝口 。
【基层|火箭军助理工程师庞鑫 扎根基层写传奇】那年 , 庞鑫还在陆军工程大学读书 。 得知学校将推荐学员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 , 生性爱钻研的他便主动申请报了名 。 凭借过人天赋和不懈努力 , 他与团队成员共同研发的自主巡线机器人获得全国机器人大赛工程越野项目特等奖 。 之后 , 他们继续合力攻关 , 先后成功研发光电搬运、舞蹈机器人和水下潜水器等创新成果 , 两次荣获全国一等奖 。
初战告捷 , 庞鑫并没有骄傲懈怠 。 他深知 , 唯有始终保持“赶路人”的奋进姿态 , 才能攀登科技创新高峰 。
2018年 , 庞鑫刚分配到单位 , 上级便安排他到厂家跟岗学习某新型凿岩台车 。 为熟练掌握操作维护技巧 , 他整天守在装备旁 , 仔细观察技术人员示范操作 , 遇到不懂的问题 , 便缠着请教 , 不弄懂绝不罢休 。 渐渐地 , 他摸清了新台车的“脾气” 。
不仅如此 , 庞鑫还带领技术骨干常态开展工法推敲研练、后台系统操作训练 , 在实践中积累大量工作经验 。 他们研发的电缆卷盘、混凝土自动养护仪等革新成果 , 很快在部队推广运用 。
“抓住创新 , 就抓住了前进的牛鼻子 。 ”庞鑫说 , 这些年工程部队加速推进科技创新 , 作为技术干部 , 他深感肩上责任重大 。
去年 , 庞鑫所在的工区试点建设工程部队首个“智慧工地” , 并引进了一批智能化装备 , 然而 , 缺人才、少教材的窘境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 “越是艰难时候 , 越需要发挥创新的力量!”当新型装配式管廊建设任务落到他头上时 , 他二话不说 , 铆在一线一干就是几个月 。 他一个方案一个方案推敲 , 一道工序一道工序检测 , 把一摞施工作业图都翻卷了边 。 凭着这股钻劲 , 他不仅圆满完成任务 , 还创新总结出10余条施工经验 。
2020年 , 庞鑫参加第一届“创新杯”国防科技创新大赛 , 作为火箭军某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之一 , 他和团队成员搭建的数字建造中心 , 为阵地工程施工插上了信息化翅膀 , 加速推进了阵地建设步伐 。
担当科技强工重任 , 勇做基层创新先锋 。 如今 , 庞鑫再次把目光聚焦到战场前沿 , 由他牵头完成的便携式纵深加油机、炮垫运输架、水下自动浮球装置等创新成果活跃在施工一线 , 有效提升阵地施工效益 , 官兵亲切地称他为“科研达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