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什么样的人大脑容易疲劳?
Via:Prevention
来源 |酷炫脑
明明只是处理简单的事 , 可就是没法集中注意力 , 思维也不清晰 , 反应力和判断力都变得十分迟缓?这可能是大脑疲劳的症状 。
你是否还记得自己儿时在公园里玩耍的情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 , 童年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精力的时期 , 我们可以在外面跑跳 , 玩耍数个小时却不感到疲倦 。
后来我们步入了青年期 , 我们还是可以通宵学习 , 或者参加派对 , 只要花不到一天的时间 , 我们就能从疲惫中恢复过来 。
Via:amazon.com
接下来 , 到了三十出头的年纪 , 疲惫开始围绕着我们 , 挥之不去 。 大多数人会依赖于咖啡因 , 或是通过抽烟等其他方式来强打精神 , 可是疲惫还是赶不走 , 其实你累的不是身体 , 而是大脑 。
什么是大脑疲劳呢?
典型的大脑疲劳的症状有:注意力不集中 , 思维不清晰 , 反应力和判断力变迟缓 , 健忘 , 学习和理解的能力减弱 。
从脑神经学的角度来说 , 大脑疲劳与前额叶皮层的活动减弱有关 , 前额叶皮层主要负责调控决策和执行能力 , 还会调节批判性思维能力 。
Via:redbubble
所以说休息 , 其实并不是让身体休息 , 想要高效 , 是需要塑造不易疲劳的大脑 。 那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感到大脑疲劳呢?
01 长期心理压力过大的人
压力和焦虑是当代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学生会因为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感到紧张焦虑 , 职场人士在参加工作面试、或者业绩要求下倍感压力 。
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 , 这种紧张焦虑的情绪出现的频率不是很频繁 , 而且负面情绪的持续时间一般也不会很长 。
可是如果长期地压力过大、思虑过度 , 不仅会对身体代谢、免疫和心血管系统造成损伤 , 还可能导致大脑功能的衰退 。
加拿大多伦多罗特曼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 , 长期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大脑海马体萎缩 , 影响前额叶皮层功能减退 , 所以患抑郁症和痴呆的风险也会有所提高 。
Via:reddit
不仅如此 , 瑞典于默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 , 容易出现“精神衰竭”症状的人们有很多共同的特征:他们的进取心和事业心都很强 , 对自我的要求很高 , 而且比较偏执 。
这个研究还发现 , “精神衰竭”患者的应激激素皮质醇的水平偏高 , 而这种激素的出现通常与压力感、紧张感有关 , 它也会进一步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对紧张刺激的应对能力 。
也就是说 , 压力过大 , 以及压力对应能力的失调 , 都与“精神衰竭”有紧密联系 。
02总是过度思考的人
我们的大脑虽然只有三磅重 , 仅占身体重量的 2% 左右 , 但是它却可以消耗大约 20% 左右的能量 。
一项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的研究显示 , 大脑所使用的能量的三分之二用于神经元细胞的激发和信号传递 , 而剩余的三分之一用于维持大脑的基本活动 。
大脑中的能量绝大部分以葡萄糖的形式存在 , 当神经元被激发时 , 细胞会通过毛细血管吸取氧气和葡萄糖 。
Via:KacperSwat
因此 , 科学家认为 , 当人们需要执行一项耗费脑力的任务时 , 大脑会燃烧更多葡萄糖 , 这不仅会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 还会导致大脑中的能量来源减少 , 导致大脑出现疲劳症状 。
相关研究也发现 , 在进行脑力劳动的时候适当进食以补充能量 , 可以提高完成任务的速度 , 增强注意力 。
所以 , 很多人说干完活儿特别想吃东西 , 就是这个原因 , 你的大脑需要更多的能量来供给 。 在你需要进行大量工作的时候 , 你也可以多注意吃一些 。
Via:Fullof Plants
科学表明 , 三文鱼、绿叶蔬菜、橄榄油 , 以及牛油果等食物 , 都对于大脑恢复能力很有帮助 。
03 经常熬夜的人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忙到深夜 , 却感到自己越来越精神 , 结果彻夜通宵 , 第二天却感到浑身疲惫 , 睡不醒觉 。
Via:DrewShannon
为了研究睡眠对大脑疲劳的影响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做了这样一个小型试验 , 他们招募了 12 名即将进行手术的癫痫症患者 。
出于手术需求 , 他们的大脑已被植入电极 ,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这些电极 , 监测患者在熬夜进行任务时的脑神经活动 。 患者被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识别各种动物、面部的图像 。
研究发现 , 当参与者因熬夜感到疲倦时 , 他们脑神经细胞的活跃度开始降低 , 神经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开始减慢 , 识别图像所需的时间也延长了 。
此外 , 研究人员还发现 , 参与者在熬夜过程中 , 大脑会产生一种类似于睡眠时才能产生的慢电波 , 这种慢电波也能够干扰大脑活动 。
Via:Dribbble
换句话说 , 睡眠不足会加速大脑疲劳 , 使得脑细胞的神经网络交流缓慢 , 进而影响人们思考和视觉的感知能力 。 所以 , 越熬夜你会越疲劳 , 因为你的大脑已经进入类似睡眠的状态了 。
如果有一个健康的作息 , 在大脑最活跃、最清醒的时候去工作或者学习 , 你的效率会更高 , 也会感觉更好 。
04 身体有慢性炎症的人
有时我们会感到大脑反应迟缓 , 就像有团迷雾在脑子里 , 想事情想不清楚 , 这可能是身体低水平的炎性反应造成的 。
在一个研究中 , 科学家给 20 个参与实验的人注射了低浓度的伤寒沙门氏菌疫苗 , 这个疫苗会导致微弱的身体炎性反应 , 但不会有长期副作用 。 然后测试这些人的大脑能力 , 结果发现 , 身体炎症会影响大脑维持觉醒状态的能力 。
所以 , 平时如果经常大脑觉得昏昏沉沉 , 觉得心理很疲惫 , 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你的身体有慢性炎症 。
大脑有炎症的时候你不会觉得疼 , 但会产生一系列和大脑疲劳相关的症状 。 比如感到昏沉 , 大脑思维缓慢 , 抑郁 , 心理倦怠等等 。
Via:pngtree
大脑的炎症会导致神经元之间的交流速度下降 , 这就是你感到大脑昏沉、思维不清、思考速度缓慢的原因 。
大脑的炎性反应可能意味着大脑的神经元正处于损伤状态 , 甚至他们可能正在死去 。 而神经元过多的凋亡会导致你的大脑萎缩和加速衰老 。
所以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大脑的发炎呢?一个最通常的原因就是脑损伤 , 脑损伤会导致大脑的免疫细胞被激活 , 免疫细胞产生抗体 , 来杀死有害物质 , 保护身体机能 , 比如修复大脑神经元 。
但是大脑当中的免疫细胞和身体中不一样 , 大脑当中的免疫细胞一旦激活就很难关闭 , 这就意味着大脑当中的免疫系统会在脑损伤之后很久依旧起作用 , 导致健康的神经元也被过度攻击 。
Via:Dribbble
当然 , 脑损伤只是极端特例 。 通常情况下 , 大脑的炎性反应没有脑损伤的炎症那么严重 , 但是大脑中的慢性炎症带来的长久消极后果不容小觑 。
【新浪科技综合|什么样的人大脑容易疲劳?】大脑炎症的原因还包括 , 身体发炎产生的炎性因子通过循环系统进入到大脑 , 肠道炎症 , 高血糖 , 糖尿病导致的脑内炎症 , 以及荷尔蒙不平衡 , 食物不耐受导致的炎症 , 压力过大和大脑的自免疫疾病 。
这些都会导致大脑当中的免疫系统过度攻击大脑的健康组织 , 引起大脑慢性疲惫 , 让你产生心理倦怠 。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感冒、发烧、生病时 , 都会很倦怠、没有精力 , 因为炎症不光表现在身体上 , 也反映在大脑运作中 。
所以 , 一个好的精神状态 , 和良好的身体健康密不可分 。
如何改善大脑疲惫?
说了这么多导致大脑疲劳的原因 ,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改善大脑疲惫呢?
我们可以选择的方式有很多 , 比如通过健身锻炼、正念练习、认知行为疗法等减轻压力 , 来降低大脑疲劳和患精神疾病的风险 。
Via:Dribbble
不过别忘了 , 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 , 长时间或者剧烈的身体运动不仅不能帮助你更好地休息 , 还会导致躯体和肌肉疲乏 , 加快大脑的疲劳速度 。
早在六年前 , 哥本哈根大学的教授让佩里特和他的团队就曾经发表过一项研究 , 揭示了一个重要的脑神经递质 —— 五羟色胺 , 又称血清素 , 在决定机体耐力和中枢性疲劳中的作用 。
所谓“中枢性疲劳”指的是在锻炼后 , 大脑感到疲劳 , 而不是由于肌肉的状态而感到疲劳 。
Via:google
当人们在运动的时候 , 大脑中的血清素水平会升高 , 促使人们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 , 继续进行运动 。
但是随着血清素在大脑内的积累 , 血清素会产生负面的效果 , 很可能导致中枢性疲劳 , 就过犹不及了 。
大多数人都感受过大脑疲劳 , 比如工作忙碌了一天之后 , 集中精力完成了多项考试之后等等 。 当你感到大脑疲劳 , 这其实是在传达一种信息 , 告诉你“大脑只能做这么多了” 。
这时 , 你应该做的不是用你自认为强大的意志力强迫自己继续工作 , 而是应该选择正确的方式休息 , 并且在其他身心轻松的时刻 , 练习一些可以帮助自己高效休息的方法 。
Via:Isabellefeliu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 , 科学研究能够在实验室找到使脑神经细胞做更多工作却不感到疲劳的方法 。
不过在此之前 , 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大脑疲劳的原因 , 然后有针对性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 避免你的大脑疲劳进一步发展成脑损伤或是精神类疾病 。
总之 , 大脑疲劳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 , 思维变得不清晰 , 反应力和判断力变迟缓 , 健忘 , 学习和理解的能力减弱 。
长期心理压力过大的人、过度思考的人、经常熬夜的人、身体有慢性炎症的人 , 都会导致大脑的疲劳 , 大家了解科学的原因是第一步 , 在接下来的文章当中 , 脑脑会继续教大家改善大脑疲劳的方法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