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我国工业互联网迎来快速成长期 未来三年将是关键期

_原题是 工业互联网迎来快速成长期
来源 经济参考报
采访人员 张汉青
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 提出到2023年要实现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量质并进 , 新模式、新业态大范围推广 , 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
相关机构和专家在对这一“行动计划”进行解读时表示 , 历经此前多年的起步期 , 我国工业互联网已经从概念普及走向深耕实践 。 “十四五”时期 , 我国将迎来工业互联网快速成长期 。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迈向新征程
【新浪科技综合|我国工业互联网迎来快速成长期 未来三年将是关键期】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表示 , 未来三年将是我国工业互联网快速成长期的关键期 , 此次“行动计划”的发布 , 正是对这一关键期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作出规划 , 体现了工业化和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的融合发展 。
从更广范围上看 , “行动计划”基于十一项重大行动 , 全面深入地对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进行部署 。 相比此前增加了“数据汇聚赋能行动”“技术能力提升行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 , 不仅是对工业互联网各领域更全面的覆盖 , 更凸显了数据等要素的重要意义 。 依托十一项重大行动 , 2023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将基本覆盖各区域、各行业 。
从更深程度上看 , “行动计划”的出台 , 体现了我国对于工业互联网基础创新能力等更深层次问题重视程度的加深 。 未来三年 , 我国将在网络、标识、平台、安全等领域一批关键技术上实现产业化突破;工业芯片、工业软件、工业控制系统等供给能力将明显增强;基本建立统一、融合、开放的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 , 关键领域标准研制将取得突破 。 基础创新能力的突破 , 将在更深程度支撑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 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落地生根提供肥沃土壤 。
从更高水平上看 , “行动计划”的出台 , 体现了我国工业互联网将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 “行动计划”的目标从原先的“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转变为“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量质并进 , 新模式、新业态大范围推广 , 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 “行动计划”将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由产业本身到各行业应用赋能的全方位提升 , 包括培育产业龙头 , 形成1至2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面向垂直细分行业 , 形成100个左右新模式应用试点示范 , 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和应用场景;培育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 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 。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明确重点任务
“行动计划”旨在支持工业互联网实现新技术融合以及产业生态推进 。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师李佩娟认为 ,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可概括分为三大类:工业互联网与5G融合、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建设和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建设 。
首先 , “行动计划”深化了“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 。 5G能够打通数据从采集、传输、处理、决策整个流程 。 充分发挥云计算、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技术对工业互联网的赋能 , 进一步驱动工业互联网在工业生产中发挥提质、增效、降本、绿色、安全的作用 。 而工业互联网是5G下游重要应用 , “行动计划”将从运营商、工业企业等多角度促进5G和工业互联网的协同发展 。
其次 , “行动计划”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 。 数据中心需求动力正面临由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切换 , 以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产业互联网场景将引发数据量爆发式增长 。
第三 , “行动计划”注重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培育工程建设 , 有助于国产高端工业平台和工业软件的发展 , 改变过去工业软件、工业控制系统等核心工业软件被国外巨头主导的格局 。
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应用深度融合
赛迪智库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工业互联网研究室的张朝认为 , 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成效显著 , 建议从三方面发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应用深度融合 。
其一 , 注重统筹协调 , 完善顶层规划设计 。 一是制定出台制造业新模式实施指南 , 为制造企业、平台企业等主体培育新模式提供指导 , 推动新模式的普及推广 。 二是面向制造业新模式落地应用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应用场景和能力要求 , 加强制造业新模式系列应用标准研制工作 。 三是围绕制造业新模式对资源、人才、技术等要素的需求 , 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 形成工作合力 。
其二 , 聚焦新兴技术 , 深化平台融合应用 。 一是推动智能传感、5G等技术与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度融合 , 提高数据互联互通和集成共享水平 , 强化企业培育新模式的数据支撑能力 。 二是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机理挖掘、模型开发等方面的应用 , 进一步丰富工业互联网平台模型库 , 完善企业培育新模式的工具集 。 三是深化区块链等技术的广泛应用 , 强化终端硬件、网络传输、数据中心等领域的抗风险能力 , 筑牢企业培育新模式的安全底线 。
其三 , 围绕模式培育 , 强化经济发展动能 。 一是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中增加制造业新模式方向 , 遴选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制造业新模式优秀企业案例 。 二是支持各地方对制造业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有效监管 , 营造良好市场氛围 , 增强各类企业培育新模式的热情和动力 。 三是发挥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 加强先进技术、经验等高效流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