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太空温室能解决地球粮食危机吗?


新浪科技综合|太空温室能解决地球粮食危机吗?
文章图片
图1/1
在恶劣的太空环境中 , 出现一些令人惊讶的生物奇迹 , 这些生物即使在地球沙漠中也能顽强地生存下来 。 一些植物在太空中不断进化 , 要么是通过基因变化 , 要么是通过辐射、失重或者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18日消息 , 据国外媒体报道 , 未来在太空温室里种植农作物能拯救人类吗?2020年 , 商业太空服务公司“纳诺拉克斯”计划使用轨道温室培育超级适应能力的农作物 , 这些农作物能在地球上最恶劣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 并有助于抵御气候变化导致的粮食危机 。
“纳诺拉克斯”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市 , 近期该公司与阿布达比酋长国(阿联酋长国之一)投资局签订一份合同 , 阿联酋设立一个太空农业研究中心 , 旨在研究太空温室农作物培育种植 , 并计划未来执行太空任务时将农作物送入太空环境 , 同时在地球干旱气候下监测这些农作物生长能力 。
“纳诺拉克斯”公司执行总裁、创始人之一杰弗瑞·曼伯从事太空农作物种植研究几十年 , 他指出 , 在太空恶劣环境中植物DNA会出现变异 , 意味着植物在特殊环境下可以创造出新的品种 , 即使是在地球上最不宜生存的条件下 。
曼伯说:“在过去几年里 , 已经有许多发表的论文列举一些实例 , 在恶劣的太空环境中 , 出现一些令人惊讶的生物奇迹 , 这些生物即使在地球沙漠中也能顽强地生存下来 。 一些植物在太空中不断进化 , 要么是通过基因变化 , 要么是通过辐射、失重或者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 ”
依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科学研究所刘鲁祥(音译)教授称 , 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 , 中国已经开发并批准了200多个太空突变农作物品种用于农业生产 , 事实上 , 中国当前种植的第二大最受欢迎的小麦品种“鲁原502”就是通过太空育种培育出来的 。
刘鲁祥说:“通过可回收人造卫星在太空中播撒种子和其他植物 , 我们现已培育出蔬菜、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多种农作物 , 通过在太空中发生的DNA突变 , 以及随后的选种和培育 , 我们研制出产量更高、营养状况更好、抗病能力更好、需水量更少或耐受高温的新品种 。 ”
同时 , 刘鲁祥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称 , 目前中国将投资各种植物育种技术 , 从而确保能够在不断发展的气候变化中养活近14亿人口 。
曼伯表示 , 当前阿联酋90%粮食依赖于进口 , 受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条件制约 , 阿联酋积极探索最新农作物种植技术 。 依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16年的统计数据 , 阿联酋80%的土地都是沙漠 , 而且总体上缺乏淡水资源 , 目前仅有5%的土地适宜农作物耕种 。
阿布达比酋长国投资局发言人称 , 太空极端恶劣条件下的粮食生产研究可能是我们提高沙漠和干旱气候下农作物生长能力的关键 ,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支持纳诺拉克斯公司的原因 , 因为该公司探索了太空农业创新 , 可以将最新技术应用于地球上极端气候条件下的粮食生产 。
目前 , 阿布达比酋长国投资局将与纳诺拉克斯公司合作 , 建立“星际实验室太空农业中心” , 旨在研究和开发新类型细菌、微生物、生物膜和植物 , 随后这些生物将被送到太空环境或者国际空间站 , 也有可能作为纳诺拉克斯公司计划开发的其他合作项目的一部分 。
曼伯说:“我们希望在2021年底 , 能够将星际实验室的首项研究成果送到国际空间站 , 我们可能会在‘Bishop’气闸舱里建立一个小型温室 , 并将它当作测试点 , 然后可能在未来5年内进入一个独立的轨道自动温室平台 。 虽然全球各地的研究人员都在积极探索太空种植农作物的方法 , 供未来宇航员在月球或者火星上种植食用 , 但相比之下 , 星际实验室研究项目更加新颖独特 , 其目标是利用太空环境为地球人类带来福祉 。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以及近年全球气候变化 , 确实让我们看到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的脆弱性 , 我们相信终究会有一个研究途径 , 使太空环境成为我们克服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之一 。 ”
【新浪科技综合|太空温室能解决地球粮食危机吗?】据悉 , 星际实验室太空农业中心还将开发用于太空温室维护的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 , 这将大幅提高陆生农作物生产效率 。 (叶倾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