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我们距离末日还有多远?

【新浪科技综合|我们距离末日还有多远?】来源:知社学术圈
“末日时钟”是一座虚拟的时钟 , 亦或者说是一座警钟 , 由芝加哥大学的《原子科学家公报》杂志设立 , 目的是警醒人类在“作死”的路上尽量放慢速度 。

新浪科技综合|我们距离末日还有多远?
文章图片
图1/4

这座时钟将午夜十二点设定为世界范围核战争爆发的时刻 , 也就是人类文明的终点 。 采用倒计时的方式指示末日的距离 。 在最初设立时 , 指针定格在23时53分 , 距离末日还有7分钟 。
在此之后的75年时间里 , 这座时钟被调整了20多次 , 有的时候指针被往后拨慢 , 这是乐观与积极的象征 , 证明我们离末日更远了一些 。 然而更多的时候 , 指针是被不断往前拨动 , 人类“跑步”接近最后的终点 。 现在 , 我们还剩100秒 , 距离末日的时间单位从“分钟”缩短到了“秒” 。 这意味着人类面临的生存威胁上升到冷战结束后的最高水平 , 也是自时钟设立以来的最高水平 。

新浪科技综合|我们距离末日还有多远?
文章图片
图2/4
2020年1月世界末日钟指针拨快20秒 , 停留在距午夜100秒处 。 (图片源于《原子科学家公报》
末日时钟的诞生
1941年底 , 曼哈顿计划秘密展开 。 这一计划集中了包括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内的当时西方国家最优秀的核科学家 。 1942年 , 意大利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在芝加哥设计并建造了第一座可控核反应堆 。 1945年8月 , 诞生于曼哈顿计划的两颗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投下 , 造成十万多人直接死于原爆 , 两座城市几乎化为焦土 。 在此后持续多年的核辐射作用影响下 , 约有20余万人死于这场战争 。 核武器的杀伤性举世骇然 。
在原子弹被投下后的三四个月后 , 曼哈顿计划参与者、芝加哥大学的两位物理学家尤金?拉宾诺维奇和海曼?戈德史密斯创办了《原子科学家公报》 , 旨在反对核武器的运用 。 用拉宾诺维奇的话说 , 是“为了管理现代科学潘多拉盒中的危险礼物” 。
1947年6月 , 《原子科学家公报》的封面上首次出现了末日时钟的概念图 。 其由艺术家玛蒂尔?朗斯多夫创作 。 据说在设计之初 , 朗斯多夫将指针设定在距离午夜7分钟的位置 , 纯粹是出于美学原因 。 而后 , 指针的位置由公报创始编辑拉宾诺维奇决定 。 1973年他去世后 , 则由科学安全委员会和赞助委员会协商作出指针调整的决定 。

新浪科技综合|我们距离末日还有多远?
文章图片
图3/4
1947年6月末日时钟第一次出现在《原子科学家公报》
赞助委员会第一任主席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罗伯特?奥本海默担任 。 目前的委员会成员包括1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如粒子理论家谢尔顿?格拉肖、史蒂芬?温伯格和弗兰克?维尔泽克 , 此外还有天文学家马丁?里斯和理论物理学家丽莎?兰道尔 。 科学安全委员会目前有19名成员 , 由物理学家、阿贡国家实验室前负责人罗伯特?罗斯纳担任主席 。
末日时钟的调整正式程序于每年11月开启 。 科学安全委员会成员将综合考虑核威胁、气候变化、颠覆性技术的发展等因素 , 集中讨论两个基本问题:第一 , 与去年相比 , 今年我们距离末日是更远还是更近了?第二、与1947年《公报》设立以来所有年份相比 , 我们距离末日是更远还是更近了?
这两个问题如何做出科学判断?科学家们最初考虑的主要是核威胁 。 在2020年以前 , 末日时钟距离午夜最近的一次是1953年 。 那一年 , 美国和苏联先后进行氢弹试验 , 世界局势陷入紧张 。 于是指针被设定在晚上11点58分 , 距离午夜仅剩2分钟 。 而指针距离午夜最远的一次是在1991年 。 指针设定在11点43分 , 距离午夜还有17分钟 。 那一年 , 冷战结束 , 美苏签署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 双方约定所有类型的弹头减少至6000枚 , 并将洲际弹道导弹弹头数量限制在2500枚以下 , 洲际导弹运载工具削减至1600件 。 两国核武器库的大幅削减让全世界都“松了一口气” 。
除了核威胁之外 , 近年来 , 科技发展速度迅猛 , 自然环境持续恶化 , 公报对末日时钟的调整也将气候变化风险和颠覆性科学技术发展作为影响因素纳入讨论 。 特别是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技术、AI技术的发展 , 虽然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 , 但是如果其不受约束而被滥用的话 , 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风险程度也是同样巨大的 。 马里兰大学名物理学家史蒂夫?费特就表示 , 毕竟 , 核弹的制造需要高浓缩铀和专业的工厂 , 而基因编辑只需要一个实验室 , 人工智能只需要一台计算机 , 一个小团队就能完成 。
每年的讨论结束后 , 科学安全委员会成员就开始着手起草公报 , 修改完善 , 并于转年的1月初宣布时钟新位置 。 2021年1月 , 时钟时间保持2020年1月设定的100秒不变 。 这个位置已经是历史上最接近午夜(末日)的时刻 。

新浪科技综合|我们距离末日还有多远?
文章图片
图4/4
末日时钟历年调整变化
2020年1月 ,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在全世界拉响了公共卫生领域的警报 。 这场疫情持续至今已经造成了200多万人死亡 , 上亿人感染 , 而且目前仍没有趋于结束的明确迹象 。 2020年1月 , 末日时钟再次拨快 , 指针向前拨20秒 , 距离午夜还有100秒 。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击的考验 , 多国政府、机构以及公众的反应和应对“不及格” , 这让科学家不由得担心当更严重的威胁降临时 , 人类能否好好应对 , 成功度过危机 , 延续地球文明 。 《原子科学家公报》编辑约翰?麦克林说 , 我们相信新冠肺炎疫情不会毁灭人类文明 。 但是这个流行病仍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在面临公共危机的时候毫无准备 。
约翰在公报上发表文章剖析了当前世界面临的风险:多国核项目加速推进 , 世界陷入核战争风险加大;各国政府也未能充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 化石燃料的开发和生产持续增加 , 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创新高;信息生态系统败坏 , 网络虚假信息误导公众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 加剧了社会风险 。 当然 , 他也表示 , 美国重新加入巴黎协定、世卫组织 , 新政府提出与俄罗斯延长《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时限等 , 让人们“在阴霾中看到了一些希望” , 希望在恢复秩序的大流行后时代 , 人类可以共同建立一个更安全和更理智的世界环境 。
然而这些积极向好的因素并不能立即扭转世界环境整体情况 。 2021年1月 , 末日时钟指针距离午夜100秒的位置没有变化 。 最后的倒计时再次提醒我们 , 留给人类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