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从比特币中赚了6亿美元 究竟是谁蹭了谁的热度?


|特斯拉从比特币中赚了6亿美元 究竟是谁蹭了谁的热度?
文章图片
图1/4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杨皓然
来源:锌刻度(ID:znkedu)
特斯拉和比特币也许是同样的产品
比特币迎来了它自2008年被神秘人“中本聪”创造出来后最火的一段时间 。
从2020年11月到2021年2月 , 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 , 比特币的价格一路疯涨 , 成功突破5万美元大关 。 很难想象 , 在11年前被调侃“一万枚才能买份披萨”的比特币 , 如今一枚不到就足够买下一台特斯拉Model 3 。
如今 , 比特币成为了整个金融圈的宠儿 , 人人都开始讨论去中心化金融 , 将实现财富自由的梦想寄托在了加密货币身上 。 而不少企业和投资机构也纷纷转变态度 , 开始涉足加密货币市场 , 更为加密货币的火爆添了一把柴火 。
在2021年2月初 , 特斯拉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一份文件 , 称公司购入了价值15亿美元的比特币以保持运营资金的流动性和投资的多元化 , 并表示之后旗下产品或将支持比特币作为支付方式 。
这消息一出 , 瞬间引爆了整个币圈 , 当天比特币的价格涨幅便超过了12% , 特斯拉股价在盘前交易中也一度上涨逾2% 。
而这似乎还只是狂欢的开始 。
据媒体估算 , 根据比特币当下的增长情况 , 特斯拉在加持比特币的这短短一个月时间里 , 可能获利了6亿美元以上 , 而根据特斯拉1月28日公布的2020全年财报的数据显示 , 特斯拉在去年一年的净利润也不过7.21亿美元 。 换句话说 , 特斯拉通过比特币 , 在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就几乎实现了过去一年的盈利 。
特斯拉的入局和暴赚 , 成了加密货币未来之路上的又一个“神迹” , 随着更多的企业和机构对加密货币的兴趣升温 , 一个新的时代或将拉开帷幕 。
疯狂的比特币 , 技术乌托邦的泡影
技术乌托邦 , 指对技术的发展寄予了无条件的乐观主义期待 , 认为技术的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 并最终将人类带入一个高度文明的理想国 。
而比特币的诞生 , 就充满了技术乌托邦的色彩 。
作为区块链技术的产物 , 比特币代表着一种更加前卫的金融体系 。
2008年 , 一位化名“中本聪”、自称是日裔美国人的谜样人物发表了一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 , 描述了日后令人们遐想不已的“去中心化”交易系统 , 这种交易系统的特点就是不存在中心机构 , 交易双方无需互相信任 。
通俗一点来说 , 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单一机构记录着海量用户的账户余额信息 , 这些机构便是中心化的 。 假如某一天这些机构倒闭了 , 或是有黑客骇进了这些机构的服务器 , 那么用户的账户余额信息就面临丢失或是被修改的风险 , 这就是中心化的交易系统面临的信任危机 。
而“中本聪”提出的去中心化 , 就是让用户不再将数据放在单一机构上 , 而是让每个用户同时记录所有用户的账户余额信息 。 如此一来 , 除非有黑客可以同时控制51%用户的服务器 , 否则他就没有办法修改某个用户的账户余额信息 。 中心化的交易系统所面临的信任危机问题就这样被完美地解决了 。

|特斯拉从比特币中赚了6亿美元 究竟是谁蹭了谁的热度?
文章图片
图2/4
在去中心化的系统中 , 每一个节点都是中心
“中本聪”关于用比特币构建去中心化的交易系统的构想提出后 , 得到了许多金融专业学者的支持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金融学教授巴格·乔杜里就曾称赞“比特币的发明简直可以说是革命性的” , 并提名“中本聪”为2016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奖的候选人 。
可惜的是 , 十余年过去 , 比特币并没有如“中本聪”所期待的那样 , 建立起一套独立的金融系统 , 而是成为了一种与中心化的法定货币挂钩的投资产品 , 和一种转移大额资产的金融工具 。
以比特币为首的加密货币之所以没有顺利建立起独立的金融系统 , 理由有很多 , 最为突出的是以下几点:
一、缺乏实际价值 。
不同于本身就具备工业价值的贵金属 , 加密货币的本质是一段记账用的数据 , 并没用实用价值 , 加之比特币出现的历史相对较短 , 缺乏信用背书 , 更多的用户倾向选择将比特币视作投资产品而非货币 。
二、庄家可操控加密货币的价格 。
不同于背后具有实体企业支撑的股票 , 加密货币的价格波动和走势不受市场趋势和公司业绩的影响 。 持有大量加密货币的庄家是市场中的绝对强权 , 虽然比特币被认为是一个“公开公正”的市场 , 但机构交易员依旧可以拉动加密货币价格 , 对散户进行收割 。 有“末日博士”之称的纽约大学经济学家鲁比尼也曾经公开攻击过比特币 , 认为比特币市场存在美国金融市场监管机构无法阻止的操纵行为 。
三、价值波动大 。
近年来 , 比特币的价值波动不断增大 , 已经超过了期货与黄金 , 难以用作货币使用 。 同时 , 比特币不断波动的价格 , 也间接导致第三方交易平台结算的手续费用也越来越高 。
四、天然通缩 。
“中本聪”在设计比特币时便设定了比特币有2100万个的数量上限 , 使其天然具有通缩性 , 恐难以承担通用货币的重任 。
总而言之 , 就像“中本聪”本人提过的那样 , 比特币“还在摇篮中” , 远不是一个成熟的金融体系 。 虽然已经发展了十余年 , 可它目前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 至于比特币能否取代现在世界各国的法定货币 , 成为未来社会的通用货币 , 还犹未可知 。
而随着资本进入这个领域 , 越来越的机构和企业开始持有大量的比特币 , 成为市场中的“巨鲸” 。 在这个“去中心化”的市场里 , 这些高度组织的机构和企业无疑是散户难以对抗的力量 , 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将比特币视作投机的工具而非交易系统的前进方向 。
去中心化的交易系统强调公正和无需信任 , 可讽刺的是 , 如今支撑着比特币疯涨的 , 是通过持有大量筹码操纵市场的机构和企业 , 以及他们允诺给散户的未来愿景 。 一旦资本对比特币失去兴趣 , 梦想破灭的比特币又能留下多少拥趸呢?
特斯拉和比特币 , 也许是同样的产品
关于比特币的未来 , 争议的声音从未停止 。 不过 , 在争执之中也存在着一个共识:区块链的确是一种颠覆性的技术 , 对人类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
不管比特币是不是一个骗局 , 但它的确脱身于区块链技术 , 是区块链技术的重要代表 , 因此它也被贴上了“科技”、“创新”、“颠覆性”等标签 。
当然 , 这些标签也完美适配我们的科技圈第一网红——埃隆·马斯克先生 。
马斯克最近一段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异常活跃 , 他的每一次发言似乎都能引发不小的骚动 , 仅仅只是发一张《偶像大师》角色的表情包 , 就能让万代南梦宫的股价原地起飞;提一句聊天软件Clubhouse , 便让闻讯赶来的粉丝挤破门槛;说一声“Gamestonk!!” , 就帮无数想要“痛殴”华尔街精英的散户们提振了士气 。
而最近 ,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几乎是三句不离加密货币 , 前脚刚刚帮狗狗币造了势 , 后脚就把推特头像换成了背靠比特币符号的动漫女孩 , 并且广泛地跟网友讨论比特币相关的话题 , 俨然一副天降币圈KOL的模样 。
不过 , 马斯克本质上还是一位工程师 , 而比特币虽然建立在区块链技术之上 , 但终究是金融产品 , 马斯克对于比特币的理解和认识究竟有多少可取之处 , 恐怕还很难说 。
然而 , 无论马斯克是否真的参透了比特币 , 他都有站台比特币的理由 。
这个理由用四个字概括 , 就是“品牌效应” 。
就像之前提及的那样 , 特斯拉和比特币看似是使用完全不同的技术 , 拥有不同的用户、应用场景和投资者 , 但比特币身上所贴的那些有关“科技”、“创新”和“颠覆性”的符号 , 特斯拉身上也有 。
并且 , 相比特斯拉的产品 , 马斯克这个人和他旗下企业所表现出来的这些标签 , 才真正是他们的粉丝们所推崇与信仰的 。
“特斯拉在颠覆传统汽车业 , 而比特币在颠覆传统法币 。 换句话说 , 特斯拉就是汽车领域的比特币 , 比特币就是金融业的特斯拉 。 ”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如此调侃道 。

|特斯拉从比特币中赚了6亿美元 究竟是谁蹭了谁的热度?
文章图片
图3/4
马斯克推崇比特币
而从侧面印证两者相似之处的 , 还有他们相似的受众 。
2020年5月 , 福布斯撰稿人里尔·西蒙发文表示 , 自己尝试用数据量化特斯拉与比特币之间的关系 。 而在分析了2017到2020年这两种资产相对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价格走势后 , 他发现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的六个月时间中 , 比特币和特斯拉之间的相关性尤为明显 , 两者表现出0.615的强相关性 , 而它们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相关性均不足0.1 。
这个数据并不能说明特斯拉和比特币的用户就是同一批人 , 不过 , 它表明了这两种资产的投资者的成分相似 。 特斯拉和比特币的拥护者大多数乐观主义者 , 出生于千禧年之后 , 有着共同的技术乌托邦价值观 , 除了相信技术可以解决许多社会问题 , 认为新能源和加密货币的发展 , 能够帮助人类建设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
所以 , 从情感上来说 , 马斯克为了他的追随者们站台比特币 , 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 。
多次站台加密货币 , 是亲自下场的信号吗?
虽说马斯克的“带货”能力强 , 但这一次 , 散户们想要再跟随这位“宇宙网红”一起向比特币发起冲锋 , 心理难免还是会有些犹豫 。
随着机构和各路大佬继续下场站台比特币 , 比特币继续大涨 , 并在今年2月20日晚成功涨破了57000美元 , 市值成功突破10000亿美元大关 。
如此亮眼的表现 , 不少仍在币圈边缘观望的投资者们眼馋不已 , 不过 , 也有投资者对此感到怀疑——“比特币的数量有上限 , 现在机构入场大量购入比特币 , 那我们这些散户以后还能轻松买到比特币吗?”
这样的怀疑确有它的道理 , 近年来 , 持有集中化一直是比特币面临的一个问题 。 彭博社就曾经发文 , 称“95%的比特币被控制在2%的账户上” , 而数据网站BitInfoCharts上公布的相关数据似乎也证实了彭博社的观点 。

|特斯拉从比特币中赚了6亿美元 究竟是谁蹭了谁的热度?
文章图片
图4/4
比特币分布情况 。 数据来源:BitInfoCharts
就如前文说过的那样 , 这些大量持有比特币的少数玩家(圈内称其为“巨鲸”)是市场中的绝对强权 , 能够操纵比特币的价值 , 让比特币成为被富人掌控的玩物 。
比特币的创造者“中本聪”本是想通过比特币取代当下的传统法币 , 为人类社会带来一个去中心化的金融系统 , 然而 , 目前的现状就是 , 大多数的比特币被极少数的机构投资者持有 , 他们的意志控制着比特币的流通 。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 不少金融学者对于比特币的未来表示悲观 , 认为比特币是一场骗局 , 集中化问题最终将把它埋葬在历史的河床上 。
马斯克也察觉到了加密货币持仓集中化的现象 。 他曾称狗狗币是“人民的加密货币” , 不需要成为富翁也可以拥有 , 但狗狗币和比特币一样存在集中化问题 , 排名前20的钱包地址持有超过半数流通量的狗狗币 。 因此 , 马斯克呼吁狗狗币的巨鲸玩家出售他们的库存 , 并表示如果他们不那么做 , 狗狗币就会失去他的支持 。
而关于这个问题 , 有推特用户向马斯克建议 , 发行一个新的币种 , 用马斯克的名字来命名 , 对象选择狗狗币的中小户 , 以避开巨鲸玩家 。
毫无疑问 , 如果马斯克发行自己的加密货币 , 就等同于用自己的信誉和特斯拉的股价为其背书 , 自然比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其他加密货币更吸引年轻一代的投资者 。 而马斯克本人拥有从PayPal走出来的支付背景和具有优秀商业素养的财务团队 , 也使得马斯克自己发行加密货币成为可能 。
当然 , 有能力发行不代表马斯克就一定会趟这趟浑水 , 毕竟 , 如果比特币之后出了问题 , 马斯克还可以选择与其切割 , 反正特斯拉投资比特币的15亿美元相较马斯克的个人资产而言根本不值一提 。 但如果马斯克自己发行加密货币 , 那就必然会与特斯拉的股价以及他个人的声誉挂钩 , 一旦加密货币市场泡沫破灭 , 则会对马斯克和特斯拉造成巨大的打击 。
马斯克也很清楚这一点 , 因此在回复相关问题时也答得十分暧昧 , 他称自己可以发行加密货币 , 不过“只在必要的情况下” 。
至于这个“必要的情况”什么时候来 , 恐怕连马斯克自己也不甚清楚 。
【|特斯拉从比特币中赚了6亿美元 究竟是谁蹭了谁的热度?】(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