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乱象频出 对手围攻:货拉拉走向何处?


新浪科技|乱象频出 对手围攻:货拉拉走向何处?
文章图片
图1/3

相关新闻:
货拉拉回应23岁女子跳窗身亡:警方调查仍然持续
搬家途中跳车身亡女孩家属:货拉拉司机已被释放 没人来探望过
23岁女生跳车窗身亡 货拉拉司机两次口供前后不一致
新浪科技 张俊
23岁女生在货拉拉车上跳窗身亡一事 , 让货拉拉走上风口浪尖 。
根据当事女生弟弟的描述 , 涉事司机在行驶中三次偏航 , 但由于车内没有录音录像设备 , 当时的真实情况还未知 。 而女生跳窗出事后 , 货拉拉方面也未能积极承担平台责任 。
【新浪科技|乱象频出 对手围攻:货拉拉走向何处?】目前警方还在对该事件进行调查 , 未有定论 。 但事件背后 , 却是以货拉拉为代表的同城货运行业缺少安全制度建设的表现 。 同时 , 货拉拉平台也存在着司机和车辆审核不严、私自加价等乱象 , 是时候加强对货运平台的监管了 。
司机多次偏航 平台推卸责任?
根据自称为当事女生弟弟@今夜的风格外喧嚣 的描述 , 该女生2月6日晚上9点17分上了司机的车 , 9点24分还在工作群和同事愉快地互动 , 看不出有丝毫的情绪异常 。9点30分 , 货拉拉司机拨打了120和110 , 称女生因为车辆三次偏航而跳车窗 。

新浪科技|乱象频出 对手围攻:货拉拉走向何处?
文章图片
图2/3

当事女生弟弟质疑 , “这短短的六分钟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司机要三次偏航?作为一个从事搬家工作两年之久的司机 , 而且家就在附近 , 为什么不选择正常导航路线及平台要求路线 , 而是舍近求远选择一条没有监控的道路?是不是早有预谋?货拉拉有没有对司机进行相关的安全审核?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货拉拉的车辆内无任何录音录像设备、货拉拉App也没有录音录像功能 。 这也让当事女生为何跳车陷入迷局 。
货拉拉在2月21日发布的声明中表示 , 目前警方对该事件的调查仍然持续 , 尚未形成定性结论 , 货拉拉将继续全力配合警方工作 , 对于在该事件中平台应当承担的责任 , 货拉拉绝不会有一丝逃避 。
但当事女生叔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2月6日出事后 , 货拉拉不管不问 , 先是约9号商谈 , 后来又推到10号、11号 。 家属认为货拉拉就是想拖延 , 推卸责任 。
其弟弟也表示 , 在2月11号警方召开的民事协商会上 , 货拉拉工作人员也称女生的离世他们没有责任 。 此外 , 当事女生叔叔透露 , 自2月11日至2月21日货拉拉发布声明 , 10天中也没有与当事女生家属联系 。
“滴滴顺风车事件仍犹在耳 , 为什么货拉拉的车上仍然没有任何录音录像设备?货拉拉作为网约车平台方 , 难道就没有任何的监督措施来确保乘客的安全?”其弟弟质疑称 。
对于货拉拉平台在此次事件中的司机审核和安全措施方面的问题 , 货拉拉相关人士向新浪科技表示 , 一切都等警方结果出来 。
自2018年的顺风车事件后 , 滴滴便开始了在顺风车和网约车业务上的整改 。 建立了一系列针对司机审核制度 , 行程前、中、后的安全保障措施 , 并由平台出资在车辆内安装录像设备 , 滴滴App也具备录音功能 。 这些制度和措施不仅降低了滴滴平台的安全事件发生率 , 也让乘客与司机的车内冲突有了判断依据 。
物流行业专家杨达卿向新浪科技表示 , 货拉拉可以借鉴滴滴的做法 , 在车辆内安装相应的音频或视频监控 , 有利于平台企业强化服务C端客户物流的透明管理 , 也利于监督司机不规范行为 , 是有可行性的 。
同时他指出 , 互联网+同城货运是新兴市场 , 加之涉及搬家货运多是非标准化服务 , 目前还没有相关安全运营标准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路货运分会已经在组织相关企业建设相关标准 。
另外有数据显示 , 从细分市场来看 , 2019年我国同城货运仍以B端服务为主 , 占行业市场份额的97%;C端服务的市场份额仅为3% 。 这或许也是货拉拉在C端用户安全保障方面相对淡薄的原因所在 。
不过在警方公布最终的调查结果之前 , 当事司机以及货拉拉的平台责任确实还难以判定 。
平台乱象频发 行业亟待监管
值得注意的是 , 在此次安全事件之前 , 货拉拉平台一直充满争议 。

新浪科技|乱象频出 对手围攻:货拉拉走向何处?
文章图片
图3/3

在黑猫投诉上 , 货拉拉的投诉量为3265条 , 涉及司机私自加价、辱骂客户、承运产品受损等 。
一位用户投诉称 , 货拉拉司机在运输公司产品到达目的地时 , 发现部分产品倾倒 , 经收货方检验 , 倾倒的产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损 。 由于该产品是外观塑胶件 , 不允许接收任何碰缺、刮花等问题的产品 , 于是收货方判退了260个损伤产品 。 每个产品的单价是3.8元 , 本批产品报废后公司需再次生产 , 产生二次费用 , 遂向司机以及货拉拉提出赔偿1976元的索赔要求 。 经多次交涉 , 司机只能赔偿200元 , 货拉拉平台赔偿300元 , 以及5张20元的抵扣券 , 公司不予接受 。
实际上 , 这类案例的投诉并不少见 , 但对于平台来说 , 赔偿的标准相对难以界定 。 比如在搬家场景 , 当用户的物品受损 , 如何界定是谁的过错?又如何界定赔偿比例?这些都是难题 。
不过也有很多明显是司机和平台存在问题的案例 。
另一位用户投诉称 , 2月21日下午在货拉拉平台下了一个订单 , 货拉拉司机开错位置 , 到目的地后 , 以开错位置为由 , 想私加价钱被拒绝 , 于是对用户破口大骂 , “一直在辱骂我们 , 用很脏的话人身攻击 , 诅咒我们还欲打人 , 于是我们报警了 。 我对于平台和司机有以下要求:1.平台加强对司机的管理 。2.对于司机的行为 , 平台必须给出相应的责罚 。3.要求司机对我方道歉 。 ”
在货拉拉针对用户跳窗声明的微博下 , 一位用户也控诉称 , 自己之前用货拉拉搬家 , 选的贵一点的无忧搬家 , 小程序说无忧搬家的师傅都是经过培训的 , 结果帮自己搬家那个师傅说 , 他们其实不是货拉拉公司的 , 只是开自己的车 , 车上贴了个货拉拉的标志 , 给货拉拉点钱在上面接单而已 , 也根本没有经过培训 。 “听完后怕 , 冲着专业选的无忧 , 其实安全根本没有保障 。 ”
实际上 , 货拉拉的经营模式类似于滴滴 , 只是用户与司机之间信息撮合平台 。 但与滴滴不同的是 , 滴滴是对司机的每单进行抽成盈利 , 而货拉拉则依靠司机缴纳的会员费 。 也就是说 , 如果加强了对司机的审核 , 那么货拉拉的会员费收入将直接受到影响 。
根据媒体报道 , 货拉拉近年来也因多种原因多次被监管部门约谈 。
2019年5月 , 货拉拉被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交警总队和城管执法部门联合上门约谈 , 责令限期一个月内整改 , 清除所有设置车身上的违法经营性广告;这是继2018年9月 , 货拉拉平台因违反规定被城管执法部门上门约谈 , 并处以3万元最高上限的行政处罚后 , 再一次被上门约谈 。
当时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也要求货拉拉平台应做到严格的车辆资质审核 , 杜绝无证车辆、人员从事运营业务;强化运营监管 , 禁止不合规车辆从事危险货物运输及客运经营 。
但从处罚力度上来看 , 数万元的罚款显然难以对平台的违规行为形成有效威慑 。
资本下的竞争危机
资料显示 , 货拉拉成立于2013年 。 截至2020年9月 , 货拉拉业务范围已覆盖352座中国大陆城市 , 平台月活司机48万 , 月活用户达720万 。
业务扩张之下 , 货拉拉也不断受到资本的青睐 。
2020年12月 , 货拉拉宣布完成5.15亿美元的E轮融资 , 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 , 高瓴资本、顺为资本等老股东跟投;今年1月 , 有媒体报道货拉拉即将完成F轮15亿美元融资 , 本轮由老股东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和高瓴资本领投 , 博裕资本、老虎基金等机构跟投 。 此轮融资后 , 货拉拉最新估值达100亿美元 。
疯狂融资背后 , 也是货拉拉在同城货运领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
2020年6月 , 滴滴货运在首批试运营城市成都和杭州正式上线 , 开城首日两城的单日总订单突破了一万单;随后 , 滴滴货运又在全国多个城市陆续开城 。
据滴滴内部人士透露 , 货运是滴滴接下来的重点业务之一 。 今年1月 , 滴滴货运完成了高达15亿美元的A轮融资 。
货拉拉的另一大对手是满帮集团 。 2020年11月 , 满帮集团宣布完成约17亿美元新一轮融资 。 在宣布此轮融资的同时 , 满帮也对集团运力版块平台运满满进行了品牌迭代升级 , 其以“运满满”品牌正式进军同城货运市场 。
满帮集团此前的角色是公路干线物流服务商 。 2020年11月的数据是 , 其平台认证司机超过1000万 , 认证货主超过500万 。 这个司机和用户规模之下进军同城货运 , 无异于降维打击 。
滴滴货运和满帮 , 无论从背后的资本方还是融资规模上来看 , 实力都超过货拉拉 。 再经历此次安全事件 , 风波中的货拉拉 , 未来前路更加未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