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创新如何改变中国
这几组关键数据 , 带你走进未来五年的创新中国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采访人员张辛欣、戴小河、杨玉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 。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等一系列重磅表述 , 凸显创新分量;量子信息、脑科学、空天科技等诸多名词亮相 , 让人期待 。
未来五年 , 创新如何改变中国?几组关键数据 , 我们一起“解码” 。
7%以上 刷屏的“创新力”指标如何理解?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 , 这句话迅速在网上刷屏 。
科技创新离不开科研经费的支撑 。 在一定程度上 , 研发投入被视为衡量“创新力”的重要指标 。
“十三五”时期 , 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从2015年的1.42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预计2.4万亿元左右 。
未来五年 , 年均“7%以上”的增速 , 意味着用更大力度去整合优化全社会科技资源 ,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提速 。
研发经费投入增加不仅是数字的增长 , 还有结构的变化 。
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提高到8%以上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件——规划纲要草案中 , 这两个数值得关注 。
“十三五”时期 , 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 , 在“十三五”末期 , 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比例已经超过6% 。
【|未来五年,创新如何改变中国】“我们在基础研究、颠覆性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还需要继续补短板、强弱项 。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委员认为 , 发明专利等一系列指标安排 , 表明我们更加强调创新的质量 。
17%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 你在“风口”之上吗?
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在实体经济 , 而今天的技术往往酝酿着明天的产业 。
规划纲要草案在明确一系列创新指标同时 , 特别提出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 , 前瞻谋划未来产业 。
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 就是一个新动能“孵化器” 。 2019年 ,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1% 。 规划纲要草案中 , 这一比重超过17% 。
“我国经济发展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 阶段的转换要求产业价值链不断攀升 。 目标的设定体现了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决心 。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代表说 。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 ,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 。
这些领域 , 既有我们要保持优势的“长板” , 也有需要补齐的“短板” 。 如果能以更快速度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 , 就能更好掌握发展主动权 。
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规划纲要草案聚焦前沿 , 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 , 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委员认为 , 快速精准实现对未来产业的布局 , 有助于抢抓风口 , 把握发展机遇 。
56% 大幅提升普及率 , 5G“网”出怎样未来?
规划纲要草案明确 , 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 , 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 , 推广升级千兆光纤网络 。 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 。
5G是大量创新的信息基础 , 也是诸多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 。
过去一年 , 我国5G基站以平均每周新增超1万个的速度增长 。 目前 , 我国5G终端连接数超过2亿 。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的“56%” , 意味着数以亿计的设备互联 , 5G将向县镇、乡村更广阔范围渗透延伸 。 纵横的网络为数字中国筑牢根基 , 也将催生更多应用和场景 。
5G会“网”出怎样的未来?
“今年以及未来五年 , 我们将建成系统完备的5G网络 , 5G垂直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 。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部长通道”上说 。
更加密集部署基站 , 5G体验感将大大增强;聚焦重点行业 , 更多智能操作将亮相……
不可否认 , 当前5G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 。 未来5年是5G发展的关键期 , 加快网络规模化部署 , 突破融合应用发展的难点堵点 , 智能、泛在和充满想象力的未来 , 加快驶来 。
10% 核心产业占比提升 , 数字中国有哪般新图景?
规划纲要草案单独成篇 , 聚焦“数字中国” 。 2025年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10% 。
数字中国 , 产业是基础 。
我国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作为数字经济重点产业 。
“形成较强的信息支撑能力 , 就能加快用数字‘赋能’更多领域 。 ”数字经济领域的不少代表委员认为 , 提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指标 , 旨在释放创新“N次方”效应 。
数字中国涵盖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生态 , 囊括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
推动购物消费、居家生活、旅游休闲、交通出行、教育医疗等各类场景数字化……新图景的点点滴滴 , 在规划纲要草案中勾勒显现 。
“未来十年 , 自动驾驶、机器翻译、数字城市运营等技术会出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 ”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委员说 , 数字技术全面产业化 , 将重塑经济结构和生产关系 , 迎来更具创造力的时代 。
推荐阅读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MateBook|深度解析: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的七大独家创新技术
- IT|美律所对法拉第未来提起集体诉讼 涉嫌触犯证券法
- 科技创新平台|云南:打造世界一流食用菌科技创新平台
- 制造业|稳健前行开新局 制造业未来五年转型升级迎来“加速度”
- 技术|科技赋能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