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户跳车事件后 , 货拉拉再次陷入争议 。 3月10日 , 一则"货拉拉司机爆料平台随意调涨会员续费价格"的消息持续在社交平台上发酵 。 付费会员不知从何时起被货运平台玩得得心应手 , 成了卖方市场;身处其中的司机则要"讨好"平台 , 只为拉活儿不被卡 。 事实上 , 除了货拉拉 , 多家货运平台如满帮、快狗打车等也制定了相应的会员收费标准 , 以会员绑定司机成为通用的商业模式 。 不过 , 就算交了会员费 , 也不意味着司机实现拉活儿自由 , 超过平台规定的订单量 , 司机还要支付佣金 。 当初本着解决供需不平衡才有的货运撮合平台 , 提升效率的初心也似乎成为过去 , "两头赚钱"的心思日渐显露 。
交了会费也要抽佣
司机与平台的博弈中 , 前者显然是被操控者 。 据相关媒体报道 , 货拉拉一位司机称平台对会员费用随意调涨 , 如果司机未按时续费 , 价格会上涨200元 , 同时限制司机接单 , 一天只能接2单 。 该司机称这是平台的霸王条款 , 可以接受会员制度 , 但无法接受会员价格随意上涨 。
对此 , 货拉拉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回应 , 货拉拉的会员费购买是司机师傅们的自愿行为 , 并不存在强制购买 , 在北京区域 , 司机不购买会员 , 每天也可以在平台接2单 。 同时 , 平台和司机签订的协议中也保留了平台进行会员费调整的权利 , 本次出现价格不同是北京会员费调整 , 在2月就已遵照相关法规提前通知和公示 , 并且在App上提醒 。
"会员费标准调整与司机是否购买会员、是否续费无任何关联 , 不存在'没有续费会员下个月就涨价200元' , 会员费从未针对单独司机做调整 。 "该负责人强调 。
那么 , 货拉拉的会员收费是怎样的呢?一位北京区域的平台司机向北京商报采访人员介绍道 , 入驻平台需缴纳1000元保证金 。 目前会员制分为非会员、普通会员、高级会员和超级会员 。 司机若是非会员 , 每天能接2单 。 而普通会员、高级会员和超级会员的价格如今已经分别上涨了100元 , 为299元、599元和799元 。 普通会员、高级会员分别每日超过2单、3单后就会收取一定的佣金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从其他货运平台了解到 , 事实上各企业均制定了相应的会员收费方案 , 不过措施有所差异 。 在满帮平台 , 据客服介绍 , 一年会员费分为688元和1688元两种 , 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在接单数量上 。 "688元一年可以接188单 , 而1688元一年可以接2576单 , 不过单数达到上限后 , 是需要续交会费的 。 "该客服说道 。
而快狗打车客服表示 , 入驻平台需缴纳500元保证金 , 平台会员模式分为抢单和派单两种 。 抢单模式中 , 司机可选择单纯抢单 , 每笔订单平台抽佣15% , 或是选择缴纳699元的月租 , 平台会免除佣金 。 而派单模式则对司机的历史服务指标等考核严格 , 门槛较高 , 平台不会抽佣 。
谁在强制 , 谁在无奈
为了维系零散司机运力和平台之间的联系 , 会员制成为必要的存在 。 会员司机的活跃、运力池的充裕也能加强平台对客户的吸引力 , 从而吸纳更多的订单需求 , 形成一个良性、滚雪球似的商业盈利循环 。 而企业又会将利润再次投入进平台的技术研发中 , 实现算法的升级迭代 , 从而增强供需对接的灵活性和精准性 , 形成竞争壁垒 。
不仅如此 , 为了留下司机 , 各平台会举行司机节 , 或是叠加租车、维修、金融等服务 。 除了盈利考虑 , 增强司机对平台的归属感、依赖感也是重要的考量 。 与此同时 , 平台之间也树立了明确界限 , 司机一旦入驻某家平台 , 便不能再接其他平台的订单 。 "在货运行业里 , 实际上运力存量是有限的 , 这也意味着平台必须采取很多措施来吸引司机入驻 。 "多位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如此解释 。
当司机和用户体量逐渐庞大时 , 却似乎逐步丧失掉选择能力和话语权 , 致使重心向平台方集中 。 对于平台涨价一事 , 上述司机向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表示出无奈 。 在他眼中 , 曾经在路边"趴活儿"找老客户的传统模式已经被新模式淘汰掉 ,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司机进入平台 , 狼多肉少的局面致使抢单越来越难 , 订单价格再低司机都会选择 , 吃的亏也只能自己消化 。 "如果是全职跑单的司机 , 一般都得成为货拉拉的高级会员 , 才能保证每天的收入 。 "上述司机说道 。 资料显示 , 2020年货拉拉平台新加入司机超过90万人 , 其中37%因为疫情影响而加入货拉拉 。
【司机|货拉拉再陷争议 货运平台成卖方市场司机“讨好”成现状?】另一方面 , 部分消费者在特定场景如搬家服务中也遭遇司机要高价、维权困难、投诉无门等状况 。
新风口下显监管难题
与此同时 , 众多撮合平台如滴滴、货拉拉、快狗打车、满帮等 , 以大数据为底层支撑连接供需两头整合资源 , 在近几年迅速崛起 , 要么获得巨额融资青睐 , 要么传出筹划上市的消息 。 例如满帮在2020年11月获得17亿美元融资 , 又在今年2月传出秘密递交IPO申请 , 计划赴美上市 。 而天眼查显示 , 货拉拉截至目前已获得8轮融资 , 最近一次是在1月完成15亿美元融资 。
本是为提高行业效率 , 增加从业者收入 , 满足用户需求的网络货运平台 , 为何陷入两方不讨好的局面?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认为 , 作为市场头部企业的货拉拉在近日屡受争议 , 事实上并不是商业模式的问题 , 而是企业在关键环节上存在疏漏和忽视 , 而这些问题本是可以通过采取措施避免的 。 一方面是《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政策对平台进行监管 , 另一方面企业也必须不断完善自身服务配套 。
一位平台从业者向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表示 , 在他眼中 , 未来抢单模式或将被派单模式替代 , 平台将更重视订单完成度和服务质量 , 并纳为重要的考核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