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一个叫黄光裕的51岁金牛座男人 在牛年之初夸下海口


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一个叫黄光裕的51岁金牛座男人 在牛年之初夸下海口
文章图片
图1/13

来源:财经大V百佬汇
作者:卢晓
作为国美总部的鹏润大厦 , 曾号称是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写字楼 。
2008年11月 , 有人在还处于巅峰时期的天涯社区发帖 , 记录了自己去北京西坝河地区看房的经历 。 这个古早帖重点吐槽了当时的房价:虽然超市、医院、学校等配套成熟 , 但周边1990年左右的二手房 , 价格已经降到12000多元一平米 。 最糟心的 , 较一个月前又跌了三千元 。
有趣的是下面的回帖 。 留言中很多人都对当时中介关于“三环内不可能降价”的判断嗤之以鼻 。 理由是北京的新房存量已非常之高 , 北三环的房价会继续下行 , 2000年以前的旧房子如果不早点出手 , 将来更无人问津 。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已经知道 , 2009年北京房价正式开始起飞 。 眼下 , 中介看房平台上 , 西坝河地区即便1980年代房子的售价 , 都在每平米6万-8万元之间 。
无论是房市还是股市 , 买涨不买跌从来属于普遍心态 。 或许很多人在若干年后午夜梦回时分 , 会懊恼自己在2008年的11月错过了曾经触手可及的财富 。 以房产在国人家庭资产的占比来看 , 那一刻 , 恰是许多普通人命运的转折点 。
距离西坝河车站约三公里的霄云路26号 , 是北京东三环燕莎商圈坐标之一的鹏润大厦 。 36层方方正正通体浅蓝色玻璃幕墙 , 建造者更煞费苦心在楼顶安排了两个直升机机坪 , 号称“京城独一份” 。 也是在这咋暖还寒的时点 , 它的主人——90天前刚刚以430亿身家第三次荣登中国当年首富的黄光裕 , 以及他背后的国美系、鹏润系 , 乃至整个中国家电零售产业 , 同样迎来了命运拐点 。
2008年11月17日晚九点 , 39岁的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黄光裕被带走调查 , 至此开始了超过12年的囹圄生涯 。 经历“黑色星期一”之后 , 曾经睥睨群雄的家电零售霸主变得群龙无首、日渐落寞——舵主不在自然守为上策 。 行业竞争格局也随即倾覆 , “千年老二”苏宁翻身上位全力出击 , 进而拓展出八大产业集团 。
不妨再从故纸堆里找些彩蛋 。 据称 , 瑜亮情节的张近东在第一时间得知这一消息 , 并立刻召开内部会议 。 张说:“机遇千载难逢 , 我们要大干快上 。 ”仅仅一个月后 , 苏宁就宣布招聘4000员工、进入70个城市、新开200家门店 。
而现在 , 好似一场轮回 。 苏宁壮士断腕毅然(被迫)砍去枝枝蔓蔓回归零售主航道 , 黄光裕恢复自由身后则重返鹏润大厦 。 他已经52岁了 , 知天命的年纪 。

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一个叫黄光裕的51岁金牛座男人 在牛年之初夸下海口
文章图片
图2/13

对了 , “潮汕仔”黄光裕的五十大寿 , 是在位于朝阳区东南角的南豆各庄北京第二监狱度过的 。 在那里 , 他负责花卉养护和灌木修剪 , 还经常参加狱方组织的书画展 。 2010年后 , 他和所有狱友一样领到了一本“中国传统文化教材” , 其中内容包括儒学、待人接物、家庭和谐、诚信和爱国主义 。
关于教材中的第三部分 , 黄其实并不需要学习 。 事实上 , 数十公里外一直对外宣称“等黄光裕出来 , 我要给他一个更好的国美”的杜鹃女士 , 会准时探访——不像王石曾去狱中看望过牟其中 , 目前没有任何信息表明期间曾有家族外人士会见过身着囚衣的黄 。 同时 , 妻子还会带去所有重要决策和重大支出的文件由其签署 。 在国美内部 , 此称之为“文书” 。
从另一个层面上 , “国王”从未离开 。 这也是资本市场连续六次掀起“黄光裕出狱行情”的根本所在 。
2010年8月 , 当黄明确了自己的刑期时曾写过一封公开信 。 在末尾 , 他说:“我相信 , 我有新的开始 。 ”
果然可以全新开始了 。 只是 , 江湖还是那个江湖吗?

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一个叫黄光裕的51岁金牛座男人 在牛年之初夸下海口
文章图片
图3/13

1986年上映的《英雄本色》 , 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
“声声欢呼跃起 , 向红日发放金箭” , 这是《当年情》中的歌词;“阿sir , 我没有当大哥已经很久了” , 这是宋子豪压抑许久后的直白 。 《英雄本色》上映后的第二年 , 18岁的黄来到北京成为国美电器总经理 。
一晃 , 34年弹指 。

元宵节照片
2月26日 , 辛丑年的元宵节 。 这天晚上国美官网发布的一组照片 , 让人们再次看到了久不露面的黄光裕 。
在一张“全家福”中 , 相比以往愈发白净也更显富态的他举着自拍杆 , 站在国美高管的中心 。 自拍杆上 , 是华为2月25日才刚刚上市的折叠手机Mate X2 。 这款手机现在已经被黄牛炒到了四万元 。
与高管们一样 , 黄光裕也戴着象征喜气吉祥的红围巾 。 但不同的是 , 包括他的夫人杜鹃在内 , 所有国美高管几乎都穿着正装鞋 , 而他脚上的那双一脚蹬 , 更像是一双“老头乐” 。
杜鹃也在这张照片中 , 就站在国美高管团队中心的另一侧 。 黄光裕身处狱中遥控指挥的这些年中 , 杜鹃一直站在国美台前 , 尽管她的名字前从来没有被冠以任何职务 。 照片中杜的眼神也望向了黄光裕手中高举的手机 。 是的 , 黄光裕手中握着的自拍杆 , 就像一根指挥众部下多年的权杖 , 历经风雨 , 此刻还握在他手中 。
随着黄的回归 , 沉寂多年的国美正在动起来 。 “鹏润大厦现在几乎天天能看到黄老板 , 天天都在开会 。 ”有接近国美的人士这样说 。 鹏润大厦的加班灯光也经常亮到凌晨三点 。 听说过段时间 , 国美还要实行996 。
资金、资源随着黄光裕的回归正纷至沓来 。 最早的绣球来自刘强东和黄峥的3亿美元融资——截至2020年12月31日 , 国美3000余家门店中三分之二位于四五线的县城 , 对于一心想寻找线下场景且不断下沉的京东和拼多多 , 这当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合作对象 。
既然有人垂涎不如再添些柴薪 。 3月2日 , 国美零售(0493.HK)再次宣布 , 以1.97港元的价格配售股份 , 融资约45亿港元 。 而且 , 资金需求方大有“爱来不来”架势:以较近60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溢价57.6% 。 一度沦为仙股的国美零售 , 在元宵节那天 , 收盘价达到2.28港元的历史高峰 , 期间更触及2.55港元 , 较52周最低点上升3.86倍 , 市值则来到549.6亿港元 。
黄光裕的心情 , 应该比外界想象得更为急迫 。 8天前的2月18日 , 即牛年开工第一天 , 他在国美控股集团高管会上发表了名为《拼搏奋进 再攀高峰》的内部讲话 。 在这次讲话中 , 黄光裕先是谦逊表达了遵纪守法的态度 。 但话音一转 , 又高调宣布:“力争用未来18个月的时间,使企业恢复原有的市场地位 。 ”
18个月的时间表 , 让市场迅速炸锅 。 关于这份讲话目前没有视频和照片流出 , 尚不能揣摩黄光裕宣布时他的语调以及在座各位的神情 。 原来的市场地位究竟指什么?18个月这么具体的指向又是如何测算出来?目前都不得而知 。 “我们听见18个月也懵” , 国美内部人士说 。
甚至有分析人士猜度 , 上述数字更多缘于粤商对某些吉利数字的偏爱 。
不过 , 黄光裕素来是一个信奉有三分把握就要去做的人 , 多年前交往的朋友也不会忘记他的狂嚣傲娇 。 有一点更不可否认 , 昔日的营销大师技艺并未生疏 , 同时对时间节点的拿捏依然娴熟 。 没错 , 他做了一次好广告 , “我知道你对我感兴趣” , 5月9日出生的金牛男再次施展了这一性格特质 , 分文未花便让所有人都知道了他的回归 , 记住了18个月 。 特别在1162公里外南京城中那位老对手水逆之时 。

东山再起
东山再起 , 浪子回头 , 吃瓜群众们爱看的故事 。
太久远的不说 , 昔日的烟草大王褚时健七十高龄从狱中保外就医 , 85岁时“褚橙”一举天下知 。 曾入狱四年的孙宏斌 , 在房地产领域干得风声水起 , 先后成为乐视和万达的接盘侠 , 截至3月10日 , 融创中国(1918· HK)与融创服务(1516·HK)合计市值2100亿港元 。 至于欠债2.5亿元的史玉柱 , 依靠脑白金和《征途》游戏在一一还账后又重新暴富 。 目前市值316亿人民币的巨人网络(002558·SZ)只是他财富版块的一角而已 , 别忘了 , 他还是民生银行(600016·SH)重要个人股东 。
相较这些前车之鉴 , 领了十四年刑期的黄光裕在入狱前站得最高 。

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一个叫黄光裕的51岁金牛座男人 在牛年之初夸下海口
文章图片
图4/13
制表:财经大V百佬汇
从1987年北京灯市口大街那家110平米的电器门店起家 , 到2004年6月抢先老对手苏宁登陆港股资本市场 , 坐上当年胡润百富榜上富豪首位 , 再到2008年6月末手握的828家国美电器门店以及351家未置入上市公司大门店 , 黄光裕一路走来 , 相继吞永乐 , 并大中 , 合三联……庞大的体量让他成为家电零售圈的“价格屠夫” 。 黄曾经被上游家电厂商指责压价过狠 , 却没有几家企业敢拒绝这个没有蓄发的后生 。 原因无它 , 量太大了 。 要么死 , 要么赖活着 , 你说选哪个?
玩零售积累下的资金 , 黄光裕不仅搞起金融还投向了地产 。 他曾立下雄心壮志:“拿出100个亿砸向地产 , 让鹏润地产成为第二个国美电器” 。 如果当年不“行错路” , 他不会错过那茬绿油油的韭菜 。
虽然目前已非同一量级的对手 , 但国美留给地产圈的印象依旧深刻——“要做就做最大的” 。
2005年 , 国美置业甫一亮相 , 就以8.05亿元拍下北京市当年建筑体量最大的招拍挂项目 , 这就是后来与海航打了许久官司的“国美商都” 。 元宵节黄光裕与员工一起包元宵的西坝河门店 , 其实也是他名下的物业 。 而据多家媒体报道 , 一离开南豆各庄 , 黄旋即以约40亿元的价格卖掉了北京的悦秀城项目 。
瘦死的骆驼当然比马大 。 何况 , 这还是一头背负着无数荣耀和财富的“金驼” 。 就在黄光裕被深夜带走的三个月前 , 他还刚获得来自官方的认可 。 2008年8月6日早晨 , 黄光裕作为中国企业家代表担任2008年奥运会的85号火炬手 。 请注意颇有深意的交接棒顺序:从自己母亲手中接过奥运圣火 , 又将之传递给了当年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张艺谋 。

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一个叫黄光裕的51岁金牛座男人 在牛年之初夸下海口
文章图片
图5/13

也是在2008年8月 , 黄光裕以430亿元身家 , 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 , 登上胡润百富榜的首富之位 。
在这张榜单上 , 那些日后叱咤风云的商界大佬 , 不过是黄光裕身后的小老弟 。 苏宁掌舵人张近东 , 当年以220亿元身家排名第七 。 日后立下1个亿小目标的首富王健林 , 以160亿元身价与史玉柱并列第二十 。 玩足球又造车的未来首富许家印 , 当年只以150亿元身家排名第二十六 。

黄光裕的朋友圈
在黄光裕入狱前 , 21世纪第二个十年里风光无限的商界大佬 , 并不是跟他一起“玩儿”的人 。
那还是家电零售大连锁的黄金年代 。 就像如今老少皆知BAT , 1969年的黄光裕、1963年的张近东、1959年的陈晓、1948年的张大中……这些家电零售大佬们的恩怨情仇轻易占据了是时财经报纸的主要版面 。 人们依稀记得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热闹的价格战、门店战和口水战 。
热闹是件好事情 。 除了芜杂喧嚣 , 还意味着生机 , 意味着希望 , 意味着一切皆有可能 。 更重要的是 , 他们尚处在一个最好的时间窗 , 那个时候家电零售市场还在向上增长 , 而线下才是最大的流量中心 。
2007年前后 , “美苏争霸”已经在全国轰轰烈烈展开 。 关于一线市场 , 特别是北京市场的争夺十分激烈 。 黄光裕曾经以主人的姿态 , 向几位家电大佬同时发出请帖 , 邀请他们华山论剑——多年后 , 这是马云才拥有的资格 。 而故事的结局可想而知 。
其实真正的高潮源自一场针对大中电器的收购 , 将上述四位大佬全部席卷进去 。 彼此不同的性格决定了这场比“瞪眼”游戏的戏剧性走向 , 也决定了他们的不同命运 。

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一个叫黄光裕的51岁金牛座男人 在牛年之初夸下海口
文章图片
图6/13

在当时几家企业中大中电器实力最弱 , 100多家门店 , 百亿销售额 , 全国大约排名第五 。 但大中电器在北京市场地位超然 。 一个记录是 , 2007年的“十一黄金周” , 其以北京63家店面对抗国美、苏宁合计96家店面 , 最终取得55%的市场份额 。
业内一把手中年龄最长的张大中 , 原本想与各地家电连锁合纵连横对抗美苏 。 大中和永乐当时不仅在多个地区有合作 , 甚至还开出了合资公司 。 年事已高无心恋战的张大中后来还想把大中卖给永乐 。 但这场乍看板上钉钉的交易 , 却因为陈晓抢先一步接受黄光裕递过的橄榄枝而作罢 。
气结之下张大中不仅没收了永乐的1.5亿定金 , 还转身找来黄光裕当时最大的对手张近东洽谈收购事宜 。 黄光裕曾在公开场合“鄙视”老大哥:“没事找事 , 违背行业道德” 。 但苏宁尽调快一年 , 迟迟不签合同——有消息说 , 张近东之初给出的价码是15亿现金外加价值15亿的股票 , 但某位部下以“自己的理解”将15亿元现金设定为“税前” , 而令“老张”极为不满 。 在最后时刻 , 因为一场秘而不宣的“最大商业间谍案” , 不打不成交的大中电器被黄光裕拍出36亿元现金一把截胡 。
“其中6亿是给张用来交税及其他相关支出的” , 有知情人士多年后透露 。
“老好人”张大中最终拿到比预期高出20%的价格;“爽快”的黄光裕则颠覆北京家电零售市场三足鼎立的胶着局面;至于“谨慎”的张近东 , 到手的鸭子飞走了 。
这场收购战的重要还在于 , 它也为国美日后的际遇埋下伏笔 。 野心勃勃的陈晓联合贝恩资本叫板黄光裕家族 , 掀起一场关乎国美到底姓不姓黄的“舆论大战” 。 这个曾经拥有和黄光裕一样大的办公室、让黄光裕每天中午从家送饭的上海大佬倌 , 最终开着他那台与黄光裕一样的迈巴赫黯然离开 。 而被黄光裕请来收拾残局的 , 居然是“结下战斗友谊”的张大中 。

新的战场
有一个问题 , 假如黄光裕没有离场 , 一如既往地霸气 , 国美后续还如同2008年那样高歌猛进 , 他会遭遇到什么?
地产这个风口他肯定不会错过 , 很有可能会跻身一线地产商 。 首富的位置也会再坐上几年 。 但驶向互联网的班车 , 他应该不会搭上 。 那时的他看不上 , 也看不到这个日后“能把猪吹上天”的大风口 。
21世纪头个十年末期 , 互联网大佬们远没有日后那般意气风发的模样 。
在黄光裕最后一次登陆“首富”的2008年 , BAT中李彦宏以160亿元身价与王健林并列第二十 。 那个时候还是搜索业务在唱主角 。 还没有认识张小龙的马化腾 , 则以125亿元财富在那张榜单上名列第三十二 。
那张榜单上没有马云的名字 。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 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的B2B业务股价从40港元一路下跌 。 在黄光裕“进去”的前一个月 , 阿里的维多利亚港估值已经缩水近9/10 。
刘强东也不在其中 。 2008年 , 东哥正为京东的资金链危机“一夜白头” 。 高瓴资本的张磊还没用3亿美元豪赌投资 。 直至次年1月 , 拿到今日资本、雄牛资本及“红筹之父”梁伯韬私人公司共计2100万美元联合注资的京东 , 才喘过气来 。 而日后“7亿人都在用拼多多”的黄峥 , 此时还未登上舞台 。 刚刚离开谷歌的杭州小伙 , 一边在尝试着电商代运营 , 一边又潜入国美、苏宁的门店里偷师如何卖手机 。

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一个叫黄光裕的51岁金牛座男人 在牛年之初夸下海口
文章图片
图7/13

当初在国美偷师的黄峥 , 现在却给国美注入了2亿美元资金 。
这让黄光裕怎能不用一种俯视的眼光 , 去看待这些新鲜又脆弱的新事物 。 要知道 , 2008年 , 国美电器的收入是459亿元 。 京东的销售额:13.2亿元 。
13年后的3月11日 , 京东发布了上一年四季度和全年业绩 。 其中 , “新冠一年”最后三个月净收入2243亿元(约合344亿美元) , 同比大升31.4% , 全年净收入7458亿元人民币(约合1143亿美元) , 同比升29.3% 。 提请关注——只经营现金流就至425亿人民币(约合65亿美元) , 而上一年只有248亿人民币 。
这大概就是平行宇宙最大的魅力 。 还想说啥?
可在那几年 , 真正让黄光裕感到威胁的 , 只能是准备来国内家电市场分一杯羹的外资巨头 。
2005年 , 黄光裕还没收购大中 , 北京战场的胶着局势正让他难解 。 这时候 , 宜家打算从人流如织的北三环商房大厦搬到更远的位置 。 1.54万平米的地方等待新主人 。 苏宁、永乐、大中以及刚进入中国的百思买都看中了这个风云地 。 一番明暗角逐 , 财大气粗的百思买以8000万元一年的租金价格胜出 。
但还是黄光裕 , 在最后时刻出手 , 改写故事结局 。 2006年1月 , 国美与商房大厦一方签下了一份长达15年 , 但每年租金仅有2000多万元的低价合同 。 他的出手 , 没改变京城的家电零售格局 , 却直接导致百思买中国首家门店落户上海 。
算起来 , 这份合同在今年也应该到期了 。
中国市场显然不是外资巨头的天命 。 无论灯光明亮、摆放整洁、动线设计……本土家电零售企业们要学习的地方很多 。 然而“便宜”这两个字 , 足够 。 2011年以后 , 百思买、山田电机这些外资家电零售巨头纷纷退出中国 。
黄光裕的对手 , 或者说线下家电零售的对手 , 从来都不是它们 。

时代变了
势是什么?
物理学中可理解为与力场相对应的那方 。 现实中 , 或许没有太多人能说得清 。 捕捉它其实更需要一种直觉 。 但就像2008年11月北京的房价走势一样 , 自黄光裕离场 , 鹏润大厦还立在那里 , 还是东三环外的燕莎地标之一 , 可世界早变了模样 。
黄光裕入狱那年 , 3G网络刚开始商用 , 诺基亚一枝独秀 。 乔布斯还在 , 但“重新定义手机”的iPhone4仍在蓝图中 。 那时没有微信、外卖、网约车 , 手机也不能支付 , 逍遥子张勇一手打造的“双十一”大促次年才首次开始 , 距雷军成立小米还要足足等上两年 。
错过3G、4G两个时代的黄光裕 , 内心是否五味杂陈?
让他更不是滋味的是 , 国美的势头也变了 , 十多年来几乎原地踏步 。

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一个叫黄光裕的51岁金牛座男人 在牛年之初夸下海口
文章图片
图8/13

南京钟山高尔夫球场上 , 15年前的张近东第一次使用了“送苏宁”的梗 。
2006年 , 紫金山脚占地3671亩的南京钟山高尔夫球场 , 43岁的张近东正在会挥杆 。 一位不速之客造访 , 正是那个将门店开到距苏宁总部仅50米的黄光裕 。
已经相继收购永乐、大中等一连串家电连锁的他 , 想趁势吞下苏宁 。 这当然遭到张近东的强势拒绝 , “我不卖 , 你也买不起 。 做不过你 , 我一定把苏宁送给你” 。
“送苏宁”也成为张近东喜欢用的一个梗 , 包括对刘强东 。 没想到在2021年戏言成了真 。
而这些 , 都是后话 。
2008年 , 苏宁已首次在收入和利润上超过国美 。 国美当年总收入为458.9亿元 , 比苏宁少41亿元 。 国美当年10.48亿元的净利润更只有苏宁的一半 。
超越国美肯定是张近东事业中最关键的一步 。 在随后的十几年中 , 苏宁成为同时布局线上线下零售业的代表 , 不仅喊出要做中国的沃尔玛 , 还接连收购红孩子母婴、PPTV、家乐福、万达百货 , 和风头最劲的阿里巴巴交叉持股 , 买下意甲豪门国际米兰……
二者在体量上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 苏宁预告其2020年实现商品销售规模为2584.6亿元 , 同比下滑4% 。 而国美零售预计2020年销售收入同比下滑约在23%-29%之间 。 可以算的 , 它在2019年的营收为595亿元 。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 而国美更大的落寞 , 是跟自己比 。 从国美公布的业绩预告来看 , 虽然3000多家实体门店比2008年时多出不少 , 营收却跟黄光裕离开时相差无几 。 增量不增收 , 足以说明问题了 。

线上冲击
互联网取代线下成为新势力 , 实体经济则成了旧象征 。 每个家电老板开会都要提上几句互联网思维 。 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 , 谁也说不清 。 但不提 , 总觉得不太对味 。
苏宁是转的最坚决彻底的那个 。

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一个叫黄光裕的51岁金牛座男人 在牛年之初夸下海口
文章图片
图9/13

2015年 , 张近东与马云的握手 , 加快了苏宁向新零售转型的步伐 。
苏宁的O2O转型可谓轰轰烈烈 , 排面极大 , 以至把电器改名为当时外界都没看懂的“云商” 。 2016年 , 还和风头正劲的马云亲密握手 , 进行了合计432亿元的金额的交叉持股 。
买阿里巴巴的股票当然是一笔好投资 。 2015年8月 , 苏宁认购阿里巴巴股份时 , 阿里的股价在87.8美元左右 , 到了2018年底已经涨到快170美元 。 苏宁在2018年底抛光了所有阿里股票 。 有人算过账 , 张近东为此获利超过140亿元 。 相反 , 阿里巴巴当时认购苏宁云商的价格超过15 块钱 , 但至2021年3月9日收盘 , 苏宁易购的股价是7.43元 , 妥妥腰斩 。
但要真说谁盈谁亏 , 就不能只看股票账户 。 有分析人士说 , 若是没有那场与阿里的联姻 , 张近东未必会在“新零售”上梭哈所有筹码 。 而当苏宁押上整个集团于线上后 , 线下的尾大不掉恰恰让他顾此失彼 。
在这位人士看来 , 张近东“纯属被老马忽悠了” 。 反观马云 , 利用自身互联网概念赋予的估值红利 , 以及境内外金融机构优渥的贷款条件(2021年前) , 只用不会伤筋动骨的资金就顺利吃下大润发并上线了盒马 。 即便线下最终输光 , 也不至于地动山摇 。
“这就是差别 。 ”他说 。
“十年水流东 , 十年水流西 , 少流几年行不行?……你看国家的经济发展那么快 , 你看楼价都涨疯了啊 。 ”距离黄光裕老家180公里外的海丰 , 成名不久的五条人乐队大概唱出了历史的真相 。
曾经被国美、苏宁视作“孩子”的公司都已长成巨人 。 截至3月11日 , 腾讯控股的总市值6.52万亿港元;京东美股市值1397.92亿美元 , 港股市值1.11万亿港元 , 京东健康市值3496.44亿港元 , 还有一家京东物流正在排队;阿里巴巴美股市值6339.31亿美元 , 港股市值4.92万亿港元 , 阿里健康市值3277.36亿港元 , 阿里影业市值273.72亿港元 。 拼多多市值1816.68亿美元 。
而苏宁易购 , 现在总市值计680.56亿元人民币 , 苏宁环球为132.01亿元 。 黄光裕的旗舰国美零售在3月11日涨7.33%后市值为383.7亿港元 , 而国美金融科技只录得24.31亿港元 。 即便A股市场上的中关村 , 也不过52.72亿元 。
这就是含金量的悬殊!在2020年10月发布的胡润百富榜中 , 49岁的马化腾以3900亿元的财富名列第二 , 56岁的马云以4000亿元财富第四次成为中国首富 。 2021年3月3日 , 长期混迹中国的英国人胡润又推出了新榜单 。 这次 , “卖水”的钟睒睒第一 , 还首次进了全球前十 , 马化腾第二 , 马云三甲不入 。
但不论城头如何变换大王旗 , 有一点不会改变:黄光裕在榜单上不见了踪影 。
为什么?因为国美的对手并不只有苏宁 。 而国美和苏宁还共同面对线上巨头的竞争 。 流量则尽在他们手中 。 黄光裕念念不忘的“原有市场地位” , 早不复存在 。
2020年12月 , 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市场移动月活跃用户数达9.02亿 , 微信月活跃用户则突破12亿 。 至于京东 , 最新曝光的数据——4.72亿活跃买家 。 而易观在去年8月给出的数据是 , 苏宁月活超过1个亿 , 排在第46名 。 苏宁当初联手阿里未尝不是为了它背后的流量 , 但这流量终究不是苏宁自己的 。 而阿里看重的是苏宁的线下供应链 , 所以19.99%的持股岿然不动 。 当然 , 就算张近东现在想高水出局 , 如今的马云张勇们也只能喑叹一声“沒钱” 。
张近东历经十年转型 , 各番尝试 , 零售主业一直亏损 , 最终因资金链紧张将23%的股份拱手让给强悍的深圳国资 , 这已经证明了线下零售企业转型的艰难 。
国美和苏宁面临的其实是同一个难题 。 昔日熙熙攘攘 , 如今门可罗雀 , 线下门店们要如何找回失去的流量?
而国美在过去十几年中 , 也曾尝试过向线上出击 , 但都浅尝辄止 。 从韩德鹏到牟贵先 , 再到有“小李飞刀”之称的李俊涛 , 负责人越换层级越高 , 但线上业务始终没有起色 。
以“董事长”身份 , 张大中在2016年说过的一段话 , 或许能够解释国美当时对“烧钱”的线上业务的真实心态:“面对残酷激烈的市场竞争 , 国美能实现目前的发展状态实属不易 。 只有实现盈利才能活着 , 活着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 他还说 , “国美和那些不知深浅的小伙子们在搏击的时候要注意一些 , 躲开一些锋芒” 。

人事变更
黄光裕回来了 , 国美不用再躲开锋芒了 。 十多年按照一个惯性轨道进三退二甚至三四的国美 , 注定发生巨变 。
大刀阔斧的换人 , 通常是变革的第一步 。 2020年9月 , 国美零售发布一连串的新组织架构和人事任命 。 而元宵节的那张照片不仅是观察黄光裕的好时机 , 也是观察国美高管团队的难得机会 。

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一个叫黄光裕的51岁金牛座男人 在牛年之初夸下海口
文章图片
【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一个叫黄光裕的51岁金牛座男人 在牛年之初夸下海口】图10/13

王俊洲曾是黄光裕最为信任的部下 , 但目前他已经退休 。
黄光裕曾经的看守内阁总理大臣王俊洲不在这张照片中 。 再过两年王就年满60 。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 , 他一直陪着杜鹃站在台前 , 和比自己年轻得多的对手轮番对阵 , 甚至还要去学习直播卖货 。 据悉 , 王俊洲从去年12月已经开始休息 。
曾经负责国美采销业务的国美老将李俊涛也不在 。 他曾经因为对家电企业砍价太狠 , 而被江湖冠以古龙笔下李寻欢的绰号 。 他还曾在国美与永乐合并后 , 负责新公司的具体日常运营与计划执行 , 担任国美集团常务副总裁 。 但至少在2020年7月 , 他就到国美华北一区担任总经理 。
老将们的休息和“靠边站” , 被认为是对他们的“保护” 。 现在的战场 , 年轻人的天下 。 但从元宵节的这张照片上来看 , 零售基因仍深深刻写在国美高管团队的年龄里 。 有接近国美的人士表示 , 国美业务线的高管基本都在 , 但市场营销方面的人全换了 。
业务线上 , 黄光裕还是习惯信重旧人 。
国美电器公司CEO张德炬、国美家公司CEO林超等人都曾是执掌国美一方板块多年的老将 。 在这张照片上还能看到国美零售决策委员会主席魏秋立、国美CFO方巍 , 以及被任命为国美投资公司CEO的何阳青 , 他们也都是历经“黄陈大战” , 跟随黄光裕征战多年的肱骨心腹 。
有接近国美的人士认为 , 安排何阳青去负责投资公司 , 意味着投资将是黄光裕未来布局的重心 , “靠零售赚不到钱 。 你看拼多多、看京东、看阿里 , 人家靠零售赚钱么?都是靠零售吸引流量 , 赚钱的是投资 。 ”
俗话说不破不立 , 老臣子们都不是黄光裕心目中那个破开国美旧局面的人 。 黄光裕找来的新人 , 是向海龙 。

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一个叫黄光裕的51岁金牛座男人 在牛年之初夸下海口
文章图片
图11/13
向海龙
2020年8月13日 , 向海龙空降国美 , 担任国美零售的执行副总裁 。 在去年9月那份新的人事任命中 , 他排名第一 , 负责的线上平台公司 , 也排名第一 。
自2005年加盟百度 , 向海龙14年里一路晋升至集团高级副总裁、百度搜索公司总裁 , 掌管百度的钱袋子的他甚至担任百度(中国)有限公司法人 , 是李彦宏之下的那个“二把手” 。 但随着陆奇2017年加入百度 , 李彦宏妻子马东敏强势回归 , 以及搜索公司向移动生态事业群组转型 , 向海龙于2019年5月宣布离开 。 需要提及的是 , 他在的十几年中 , 百度一直被外界指责错过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
从2020年6月20日黄获得假释 , 至8月13日向出任国美线上平台CEO , 之间仅相隔54天 。 向海龙与黄光裕是如何会面的?谁先迈出的第一步 , 外界不得而知 。 至于双方谈了什么条件 , 或许可从国美的2020年报中能够窥探一二 。 但他与黄光裕的共同点之一是 , 这两个中年男人都需要再度证明自己 。
有意思的是 , 代表国美巨变缩影的向海龙在元宵节当天出现在黄光裕的陪同名单里 , 却并未出现在那广受关注的全家福照片中 。
事实上 , 向海龙当天有一张身穿印有国美logo的黑色外套、手持真快乐二维码的单人官方照片对外发布 。 这在当天亮相的国美高管中 , 是与黄光裕一样的待遇 。 可堪回味之处在于 , 这张照片并没有出现在国美官方的对外宣传中 。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 , 关于公司板块负责人面试 , 均由黄亲自出马 。

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一个叫黄光裕的51岁金牛座男人 在牛年之初夸下海口
文章图片
图12/13

“不妨可以这样理解 。 之于黄 , 因为陈晓 , 成为一个被男人伤害过的企业老板 。 十年后 , 这种心结能否解开需要进一步观察 。 之于向 , 离开百度很大因素因为‘李太’的强势 , 而他现在不只要面对黄 , 也要和执掌国美13年的‘黄太’打交道 。 这同样是一门平衡木的技术 。 ”一位要求匿名的分析人士如是说 。

流量流量
毋庸讳言 , 向海龙被质疑过不懂零售 , 但他 , 有黄光裕顶看重的互联网经验 。 出狱后的黄光裕卯足力气向互联网转型 。 “老板现在就是要往线上做” , 有国美的内部人士这样说 , “国美已经有一堆懂零售的人” 。
就在刚过去的这个冬天 , 一个标志改变的新App上线 。 它有一个看起来更像是面向三四线市场的名字“真快乐” 。 再定睛 , 图片上那只小老虎怎么有点眼熟 。 没错 , 原来这个真快乐真是由原来的国美App更名而来 。
真快乐 , 是国美为自己的线上业务定下的调调 。 不仅要真 , 要快 , 还要乐 。 抖音、快手等直播短视频平台的兴起 , 似乎如幽暗而漫长的隧道中突然亮起的那道手电光 , 只是 , 该如何进行娱乐化营销 , 至少现在国美还没说清楚 。

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一个叫黄光裕的51岁金牛座男人 在牛年之初夸下海口
文章图片
图13/13

真快乐App , 黄光裕曾直言:“这不是我要的东西 。 ”
打开真快乐App , 目前还看不出与其它电商平台有什么区别 。 那些听起来又燃又ZAO的玩法 , 也不像鹏润大厦顶层平台上那两个并排的停机坪 , 属于国美的独一份 。 对于真快乐App , 有接近国美的人士称 , 黄光裕曾在开会中直言 , “这不是我要的东西” 。 而在元宵节那天的照片中 , “真快乐”App的二维码仍被放在黄光裕和杜鹃的中间 , 处于绝对的C位 。 二维码的标语是“还不完美的我,有您挺,真快乐” 。
接近国美的人士说 , “国美的娱乐化现在没有一个确定的方向 , 但又确实需要变化 , 只能朝一个方向先动起来再说 , 最起码提振士气” 。
此刻唯一能确定的 , 是现在的国美一切都以流量为中心 。 据悉 , 国美门店的销售数据年前还是周报 , 现在已经变成了日报 , 每天卖多少单这些数据都会通过“神策系统”实时上传汇报 。
问题是 , 开个店就有人来的时代早已经翻篇 , 即便线上流量红利也消耗殆尽 。 几乎所有头部互联网企业的日活增长目前都在放缓 。
但黄光裕听到的都是好消息 。
近日网络流传出国美零售的业绩数据截图 。 从销售收入来看 , 国美零售1月同比增速为74% , 2月同比增速为124% , 3月预测同比增速为151% 。 而在流量日活方面 , 国美1月和2月的同比增速都超过200% , 3月份的预测同比增速则是460% 。
同比?好吧 , 回忆一下2020年1~3月中国发生了什么 。
同时 , 目前也无从判定这些数字是否代表国美的真实业绩 , 亦或仅是面向资本市场的一场精心的数字表演 。 但若从黄光裕最擅长的家电零售来看 , 国美要回到往昔的家电零售霸主地位 , 必须打赢三位对手 。
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 , 2020年在所有渠道形态中 , 苏宁易购获得23.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 , 京东和天猫分别获得了17.0%和10.6%的份额 。 国美的份额:5.3% 。
苏宁用了十年都没有办成的事 , 国美用18个月能办到么?这是很多人的疑问 。 但至少 , 国美还在 , 账上还躺着100亿元现金 。 鹏润大厦还立在那里 , 依然没有过时 。 黄光裕依然雄心勃勃 , 跟随他的老将也始终都在 。
对这个金牛座男人而言 , 在牛年 , 一切依旧没有什么不可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