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智慧教育示范区:一次具有开创性的探索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 , 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强烈 。 我国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 , 并制定相关政策 , 加强引导和扶持 。 从《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将智慧教育创新发展作为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八大实施行动之一 , 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指出 , 要“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智慧教育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 大力发展智慧教育 , 成为推动教育教学模式转变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 。
2019年 , 教育部启动了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 , 在一批条件具备的地区 , 率先进行智能时代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 。 通过遴选推荐、综合评议、集中公示等环节 , 最终 , 雄安新区、北京市东城区、上海市闵行区等8个区域被确定为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 。 2021年2月 , 北京市海淀区、天津市河西区、广东省深圳市等10个市、区进入教育部公布的新一轮获批名单 , 重庆市璧山区、甘肃省兰州市为培育区域 。 为了保证创建项目的顺利实施 , 教育部成立了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专家组 。 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2位专家定期对示范区建设情况把脉定向、指导引领 。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曾多次强调 , 智慧教育示范区要将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核心目标 。 创建项目启动以来 , 各区域以六大重点任务为指引 , 因地制宜地进行了大胆探索和有益尝试 。 经过一年的发展 , 各区域在环境、模式、服务和治理等方面形成了一些亮点 。
一是注重学习环境的融通 。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 , 学习环境已经从封闭的物理空间向开放、虚实结合的空间转变 , 更强调智能、融通与共享 。 因此 , 学习环境的融通成为智慧教育示范区环境建设的重点 。 北京市东城区依托东城区数字资源平台构建了数字教育资源汇聚和共享通道 , 形成了市区校三级协同的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 在智能学习环境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二是强调教学模式的变革 。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依靠学校教育 , 如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课堂革命” , 是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 湖南省长沙市、山西省运城市全面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应用 , 促进“课堂革命”;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积极探索预置、面授和拓展相结合的线上线下三段式教学新模式 。
【示范区|智慧教育示范区:一次具有开创性的探索】三是强化公务服务的能力 。 优化公共服务也是智慧教育示范区的一项核心工作 , 有助于更好地满足人的终身发展和个性化发展需求 。 湖南省长沙市开展了农村网络联校建设 , 采取结队帮扶、网络教研等措施 ,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 全面提升了区域教育资源供给服务能力 , 使精准帮扶成为区域公共服务的亮点 。
四是突出数据驱动的评价 。 智能时代 , 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以分数为主的评价标准 , 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多维评价 。 上海市闵行区以电子书包为载体 , 进行学生学习过程数据的伴随性采集 , 并借助市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完成了80多所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 广东省广州市大力开展智慧阅读项目 , 通过采集、分析阅读数据提升学习者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 促进其个性化成长 。
五是完善教育治理的能力 。 各示范区在相关制度的完善、服务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做了大胆尝试 。 湖北省武汉市建立了市、区、校首席信息官全覆盖制度 , 形成了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和企业协同创新的联动机制 , 并加强了第三方监管与评估 。 雄安新区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编制了《雄安新区智慧教育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 , 明确提出了18项行动计划 , 为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更好地落地实施奠定了基础 。
未来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将以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实践为核心 , 以校为单位 , 探索人工智能校本实践课程 , 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 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校本课程体系;以智能终端为载体 , 探索STEAM+人工智能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 , 构建横向教育、纵向实践、多向联动的科学教育体系;以网络研修共同体的形式 , 开展常态化远程协同教研活动 , 探索基于大数据测评的精准教研模式 , 助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智慧教育示范区是中国智慧教育的一次具有开创性的探索 , 将推动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变革、教育体系的重构 , 助推教育信息化工作迈上新台阶 , 为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贡献力量 , 为国际智慧教育的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作者单位: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教育报》2021年03月17日第4版
作者:曾海军 张乐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