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和林微纳携MEMS风口登陆A股 苹果概念股添新丁价值待重估

当2016年 , 具有跨时代效应的AirPods一经问世 , 耳机“无线化”革命由此正式拉开序幕 , TWS耳机(True Wireless Stereo)迎来爆发增长期 。
相较于普通的有线耳机 , TWS真无线耳机不仅解决了因线材的存在而诸多使用不便 , 也更避免了“听诊器效应” , 即普通耳机因为外界嘈杂声音需要不断提升音量 , 增大耳朵听力负担 , 导致耳部听力变差的问题 。
显而易见 , 评判一副TWS耳机的优劣性 , 其抗干扰性能则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
但凡使用过苹果旗下AirPods系列产品的人 , 大多都会为其优越的降噪功能所折服 。 而为AirPods完美解决这一听觉感受的便是耳机声学传感器(微型麦克风)中的重要组件“屏蔽罩”——一种在耳机内部空间仅以毫米计算的微型精密电子零部件 。
科技的进步 , 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 也同时带动了行业景气风口的到来 。

耳机|和林微纳携MEMS风口登陆A股 苹果概念股添新丁价值待重估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日前 , 其IPO申请正式获得证监会注册生效的苏州和林微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和林微纳”)便可谓是TWS耳机风口上的受益者 。
成立于2012年6月18日的和林微纳 , 自成立以来 , 始终专注于精微电子零部件及元器件的研发、设计和生产 , 并在微机电(MEMS)精微电子零部件以及半导体芯片测试领域内积累了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以及丰富的研发和经营经验 。
为苹果产业链提供其相关产品所需的精微屏蔽罩 , 便是和林微纳最为重要的主营业务之一 。
早前 , 在苹果AirPods尚属研制阶段 , 歌尔声学的声学传感器就被选定入其主要供应商名单之中 , 作为歌尔声学相关MEMS微型麦克风屏蔽罩部件的供应商 , 和林微纳由此也间接顺利切入苹果产业链 。
随着MEMS传感器市场规模的壮大和TWS无线耳机的增速发展 , 站在行业风口之上的和林微纳 , 不仅顺利通过科创板IPO完成与资本的顺利嫁接 , 更将在行业景气度与资本反哺的天时地利之下 , 迎来巨大的成长空间与估值预期 。
1)A股稀缺标的的价值重估
自2020年6月初 , 正式向上交所递交科创板IPO申请 , 和林微纳的上市之路可谓一路顺遂 , 在2020年11月初成功通过上市委审核后 , 2021年1月15日正式上报证监会提交注册 , 并于一个月后的2月24日正式获准IPO注册生效 。
2021年3月3日 , 和林微纳正式发布其最新一版IPO招股书注册稿 , 正式发行步入倒计时 。
“所在MEMS行业的蓝海前景与和林微纳自身技术的优势 , 使得其在上市后将成为A股市场稀缺的投资标的 。 ”沪上一家专注电子产业投资的私募机构人士向采访人员表示 , 其与全球声学龙头歌尔声学的深度合作 , 就可以侧面窥见其产业技术的领先性 。
据和林微纳招股书(注册稿)显示 , 其IPO报告期2017 年—2019 年及 2020 年 1-6 月 , 和林微纳向歌尔股份的销售金额分别为 3945.61 万元、5360.62 万元、8901.80 万元和 4,066.13 万元 , 占其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达为 42.45%、 46.95%、47.54%和 48.20% 。
歌尔声学向和林微纳的采购产品中 , 绝大部分则为精微屏蔽罩产品 , 数据显示 , 同样在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 , 歌尔股份向和林微纳采购的精微屏蔽罩交易额分别达到了3742.29 万元、5212.28 万元、8494.96 万元和 3,771.67 万元 , 占和林微纳该类产品整体销售比重分别为 61.67%、65.14%、67.42%和 64.66% 。
从2017年不及4000万的采购额 , 到2019年已即将过亿的额度剧增 , TWS耳机行业爆发助力固然是重要的外部因素 , 但和林微纳精微屏蔽罩的技术竞争优势亦是关键前提 。
早年间 , TWS耳机抗电磁信号干扰问题迟迟难解 , 这大大影响到了真无线耳机市场的发展 。 声学传感器可将声波信号转变为电磁信号 , 但是左右边耳机之间、不同副耳机之间、耳机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 , 都会存在电磁信号干扰现象 , 在人口密集场合或当相关设备距离过近时 , 干扰尤甚 。
为此 , 内部模拟滤波器、数字滤波器等抗干扰产品应运而生 , 可以“滤除”许多杂乱信号 , 然而这些方法治标不治本 。 直到以果断“屏蔽”一切干扰信号的精密屏蔽罩技术的成熟发展 , TWS耳机降噪问题获得根本性的突破 。
“和林微纳的精微屏蔽罩技术 , 是以其各项关键核心指标皆遥遥领先领先同行的性能和优异的品质获得了歌尔股份的认可 。 ”一位接近于歌尔股份的有关人士表示 , 和林微纳的精微屏蔽罩无论是在屏蔽效能、加工精度还是良品率方面 , 均有着别家同类产品难以企及的表现 。
屏蔽效能为测评屏蔽罩最核心的指标 , 搭载和林微纳屏蔽罩的声学传感器屏蔽效能可达73-75dB , 而目前市场平均水平约为70dB 。
耳机微型化趋势正在对屏蔽罩加工精度提出更严要求 , 和林微纳的加工精度公差控制在±0.012毫米以内 , 远远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0.025毫米 。
而和林微纳赢得歌尔股份好感的最大亮点 , 还在于良品率 。 在大批量、高精度加工条件下保持较高良品率 , 一直是行业难题 , 良品率因此成为声学传感器厂商挑选供应商的“金标准” 。 和林微纳良品率高达5ppm , 意即每100万件产品中 , 对最终成品(声学传感器)质量造成影响的不良品数不会超过5件 。
诚然 ,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 和林微纳在精密屏蔽罩技术上的核心优势也并非一朝一夕形成 。
虽然和林微纳成立于2012年 , 但实际上早在2008年 , 和林微纳的创始团队和部分核心技术人员便已设立苏州和林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和林精密”)开展业务和研发工作 。 而在此阶段 , 和林精密的产品主要为助听器受话器用精密结构件以及声学磁轭结构件等产品 。
对助听器业务相关技术理念的研发 , 在精密屏蔽罩方面与如今的TWS耳机存在异曲同工之处 , 和林微纳也早在此时便开始涉足精密屏蔽罩技术的突破 。
2012年 , 因经营和发展需要 , 和林微纳设立 , 公司的主要管理层及核心技术人员在参与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以及与客户端业务往来中了解到 MEMS 已经成为未来微电子行业的一个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 于是逐步开始研发应用于 MEMS 的精微电子零部件产品以及相关生产技术工艺 , 并形成了多种异型深拉伸的模具设计和生产工艺 , 使得产品尺寸更小、加工精度更高、产品形状更加多样 , 具备了进入 MEMS 领域的技术条件 。
2016年 , 微机电(MEMS)技术及相关产品应用的快速发展和推广 , 也随着苹果AirPods引领的TWS耳机风潮的来袭 , 早已有多年技术沉淀的和林微纳自然便能迅速抓住机遇 , 以难以复制性的优势 , 切入到相关产业链 , 从而确立了其在微机电(MEMS)精微电子零部件领域内的市场地位 。
“微机电(MEMS)精微电子零部件的市场规模无第三方公开数据 , 公司以相关产品的销售额及市场占有率情况进行推算” , “2020年至2025年中 , 公司的MEMS微型麦克风用精微电子零部件市场规模将达到约9亿美元;平均每年的市场需求量将达到约1.5亿美元 。 ”对于未来行业市场的规模 , 和林微纳在招股书(注册稿)中预测道 。
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 , 2016年全球TWS耳机出货量仅918万副 , 两年后竟激增至4,600万副 , 此后每年增速都在一倍以上 。 该机构预测 , 2020全球TWS无线耳机销量可达2.3亿件 。
“市场规模增速不断扩大 , 加上技术层面的优势 , 可以预见和林微纳在科创板上市之后的几年中 , 业绩的持续性和爆发性都是可以期待的 , 借助资本的预期 , 其在二次市场中的获得高估值体系认可则是大概率事件 。 ”上述私募机构人士坦言 。
2)多条腿并进的“苹果概念股”
借助歌尔股份成为了苹果Airpods产品线第二大供应商的身份 , 和林微纳不折不扣地介入苹果产业链 , 其在科创板的成功上市 , A股苹果概念股再添新成员 。
不过 , 除了苹果之后 , 同样借助歌尔股份独家供应华为第三代TWS耳机的契机 , 和林微纳的MEMS精密电子零件产品也同样在“安卓系”中有所作为 。
与歌尔股份的深度合作 , 为和林微纳营收的高速增长带来了基本盘的保障 。
由于各种电子设备或多或少都存在抗电磁干扰需求 , 屏蔽罩下游应用场景非常广阔 , 因此屏蔽罩的“可靠性”不单体现在耳机领域 。 从终端应用看 , 和林微纳的屏蔽罩搭载于声学传感器上 , 已进入了除耳机外的手机、医疗助听器、智能腕表等产品中 。 不仅触达了苹果、华为、三星等消费电子名牌 , 而且合作了索诺瓦(SONOVA)、瑞声达(RESOUND)、斯达克(STARKEY)等著名医疗电子品牌 。
不过 , 和林微纳的发展 , 并不满足只对接声学传感器客户 , 选择多条腿并行发展的它 , 毅然选择开拓潜在市场空间更值得依靠的“压力传感器”市场 。 压力传感器和声学传感器同属于MEMS(微机电)产品大类 , 前者的市场占比远高于后者 , 分别约为21%和10% 。
针对压力传感器市场 , 和林微纳研发了一款“MEMS防水压力传感器导向定位护罩” 。
除了(MEMS)精微电子零部件等目前和林微纳占比较大的主营业务外 , 由其此前将“抗干扰”核心技术拓展至“干扰测试”而衍生至的芯片测试探针领域 , 则可能在经过孵化之后 , 成为和林微纳此后的又一大业务亮点 。
“公司在2017年开始 , 就在稳固原有主营业务的基础上 , 在与客户端业务往来中主动开拓新的产品线和业务机会 。 ”一位接近于和林微纳的有关人士向采访人员透露 , 芯片测试领域的业务衍生也就就此而来 , 一方面 , 由于公司下游客户大多处于半导体产业中 , 其对半导体芯片测试探针的需求相对较大;另一方面 , 公司在精微连接器及零部件生产中所使用的精微打点技术以及包边冲压组装技术与半导体芯片测试探针的主要生产工艺有一定的相似性 , 在生产技术工艺 上进行转型的可行性较大 。 在综合考虑技术和市场的可行性后 , 公司于2017年组建相应团队并开始着手经营半导体芯片测试探针相关业务 , 公司半导体芯片测试探针产品的品质和技术性能指标已经获得英伟达等多个知名半导体产品厂商 及封测服务供应商的认可 , 业务规模的成长速度较快 。
目前 , 和林微纳半导体芯片产品测试频宽遥遥领先同行 , 已经成功吸引了英伟达、安靠公司等国际知名芯片厂商 , 2019年英伟达成为了和林微纳的第二大客户 。
【耳机|和林微纳携MEMS风口登陆A股 苹果概念股添新丁价值待重估】据和林微纳招股书(注册稿)显示 , 自2017年开始组建芯片测试团队以来 , 2018年相关业务便开始盈利 , 到了2019年 , 半导体芯片测试探针的营收规模已达近2000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