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权也不要钱 黄峥为何要跑路?


|不要权也不要钱 黄峥为何要跑路?
文章图片
图1/13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 贾琦
来源:财经琦观(ID:cjqiguan)
_原题是:黄峥跑路
“一点责任心都没有!拿股东当猴耍!”
“一开始就是为了上市圈钱 , 终于要玩不下去了!”
“黄跑跑这次是真的跑了 。 ”
与铺天盖地的歌颂通稿不同 , 眼看着股价闪崩的股民们 , 忍不住一阵大骂 。
褒贬是买主 , 喝彩是闲人 。
01 诗意地离开
为最大程度打消资本市场的顾虑 , 黄峥在其股东信中写道:“承诺个人名下的股票在未来3年内继续锁定 , 不出售 。 ”
以及“拼多多还有很厚、很长的雪坡” , “我(只是)去摸一摸10年后路上的石头” 。
像极了那个要甩掉你的男人 。
这时候 , 清醒的投资者会自动过滤掉“你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和“我是为了我们更好的未来”这种哄人的话 。
唯有“房子先留着 , 三年内保证不卖”的干货 , 才能稍稍听得进去 。

|不要权也不要钱 黄峥为何要跑路?
文章图片
图2/13

这太奇怪了 。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 , 黄峥一让CEO , 二让首富位(分股权) , 三让董事长 , 四让实控权(放弃超级投票) 。
一步一步地挑战着媒体与投资者的认知上限 。
普通人格局来看 , 创业就是为了搞钱 。
然而 , 在首富逼近之际 , 黄峥如处理烫手山芋般 , 抓紧时间分出去1095亿 。
价值609亿人民币的股份分给团队 , 完善合伙人制度;
297亿划给天使投资人 , 186.5亿成立慈善基金 , 捐给社会 。
与此同时 , 黄峥还把CEO职位传给了自己的老战友 , 原CTO陈磊 。

|不要权也不要钱 黄峥为何要跑路?
文章图片
图3/13

钱不要 , 权也不要 。
为了跟上思路 , 人们纷纷切换至成功人士格局 , 黄峥这是要成就一番大事业 。
后退 , 是为了更好的蓄力前行 。
拼多多 , 这是要夯实战略基础 。
在卸任CEO时写给公司全员的内部信中 , 黄峥也清晰写道:“我将花更多的时间和董事会制定公司中长期战略 。 ”
殊不知中长期战略竟是跑路 。
这下子 , 成功人士的格局显然也不够用了 , 眼瞅着就要把黄峥往圣人的位置上推 。

|不要权也不要钱 黄峥为何要跑路?
文章图片
图4/13

中国的文化土壤 , 历来是赞许急流勇退的 。
我们的历史太长 , 能踹翻天的主儿随处可见 。
但能做到“知进退”这三个字的 , 数来数去也就是范蠡、张良、汤和这几个 , 并统一被贴上了大智慧的标签 。
唯一需要斟酌的是 , 于拼多多而言 , 吴国灭了吗?项羽死了吗?大明统一了吗?
四十岁正当年纪的黄峥 , 是干不动了吗?
在充斥着“智慧、”“哲学”、“生命厚度”等肉麻文字间隙 , 我仿佛看到了雷军的脸被反复抽打 。

|不要权也不要钱 黄峥为何要跑路?
文章图片
图5/13

我想 , 黄峥特有的表达方式也为这种赞许提供了土壤 。
虽说次数不多 , 但黄老板的致股东信已经成了业内一道绝美的风景 。
与别人谈论业务和财务数据不同 , 黄峥的股东信里 , 充斥着“人类”、“熵增”、“热力学第一定律”以及“穆旦的诗” 。
有人曾这样形容黄峥的讲话风格:“他的思维跨度很大 , 也不能说是不善言谈 。 正常人说话的逻辑顺序是1234 , 他会讲完1直接跳过23讲4 , 并且默认听众都能跟上 。 ”
一句话 , 贼有内涵 。
在持之以恒的诗意人设下 , 眼下的此次别离 , 竟笼罩上了一丝浪漫的 , 可理解的 , 包含祝福的气息 。
文艺青年多渣男 , 但依旧被人爱与怀念的原因 , 居然意外在黄峥身上得到了解释 。
02 我看拼多多
拼多多是一把标尺 。
对这家企业的认知 , 可以清晰反映出一个媒体人的水平 。
眼下 , 到了各位媒体老师交作业的时刻 , 看大家写回忆录的热情高涨 , 我也想凑个热闹 。
2017年 , 在我最爱的综艺《极限挑战》里 , 被“拼多多 , 拼多多 , 我和你 , 拼多多~”洗了脑 。
【|不要权也不要钱 黄峥为何要跑路?】仔细回忆 , 调子是前一年的网红神曲《好想你》 。
闲来无事 , 我就去查了版权 。 发现拼多多早早就与相关公司达成协议 , 并邀请原唱来演唱 。

|不要权也不要钱 黄峥为何要跑路?
文章图片
图6/13

也就是《学猫叫》当时还没火 , 不然洗脑神曲也可能是“我们一起拼多多 , 一起拼多多多~”
利用现有的 , 被验证过的传播力量进行强洗脑 , “营销还蛮有一套的”——这是我对这家公司的第一个正经认知 。
除此之外 , 土味 , 假货 , “3亿人都敢骗的App” , 也是我当时的刻板印象 。
在那段时期 , 听说投资人都已经停止再看电商项目了 。
电商大局已定 , 是彼时圈内的共识 。
行业来看 , 无外乎就是自营(京东)和平台(阿里)的对决 , 而两边都开始学对方 , 陷入了所谓的红海全面竞争时期 。
至于社交电商 , 由于与“理性比价”的严肃场景不符 , 在当时看来也不过是噱头大于实际 。
我的第一次观念转变 , 出现在做“下沉市场”专题时 。
经过系统梳理 , 发现了拼多多承接淘宝小卖主的现实基础 , 以及在“普及电商”这一维度的社会价值 。
开始客观认识拼多多 , 但在周围朋友嘲笑该产品时不会与人争论 , 因为“雷碧”、“康帅傅”确实大量存在 。

|不要权也不要钱 黄峥为何要跑路?
文章图片
图7/13

在当时 , 我认为拼多多将成为特定历史阶段的过渡性产物 , 大致相当于聚美优品、好乐买等 。
“增量用户先进入拼多多 , 被教育成熟后将迅速流向阿里、京东” , 是我当时的判断 。
真正的认知转变出现在上市后 。
由于要做上市专题 , 开始深入研究黄峥这个人 , 并翻到了他当时尚未关闭搜索的公众号 。
如今 , 公众号的第一篇已经被删除了 , 但我觉得这第一篇尤为重要 。
在这篇中 , 黄峥说了自己的开号目的:“主动写下自己的经历和思考是为了避免向外界介绍时重复 , 节约大家时间 。 ”
体现出的开放 , 直接 , 高效 , 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其次是文章目录 。
随着拼多多业务的进展 , 黄峥的公众号写作计划并没有完成 , 因此 , 我仔细翻阅了其计划中的文章题目 , 以此来推断其思想构成 。
其中 , 商战主题涉及《集中优势兵力打弱小敌人》、《政委、组织及组织工作》、《达尔文之同种竞争最激烈》、《革命往往在交接处发生》、《胜利的不同 , 歼灭战和击溃战》......
这些都没有写 , 但可以看出 , 黄峥左手穷查理宝典 , 右手毛泽东文选 , 走的是科学革命路线 , 输出的是使命、战略、谋断等领袖才干 。
而在其成稿中 , 《把资本主义倒过来》一文 , 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 , 把C2M讲得最透的一篇 。

|不要权也不要钱 黄峥为何要跑路?
文章图片
图8/13

任何一家企业 , 说到最后都是人的比拼 。
由于黄峥在其公众号内的文章所表露出的战略深度和闭环逻辑 , 我开始成了一名坚定的“拼吹” , 并在与朋友闲聊讨论中 , 开始据理力争 。
看着其日日走高的股价 , 一开始 , 我是很得意的 。
但在我的预期里 , 其股价最多与京东持平(这还是考虑到京东大量拆分的前提) 。
随后 , 第一次超过京东 , 我没有在意 , 认为不过是市场波动的一次意外 。
到了80美元左右时 , 已经呈现出稳压住京东的状态 , 我开始心虚 。
到了150美元的时候 , 我坚信市场疯了 , 并撰文《资本在捧杀拼多多》 。
到了200美元之际 , 我只能是瞠目结舌 。

|不要权也不要钱 黄峥为何要跑路?
文章图片
图9/13

这其中 , 当然更多是大盘的因素 , 如今 , 随着大盘的回落 , 拼多多的股价又一次回到了150美元 。
但抛开大盘 , 拼多多自身不断上涨的数据和短线的营销策略 , 也确实为这一泡沫的不断吹大 , 提供了现实基础 。
03 盖棺
在黄峥身上 , 我们数次看到段永平的影子 , 其中以此次四十岁引退为最 。
但更值得我们关注的 , 是他们在商业能力上的复刻 。
段永平起家 , 山寨了任天堂的红白机FC , 即小霸王 。
黄峥起家 , 靠的同样是山寨 。
小霸王初具规模后 , 针对家长痛点 , 段永平迅速跟进了“学习机”的幌子 , 并请来成龙作为品牌代言人 , 留下了“同是天下父母心 , 望子成龙小霸王”的经典台词 。

|不要权也不要钱 黄峥为何要跑路?
文章图片
图10/13

拼多多初具规模后 , 针对五环内用户 , 迅速开展了百亿补贴活动 , 罔顾品牌方利益 , 单方面对iPhone , Switch , 特斯拉 , SK-II等多款产品补贴 , 俘获一线城市的心 。
在段永平的职业生涯中 , 砸钱营销是其最为经典的手段 , 出走小霸王后 , 段永平数次拿下央视标王 , “步步高学生电脑”、“so easy ,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成了其经典片段 。
代言人也请来了李连杰 , 以及聘请专业音乐人打造“世界自有公道 , 付出总有回报 , 步步高~”的洗脑歌曲 。
而拼多多的崛起过程中 , 补贴 , 广告 , 代言 , 神曲 , 一样不少并青出于蓝 。
经过长期的观察 , 我认为黄峥是不惮于直面人性 , 并以此牟利的 。
进而在战术选择乃至战略方向上 , 其每一次行为都高度务实 , 以实际效果为主 。
而这一特性的反面 , 就是有时候会忽视 , 或显得不那么在乎外部评价 。

|不要权也不要钱 黄峥为何要跑路?
文章图片
图11/13

大家都知道 , 黄峥此前的创业经历中 , 有游戏背景 。
但具体做了什么游戏 , 却鲜有人讨论 。
事实上 , 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整个生涯中 , 题材多为擦边球18禁的游戏 , 主要面向港澳台、日本、东南亚等海外地区 。
先后发行的手游《夜夜三国》、《黑道风云:老大你来做》、《我的学妹不可能这么萌》等成功作品 , 基本也都是以黄暴为主 。

|不要权也不要钱 黄峥为何要跑路?
文章图片
图12/13

比如在《黑道风云》中 , 游戏情节是邀请玩家“折磨”一名被胶带封住嘴的女性人质 , 玩家可以选择是“折磨”她还是杀死她 , 内容极其过界 。

|不要权也不要钱 黄峥为何要跑路?
文章图片
图13/13

毕业初期 , 前辈就曾“教导”我:“黄赌毒是最好的商业模式 。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找到它 , 就可以大获成功 。 ”
黄峥显然很了解这一点 。
小鲜肉是黄 , “砍一刀”是赌 , 短视频等多巴胺经济是毒 。
放眼当今世道 , 前辈诚不我欺 。
关于拼多多 , 还有最后几句只言片语 , 不吐不快 。
目前 , 用户数和GMV都已见顶 , 依然没有盈利 , 商业模式能否走通 , 需存疑;
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价格补贴还是砍一刀玩法?是否真的有人砍一刀乐在其中?如果核心优势是价格补贴 , 那么终究还是要回到供应链能力的比拼 。 电商用户 , 没有一分钱的忠诚可言;
春节前夕 , 拼多多两名员工非正常死亡 , 新疆猝死 , 长沙跳楼 , 拼多多退出春晚冠名 。 因“就地过年”政策 , 春晚影响力被大幅减弱 。 拼多多更加坚决地集中资源在“春节不打烊”策略 , 进而因祸得福 。 这也是此次拼多多数据超过淘宝的重要原因之一 。 现在是“时来天地皆同力” , 什么时候“远去英雄不自由”?
自字节跳动为始 , 互联网江湖规则被彻底改写 。 “媒体热捧→五环内用户接受→逐步下沉至五环外市场”的传统通道不复存在 , 直接在下沉市场展开掠夺成为主要路径 。 创造力被算法所替代 , 产品经理所代表的用户价值被“show me the 市场份额”所替代 , 996文化开始盛行 。 黄峥此次所说的“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甚至异化” , “以规模和效率为主要导向的竞争有其不可避免的问题” , 是大实话;
黄峥离去的时间节点 , 是刚刚吃完了最后一口资本之饼 。 在过去 , 资本市场可以信仰GMV和月活跃数量的增长故事 , 现在你都超阿里了 , 中国电商第一平台了 , 接下来就是展示盈利能力的时刻 。 而盈利能力 , 则需要供应链管控 , 技术中台 , 金融支付体系 , 云计算储备 , 仓储物流体系等一系列综合能力 , 也就是黄峥此次所说的“开始转重” 。 这是蝶变过程 , 也是夺命的惊险之跃;
曾经打动我的C2M , 如今已经成了装点门面的噱头 。 照耀着黄峥出发的《把资本主义倒过来》 , 也只是照耀了他的出发 。
不可否认 , 拼多多是一个奇迹 。
但它是一个尚未被完全兑现的奇迹 。
这不是真正的功成身退 。
这是先帝创业未半 , 而中道崩殂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