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果财经|游戏吸金力下滑 《宾果消消消》能否支撑未来?

游戏吸金力下滑 《宾果消消消》能否支撑未来?
柠檬微趣上市梦碎
本报采访人员/宋琪/吴可仲/北京报道
近日 , 深交所创业板发行上市审核信息公开网站发布公告称 , 鉴于北京柠檬微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柠檬微趣”)及其保荐机构招商证券均提交了撤回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 , 深交所按照相关规定终止了柠檬微趣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 。
实际上 , 为登陆资本市场 , 柠檬微趣筹谋已久 。 2016年 , 凭借《宾果消消消》闯出一片天的柠檬微趣首先选择了新三板 , 在登陆新三板不久之后 , 柠檬微趣开始朝创业板发起冲击 , 并于2017年之后陆续更新多份招股说明书 。
2020年7月1日 , 深交所受理了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文件 , 并进行了审核 。 然而仅过半年多 , 柠檬微趣却选择提出撤回上市申请 。 筹备近4年 , 柠檬微趣的上市之旅最终无功而返 。
针对柠檬微趣IPO终止事项及未来的上市计划 , 《中国经营报》采访人员多次联系公司方面并向其发函采访 , 但截至发稿未收到相关回复 。
《宾果消消消》依赖症
目前 , 尽管柠檬微趣未对其撤回上市申请的原因进行说明 。 但近年来 , 围绕柠檬微趣单一产品依赖的讨论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 。
对于该风险 , 柠檬微趣公司本身或许也是心知肚明 , 其在招股说明书中明确指出 , 2017年~2020年上半年 , 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宾果消消消》一款游戏产品 。 报告期内 , 该款游戏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6.49%、74.43%、88.92%和95.17% 。
这就意味着 , 柠檬微趣的盈利能力已经与《宾果消消消》深度绑定 。 然而 , 对于游戏公司 , 尤其是处于游戏开发环节的公司而言 , 将公司发展全部押注于一款产品的选择并不明智 。 随着游戏产品生命周期的波动 , 其业绩想要持续稳定地保持增长几乎成为“无稽之谈” 。
此外 , 互联网及游戏产业时评人张书乐也曾表示 , 游戏公司的上市要看其产品的分量 , 而柠檬微趣仅依靠核心产品《宾果消消消》走向上市 , 其分量并不足 。
目前 , 作为盈利支柱 , 《宾果消消消》支撑柠檬微趣业绩继续增长的动力已经开始疲软 。 2017年~2020年上半年 , 柠檬微趣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88亿元、3.32亿元、3.48亿元及1.12亿元 。
对于2020年上半年营收规模下滑的原因 , 柠檬微趣方面表示 , 这主要系公司核心产品《宾果消消消》活跃用户数量有所下降所致 。 未来 , 公司若不能持续保持核心产品的吸引力 , 或推出受玩家喜爱的新款游戏 , 则经营业绩将存在下滑的风险 。
然而 , 从其产品储备及市场表现来看 , 柠檬微趣似乎很难躲避上述风险 。
公开资料显示 , 移动手游《宾果消消消》于2014年8月上线 , 截至2020年9月22日 , 已推出2大游戏主题 , 40种游戏活动 , 42个卡通形象 , 82个游戏场景 , 113种核心玩法 , 累计注册用户数超过3.09亿人 。 同时 , 自上线以来 , 《宾果消消消》始终持续保持更新和升级 , 游戏已经从“纯三消游戏”阶段、“三消+建造”阶段发展至全新玩法阶段 。
尽管如此 , 作为上线时间已超6年的游戏 , 《宾果消消消》对玩家的吸引力已经有所下降 。 柠檬微趣招股书显示 , 在《宾果消消消》生命周期的黄金期 , 其最高月度活跃用户数曾接近4000万人 , 最高月度付费账户数曾接近110万人 , 但到2020年6月后 , 其月度活跃用户数已不足1000万人 , 月度付费账户数也下滑至10万人左右 。
更重要的是 , 在《宾果消消消》发展出现乏力的情况下 , 柠檬微趣并没有与《宾果消消消》实力相当的储备或接档游戏 , 公司似乎陷入尴尬的产品断档期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除《宾果消消消》 , 柠檬微趣似乎曾对另一新款消除类游戏——《飞屋消消消》也寄予厚望 。 但从用户规模及盈利能力等方面看 , 《飞屋消消消》与《宾果消消消》差距不小 。
截至2020年上半年 , 《飞屋消消消》累计注册账户数超过2533.14万人 , 月活跃用户数峰值接近400万人 , 但与《宾果消消消》3.09亿的用户规模及4000万峰值月度活跃用户数相比 , 显然不是一个量级 。 更重要的是 , 自2018年第四季度起 , 《飞屋消消消》月度活跃账户数和月度付费账户数就开始下降 , 到2020年5月后 , 其月度付费账户数已不足2万人 。
此外 , 招股说明书显示 , 2017年~2020年上半年 , 《飞屋消消消》贡献的营收分别为1333.51万元、8422.55万元、3749.50万元及531.58万元 。
下一个出圈游戏何时来?
对于柠檬微趣而言 , 当务之急是推出“叫好又卖座”的新游戏 。 但事实上 , 想要打造爆款谈何容易 。
根据柠檬微趣招股书 , 目前 , 其3款游戏在研项目仍聚焦于休闲游戏市场 。 其中 , 一款为休闲经营类、一款主要面向男性玩家 , 还有一款为其擅长的创新型消除游戏 。
值得注意的是 , 由于休闲游戏竞技因素小 , 又以用户轻付费为主 , 柠檬微趣营收规模很难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匹敌 。 更为重要的是 , 在当前的趋势下 , 柠檬微趣所熟悉并擅长的休闲游戏赛道早已不是主流 。
根据《2020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数据 , 在中国移动游戏收入排名前100的产品中 , 角色扮演类游戏占比19.48%;多人在线战术经济类游戏市场扩张速度不容小觑 , 占比达15.28%;射击类游戏占比15.04% , 仅这三类游戏便占据市场半壁江山 。 在此趋势下 , 留给消除类游戏的市场空间仅剩2.46% 。
对此 , 张书乐曾评价称 , 不可否认 , 休闲游戏仍有市场 , 但其空间狭窄 , 缺乏想象同样是事实 。 与此同时 , 对于游戏公司 , 若没有持续性的爆款输出和与市场主流接轨甚至带有超前探索姿态的游戏研发能力 , 上市融资似乎也没什么意义 。
然而 , 在游戏市场集中度愈高的今天 , 柠檬微趣想要凭借研发能力使其产品突出重围更是难上加难 。 游戏行业从业者、泛娱乐产业投资人陈丛向采访人员坦言 , “近些年不是游戏行业的高红利期 , 好玩到出圈的游戏本就寥寥无几 , 即使有那么几款 , 也不会是小厂出品 。 ”
西部证券研报显示 , 2019年 , 游戏行业巨头腾讯和网易分别投入303.87亿元、83.13亿元用于研发 , 且公司的研发人员数量占比均高于50%;完美世界虽然资金实力不及双巨头 , 但其研发费率和研发人员的占比均高于腾讯和网易 。
相比之下 , 柠檬微趣似乎并不占优势 。 2017年~2020年上半年 , 柠檬微趣研发投入在营收中占比虽逐年提高 , 由6.85%上升至24.70% , 但受营收规模限制 , 其研发投入规模与行业内企业相比仍不算高 。 报告期内 , 柠檬微趣研发投入分别为2654.28万元、3975.29万元、5551.62万元和2771.93万元 。
【贝果财经|游戏吸金力下滑 《宾果消消消》能否支撑未来?】在这样的背景下 , 柠檬微趣的上市与其爆款游戏的诞生或许将如“双生子”一般 , 不会单独降临 , 但这一天会不会到来 , 又将在什么时候来临 , 或许只能等待时间给出答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