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对于全新的荣耀来讲 , 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瞬间给了你巨大的压力 , 这个压力像建筑夯土一样 , 撒上一层土 , 夯实 , 变得更结实了 , 地基更扎实了 , 其实我们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CEO赵明这样形容从华为剥离、独立、再上路的过程 。
宣布独立后 , 荣耀蛰伏100多天后 , 以“笃定致远”的精神面貌再次出发 , 一系列承载着荣耀新使命的产品将陆续发布 。 透过这些产品 , 能看到荣耀再次创业的笃定 , 能看到荣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坚持 , 也能看到荣耀想要成为一个全球科技品牌的野望 。
告别 , 继承 , 超越 七年多以前 , 荣耀生于乱世 , 当时智能手机市场品牌众多 , 竞争激烈 。 第一次创业的荣耀定位清晰 , 以互联网手机品牌进入市场 , 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血路 , 从产品创新树立行业标杆到跻身互联网第一品牌 。
在立稳互联网第一品牌之后 , 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 , 包括技术、渠道、品牌等方方面面 , 随后开始进入新的阶段 。 一是面向线下布局 , 成为全渠道的手机品牌 。 二是开启全球市场探路 , 向全球性品牌迈进 。 三是在1+8+N的战略下推出一系列新品 , 向全品类扩张 。 当然 , 所有这些扩张的背后 , 都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创新为支撑 。
荣耀在市场上展现出来的产品力和竞争力 , 是一个又一个技术突破 。 作为国内第一批安卓手机研发团队 , 荣耀在很多技术上实现了行业领先 , 比如最先进的摄像头技术、最先进的工艺 , 包括架构设计 , 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GPU Turbo、Link Turbo等 。 值得关注的是 , 在刚刚发布的荣耀V40系列手机上搭载了GPU Turbo X引擎 , 由此荣耀为非麒麟芯片也搭上了这座桥梁 , 从而实现相同的芯片CPU , 荣耀的手机体验可以更好 。
文章图片
荣耀产品线总裁方飞表示 , 从第一代安卓智能机 , 到第一代荣耀手机 , 到中国中高端档位市场的王者 , 这么多年荣耀的研发团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 , 这也是荣耀很多技术领先的原因之一 。 未来 , 荣耀坚持积累底层技术创新 , 厚积薄发 , 带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 , 来牵引我们产品系列的长期发展 。
在从华为分离出来之前 , 如果单独看荣耀在市场的表现 , 已经可以跻身头部 。 如今 , 荣耀以一个“最大的创业公司”的身份再出发 。 “我们是中国最大的创业公司 , 始终在路上 , 如履薄冰 , 一直坚持 。 ”荣耀团队深知 , 无论是当初在华为的羽翼下创业 , 还是今天从头再来 , 环境在变 , 但不能改变创业精神 , “你只有时刻做好被颠覆的准备 , 你才不会被颠覆 。 ”
创业精神传承自华为的奋斗精神 。 以华为以奋斗者为本的理念 , 使得员工成为新荣耀最最宝贵的资产 , 一起创造价值 , 也一起获取价值 , 所有人的目标都是一致的 , 行动也更就容易统一 。 “职业生涯和发展是升级打怪的过程 , 我的职责是带着团队找到正确的战略方向 , 不断熵减 , 构筑势能 , 统一思想 , 义无反顾地去实施 。 ”赵明说 。
生于华为 , 荣耀虽然独立 , 但还是从华为继承了很多财富 , 包括有形的 , 比如8000位具有奋斗精神的员工 , 全国5个研发中心、100+业界一流水准的实验室 , 特别是中高端手机原班研发团队整建制传承 , 核心领域技术专家、科学家 , 在荣耀团队承担核心角色;也包括无形的 , 比如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 , 钻研技术、勇立潮头、变不可能为可能的精神 , 王者之师的格局等等 。
当然不仅是继承 , 独立的荣耀目标在于超越 。 正如荣耀离开之时任正非也讲过希望荣耀能干翻华为 , 在没有华为背书的前提之下荣耀如果能做出比原来更好的成绩 。 在赵明看来 , 荣耀自己发展得更好 , 就是对华为最好的尊重方式 。
用刻在骨子里的笃定打开向上的天花板 可以说 , 荣耀的第一次创业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 , 但也正因为跟华为的关系 , 荣耀的品牌定位多少受到一些限制 , 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会有施展不开手脚的感觉 。 突然间在外界压力下从华为体内剥离出来 , 一定会受到影响 ,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 , 在继承了华为基因的基础上 , 也彻底为荣耀打开了天花板 , 放飞到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中搏击 。
前不久荣耀年度战略会议召开 , 为全新的荣耀定下明确的战略方向:以成为全球标志性的科技品牌为目标 。
如何实现这个长远的战略目标?构建全场景、面向全渠道、服务全人群 , 为全球消费者带来不断创新的智能设备和融合的解决方案 , 创造属于每个人的智慧新世界 。
文章图片
当下正在加速向智能世界进化 , 荣耀早就提出了1+8+N战略 , 通过自有和生态伙伴的产品构建一个智慧生态 。 为此 , 荣耀在手机之外 , 先后推出了平板、笔记本电脑、智慧屏、耳机、手表等多个产品品类 , 并对这些产品品类进行了革命性的创新 。 新荣耀还将继续这一战略 , 创新硬件、构建智慧场景 , 通过融合解决方案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
以前荣耀更侧重年轻人用户群 , 而未来荣耀将覆盖更广泛的人群 。 当然 , 最重要的就是高端突破 , 只有高端品牌立稳 , 荣耀服务全人群的目标才能成为现实 。 新荣耀要瞄准华为、三星、苹果这些最佳的竞争对手去超越他们 , 继承了华为Mate和P系列的核心研发团队 , 会把Magic作为行业内最顶级的旗舰产品来定位和打造 , 在持续创新的基础上 , 要达到和超越Mate和P的水平和能力 。
“不断追求极致 , 品牌高端化过程如同攀登珠峰 , 相比竞争荣耀更关注的是如何登顶 。 作为曾经到达过峰顶的攀登者 , 荣耀要把自身状态调整到最佳 , 按照最优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 , 有耐心、有能力、更有信心带领荣耀再次冲顶 。 ”荣耀营销与销售服务总裁朱振东也表达了荣耀人内心的笃定 。
荣耀去年剥离出来之后先从渠道下手 , 广泛布局线下渠道 , 高端旗舰店在石家庄、南京、杭州、唐山等全国各地加速落地 , 以全新的店面形象 , 一体化的销服体验 , 一系列渠道举措帮助品牌全面夯实冲击高端实力 。
如何实现全场景、全渠道、全人群?荣耀在2019年提出创新、品质和服务三大战略控制点 , 新公司还将坚持这三个核心战略不变 。
我们知道 , 任何一个企业想在市场上赢 , 首先是要赢得用户 , 这三大战略控制点的目的就是要切切实实为消费者带来价值 , 这种价值是通过产品服务实现的 , 是通过创新和产品品质来实现的 , 也是通过用户体验来实现的 。
其实 , 看到新荣耀的战略 , 你会发现它核心坚持的是两点:一是用户为中心 , 做任何布局、任何决策 , 都回到这个原点上去思考 。 第二是持续创新 , 持续在研发上投入 , 坚持积累底层技术创新 , 厚积薄发 , 带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 , 从而牵引产品系列的长期发展 。
在荣耀产品线总裁方飞看来 , 产品的规划要源于生活 , 也要高于生活 。 要坚持不懈的深入到消费者中去 , 持续不断地倾听消费者真实的声音 , 洞察消费者在工作生活中对手机真实的需求 。 同时 , 在荣耀的研发体系内 , 荣耀能够看到很多业界未来2-3年的发展趋势 , 包括一些核心技术的成熟时间和核心供应链能力的发展情况 。
据介绍 , 荣耀的研发团队擅长通过软硬件结合 , 对底层系统进行深度优化 。 他们中有很多人参与了华为最早的芯片的孵化 , 有大批对芯片底层非常了解的核心专家 。 基于同样的芯片、同样的硬件 , 荣耀研发团队会做出差异化 , 比如外观设计更受消费者喜爱 , 使用体验更加流畅 , 待机通信等整体性能更优 。 方飞认为 , 这一点很重要 , 因为消费者往往会忽略具体的硬件参数 , 但非常在意产品体验 , 而产品体验背后要靠深厚的优化功力 , 是架构技术、大硬件技术(包括工艺材料、射频天线、散热等)等等的综合体现 。
文章图片
“创新是一个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 , 单独看某一个方面是无法独立完成的 。 荣耀十年如一日对底层技术创新的投入 , 坚持将资源倾注到研发领域 , 利用强大的研发管理流程体系武装自己 , 让荣耀对于未来的创新有了更多勇气和信心 。 ”方飞表示 。
从华为继承来的奋斗精神 , 荣耀作为一个创业公司骨子里的笃定 , 这些都是新荣耀去捅破天花板的动力引擎 。
坚持做正确的事:长期价值 新荣耀不仅将目标锁定“全球标志性科技品牌” , 更提出要进入“全球市场Top3” 。 说实话 , 这个目标极具挑战 , 如果只凭奋斗精神和持续创业的状态 , 目标就是空中楼阁 。 荣耀的野望 , 根基何在?
“只要做正确的事 , 不要走偏、走弯路 , 我们是可以打造的 。 ”朱振东表示 。
什么是正确的事?创造价值 , 并且是长期价值 。 在懂懂看来 , 荣耀有三个闭环 , 都是长期价值的体现 。
第一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 。
研发 , 服务 , 产品 , 一切一切的出发点都是消费者需求 。
在赵明看来 , 以消费者为中心是荣耀的价值观 , 整个研发也要坚持这一点 。 在荣耀的产品中 , 我们能看到关于通信、影像、结构设计、散热、系统设计、ID等领先行业的创新 , 所有这些创新的出发点都是用户体验 。
文章图片
除了研发 , 服务体系的构建也是以用户为核心 。 在荣耀有一个指标非常重要——NPS , 全流程中每一个用户触点的消费体验都要做到最好 , 包括产品体验、购物体验、服务体验 , 而这也是荣耀新一轮渠道升级、服务升级的底层逻辑 。
只有为用户创造了价值 , 用户才会“买单” , 回馈你价值----这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闭环 。
第二是荣耀与合作伙伴 。
有一句俗语是“财散人聚、财聚人散” , 这句话用在企业与企业的合作上也同样有效 。 以前赵明就时常把“有朋友 , 有未来”挂在嘴边 , 而新荣耀坚持不通吃原则 , 只做好自己的范畴 , 同时把自己的能力进行外溢 , 形成某种解决方案上的共建和能力上的共享 , 与合作伙伴共同创造价值 , 然后再共同分享价值 。
举一个例子 , 传统的制造业 , 供应商与品牌商之间就是买卖关系 , 但是荣耀与供应商的关系更进一步 。 一方面荣耀从这些世界级的优秀公司去学习 , 把他们最优秀的产品、器件融合到荣耀的设计当中 。 另一方面 , 也把荣耀的能力反哺出来 , 从组织能力、技术能力、产品能力和未来的战略去支撑合作伙伴的发展 。 双方紧密创新 , 牵引行业发展 , 形成正向循环 。 “这个价值一定是交换的 , 大家才能够共享、融合 , 共同发展 。 ”赵明认为 , “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整个产业链 , 通过能力和技术的分享 , 形成新的化学反应 , 创作出前所未见的新产品 , 为更广大的消费者提供更新更好的优质体验 。 ”
第三是全球与本地 。
很多公司做大后都会进行全球化扩张 , 但全球化扩张成功的企业并不多 。 全球市场是一个极其复杂、多元的市场 , 所以全球化的基础永远是立足本地化 。
“从我自己从这些年的工作中也深深体会到这一点 ,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可以有多元化的思维 , 全球文化多元性、一致性 , 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好的创新 , 很多东西从全球化又会回到本地化的终端上 , 这样品牌的内涵源头之水是非常深厚的 。 ”朱振东认为 , 荣耀的全球化视野与本地市场的洞察都有优势 , 这两者结合既可以帮助产品在当地市场成为领导性产品 , 又能通过一个又一个市场的成功真正成为一个全球性品牌 。
可以说 , 离开全球视野 , 在本地市场也很难出位;离开本土优势 , 就无法成长为一个全球性品牌----这就是一个价值闭环 。
荣耀在定目标、定战略、定口号的时候 , 没有跑偏 , 坚持最朴素的商业理论----创造价值 , 获取价值 。 在懂懂看来 , 当下很多企业在快速奔跑中都会脱轨 , 说着所谓的初心 , 但是往往抛弃最朴素的商业逻辑 。 新荣耀之所以让人觉得可以期待 , 除了从华为继承的基因 , 今天荣耀人的创业心态、创新精神 , 更重要的是对商业基本规律的尊重以及长期价值的理念 。
—————————————————————————————————
微信关注公众号“懂懂笔记”每天第一时间为您奉上最新最热的科技圈资讯~
多年财经媒体经历 , 业内资深分析人士 , 圈中好友众多 , 信息丰富 , 观点独到 。
发布各大自媒体平台 , 覆盖百万读者 。
【手机|荣耀,再创荣耀】《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微信思维》、《微信力量》三本畅销书的作者 。
推荐阅读
- 数字化|零售数字化转型显效 兴业银行手机银行接连获奖
- 手机|一加10 Pro宣传视频曝光:将于1月11日14点发布
- 手机|黑莓宣布 1 月 4 日起将终止 BlackBerry OS 设备服务支持
- 榜单|荣耀:Magic3至臻版获DxOMark音频总分第一名
- 手机|【直播纪要】VR/MR会吹响消费电子反攻的号角吗?| 见智研究
- 实力比|小米12对标苹果遭嘲讽?雷军:国产手机的实力比想象中强,有和苹果比较的勇气
- 尺寸|3199元起,小米12/12 Pro/12X手机今天晚上20点正式开售
- 能力|有了长续航的独立通信手表,就不必为出门没带手机而焦虑了
- OriginOS|当硬件驱动力逐渐放缓,手机还能更快吗?
- Apple|苹果希望手机/平板设备能正面为其他设备无线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