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监管时代到来,线下教培再历生死劫?


|最强监管时代到来,线下教培再历生死劫?
文章图片
图1/7
【|最强监管时代到来,线下教培再历生死劫?】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周晓奇
来源:连线Insight(ID:lxinsight)
疫情发生后 , 线下教培行业一直处于动荡之中 。
近期 , 有关北京市暂停线下培训的通知在网上传开 , 一时间引起线下教培机构的恐慌 。
据多位北京地区受访者向连线Insight表示 , 虽然没有收到具体通知 , 但从3月第二周开始 , 教委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在各大机构进行巡查 , 确保还未恢复线下授课 。
“完全取缔线下教培机构是不可能的 , 只是说今后教育行业会迎来强监管时代 。 ”教育行业人士钟离向连线Insight表示 。
北京市教委很快对网传暂停线下培训的消息进行了辟谣 , 并表示已启动对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恢复工作 。
3月21日 , 北京市昌平区教委在其官微“昌平教育”上发布《关于第一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恢复线下教育的公告》 , 首批五家线下培训机构已经恢复 。 此后 , 怀柔区、石景山区也有多家机构恢复线下课 。

|最强监管时代到来,线下教培再历生死劫?
文章图片
图2/7
昌平区首批恢复的线下教培机构 , 图源昌平教育官网
不过 , 北京市大部分线下教培机构依旧还未复课 。 “这次查得很严 , 要想复课需要满足各项条件 。 ”一位北京线下教培机构员工告诉连线Insight 。
“经过这次风波 , 北京的线下教培行业还会进行一次洗牌 , 今后监管也会逐步延伸到全国各地 。 ”钟离表示 。
疫情以来 , 线下教培机构艰难度日 , 连线Insight在文章《线下培训有多惨?0元转让无人要》中 , 解读了线下培训行业去年的生存境况 。
据教培校长参考在去年6月做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 , 全国教培机构的平均破产率超过20% , 这意味着每5个机构就有1个破产关门;90%的教培机构采取了降薪 , 41%的教培机构进行了裁员 。
“疫情对线下教培机构的影响极为严重 , 从前端招生到中端服务 , 再到后端交付 , 整个链条都被阻断了 , 特别线下教培机构为了配合当地防疫工作 , 长时间处于停业状态 , 但房租、员工工资等还要照常支出 , 可以说线下教培机构已经面临生死存亡的境地 。 ”三陶教育创始人张锦超提到 。
在疫情影响下 , 不少线下教培机构也开始转型线上 , 其中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OMO(Online Merge Offline)模式 , 成为大多数线下教培机构的主要选择 。
从去年开始 , 新东方、好未来两大线下教培巨头 , 也开始投入资金大力拓展OMO模式 , 并表示今后几年OMO会是公司发展重点 。
多位线下教培机构向连线Insight表示 , 现在不管采用哪种形式 , 只要还站在台上 , 就仍有翻盘机会 。 而随着监管趋严 , 线下教培机构还会再经历一次洗牌 , 最终谁能留到最后 , 谁就能迎来扩张的机会 。
整顿风波下的线下教培市场
3月10日 , 北京海淀区某写字楼 , 偌大的办公区内一片昏暗 , 整层楼没有开一盏灯 , 乍眼看上去好似没有人上班 , 但工位上折射出的一道道亮光 , 说明这里有人在办公 。
“不敢开灯、不敢大声交流 , 生怕被教委的人发现我们在上班 。 ”北京某家线下教培机构员工高敏告诉连线Insight , 连着“摸黑”上了几天班 , 自己的眼睛快受不了 。
3月9日 , 一份显示由朝阳区教育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工作组办公室发布的 , 名为《关于继续做好我区中小学学科类培训机构、外语语言能力培训机构及与中高考高度相关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停止线下培训和集体活动的通知》的文件在网上流传 。
随后 , 北京市海淀区、昌平区、通州区等地相关停止线下培训的文件 , 也陆续在网上流传 。

|最强监管时代到来,线下教培再历生死劫?
文章图片
图3/7
网传的停课通知 , 图源网络
“没有任何预兆 , 非常突然 。 ”高敏表示 , “原本3月第一周我们刚开启复课 , 但到了3月8日的周一 , 我们又直接停课了 。 ”
也就是从3月第二周开始 , 北京各地教委的工作人员 , 开始对各个线下机构进行巡查 。
“每天下午三四点 , 教委的人都会过来看一下有没有学生在上课 。 ”高敏提到 。
而由于高敏所在的线下机构总部与校区相连 , 近期总部又新招了许多年轻实习生 , 怕被教委工作人员误以为他们在“顶风作案” , 所以一直不敢开灯上班 。
北京将暂停线下培训的消息一传开 , 国内教培领域龙头新东方和好未来的股价一度大跌 。 3月10日 , 新东方股价下跌超14% , 好未来股价下跌11.64% 。
不过 , 有关北京停止线下培训的消息很快被辟谣 。 3月12日 , 北京市教委在“首都教育”官方账号发布声明 , 表示网传“北京继续暂停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和集体活动”消息不实 , 市教委已启动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有序恢复的工作 。
3月15日 , 在北京市召开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26场新闻发布会上 ,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表示 , 随着中小学开学 , 市教委已启动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有序恢复的工作 , 支持符合办学标准、有益于学生学识和综合素质提升的校外培训机构依法依规开展线下培训 。
“针对我国教育培训机构存在的乱象 , 接下来必然会启动严肃的整顿、治理 , 虽然整顿、治理不是要关停所有教育培训机构 , 而是要让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 , 但教育培训机构要反思经营理念 , 调整经营方式 , 这将决定教育培训业的未来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曾发表评论表示 。
然而 , 北京市线下培训机构要想复课并不容易 。 按照规定“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要根据疫情防控、办学标准和行为规范等要求 , 按照自查自评、书面申请、检查整改、公开承诺的程序 , 向各区教委提出申请 , 经各区教委审核通过后 , 才可有序恢复” 。
截至目前 , 高敏所在的线下教培机构还未恢复线下授课 , 这也是北京大部分线下教培机构的现状 , 而由于机构恢复线下授课需要符合北京市办学标准等要求 , 部分没有办学资质的中小机构 , 或许再也没有机会复课了 。
“这次教委查得挺严格的 , 不仅会查机构有没有办学许可证 , 还会检查是否符合消防标准等 。 ”高敏向连线Insight表示 。

|最强监管时代到来,线下教培再历生死劫?
文章图片
图4/7

由于办学许可证流程繁琐且办理时间长 , 不少培训机构都处于无证状态 , 而更致命的是 , 大部分培训机构也没有独立的消防通道 , 这让其无法在消防上达标 。
在此情况下 , 培训机构恢复线下授课的时间拖得越久 , 倒闭的概率就越高 。
“这次风波过后 , 还会再筛掉一波线下教培机构 , 以后线下教育市场会趋向大品牌、大机构 , 留给中小机构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了 。 ”钟离向连线Insight表示 。
大洗牌:中小机构关门 , 巨头扩张抢地盘
“该关停的关停 , 该转让的转让 , 先让自己活下来 。 ”线下教培机构漫艨教育许悠告诉连线Insight 。
作为一家位于福建省三线城市的线下教培机构 , 原本在疫情之前 , 漫艨教育已经在当地开设了五家学习网点 , 拥有兴趣与学科类培训两大业务 , 而且处于盈利状态 。
然而 , 突如其来的疫情 , 打破了许悠对未来的一切规划 。 为了活下来 , 漫艨教育舍弃了三家学习网点 , 还砍掉了兴趣培训类的业务 。

|最强监管时代到来,线下教培再历生死劫?
文章图片
图5/7

在疫情影响下 , 收缩校区、减少成本、保住基本盘 , 成为了国内大部分线下教培机构的无奈选择 。
许悠其实是幸运的 , 至少他还保住了两家学习网点 , 并没有彻底关停 。 据他观察 , 从疫情到目前为止 , 他所在的城市至少有一半的线下教培机构都已经倒闭了 。
“线下教育本身是很看重现金流的行业 , 一旦现金流断裂 , 那真是回天乏术 。 ”许悠表示 。
许悠经历的 , 很多教育机构的创始人也在经历 , 因此 , 很多机构选择了0元转让店面、员工和团队 , 但即使是这样 , 也因为无人敢接盘而倒闭 。
据天眼查发布的《2020 教育行业发展报告》显示 , 截至2020年10月底 , 教育相关企业的注销数量达到13.6万家 。
而据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训教育专业委员会面向全国31个省市的校外培训机构发布的问卷调查显示:受疫情影响 , 有47%的机构预计营收比2019年上半年同期减少50%以上 , 29%的机构预计减少30-50% , 19%的机构将减少10%到30% , 3%的机构将减少10%以内 , 只有1%的机构能与上半年持平 , 另1%的机构有所增长 。
在中小教培机构苦苦挣扎求生时 , 国内两大教培龙头新东方、好未来却在加速扩张 。
据新东方财报显示 , 2020年新东方不断开拓线下学习中心、扩大教学面积 , 截止2020年11月30日 , 新东方在全国的学校和学习中心数量已经达到1518家 , 较上年同期增加214家 , 比上一财季末增加46家 。
除了学校数量增加之外 , 新东方还在向低线城市进行渗透 , 在2021财年首个财报电话会上 , 新东方表示新进入了常州、淮安、台州、宜兴等非一线城市 。

|最强监管时代到来,线下教培再历生死劫?
文章图片
图6/7

“这次疫情期间 , 我们发现一个很明显的变化 , 那就是新东方这类老牌教育机构开始疯狂拓展下沉市场 , 原本我们城市是没有新东方的 , 今年新东方却已经开设了好几家学习中心 。 ”许悠表示 。
好未来同样在大力拓展线下网点 , 据财报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11月30日 , 好未来在102个城市共设有990个教学中心 , 较上个财季末拓展了32个城市与119个教学中心 。
可以说 , 这次疫情对线下海量的中小机构是一次清洗 , 但对教育巨头来说 , 这却是最好的扩张时机 , 新东方和好未来都在不断兼并、整合中小机构 , 以此扩大市场占有率 。
新东方执行总裁兼CFO杨志辉表示 , 未来疫情将带来一波市场整合浪潮 , 在2021财年 , 新东方将继续扩大线下业务 , 目标增加约20%-25%的容量 。
“今后线下教培行业会呈现哑铃状 , 头部机构会越来越大 , 腰部机构则会越来越小 , 今后这种纯靠现金流活着的机构很难生存 , 而个人小作坊式机构虽然规模不大 , 但数量很多 , 所以依旧会是个庞大的群体 。 ”张锦超对连线Insight表示 。
怎么活下去?
没想到刚回到线下上了一周的课 , 现在线下教培机构又通知转回线上听课 , 海淀妈妈孙悦只能再次陪着孩子一起在家上课 。
作为海淀区家长 , 孙悦除了给五年级的孩子报了语文、数学、英语这类学科性辅导班 , 还为孩子准备了美术、声乐这两门兴趣类培训 。

|最强监管时代到来,线下教培再历生死劫?
文章图片
图7/7

这次北京教委对线下教培机构的严管 , 也让以孙悦为代表的家长有些措手不及 。 “还好我报的机构可以无缝转线上 , 否则我又要重新找机构续课了 。 ”孙悦有些无奈 。
从孙悦的经历可以看到 , 为了应对疫情影响 , 很多线下教培机构均开拓了线上业务 , 以此减少生源流失率 。
“线下教培机构因为疫情不得不停课 , 但家长和孩子对教育的刚需依旧存在 , 疫情越久家长越焦虑 , 担心孩子跟不上节奏 , 这也为那些能够提供线上教培服务的机构带来了扩张机遇 。 ”张锦超表示 。
作为一家K12双师辅导为核心的教育全产业链共享平台 , 三陶教育采用线上线下双师辅导的模式 , 为全国多地的线下教培机构提供线上整体化服务 。
据张锦超表示 , 整个疫情期间 , 部分线下教培机构因为及时提供了线上服务 , 扩大了业务规模 , 实现了营收增长 。
“虽然疫情利好了在线教育企业 , 但对大部分家长来说 , 孩子已经在线下教培机构由熟悉的老师带过课 , 且留有没用完的课时 , 如果所在的线下机构能够提供线上教育服务 , 出于对该机构的信任 , 大部分家长还是会选择暂时转向线上的教培机构 , 而不是纯在线教育企业 。 ”一位教育行业从业者向连线Insight表示 。
因此 , 新东方和好未来等老牌线下教培机构 , 也一直在发力线上线下融合的OMO模式 。
2020年1月 , 新东方开始停止运营全国学习中心 , 转而快速布局线上教学系统“云教室” , 将线下课程转移到线上小班直播课 。
据新东方财报显示 , 在2021财年第一季度 , 新东方投资3900万美元改善和维护OMO集成教育生态系统 , 第二季度 , 新东方又向OMO系统投入了5400万美元 。
第二季度财报显示 , 截至2020年11月30日 , 新东方不仅实现了大多数现有城市的全面OMO化 , 还在20个新拓展的周边卫星城市推行OMO在线课程 , 吸引了数量可观的新客户 , 并在低成本下取得了较高的学生留存比率 。
“OMO战略连同本地化和差异化的教学内容 , 能有效地以较低成本提高报名人数和收入 , 同时提高公司长远的盈利能力 。 ”新东方CEO周成刚曾表示 。
好未来同样在进行线上线下融合OMO模式 , 在好未来2021财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 , 好未来CFO罗戎也提到 , OMO策略吸引了大量学生和家长 , 未来一到两年 , 线上、线下融合依然是好未来非常重要的策略 。
对线下教培机构来说 , OMO模式除了能够帮助其留住学生 , 同时线下获客成本也比线上更低 , 也能让优秀师资服务更多学生从而平摊成本 。
“当前情况下 , 走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 , 或许是当前线下教培机构的最好选择 。 ”钟离表示 。
经过疫情的“黑天鹅”事件 , 又将经历最强监管的时代 , 积极求变的机构才能活下来 。 抓住每一场危机背后的机遇 , 也是业内玩家的共识 。
(应受访者要求 , 文中高敏、许悠、钟离为化名 。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