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西北大学喜获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

3月23日 ,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度陕西省科 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发布 。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范代娣教授 , 西北大学杰出校友、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侯洵院士等三人荣获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 。
西北大学化材学院栾新军教授主持的“螺环构筑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获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地质学系任战利研究员主持的“叠合盆地热演化史恢复理论创新及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 生命学院刘建书教授主持的“特色营养健康食品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分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信息学院贺小伟教授主持的“面向肿瘤早期检测的光学分子断层成像方法研究”获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信息学院许鹏飞副教授参与的“彩色地形图智能解译模型和优化理论”获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地质学系杨文强老师参与的“昆仑-阿尔金造山作用过程及成矿背景”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生物|西北大学喜获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
文章图片


生物|西北大学喜获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
文章图片


生物|西北大学喜获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
文章图片


生物|西北大学喜获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
文章图片


生物|西北大学喜获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
文章图片

范代娣 , 女 , 陕西蒲城人 , 1966年1月出生 。 西北大学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 , 生物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 陕西省生物材料与发酵工程“四主体一联合”工程中心主任 。 1994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工系 。
范代娣教授长期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 , 围绕国民经济和健康的重大需求 , 致力于化工制药领域功能生物大分子类人胶原蛋白的发酵合成及其医用敷料的先进制造、高活性药用分子等方面进行研究 , 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 她完成了从基础研究分子设计、功效发现、功效强化、生物安全性实验、产品开发到产业化生产的全链条研究 。 转化成果孵化4个年销售过亿的科技型企业 , 巨子生物专利产品中围绕生物大分子创制的医用敷料类上市7个品类20个剂型 , 为临床提供了优秀的更新换代的新产品 , 医用产品得到广泛应用 , 受益患者千万余例 , 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
侯洵 , 男 , 陕西咸阳人 , 1936年12月出生 。 195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 , 现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 我国瞬态光学与光电子专家 。 1991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生物|西北大学喜获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 侯洵院士在我国瞬态光学与超快光子学领域做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工作 。 在我国高速摄影核心器件和重大装备研制方面做出了多项开创性工作 , 研究成果有力支撑了我国“两弹一星”及惯性约束聚变等国家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 , 推进了我国超快光学和微光夜视等科学技术的发展 , 开启了超快科学技术在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基础科学领域的应用 , 为我国超快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做出了卓越贡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