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苹果抛弃的供应商,只有死路一条?
文章图片
图1/8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黄依婷
来源:连线Insight(ID:lxinsight)
苹果一翻脸 , 又一家供应商暴雷了 。
近期 , 欧菲光发布公告 , 官宣被苹果“分手”的事实 , 承认苹果已终止采购其摄像头模组 。 短短几日 , 其股价从3月16日10.15元的收盘价 , 跌至3月24日的8.32元 。
随后 , 欧菲光进一步公告说明 , 受此事件影响 , 其2020年净利润可能为负 。
文章图片
图2/8
欧菲光11月以来股价走势 , 图源万德
恐慌的情绪在市场蔓延 。 3月23日 ,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汇总的95只苹果产业链概念股中 , 有64只股价下跌 。
“被苹果抛弃-股价暴跌-业绩急转直下” , 这样的剧情在苹果产业链上 , 早已不是第一次上演 。
在苹果多达上百家的供应商队伍里 , 每出现一个新面孔 , 背后都暗含被“抛弃”的厂商 。 从芯片、面板 , 到摄像头、电池 , 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 , 几乎都有过掉队的厂商 , 经历 “从高处跌落”的过程 。
他们之中 , 有些从此一蹶不振、消失于江湖 , 却也有些在跌倒后爬起、重新恢复增长 , 不再受制于“苹果” 。
那么 , 被苹果抛弃的厂商 , 都有过怎样的经历?为何它们命运各异?国产“果链”供应商的前路又在何方?
欧菲光要凉凉?
暴雷的欧菲光 , 正面临艰难的境遇 。
数据显示 , 2019年苹果为欧菲光贡献营收116.98亿元 , 占其当年总营收的22.51% 。 而此次被苹果抛弃 , 不仅意味着欧菲光超过1/5的营收化为乌有 , 还有其专为苹果打造的价值33亿生产线设备 , 也面临巨额减值 。
3月19日 , 欧菲光在对深交所的关注函中回复道 , “因该突发情况 , 公司已紧急启动相关资产的评估工作 , (预计)2020年度净利润可能为负 。 ”
文章图片
图3/8
欧菲光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函回复 , 图源公司公告
一连串的麻烦接踵而至 。
尽管欧菲光声明其操作符合信息披露规范 , 公司于3月12日方才接到苹果终止合作的通知 , 并立即评估影响、发布公告 。 但种种迹象在先 , 这种说法并不能让市场信服 。
早在2020年9月 , 就有媒体曝出欧菲光被踢出苹果产业链的新闻 , 遭到其火速辟谣、强烈谴责 。 但随后 , 欧菲光开启了苹果设备变卖计划 , 并于今年2月宣布 , 拟将苹果摄像头模组相关的生产线 , 转让或出售给闻泰科技 。
一边辟谣 , 一边准备变现 , 无论欧菲光是否提早知晓内情 , 市场对其不信任 , 早已体现在股价上 。 从去年7月14日股价高点算起 , 欧菲光市值从629亿跌至如今224亿 , 蒸发了400亿之多 。
此次传言坐实 , 欧菲光的诚信度无疑还将大打折扣 。
【|被苹果抛弃的供应商,只有死路一条?】另一边 , “接盘”的闻泰科技 , 亦处于舆论漩涡之中 。 按照双方协议 , 闻泰科技已向欧菲光缴纳3亿元收购意向金 , 正展开尽职调查 。 若过程中双方利益无法达成一致 , 闻泰科技可随时“反悔” , 收回意向金 。
苹果的态度 , 成了此项收购能否落地的关键 。 若其决定“翻脸到底” , 不接纳任何与欧菲光相关的产品 , 则闻泰科技与欧菲光的“姻缘” , 也就到此为止 。
这将独留欧菲光抱着几十亿报废资产 , 以及由此带来的资金链断裂风险 。
核心护城河缺失 , 是欧菲光悲剧的核心所在 。
尽管顶着“模组龙头”的名号 , 但欧菲光的科技属性并不高 。 据2019年年报披露 , 欧菲光多达3.6万的总员工里 , 研发人员仅有4739人 。 5%的研发费用率、高达72.8%的资产负债率、27.3%的固定资产比例 , 均凸显其“资金密集”、“劳动密集”的属性 。
这种属性也就意味着 , 欧菲光的宿命只能是被下游压榨、投入高而利润低 。
文章图片
图4/8
欧菲光历年业绩 , 连线Insight制图
2015年至今 , 其历年毛利率没有高过15% , 净利率没有高过3% 。
2019年 , 欧菲光营收519.74亿 , 净利润却仅有5.1亿 , 占营收比重不到1% 。
从风光的“果链”概念股 , 沦落到如今“最惨打工人” , 欧菲光经历不过4余载 。 在这之前 , 与欧菲光有着相同经历的“果链”企业 , 不在少数 。
苹果产业链上的“悲惨打工人”
为苹果打工 , 一种悲惨的命运是 , 将全部身家押注苹果 , 勤勤恳恳、耗时耗力 , 最终一无所有 。
极特先进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 在没有被苹果“相中”之前 , 它是一家生产蓝宝石熔炉的厂商 。 2013年 , 苹果找上门来 , 要求其改为替iPhone生产蓝宝石屏幕 , 附带提供5.78亿美元贷款 。
面对天降大任 , 极特先进火速集资9亿美元 , 在亚利桑那州建立加工厂 , 转型生产蓝宝石屏幕 。
一年之间 , 极特先进在资本市场实现股价翻番 。 但仅仅到次年 , 命运就给了其当头一棒 。
由于担心蓝宝石易碎 , 原计划应用蓝宝石屏幕的iPhone 6 , 全部采用了玻璃屏 , 让极特先进数十亿营收美梦化为泡影 。 一日之内 , 其股价跌近九成 。
2014年10月 , 极特先进裁员超过650人 , 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 。
在呈交给新罕布希尔州破产法庭的公文中 , 极特先进用“既压抑又繁重”来形容与苹果合作的感觉 。
两者合约显示 , 苹果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内生产出大量高良品率的蓝宝石屏幕 , 但有权选择采购与否 , 与此同时 , 极特先进不能将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出售给其他任何公司 。
不堪重负的极特先进 , 最终选择关停厂房 , 还欠下数十亿美元贷款 。
文章图片
图5/8
同样悲惨的 , 还有台湾触控屏幕生产商胜华科技 。
2014年12月上旬 , 在胜华科技东莞厂房门口 , 聚集了几百个讨薪工人 , 以及数十家被欠债的供应商 。
他们都是这家倒闭厂商的受害者 。 就在前几天 , 胜华科技宣布 , 由于资金链断裂 , 子公司东莞万士达、东莞联胜以及苏州联建停工 。 自此 , 在大陆干了30年的胜华科技全线停摆 , 数万员工就此失业 。
这都是由苹果一个改变的决定引起的 。
在一代经典的iPhone 4上 , 胜华科技曾是其最大的触控屏供应商 。 但到研发iPhone 5时 , 苹果为了追求更纤薄的机身、更通透的显示效果 , 选择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In-Cell显示技术 , 引来华为、联想等手机同行纷纷跟风 。
后知后觉的胜华科技 , 却还在大举增建厂房、扩大产能 , 殊不知很快迎来“被分手”的噩运 。
关闭厂房后 , 胜华科技债台高筑 , 直至被蓝思科技以12.2亿收购旗下子公司 。 2021年 , 胜华科技在台湾的多处厂房 , 也正寻求拍卖 。
文章图片
图6/8
除了这些破产倒闭的悲惨案例 , 一些厂商由于技术路径尚有价值 , 被苹果时而抛弃、时而启用 , 日子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
台湾宸鸿科技就是这样的典型 。
2007年初iPhone刚刚发布时 , 当乔布斯在台上激情澎湃地演讲 , 坐在台下的江朝瑞和孙大明激动得失声痛哭 , 他们即是触摸屏生产商宸鸿科技的老板 。
江朝瑞在接受台湾《商业周刊》采访时表示 , 自己为时6年 , 烧掉12亿新台币 , 就为这小小的一块触摸屏 。 在为苹果联合开发触摸屏技术的两年内 , 他们攻克了上百道精密工艺 , 与他一起合作的技术负责人 , 曾不下9次因为艰难而提议:“老板 , 我们放弃吧 。 ”
接下来 , 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戏码 , 却没有上演 。 宸鸿科技多年琢磨出的高精尖技术 , 反而引来苹果对其一家独大的担心 。
仰仗着强势地位 , 苹果要求宸鸿科技将技术高价转售给竞争对手 。 由于苹果是其60%的营收来源 , 掌握其销售命脉 , 宸鸿科技不得不从 , 只得将核心技术拱手相让 , 引来诸多对手分食订单 。
2012年 , 苹果iPhone 5转向其他技术路径 , 导致宸鸿科技七成订单消失 。 2015年 , 其更创下每股57元的巨亏纪录 。
尽管之后 , 苹果又重新与宸鸿科技合作 , 但同时引入伯恩光学、京东方等多家对手 , 牵制其势力 。
2015至2019年 , 宸鸿科技历经两年亏损、3年盈利 , 而3年盈利中 , 其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263.8%、-90.7%、-6.7% 。 过山车式的业绩 , 显示了其被苹果随时拿起、随时放下的卑微地位 。
每年 , 苹果都会更新前200家供应商名单 , 剔除一些“旧爱” , 补充一些“新欢” 。
在2019年的名单里 , 5家中国内地和香港企业消失 , 另有11家厂商补入 。 对很多供应商而言 , 此名单上一个小小的排位变化 , 意味着命运的重大转折 。
但也有极少数“果链”企业 , 几经起落后 , 摆脱了苹果的控制 , 跑出自己的增长曲线 。
谁最终成功“去苹果化”?
在2007年第一场iPhone发布会上 , 乔布斯引用了计算机图像接口先驱Alan Kay的一句话——“真正认真对待软件的人 , 就应该自己做硬件 。 ”
很多苹果硬件供应商为此深受其害 。
最近营销翻车的英特尔 , 被苹果抛弃过两次;IBM与苹果合作近11年后 , 换来了乔帮主的一句“再见 , 没开玩笑” 。 而GPU(图形处理器)巨头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 在遭遇被苹果“抛弃”、“挖墙脚” , 而后“卖身”的悲惨变故后 , 依靠强大的技术能力 , 最终东山再起 。
依靠芯片晶片和软体IP(知识产权)技术 , Imagination曾是苹果图形处理器的重要供应商 , 每年苹果支付的许可费与专利费占到了该公司总营业收入的一半以上 。
有了苹果这棵“大树” , Imagination在移动GPU的市场份额一度达到50%以上 。 2015年以前 , 苹果甚至成为Imagination持股将近10%的大股东 。
尽管双方合作愉快 , 但苹果从未停止过GPU自研步伐 。
2013年 , 苹果曾秘密聘请了至少12名前AMD工程师 , 以及飞思卡尔、IBM等多家芯片供应商核心技术人才 , 组建“Orlando GPU团队” 。
2016年 , 苹果的“黑手”伸向了Imagination 。 据美国媒体《Mac Rumors》爆料 , Imagination多达25名员工被苹果挖去 , 其中包括COO、硬件工程副总裁、多位高级研发人员 。
挖空对方的核心人才 , 苹果的“分手信”很快就来了 。 2017年4月 , 苹果宣布将在15~24个月内停止使用Imagination的GPU设计 , 转而采用自己设计的产品 。
此后 , Imagination元气大伤 , 股价曾在一天之内暴跌超7成 。 2个月后 , 其就以6.75 亿美元的价格打包卖给私募基金公司Canyon Bridge 。
文章图片
图7/8
Imagination 2016-2018年股价 , 图源万德
此后 , Imagination一面深耕技术 , 一面谋求多元化 , 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
在智能手机领域 , Imagination开拓了安卓手机市场 , 为中兴、华为等厂商提供视觉和通信类IP 。 2019年 , 其占据手机GPU市场约1/3的市场份额 。
除此之外 , Imagination还积极开发汽车、AIoT、边缘计算、数据中心等新兴市场 。
在汽车领域 , 依靠图形处理、光线追踪、PowerVR等世界领先技术 , Imagination在2019年汽车行业GPU市场份额高达43%;在人工智能领域 , Imagination成为业内唯一一家可以同时提供半导体知识产权(IP)、射频设计、软件和认证的全系列产品的企业;在5G、物联网等领域 , 其创造的收入也达到公司总营收的10%-30% 。
而目前更戏剧化的进展是 , 苹果由于GPU开发进展不及预期 , 重又谋求与Imagination合作 。 2020年1月 , 两者达成一项新的多年期授权协议 , 苹果将每年支付给Imagination专利授权费 。
能让苹果吃“回头草” , 足以说明其技术之不可替代性 。 而有了汽车、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多领域核心技术 , Imagination也不会如昔日般将命运置于苹果手中 。
同样被苹果抛弃过 , 但成功实现多元化转型的 , 还有国产锂电池企业欣旺达 。
2020年 , 欣旺达实现营业总收入296.9亿 , 同比增长17.6% , 其中手机业务营收比例 , 已从2015年的77%降至55% 。 笔记本电脑、动力电池两大领域营收增速超过40% , 成为增长主要来源 。
文章图片
图8/8
欣旺达2020年营收结构 , 图源高工锂电
欣旺达多元化发展的契机 , 也是因为被苹果“抛弃” 。
2011年 , 在苹果iPhone 3、iPod电池供应中 , 欣旺达占比高达20% 。 但到了iPhone 4 , 苹果就抛弃欣旺达 , 转而与其他竞争对手合作 。
失去苹果订单后 , 欣旺达一度创下史上最大利润跌幅 。 2012年 , 其净利润同比下滑13% 。
随着国产手机崛起 , 欣旺达转而投向小米、中兴、华为等安卓手机供应链 。
与此同时 , 通过自研、并购等手段 , 欣旺达切入动力电池产业链 , 成为雷诺日产、吉利、上汽通用等多家车企电池供应商 。
2020年 , 尽管其汽车及动力电池业务仍未实现盈利 , 掉出当年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榜单 , 但从其历年平均20%以上的营收增长率、非手机类业务每年营收占比提高的情况来看 , 其“手机电池厂商”的标签 , 正逐渐弱化 。
苹果的强大 , 决定了它的强势地位 。 而今 , 它还在壮大 , 近半年以来 , 随着iPhone 12大卖、APP Store逐渐开业 , 苹果的股价从2020年7月1日至今 , 涨幅将近35% 。
与之对比的 , 却是“果链”的一片“萧条” 。 去年7月1日至今 , 立讯精密市值跌去上千亿元 , 欧菲光股价跌幅高达55% , 歌尔股份市值蒸发亦逾百亿 。
“代工厂撤离中国”、“337调查”、“欧菲光事件”等 , 与苹果相关的一举一动 , 都在牵动着代工厂的命运 。 一张苹果入场券 , 固然价值不菲 , 但太过依赖苹果却极其危险 。
如何培养核心技术 , 逃脱“寄人篱下”的被动命运 , 才是“果链”厂商们持续发展的终极出路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硬件|汽车之家年底裁员,员工称多个职能部门已被撤销
- 截图|靠抄袭对标苹果?心动黄一孟指责小米新版游戏中心抄袭TapTap
- 换卡|突然宣布:被迫停止运营!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社交|Facebook被指试图在美政客中抹黑前雇员Frances Haugen声誉
- 实力比|小米12对标苹果遭嘲讽?雷军:国产手机的实力比想象中强,有和苹果比较的勇气
- Apple|法官称苹果零售店搜包和解协议虽不完美,但可继续进行
- AirPods|苹果谈论AirPods 3:最大榨取蓝牙技术,希望获得“更多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