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从去年开始 , 手机游戏身上的标签越来越多 , 除了娱乐 , 社交和专业竞技的标签正在慢慢变得明显 , 手游厂商也开始通过升级或发布新游戏 , 试探手机性能的天花板 。 在这种背景下 , 腾讯 ROG 游戏手机 5 发布了 , 自从18年 ROG进入手机领域 , 到今年这已经是第四代产品了 。
文章图片
在我这段时间的体验过程中 , 也一直想要明确腾讯 ROG 游戏手机 5身上的标签 , 最终我也确定了「理想化」这个标签 。
【理想化的设计:贯彻到底的 ROG 基因】
对于游戏手机的外观 , 我一直都觉得它就应该是与众不同的 , 幸好腾讯 ROG 游戏手机 5 也是这样做的 。
整个机身后盖是一块不会影响手感的平整玻璃 , 摄像头部分则是延续至今不规则设计 。
文章图片
在背面的纹理中间 , 则是这部手机的「灵魂」——一颗大尺寸的 ROG logo灯, 在内置的智控中心App里 , 可以修改控制logo的灯光样式 , 支持的颜色变化也很细腻 。 同时它也是一颗大号的呼吸灯 , 有通知、来电、通话 , 或者是充电 , 都有对应的灯光提示 。 正面呼吸灯则是在顶部听筒左侧 。
文章图片
在开头我也提到了手感 。 因为6000mAh的电池和新升级的矩阵式液冷散热架构 , 所以腾讯 ROG 游戏手机 5 很有分量 。 为了保证手感 。 手机的边框和边角做了一个自然的弧度 , 横屏打游戏时 , 手机两端是完全贴合掌心的 , 而且食指也会自然接触到边框上的两枚Airtrigger 触摸传感器 。
文章图片
因为是游戏手机 , 所有手机的各个接口位置也都经过了优化 。 底部充电口和「罕见」的 3.5mm 耳机接口放在了两侧靠边的位置 , 另一个支持充电和输出的定制接口放在了左侧边框的正中间 , 旁边是连接最新酷冷风扇5 的触点 。
文章图片
酷冷风扇5 是我为了实现六指操控而专门选配的 。 因为我这台是ROG 游戏手机 5 , 不是Pro , 也不是幻影 , 所以它想要实现六指操控 , 需要外接酷冷风扇5 。 其实相比Pro和幻影背后的虚拟按键 , 我更喜欢这种手感段落清晰的物理按键 , 不仅能给手机降温 , 最重要的是它的按键位置更自然 。 正常握持时 , 两枚中指很自然的就落在按键上了 , 像握游戏手柄一样 , 能让我这种六指初学者快速适应 。
文章图片
因为是定制接口的风扇背夹 , 所以其他手机是无法对它适配的 。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来 ROG 和其他游戏手机厂商的区别 。 除了新增的两枚侧边按键 , 酷冷风扇5 延续了背部支架设计、底部3.5mm耳机接口 , 甚至装上之后 , 手机的 X 模式会升级成 X模式+ , 进一步释放手机性能 , 这种软硬件结合设计 , 也会让人觉得这个搭配是理所应当 , 选配自然就变成了必备 。 其实这种方式大家应该也熟悉:「我提供给你更好的游戏体验 , 但你只能在我的平台上体验到 。 」没错 , 就是电脑配件厂商的那套方法论 , 目的就是为了打造自己的手机游戏平台 。
而这也是ROG在设计方面最为理想化的地方 , 毕竟手机玩家对配件的依赖程度是远低于电脑玩家的 , 想通过配件提升用户粘度 , 这个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
【理想化的操控:不难学的六指操控】
【操作|腾讯 ROG 游戏手机5 上手体验:游戏手机?NO!游戏机?YES!】六指操控是这一次腾讯 ROG 游戏手机 5 的重点 。 大家印象里的六指操作都是大神专属 , 普通玩家想要学会六指操控并不容易 , 但不可否认六指确实能提升操作 。 ROG 这一次推出的六指操控 , 虽然跟六根手指点按多个按钮还有些差距 , 但通过物理按键的形式 , 确实能让初学者实现同时点按六个按钮 , 提升操作可能性 。
文章图片
使用方式也很简单 , 只需要在游戏界面右划 , 呼出 GAME GENIE , 设置AirTiggers 超声波肩键映射 , 然后通过映以就能实现多种多样的操作 。
文章图片
我也在常玩的几个游戏中 , 添加了不同的按键映射方案 。 比如刺激战场中 , 通过映射下蹲、开火、瞄准键 , 搭配视角滑动 , 实现在遇到敌人时快速下蹲开镜射击 , 提升对枪胜率;又比如是在使命召唤手游中映射下蹲 , 遇敌时快速触发滑铲射击 , 躲避子弹的同时击杀敌人;甚至是在原神中 , 映射角色切换和技能按键 , 快速释放出多角色组合连招;
文章图片
再搭配体感操控 , 通过手机前后左右的翻、转、平移 , 以及上下晃动 , 实现诸如换子弹、打药、喝药水等非及时性的动作 。 像我比较常用的就是摇晃换弹 , 这个功能在决赛圈对拼非常有用 , 我经常都是在残血之后找掩体打药 , 之前打药的时候没注意 , 总是被偷袭导致后开枪 , 而这个功能就能让我的手指一直放在开火键上 , 看到敌人直接通过肩键开火就行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理想化的硬件:想到做到的堆料狂魔】
对于游戏手机的配置 , 其实本不应该是介绍的重点 , 毕竟现在游戏手机的硬件公式其实很明确:当下最好的处理器+大内存+散热 , 但这一次腾讯 ROG 游戏手机 5 的配置 , 还是让我决定单独分出一部分来介绍 , 因为有三点真的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
文章图片
首先是可能比你电脑内存还要大的16GB运行内存 。 我在使用期间 , 尝试打开过20个app , 包括我常用的微信、微博、还有各种游戏 , 返回到第一个打开的app , 后台依旧没有被杀 , 还是可以正常使用的状态 。 又比如我在写这篇稿子的时候 , 通过 HandShaker 给电脑传照片 , 结果一两个小时过去了 , 软件依然和电脑保持着连接 , 换做平常的安卓机 , 软件后台多半已经被杀死了 。
文章图片
其次是它的这块屏幕 。 如果有朋友留意过今年新的三款游戏手机 , 会发现它们统一都有了更高的刷新率 , 但在分辨率上却迟迟还都是1080P 。 这里我觉得除了有市场方面的因素 , 同时也和游戏软件和硬件压力有关 。 毕竟还没有一款游戏有适配2K分辨率 , 多数游戏在2K屏下 , 还是以1080P的分辨率进行输出 , 升级2K屏目前对于游戏体验的提升为零 。 另外更高的分辨率 , 对于手机的功耗和画面输出都会造成更高的压力 , 即使有大容量电池 , 也会压缩目前游戏手机的续航时间 , 所以高刷新率的1080P屏幕 , 对于游戏手机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
文章图片
腾讯 ROG 游戏手机 5 的这块屏幕 , 是一块6.78英寸屏幕 , 三星历史上刷新率最高的AMOLED屏幕 , 独特的20.4:9屏幕比例 , 玩王者或者吃鸡的时候 , 我发现视野明显是要比在iPhone上更宽的 。 最高144Hz刷新率、300Hz触控采样率、800nits 户外可读亮度、支持HDR10+ 。 不仅视野广 , 玩游戏的视觉体验也很爽 。
文章图片
最主要的是这块屏幕 , 针对触控响应还专门做了优化 , 实现了24.3ms的全链路触控响应 。 这个数值虽然听起来有点大 , 但是要知道 , 从我手指点击屏幕 , 后面还要经过识别、响应、反馈、视觉反馈等等一整套流程 , 所以这个数值只是看起来大 , 我平时在玩游戏或者浏览微博信息流 , 这款屏幕给我的感觉只有四个字:令行禁止 。 多快地滑动微博 , 也能说停就停 。
文章图片
最后是它的音频表现 。 我第一次把音量开到最大进入游戏的那个效果 , 我到现在都还记得 。 首先前置的双立体扬声器 , 是两枚长7磁铁12*16的超线性扬声器 , 音箱增大35% , 并且每个扬声器还有一个专用的放大器 。 另外它还通过低音增强技术、频率响应校正、瞬态响应优化、串扰消除等技术 , 还原增加声音细节 , 消除声音中会存在的干扰 , 保证我能从扬声器中听到我想听的声音 。 并且前面所说的这些技术 , 同样是可以通过「先进」的3.5mm耳机接口体验到 。
【理想化的相机:可能并不重要 , 但它还是做了】
说实话 , 其实很少人会去看一台游戏手机的拍照怎么样 。 但毕竟是深度评测 , 该有的项目还是要有的 。 所以我们只简单看一下 , 对相机综合素质考验更高的夜景样张表现如何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说实话 , 我本来对于它的夜景表现没抱什么期望 , 但结果挺让我意外的 。 无论是广角还是超广角 , 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 , 都会自动触发3-4秒的夜景模式 , 最终呈现的画质也不错 , 而且对画面中的高光压制很舒服 。
另一方面 , 因为有旗舰级的硬件加持 , 它给我的拍照体验也不错 。 比如触发夜景模式之后 , 拍摄键周围会有一圈倒计时进度条 , 当进度条结束 , 我点击照片可以零延迟直接查看 , 要知道这一点在一些旗舰机上都是做不到的 。
【理想化的系统:虽然简洁但足够专一】
如果真让我说有什么不太满意的地方 , 那可能只有系统了 。 这也算是 ROG 的老毛病了 。 ROG 5上的系统 , 是基于 Android 11 开发的 ROG UI , 整体体验和原生系统比较像 , 和腾讯的联名也更多是体现在游戏优化方面 。 目前主流系统上 , 一些常见的人性化设计都没有 , 第三方图标适配也几乎为零 。 如果想把它当成主力机 , 我真的要适应一段时间 。
文章图片
有的朋友看到这里可能就疑惑了 , 那它为什么不直接上原生系统呢?其实 ROG UI对系统进行优化了 , 不过更多是在游戏方面 。
在桌面Dock栏的最中间 , ROG UI 的游戏核心——智控中心 。
文章图片
在这里可以直接设置每款游戏运行时的性能调教 , 甚至能详细到控制温度上限保护、CPU性能、GPU性能、RAM性能等等 。
文章图片
又或者是每款游戏的触控准确性、跟手性、灵敏度 , 以及边缘防误触方案 。
文章图片
而在旁边的控制台 , 则可以设置手机不同场景下的灯光、各个性能模式的切换 , 以及网络优化相关的设置 。
文章图片
如果你是为了打游戏买了腾讯 ROG 游戏手机 5, 那么你打开这一个App就足够了 。
【总结】
看到这里 , 大家可能已经感觉到了 , 腾讯 ROG 游戏手机 5 并不想做一台简单的手机 , 它的理想是做一台「有纯粹且极致游戏体验的手机」 。 这其实也是我心目中游戏手机的最终形态:为了实现最简单纯粹的体验 , 一步一步的优化显示、触控、音效、网络、性能这些方方面面 。 这些优化可能不会让所有消费者们心动 , 但对于手游玩家确实十分重要的 。
文章图片
如果之前游戏手机厂商是并驾齐驱 , 你追我赶 , 那么在今年就开始了分道扬镳 , 走向不同的发展道路 , ROG 走的正是一条和其他游戏手机厂商相反的道路:弱手机重游戏 , 这在当下的游戏手机市场无疑是最为理想化的 。 至于为什么要通过理想驱动 , 也许是因为 ROG 做硬件的基因太强 , 又或者是是本身对游戏手机的理解 , 假设有一天不需要SIM卡也能获得稳定且免费的网络 , 那我相信 ROG 会是第一个抛弃手机这个载体的 , 毕竟它想提供最纯粹游戏体验 。
推荐阅读
- ASUS|ROG Maximus Z690 APEX DDR5主板实测 转接卡让DDR4内存顺利点亮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
- 平板|消息称 ROG Flow Z13 游戏平板搭载锐龙 6000 处理器
- 吴祖榕|上线 2 周年,用户数破 2 亿,腾讯会议和我们聊了聊背后的产品法则
- 硬件|上线两年用户破两亿,腾讯会议还能做什么?
- 设计|腾讯宣布企业级设计体系 TDesign 对外开源
- 警告!|冒充老干妈员工诈骗腾讯被判12年 两被告提出上诉
- Tencent|继百度网盘后腾讯微云也已解除限速 不用单独下载App
- 文化|“视频会员”的意义,藏在腾讯视频VIP九周年里
- Windows|第三方软件让你实现Windows 11任务栏拖拽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