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让未来庭审更加智能虚拟

专题 
穗法新征程 
广州市中院首次发布5G庭审本同步质证等创新成果 
5G智传笔可实现纸屏同步 , 实时传输;5G庭审本实现多方开庭、同步质证;5G随身云盒实现用户智能密码钥匙和数据通信安全的保障;5G-LIM系统将实物证据、实体场景等三维建模 , 实时上云、上链保存——日前 ,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举办广州5G智慧法院实验室启用暨2021年成果发布活动 , 首次发布以上创新成果 。  
广州中院副院长吴翔指出 , 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 具备“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等特性 , 是未来科技战略的制高点 。 将5G技术与法院审判业务深度融合 , 助力审判执行工作提质增效 , 是广州智慧法院建设的重要方向 。  
2019年4月 , 广州中院与广州联通签订“广州5G智慧法院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 启动全国首个5G智慧法院建设 。 经过二年探索和实践 , 3月26日 , 广州5G智慧法院实验室正式启用 。 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 , 广州中院吸纳一线法官参与 , 组成“法官+技术人员”组成攻关小组的模式 , 确保研发成果实用好用 。  
“广州中院作为国内领先的智慧法院领导者 , 与其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 , 可以更好地基于具体司法业务场景 , 孵化5G智慧司法新产品 , 进而推广复制到全国 , 为全国贡献广东智慧 。 ”广州联通总经理闻屏介绍了广州联通参与广州5G智慧法院实验室建设相关情况 , 并表示将进一步深化试点工作 , 遵循5G+AOL智慧司法体系的理念 , 优化升级广州5G智慧法院实验室 。  
广州中院院长王勇表示 , 今年3月上旬 , 广州中院印发了广州市法院信息化建设(2021-2023年)三年发展规划 。 按照规划 , 广州法院将着力推动AOL全业务线上办理体系 , 完成人民法院信息化4.0版总体框架建设 。  
“接下来 , 我们将以规划为蓝本 , 进一步整合资源 , 激发创新活力 , 以5G智慧法院实验室为孵化器 , 促进更多创新技术和产品成果落地应用 , 为全省全国的5G智慧法院建设提供‘广州经验’ , 助推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 ”王勇表示 。  
文/魏丽娜、彭勇、成杰 
创新 
5G智传笔实现纸屏同步 5G庭审本实现多方开庭同步质证 
据了解 ,  除了上述这些成果 , 近两年来 , 广州中院与广州联通还就5G智慧法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 结合人脸识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 , 开发了5G+庭审系统、5G+司法区块链、5G+智慧法院体验区、5G+E法亭、5G+AOL授权见证系统、5G+云办案办公体系等多个5G司法应用场景 , 推动5G技术与法院诉讼服务、智慧庭审、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破产等业务融合 , 不断提升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效率 。  
1.5G智传笔 
可与载有5G模块的设备对接 , 可实现纸屏同步 , 实时传输 。 具有一键分享 , 多人观看;精准查找 , 分类有序;离线存储 , 笔记不丢失;笔迹回放 , 还原创作过程;一键识别 , 字迹变成可编辑文本的能力 。 主要应用于庭审、外出办公、会议等场景使用 , 将重要的纸质笔记材料同步电子化存档、及时传输、同步分享、无须二次转发;会议记录免整理 , 书写原笔迹可远距离通过云服务上传到接收终端 。  
2.5G随身云盒 
运用5G安全专网技术 , 实现物理双系统的隔离 , 保证办公网络的安全性 。 具有数据存储加密、终端安全管控、移动安全接入、移动安全通信的能力 。 主要应用于强加密领域移动PC端 , 解决移动办公面临的“一机两用”问题 , 是用户智能密码钥匙和数据通信安全保障工具 。  
3.5G庭审本 
运用5G大带宽、低时延、海量物联的能力 , 将互联网庭审及质证系统结合在一起 , 实现多方开庭 , 同步质证的能力 。 可实时查看庭审动态 , 并同步证据材料、质证信息 。 主要应用于在线上开庭及提审询问中 , 移动庭审本可放置于看守所、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中心等处 , 当事人只需在移动庭审本前即可完成线上开庭和质证同步进行 , 解决了目前在特殊时期的开庭难提审难问题 , 以及庭审中质证的痛点 。  
4.5G-LIM系统(法律信息建模) 
运用5G技术 , 结合AI、大数据等能力 , 实现物证存储形式、数据采集技术、区块链技术、系统联动方式、物证送达方式、物证保管规则的创新 , 主要应用于物证、现场、伤情等还原 , 在知识产权案件特别是侵犯专利权、商标权等案件 , 往往会有大量实物证据 。 物证保管 , 退还等规范难度大 , 结案后的物证销毁等问题 , 解决法院的“物满为患”的现状 。 在刑事领域物证建模、犯罪现场的还原、受害人伤情的还原等 , 多个相关部门取证办案等问题 , 对于物证保管问题均可迎刃而解 。  
解读 
未来庭审将更加移动化、虚拟化与智能化 
广州中院科技信息处处长黄健表示 , 随着5G技术与智慧法院应用的结合 , 基于5G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特点 , 未来的庭审会更多的具有移动化、虚拟化与智能化的特点 。  
【|“黑科技”让未来庭审更加智能虚拟】“在移动化方面 , 我们可以看到这次发布的5G庭审本、5G智传笔等产品 , 更好的打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 , 实现庭审随时随地均可开展 。 ”黄健表示 , 在虚拟化方面 , 随着虚拟法庭、互联网法庭的普及 , 数字化庭审将无限接近线下庭审的现场感与仪式感 。 在智能化方面 , 数字化建模、语音智能识别等技术将在未来庭审中更好的辅助法官 , 提升庭审的质量与效率 。  
众所周知 , 5G作为新基建的首要方向之一 , 在国家产业发展进行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 5G技术带来的是产业的变革 , 如何孵化具体的行业应用是其面临的挑战 , 这就需要运营商与标杆单位合作共同探讨行业应用场景 。  
5G技术在法院业务全流程中都有哪些结合点? 
黄健表示 , 例如发布的5G庭审本、5G-LIM法律信息系统、5G 智传笔和5G随身云盒在各个法院业务中都有助于法院办案办公的效率提升 。 基于5G增强移动宽带、超高可靠低时延的网络特点 , 许多司法终端设备的计算与存储能力可以从本地转移到云端 , 这样可以更好地再降低设备的重量与制作成本 , 同时 , 更加方便法官、律师等人员使用 。 另外 , 基于5G网络实现设备的统一连接与统一纳管 , 可以更好地让数据形成沉淀 , 为智慧决策积淀丰富的数据基础 。  
5G-LIM系统是一个什么样的系统? 
黄健介绍 , 5G-LIM系统是由广州中院以及广州联通共同提出的法律信息建模Legal Information Modeling , 就是利用3D扫描技术将案件相关的实物证据、实体场景等进行三维建模 , 通过5G技术实时上云、上链进行保存 , 构建实物证据和实体场景的数字孪生体 , 使案件的实物证据等方面的质证工作能够更科学、更高效 。  
此外 , 5G庭审本搭载了互联网庭审+质证双软件系统 , 可以实时查看庭审动态 , 同步证据材料、质证信息 , 提供比普通笔记本更高的安全性能和更灵活的大带宽网络接入能力 , 参与网络庭审的各方只需要5G庭审本即可完成线上开庭的各类需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