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涌入、资本押注 脑机接口的风能吹起来吗?


|巨头涌入、资本押注 脑机接口的风能吹起来吗?
文章图片
图1/3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王古锋
来源:连线Insight(ID:lxinsight)
脑机芯片 , 作为一项科幻感十足的产品 , 人们对其最初的印象还停留在《黑客帝国》《赛博朋克2077》等影视和游戏中 。 但随着脑机接口的发展 , 科技正在照进现实 。
近期 ,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对未来10年作出展望时提到 , 在与AR和VR的结合上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将有一个重要的方面——脑机接口 。 ”
今年2月 ,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初创公司Neuralink , 正在通过电脑芯片与猴子的大脑进行连接 , 从而使猴子能够通过自己的意念来操控乒乓球游戏 。
马斯克还表示 , “这只猴子看起来很开心 , 你几乎看不到连接电脑芯片的位置 , 这不会对它造成任何不便 , 而且这只猴子看起来很正常 。 ”

|巨头涌入、资本押注 脑机接口的风能吹起来吗?
文章图片
图2/3

前沿技术持续推进的同时 , 脑机芯片的实际应用也在不断前进 。
在国内 , 以博睿通为代表的数十家创投公司 , 正致力于研发脑机设备 , 帮助癫痫病等患者恢复健康;
巨头也在进军 , 腾讯成立优图实验室 , 阿里公布“淘宝意念购”计划 , 拟在深度学习等方面 , 展开脑机结合的探索 。 在近日 , 游戏公司米哈游也与瑞金医院合作 , 押注脑机接口 , 打造游戏“虚拟世界” 。
从医疗、教育 , 到游戏、消费、智能汽车 , 脑机接口均有着丰富的落地空间 。
不过现实层面 , 作为一门极具专业性的学科 , 脑机接口的发展仍面临来自技术、政策和伦理等多方面挑战 。
那么 , 将大脑与机器相连的成功距离我们还有多远?脑机接口能商业化落地吗?
脑机接口的风口来了?
作为当前最前沿的黑科技 , 脑机接口正引来诸多大佬的站台与讨论 。
2020年12月 , 阿里巴巴达摩院公布了2021年十大科技趋势 , 达摩院院长张建锋提到 , 人脑与机器结合 , 将帮助人类超越生物学极限 , 从更高维度空间解析人脑的工作原理 , 让很多关于“意念控制”的幻想在未来成为现实 。
今年2月 , 科技狂人马斯克透露 , 他的脑机接口初创公司Neuralink已成功在一只猴子的大脑中植入脑机接口装置 , “如果进展顺利 , 我们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进行初步的人体试验 。 ”
对马斯克激进的技术路径 , 扎克伯格却表达了不同的见解 。 今年3月 , 他在接受采访时提到 , “我们不认为人们会为了用VR/AR而愿意把头钻开” , 他提到脑机接口应借助于佩戴设备 , 与VR、AR的工作从根本上交织在一起 。
对脑机接口的应用前景 , 有大佬强烈憧憬 , 也有人表示担心 。
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曾公开表示 , 马斯克这项技术相当于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 在其看来 , 人类应该严格限制脑机接口的使用范围 , 仅允许其在临床医学上 , 用来治疗和帮助一些残障人士、精神疾病患者等 , 但在广泛的人类世界中使用脑机接口却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
虽然关于脑机接口的争议不休 ,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 , 近些年在脑机接口领域 , 不论是融资次数 , 还是融资数额都在呈现加速趋势 。
根据连线Insight对公开信息的梳理 ,2018年以来 , 国内脑机接口的融资不断增多 。
2018年12月 , 妞诺科技获得TalkingData腾云天下、和悦资本、探针资本数千万元的战略投资;
2019年 , 臻泰智能获得了联想创投数百万元的天使轮融资;
【|巨头涌入、资本押注 脑机接口的风能吹起来吗?】2020年 , 脑陆科技获得了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1亿元的A轮融资;
2021年 , 国内脑机接口公司NeuraMatrix获得了数百万美元的Pre-A轮融资 , 博睿康获得了过亿元的B轮融资 , 由红杉资本独家领投 。
历数几个典型案例 , 连线Insight发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 , 脑机接口企业融资数额不断扩大 , 至2020年 , 已出现上亿元融资规模;其次 , 脑机接口企业的融资进度不断跟进 , 2019年及以前 , 行业普遍以战略投资和天使轮融资为主 , 而到今年 , 已有企业挺进到B轮融资;而投资方的身份 , 也逐渐由小资本机构过渡到明星资本机构 。
创业公司冲锋带头 , 巨头也没闲着 。
在国外 , 不仅有马斯克为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奔走呼吁 , 五大科技公司(苹果、亚马逊、谷歌、微软、脸书)中 , 除了苹果和亚马逊外 , 剩余三家都已经明确支持发展脑机接口 。
谷歌意图切入教育领域 , 2020年9月 , 谷歌已经与BrainCo、Somos等脑机接口企业合作 , 为学生研发专门的设备 , 并搭配特定的教材 , 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
微软则曝光了一项新专利 , 其打算在操作系统上实现脑机结合 , 也就是说 , 未来微软的操作系统 , 不需要鼠标、键盘 , 仅仅通过人脑发出指令信号就可使用 。
脸书则是在VR上继续发力 , 让VR和脑机接口结合 , 让人可以通过眼睛看到大脑的所思所想 。 在今年3月的专访中 , 扎克伯格也表示 , 其最终目标是实现虚拟技术与人脑的结合 , 改变人类的工作方式 。
而国内来看 , 阿里的脑机接口将用于电商老本行 。 2020年 , 阿里推出“淘宝意念购”计划 , 也许在将来 , 人们不用手机电脑 , 动动脑子就能实现购物、下单 。
作为腾讯旗下顶级的人工智能实验室 , 优图实验室也在探索脑机接口 。 优图实验室总监郑治枫表示 , 脑机接口未来将有广阔的应用场景 , 将继续攻坚这一领域 , 推动脑机接口的落地应用 。
就连米哈游这样的游戏公司 , 也对脑机接口颇感兴趣 。 近日米哈游爆出与瑞金医院合作 , 米哈游CEO蔡浩宇也提到 , “希望在2030年 , 打造出全球十亿人愿意生活在其中的虚拟世界 。 ”
脑机接口在哪些领域落地了?
脑机接口最初源自于实验中一项有趣的发现 。 1969年 , 美国科学家菲兹发现 , 猴子大脑的神经元活动可传递至极细的金属丝上 , 使得生物反馈仪的指针发生偏斜 。
这是科学家首次证实脑电波可以控制外部设备 , 但菲兹没有意识到 , 他创造了世界上首个脑机接口 。
沿着菲兹的发现 , 此后的科学家发明了“非侵入式”脑机接口 , 即在大脑皮层涂上导电膏 , 再贴连各类传感器 , 从而实现对大脑神经信号的收集 。
与此同时 , 另一种与大脑结合更紧密的“侵入式”技术也在发展 。 它需要将芯片塞进大脑里面 , 就像马斯克演示的三只小猪 , 在接受了外科手术后 , 其大脑被植入芯片 , 可在颅内收集神经信号 , 再通过无线电波的形式传输到颅外的机器设备 。
相比于“侵入式” , “非侵入式”技术更温和 , 对人体风险小 , 因而是目前业内的主流技术方向 。
基于上述原理 , 脑机接口已经有了初步的应用 , 尤其在医疗健康和教育领域 ,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 都有一些落地的案例 。
难有人想象 , 在2014年的时候 , 巴西世界杯足球赛上 , 28岁的截瘫青年朱利亚诺·平托身穿基于脑机接口的“机械战甲”为当届世界杯开球 。 这项技术正是由脑机接口的权威专家米格尔·尼可莱利斯主导发明 。
当时的电视转播解说员激动不已:“平托行走的一小步 , 脑机接口发展的一大步 。 ”
而这仅仅揭开了脑机接口在医疗健康应用的一角 。
2016年 , 荷兰一名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闭锁综合征女患者de Bruijne接受了外科手术 , 大脑被植入脑机接口芯片 。 28周后 , 她已经能够准确和独立地控制计算机打字程序 , 准确率达到95% 。
今年年初 ,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和应用物理实验室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技术 , 他们将脑机接口应用在一位四肢瘫痪的人身上 , 通过“大脑意念”控制两支机械臂 , 在无需他人的帮助下吃下蛋糕 。
而在商用领域 , 脑机接口正用于帮助患者作肢体康复、神经训练等活动 , 提高大脑机能 。 以国内企业博睿康为例 , 其所研发的脑机接口设备 , 也可以通过微创手术 , 让人脑信号和脑机接口设备连接起来 , 从而起到治疗癫痫病的效果 。
脑机接口与医疗健康领域天然高度契合 , 医疗健康领域一直在研究脑科学 , 同时其作为一个经久不衰的热门赛道 , 也足以撑起脑机接口产品的广大市场 。
德勤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报告》显示 , 自2015年以来 , 中国的医疗器械行业一直保持20%左右的增速 , 至2020年 ,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8000亿元 。
不仅在医疗健康领域 , 教育、游戏、电商 , 但凡是大脑可以操控的现实场景 , 都可以通过脑机接口来实现 。
例如 , 美国科技公司Cognixion在今年2月展现了一款基于脑机接口的AR头显 , 通过这款头显 , 消费者在屏幕、游戏、电话、办公影音等多个场景均可以实现沉浸式体验 。
对于一些游戏用户来说 , 也可以想象 , 像《刀剑神域》一样 , 戴上一款脑机接口设备 , 就可以成为游戏里面的主角 , 闯荡迷宫、横扫野怪 。
Valve(知名游戏公司)创始人Gabe Newell在接受IGN采访时直言 , 脑机接口的时代已经不远了 , “在2022年 , 如果你是一个软件开发者 , 你的实验室里没有脑机接口头盔 , 那么你就是在犯蠢 。 ”
距离商业化还有多远?
2020年8月 , 在Neuralink脑机接口芯片发布会上 , 马斯克直言 , 脑机接口可以实现“意念控制” , 甚至在不久的将来 , 利用人脑数据读取 , 人类可实现“数字永生” 。
他认为 , 在所有大脑能触及的领域 , 脑机接口都能作为“AI利器” , 帮助人类实现“半机器人”的酷炫设想 。
然而 , 理想很丰满 , 现实却很骨感 。
“技术”、“政策”、“伦理” , 是脑机接口大规模商用的路上 , 不得不翻越的三座大山 。
理论上 , 侵入式脑机接口将芯片植入大脑 , 可以更准确地采集脑电信息 , 但“开颅”这种操作 , 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
据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一所医院的数据 , 在其71个癫痫手术前植入电极的人中 , 死亡率高达2.8% 。 与此同时 , 由于人体排异反应 , 很多芯片在插入人体后 , 表面被结膜 , 导致信号急速缩减 。
而植入三只小猪大脑的Neuralink芯片 , 尺寸如同硬币大小 , 对人脑而言并不合适 。
如果想保住“头盖骨” , 采用相对温和的非侵入式技术路线 , 却又面临“信息失真”的问题 。 以目前导电材料和传感器性能 , 即便在大脑皮层涂上厚厚一层的导电膏 , 都很难实现脑电信号的精准拦截 。
即便迈过“技术”这道难关 , 伦理问题亦无可避免 。
例如 , 如果有一项脑机接口设备 , 可用于增强你的思维能力或记忆力 , 那么谁将拥有你的大脑信号 , 又有谁有权读写、篡改你的大脑信号?
以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 , 所有技术掌握在芯片厂商手中 。
再进一步来说 , 改变了记忆能力、感知能力、情绪能力的你 , 还是原本的你自己吗?
若有钱人通过脑机接口 , 拥有爱因斯坦般聪明的大脑 , 而普通人只能依靠肉体学习 , 那么人类社会“生而平等”的理念 , 是否会就此打破?

|巨头涌入、资本押注 脑机接口的风能吹起来吗?
文章图片
图3/3

一系列伦理问题背后 , 都需要严格的政策约束 。 但在当前 , 我国甚至没有专门的脑机接口产品审批程序 , 在具体的产品形态上 , 也没有作出相应的划分 。
三座大山阻碍 , 注定了脑机接口很难实现大规模商用 。 而目前 , 脑机接口所产生的大部分产品 , 如神经治疗、智能义肢等 , 或是尚在临床试验 , 或是仅仅应用小部分群体 。
据市场研究机构Valuates Reports的报告 , 2019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估计为13.6亿美元 , 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38.5亿美元 , 年均复合增长在13% 。
整体来看 , 脑机接口还处在市场培养阶段 , 短期内难以盈利 , 商用前景依然迷茫 。 高额的研发投入让大多数的初创企业陷入“嗷嗷待哺”的处境 , 也注定了他们暂时只能依靠融资支撑继续前进 。
所有的创新都是痛苦的 。 相比于资金充裕的巨头 , 在脑机接口领域冲锋陷阵的中小企业 , 将面临一场严峻的生存战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