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互联网保险2020年业绩图谱:非车险保费规模占七成
_原题是:互联网保险2020年业绩图谱: 非车险保费规模占七成 健康险六连增
近期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陆续发布2020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运行情况报告 , 互联网保险的新图谱正式亮相 。
【21世纪经济报道|互联网保险2020年业绩图谱:非车险保费规模占七成】2020年 , 受疫情以及车险综改、意外险改革、信用保证保险新规等监管因素综合影响 , 互联网财产保险累计保费收入797.95亿元 , 同比下降4.85% , 低于财产保险市场同期增长率近9个百分点;互联网财产保险累计承保保单数量279.51亿件 , 同比下降0.92% 。
2020年 , 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 累计实现规模保费2110.8亿元 , 同比增长13.6% 。 从规模保费增速情况看 , 40家人身险公司规模保费实现不同程度正增长 , 其中民生保险和信泰人寿增幅最大 。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 , 作为当下消费主流的“新中产”人群正逐步养成网络消费习惯 , 这一人群具有年轻、新事物适应性强、受教育程度高、主动保障意识强等特征 , 正是互联网保险的主要目标客群 。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4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12月 , 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 , 互联网普及率达70.4% , 使用手机上网比例达99.7% 。 与此相比 , 中国互联网保险用户2亿多人 , 可见互联网保险仍具有较大的潜在增长空间 。
非车险保费规模占比超七成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显示 , 2020年 , 互联网车险累计保费收入220.60亿元 , 同比下降19.64% , 占比27.65% , 较2019年下降5.09个百分点 。
分区域看 , 互联网车险业务发展与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 主要集中于东南发达区域 。 2020年 , 互联网车险保费规模排名前五地区为山东省、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和河南省 , 累计保费收入88.31亿元 , 占比40.17% , 和车险整体市场的区域分布趋势一致 。 虽然西部地区互联网车险规模较小 , 但是受线下机构铺设较薄弱的影响 , 当地互联网车险渗透率普遍较高 。
2020年 , 互联网车险保费规模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别为大地保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人保财险、泰康在线 , 累计保费收入121.18亿元 , 占比54.93% , 较2019年下降14.51个百分点 。
与之对比 , 互联网非车险累计保费收入577.35亿元 , 同比增长2.35% , 占比72.35% , 相较2014年4.41%的份额增长超15倍 。
从具体险种看 , 除信用保证险外 , 其余互联网非车险险种累计保费收入均实现同比正增长 。
具体而言 , 2020年 , 互联网意健险累计保费收入320.05亿元 , 同比增长19.70% 。 自2020年1月起 , 互联网意健险保费收入开始超过车险且差距不断拉大 , 截至年底 , 超过互联网车险12.46个百分点;主要由于互联网短期健康险紧抓用户需求 , 产品简单透明、性价比高、投保智能高效 , 同时疫情下健康保障意识大幅提升、社交图谱集群化效应凸显 。 信用保证险方面 , 鉴于个别网贷平台出现不同程度的违约风险情况 , 信用保证险迎来新规 , 各财产险公司纷纷收紧融资性信用保证险业务 , 规范业务流程 , 提高风控级别 。 2020年 , 互联网信用保证险累计保费收入62.52亿元 , 同比下降52.18% 。
根据保险业协会对2020年前60款热销产品监测 , 短期健康险产品有27款 , 累计保费收入占比48.12% , 主要为百万医疗险产品;意外险产品7款 , 累计保费收入占比6.61% , 主要为航空意外险和个人人身意外险 。 此外 , 在各类热销产品中 , 退货运费险承保保单数量最高 , 保费收入呈现持续较快增长态势 。
2020年 , 互联网非车险保费规模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别为众安保险、泰康在线、国泰产险、人保财险和太保产险 , 累计保费收入377.14亿元 , 占比65.32% , 较2019年下降0.75个百分点 。
从长远看 , 互联网保险场景碎片化、交互频次高、交易时效强、业务峰谷波动大等特点推动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行业的应用 , 使保险公司建立起更加全面的业务流程、更加完整的业务监控体系 , 从而实现业务流程的智能化运营 。 保险公司需借助新兴技术带来的强大计算资源和大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 对用户数据、保险业务场景数据和外部大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快速适配 , 并建立起应对多元化场景需求、多样化产品类型、多层次产品运营、多维度风险监控要求的智能化保险运营体系 。
健康保险连续六年增长
据统计 , 2020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经营主体基本稳定 , 共有61家人身险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 , 较2019年减少1家 , 占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人身保险会员公司总数的七成 。 其中 , 中资公司40家 , 外资公司21家 , 占比分别为65.6%和34.4% 。 从规模保费情况看 , 中资公司仍占据主导地位 , 市场份额达84.2% , 较2019年上升4个百分点 , 外资公司市场份额为15.8% 。
进一步看 , 2020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前三大、前五大和前十大公司的规模保费市场份额分别为40.9%、57.2%和79.6% , 与2019年相比 , 前三大、前五大和前十大公司的市场份额均出现下降 。 排名第一的中邮人寿 , 累计实现规模保费380.2亿元 , 市场份额占比为18% , 较2019年略有上升 , 其次是国华人寿 , 两者合计市场份额占比将近三分之一 , 排名三、四位的公司 , 市场份额均在10%以上;排名五至十位的公司 , 市场份额在3%至6%之间 。
从排名前十位公司的情况看 , 与上年相比 , 排名和市场份额均出现了一定的变化 , 中邮人寿取代国华人寿跃居首位 , 人保健康进入前五 , 太平人寿和平安健康取代农银人寿和人保寿险进入前十 。
2020年 , 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仍然呈现与渠道合作为主、保险公司官网自营为辅的经营模式 。
据统计 , 60家保险公司通过渠道开展业务 , 52家保险公司采取官网自营和渠道合作“双管齐下”的模式 , 1家保险公司仅通过公司官网开展经营 。 全年通过渠道累计实现规模保费1787亿元 , 较2019年同比增长10.3% , 占比为 84.7%;通过官网自营平台累计实现规模保费323.8亿元 , 较上年同比增长36.1% , 占比为15.3% , 公司官网自营平台规模保费已实现连续六年平稳增长 。
值得一提的是 , 2020年 , 互联网人身保险产品结构持续调整 , 各类险种占比也出现一定变化 。 其中 , 人寿保险仍为主力险种 , 占比为55.6% , 较上年同比下降近10个百分点;年金保险占比为23.2% , 较上年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 , 成为第二大险种;健康保险占比为17.8% , 较上年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意外险占比与上年基本保持一致 , 为3.4% 。
从保费规模来看 , 人寿保险实现规模保费1173.5亿元 , 较上年同比减少3.2%;年金保险实现规模保费490.1亿元 , 较上年同比增长38.8%;健康保险实现规模保费374.8亿元 , 较上年同比增长58.8%;意外险实现规模保费72.4亿元 , 较上年同比增长29.1% 。
2020年 , 互联网健康保险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 实现连续六年稳定增长 , 且在互联网人身保险中的占比不断提升 。 其中 , 费用报销型医疗保险累计实现规模保费229.2亿元 , 同比增长58.3% , 占互联网健康保险总规模保费的61.1%;重大疾病保险实现规模保费87.5亿元 , 同比增长60.6% , 占比为23.3% 。 另外 , 护理保险和防癌保险增长幅度较大 , 较上年同比分别增长257.9%和138.9% 。
整体而言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表示 , 2020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发挥出其线上渠道的独特优势 , 规模保费保持平稳增长 , 市场集中度同比下降 , 各公司官网自营平台规模保费实现连续六年平稳增长 , 但渠道业务仍占据主导地位 , 随着行业逐渐回归保障本源 , 各公司互联网人身保险产品结构也持续调整 , 互联网健康保险实现连续六年稳定增长 。
(作者:李致鸿 编辑:马春园)
推荐阅读
- 服务|互联网+税务让服务更优质 杭州代开发票税务进入新局面
- 视点·观察|互联网人身险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 17家险企明年起暂别该业务
- 互联网|首儿所互联网医院办公区启用 为患者提供就医便利
- 增加到|首儿所互联网医院服务能力再提升,线上号源增加到每日1500个
- 工业互联网|5G+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 互联网|两极反转!周鸿祎竟然开始拥抱元宇宙,把元宇宙分五派!三六零是哪一派?
- get|这些互联网领域重磅热词你get多少
- 电气电子产品|互联网营销师等35个职业有了新技能标准
- 互联网|元宇宙炼金术|元宇宙是个什么宇宙?
- 大会|国内首次 有点科幻 互联网巨头在元宇宙开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