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前度物美今又来 张文中数字化转型能否再造新竞争格局?

_原题是:前度物美今又来 张文中数字化转型 能否再造新竞争格局?
3月29日 , 物美科技向香港联交所正式递交上市申请 。 根据招股书披露 , 物美科技本次上市范围包括物美超市业务和去年收购的麦德龙中德合资公司股权 , 物美创始人张文中将出任拟上市公司董事长 。
根据物美披露的财报显示 , 数字化支持线上线下强劲增长 , 整合麦德龙已经初显成效 , 物美去年营收增长71% 。 物美财报数据显示 , 物美科技2020年的销售额约为人民币391亿元 , 增长71.7% 。 2020年 , APP用户产生的零售额占物美总销售额的70%以上 。
麦德龙中国首席执行官康德(Claude Sarrailh)表示:“物美集团和多点Dmall将加快我们的新零售转型 , 确保麦德龙在高速变化、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上不断扩大业务 。 ”多点是物美集团创始人张文中创立的一家为零售企业赋能的科技公司 。
物美集团创始人、多点Dmall董事长张文中也曾在整合麦德龙之后表示:“我们深信 , 物美集团和多点是麦德龙集团理想的合作伙伴 , 我们同时拥有零售DNA和卓越的数字化优势、对本地市场有深入的了解 , 具备在中国整合发展跨国品牌、提升客户体验的成功经验 。 这些将充分挖掘并实现麦德龙中国的潜力 。 ”
事实上 , 随着零售市场上互联网巨头的入局 , 在如今的市场竞争中数字化成为重要一环 , 无论对于外资零售巨头还是传统零售商来说 , 新战局也都刚刚开始 。
联合麦德龙再出发
2020年 , 物美收购麦德龙中国80%股权正式交割完成 。 这意味着 , 物美的零售版图进一步扩大 。
物美招股书显示 , 物美和麦德龙以差异化的商品和业态 , 服务大众市场和中高端消费者以及企业客户 。 物美的生鲜标准化服务线上线下顾客 , 而且形成可开放延展的生鲜供应链 。 麦德龙以高标准食品安全著称 , 自有品牌和进口商品占销售额高达24% 。
麦德龙是欧洲在华的三大卖场巨头之一 。 与沃尔玛、家乐福等竞争对手以租赁门店为主不同 , 麦德龙在中国市场有大量自持物业 。 截至2018年9月的财年 , 麦德龙中国区销售额为27亿欧元(约合209亿元人民币) , 目前麦德龙共在中国的59个城市开设了97家商场 , 共有1.1万名员工 。
【21世纪经济报道|前度物美今又来 张文中数字化转型能否再造新竞争格局?】相比一般的零售大卖场 , 麦德龙更多的是仓储式卖场模式 。 资料显示 , 这种卖场将零售与批发存储相结合 , 使得卖场使用效率更高 , 但用户体验较差 。 同时 , 麦德龙以TO B为主的会员制经营为特点 , 更多针对酒店、餐饮、中小零售商和企业食堂等B端客户 。
“所谓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 , 外资零售在中国影响力巨大 , 但新的竞争格局下本土化和数字化是所有外资零售企业都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 纳入苏宁的家乐福被收编之后受苏宁内部管理严密 , 而麦德龙则保持了独立管理团队 ,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 , 要想实现持续扩张 , 必然离不开资本的支持 。 ”华东某零售行业分析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表示 。
值得一提的是 , 这是物美方面二度登陆港交所 。 2003年 , 物美旗下物美商业在联交所创业板上市 , 并于2011年成功从创业板转主板上市 , 成为第一家在港上市的内地民营零售企业 。 2015年10月20日 , 物美商业宣布实现私有化 , 正式退市 。
老兵再战数字化转型
零售行业发展历史 , 就是新、旧业态不断融合变化的过程 。
传统零售过去十年高歌猛进 , 但近几年进入瓶颈期 , 实体拓展模式有限 , 已建立的体系上通过促销取得增长的模式也有限 。 传统零售一时间难以突破固有发展模式 。 另一方面 , 电商发展也遇到一定瓶颈 。 网络购物消费者数量增长趋于稳定 , 依靠数量单纯增长模式略显单一 。 具有资本优势的电商纷纷入主传统零售 , 新零售横空出世 , 期望实现两者相互赋能 。
2016年10月 , “新零售”的概念由阿里主导进入公众视野 。 短短两三年间 , 阿里系、腾讯系两大互联网巨头“跑马圈地”划分阵营 。 传统零售业巨头也或被动或主动地开始“寻方问药” 。
这期间 , 业态创新、资本涌入、噱头不断等成为常态 。 在这场新零售混战中 , 传统零售企业与外资零售巨头的打法有所不同 , 但都不由自主被时代裹挟做出数字化变革 , 电商时代上半场(C2C)注重流量跑马圈地 , 而开启的下半场(B2C)竞赛 , 则将更加注重品牌升级 。 新零售巨头面临线上流量增长瓶颈 , 也开始探索向线下索要流量的商业模式 。 面对崭新的竞争环境 , 传统巨头零售商也都在巨变中谋转型 。
家乐福卖身苏宁不久最近就传出独立IPO的消息 。 另一方面 , 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Costco和ALDI(奥乐齐) , 引发市场一阵轰动 。 尽管开局火热 , 但目前实体零售环境之下 , 零售企业如想长期取得迅猛发展 , 仍存变数 , 而行业竞争也将继续 。
事实上 , 近些年零售行业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行业老玩家物美也不得不面临崭新的竞争局面 。
从上市申请书可以看出 , 物美除强调自身的数字化基因外 , 还特意标明从2014年就开始了以全面数字化推进流通产业转型的二次创业 。 为佐证转型 , 给出了一个颇有说服力的数据 , “2020年 , APP用户产生的零售额占物美总销售额的70%以上 。 ”
尽管站队科技公司 , 但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数据显示物美依然是一家不折不扣的流通企业 , 比如接近400亿的销售收入 , 2020年净利润率只有1.9% , 这样一种利润结构和上市公司中的超市类企业并无二致 。
值得一提的是 , 3月30日物美通过官网渠道再次发布了申请书中张文中以自述形式回顾自己创业、冤狱、再出发的自述 。
他说:“1994年 , 我创办了物美 。 2006年 , 是物美发展的最好时期 。 也是在这一年 , 一场冤案从天而降 , 我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带走调查 , 这一走就是7年 。 ”但他随后也说:“经历风雨 , 我依然是个乐观主义者 , 是个积极的奋斗者 。 ”
(作者:唐唯珂 编辑:李清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