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采访人员 康殷
进口冻虾、冻鱼、雪糕等冷链食品不时曝出“新冠”检测呈阳性 。 如何杀灭外包装上的残留病毒 , 除了常规喷药消毒外 , 辐照灭菌成为上市公司争先布局的技术路线 。
围绕辐照灭菌一直存在两大技术路线 , 采用放射源钴-60γ射线辐照技术 , 以及采用电子加速器的电子束辐照技术 。 比如 , 中广核依托中广核技(000881)的电子加速器技术 , 研发电子束辐照灭活病毒技术;而中核集团通过旗下中国同辐(01763.HK)在钴-60γ射线辐照技术上的优势 , 展开病毒灭活研究 。
【爆发|需求爆发前夜 辐照行业公司拥抱资本市场】随着辐照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 在需求爆发前夜 , 辐照行业公司正在加速上市 。 中金辐照(300962)目前已完成新股发行 , 即将登陆创业板 , 而在港上市的中国同辐 , 也启动上市辅导 , 拟登陆科创板 。
辐照灭菌技术成熟
辐照灭菌技术存在已久 , 至今已有70多年的发展史 。 辐照灭菌技术以灭菌彻底、无污染、无残留等鲜明特点 , 对其他工业化消毒灭菌方式具有一定的替代性 。
谈“核”色变下 , 辐照安全性如何?去年11月 , 证券时报·e公司采访人员曾走进中广核技旗下中广核达胜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达胜公司) , 参观采用电子束为医疗器材辐照消毒的生产车间 。
位于苏州市郊的达胜公司辐照车间内 , 只见传送带上一箱箱采血耗材 , 进入辐照室 , 从另一侧经过辐照的产品就原封不动的从传送带送出 , 时间极短内已完成消毒杀菌 。
中广核技是国内产能规模最大的电子加速器辐照加工服务商之一 , 拥有辐照中心13座 , 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山东及深圳 。 去年战“疫”期间 , 公司累计为4200万件战“疫”物资免费辐照灭菌 。
为医疗器材杀菌只是电子束辐照的应用之一 , 工业医疗污水处理同样让辐照技术派上用场 。 去年11月19日 , 我国首个电子束辐照处理医疗污水示范项目在湖北省十堰市西苑医院正式投产 , 证券时报·e公司采访人员实地考察该处污水处理车间 。
西苑医院是十堰市的新冠定点医院 。 现场看到 , 污水处理车间内树立着一台电子加速器 , 通过密封管道收集的医疗废水集中输送到车间 。 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 , 与污水中的微生物DNA、RNA分子或细胞组织瞬间发生作用 , 并电离或激发水分子产生活性粒子 , 灭杀医疗废水废物中的致病菌和病毒 , 该项目日处理污水量最高达400吨 。
两大技术路线同台竞技
多年辐照灭菌的技术积累 , 灭活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显得“水到渠成” 。 去年以来 , 国内两大核能企业中广核和中核集团 , 都在同步攻关辐照灭活新冠病毒 , 但技术上各有不同 。
围绕辐照灭菌一直存在两大技术路线 , 采用放射源钴-60γ射线辐照技术 , 以及采用电子加速器的电子束辐照技术 。 其中中广核依托中广核技的电子加速器技术 , 研发电子束辐照灭活病毒;而中核集团通过旗下中国同辐在钴-60γ射线辐照技术上的优势 , 展开病毒灭活研究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电子加速器研究中心主任、中广核加速器研究院总工程师张子民表示 , γ射线辐照技术优势是穿透力强 , 但由于钴-60是具有放射性的核素 , 使用场景会受到限制;而电子束辐照优势是通过加速器产生射线 , 没有放射性 , 更适合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
目前中广核的电子束灭活新冠病毒已率先取得了成果 。 去年10月 , 中广核技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单位 , 启动电子束灭活新冠病毒项目科研攻关 。 今年1月10日 , 项目研究团队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P3实验室 , 正式开展了首批电子束杀灭活体新冠病毒实验 。 最终在3月29日通过专家组成果评审 。
首套用于灭活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的自屏蔽电子帘加速器设备已研发成功 , 成套示范装置3月底具备安装调试条件 。 “目前该套设备日最大处理量4万箱 , 约合20个集装箱货量;而单个包装箱灭菌过程只需要1到2秒 , 基本上瞬间完成 。 ”张子民表示 。
与此同时 , 中核集团的辐照杀菌研发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之中 。 2020年12月 , 中核集团旗下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中国同辐、同方威视3家单位联合中科院等科研单位 , 开展“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防控的辐照消毒研究”核能专项研发 。
今年3月13日中核集团透露 , 中国同辐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确定了利用小型辐照仪开展新冠病毒灭活的实验方案 , 其中中国同辐负责设计和提供专用辐照设备 , 中科院微生物所负责病毒辐照前后的检测评价 , 该实验方案已经通过审批并予以执行 。
就辐照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 张子民表示 , 目前电子束只对冷链食物外包装进行辐照消毒 , 不穿透包装箱 , 因此不会对食物本身产生影响 。
事实上 , 食品采用辐照处理已相当普遍 。 根据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统计 , 全球范围内已有54个国家按照类别批准了辐照食品 , 41个国家按照品种批准了辐照食品 , 批准品种已达538种;2015年全球辐照食品量为70万吨 , 近几年仍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 2016年 , 国家卫健委发布了辐照食品卫生标准 , 进一步推进我国辐照食品的发展 。
需求爆发谋求上市
随着辐照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 辐照行业公司正在加速上市 。 中金辐照目前已完成新股发行 , 即将登陆创业板 , 而在港上市的中国同辐 , 也启动上市辅导 , 拟登陆科创板 。
上市在即的中金辐照主要从事辐照技术服务 , 为客户提供医疗保健产品、食品、药品、包装材料等产品的辐照灭菌服务 , 高分子材料的辐照改性服务 。 中国黄金集团为中金辐照第一大股东 , 持有公司72.27%股权 。
2017年到2020年 , 中金辐照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14亿元、2.44亿元、2.53亿元、2.56亿元 。 报告期内 , 辐照灭菌服务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 , 营收占比均在九成以上 。 钴源 , 即钴-60放射源 , 主要用于辐照灭菌(工业应用)及伽马刀放射性治疗(医用) 。 钴源可谓是中金辐照最重要的原材料 。 本次IPO , 中金辐照拟募集资金4.8亿元 , 其中3.54亿元将用于钴源采购项目 。
作为我国最大、品种最全的放射性药物供应商 , 世界第三大钴源供应商 , 中国同辐正在启动回A上市进程 。
中国同辐2018年7月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 目前最新市值86.69亿港元 。 今年2月 , 中国同辐同中金公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 , 并于近日在北京证监局备案 , 拟科创板二次上市 。 中国同辐最新披露业绩显示 ,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42.74亿元 , 同比增长7.0%;盈利2.14亿元 , 同比减少35.09% 。
目前国内还有多家辐照行业公司已在新三板挂牌 , 包括鸿仪四方、中核辐照、同方辐照、蓝孚高能等 。 除上述国内主要企业外 , 行业内还有华大生物、金核辐照等区域性竞争企业 。
推荐阅读
- 爆发|中信证券:自动驾驶渐行渐近,惯性导航刚需爆发
- 挖矿|深信服2021年度安全技术盘点,解决了用户哪些需求呢?
- 广受|直面需求才能留住用户
- IT|希尔公司将推出颠覆性的HX50直升机根据买家需求定制
- 层次|元宇宙炼金术|元宇宙产业链的7个层次:谁有望率先爆发
- Tesla|Wedbush:中国需求旺盛 特斯拉股票2022年还有30%上涨空间
- 电子商务|美国家庭需求强劲 假日季消费创十七年新高
- 抗冻|挑战手机抗冻极限,荣耀X30满足北方人使用需求
- 用户|海尔李华刚:以用户需求为使命,创三翼鸟的品牌引领
- 硬件|空调热效率更高还要买电暖器?需求远比选择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