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wei|华为财报会和胡厚崑演讲干货汇总:仍增长、没养猪、芯片团队还在
华为发布2020年度报告 , 报告显示华为销售收入8,914亿元人民币 , 同比增长3.8% , 净利润646亿元人民币 , 同比增长3.2% 。同时 , 在中国深圳 ,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面向全球 , 通过社交媒体十种语言进行了年报和公司战略解读 。胡厚崑说:“去年小徐总(徐直军)在解读公司年报后留下悬念——不知道明年华为还发不发得了年报 。今天 , 华为如期发布年终报告 , 而且和往年一样请KPMG做审计 , 打破这一悬念 。”
访问:
华为商城胡厚崑在演讲和采访中提到很多大家关心的手机业务、海思团队、芯片储备、美国制裁等问题 , 喜忧参半 , 我们将胡厚崑讲话重点总结如下:
1、在消费者业务板块 , 手机业务受损 , 但损失基本被可穿戴、PC等其它板块弥补 。
2、运营商业务保持稳定 , 企业业务保持较快增长 , 其中华为云增幅达到168% , 全球最快 。
3、供应形势依然不明朗 , 但华为计划中的旗舰机型还是会推出 。
4、下一步 , 鸿蒙将落地手机 。目前已有20多家硬件厂家、280多家应用厂商参与华为鸿蒙系统建设 。
5、海思团队非常稳定 , 积极投入工作 , 他们有很多创新工作要做 。
6、华为应对To B业务需要的芯片供应没有问题 。
7、华为不是去养猪了 , 而是仍然立足联接和计算 , 聚焦ICT基础设施 。
文章图片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
面对不公平对待 , 胡厚崑也发出呼吁:
“一个政治决策 , 让产业链不同环节都在受损 , 是不是应该及时纠正 。”
“从华为过去两年的遭遇来看 , 我们高度依赖的全球供应链在地缘政治影响下被破坏了 。但我不知道这样的破坏谁在从中得利 。从产业链角度看 , 产业链上下游其实都是受害方 。”
在胡厚崑超100分钟平和、坦诚的沟通中 , 我们看到地缘冲突下中国企业的不易 , 也得知其砥砺前行 , 看到智能产业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
迷雾中潜藏希望 , 我们将胡厚崑的演讲内容及关键问题做了不改变原意的总结和编辑:
一、营收同比增长3.8% , 智能手机业务损失可被抵消
(今年依然发布年终报告)一方面很骄傲 , 一方面是面向客户、合作伙伴、媒体的责任 。不管经营如何 , 我们将真实情况呈现出来 , 在一起讨论 。
去年一年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是疫情 , 对华为也不例外 , 疫情下华为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1、采取大量措施 , 保障海内外员工快速投入工作 。有了这个保障 , 我们在疫情中保证所有网络不中断 。随着大量活动转到线上 , 网络流量大幅增加 , 网络保障、优化升级重要性尤其显现 , 全球170个国家保障网络不出问题 。这是华为在去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
【Huawei|华为财报会和胡厚崑演讲干货汇总:仍增长、没养猪、芯片团队还在】2、我们通过科技帮大家抗击疫情 , 除了向90多国家提供ICT设备、医疗物资等捐赠物资 , 还通过新的数字化技术、云、智能到医疗、教育等领域 。
文章图片
在财务方面 , 华为去年全年收入8,914亿元人民币 , 同比增长3.8%;净利润640亿元 , 同比增长3.2% , 整体表现符合预期 , 经营较稳健 。2020年 , 华为提高了供应、研发、物料储备等方面投入 。
文章图片
具体来看 , 2020年华为运营商业务保持稳定 , 企业业务保持较快增长 。
在消费者业务方面 , 去年由于供应问题 , 销售受到影响 , 出现下滑 。但同时基于“1+8+N”战略 , 手机之外“8+N”中的可穿戴、平板、PC业务获得较快增长 , 一定程度抵消手机业务损失 。但总体来说这一板块因受到不公平对待 , 未达预期 。
文章图片
在区域情况 , 华为在中国区表现亮眼 , 收入达584.9亿元 , 营收占比达65.6% , 同比增长15.45% 。
文章图片
二、疫情下企业上云速度提前1~3年 , 九成企业将部署AI
下一步我们怎么看市场 , 业务战略如何考虑?
我们在疫情中看到了很多值得关注的变化 , 下图是用GCI指数(全球联接指数)衡量各大国家数字经济发展进程 。可将全球国家分起跑者、加速者、领跑者三类 。取人均GDP预测 , 疫情之后领跑者受到影响小一些 , 量化是50% 。站在ICT角度来看 , 当国家ICT能力较强 , 能抵消疫情带来的影响 , 也有助于在疫情后更快恢复经济 。
文章图片
当然大家会说影响经济因素很多 , 而今天数字技术快速发展 , ICT对国家经济发展发挥到基础作用 。
我们的第二个观察是在企业层面 , 根据IDC报告 , 后疫情时代出现“六大永久变化”的趋势 , 其中统一的趋势是数字化进程会加快 , 这与华为自己做得统计调查是一致的 。
文章图片
后疫情时代 , 86%大企业都预计数字化投资在疫情增加 , 1/4增加20%以上 。我们发现 , 疫情后 , 企业上云积极性高涨 。去年 , 华为云在国内增长非常块 。我们预计疫情对整个企业的云化速度提前1~3年 。我们统计分析后预测2025年 , 90%大企业将部署人工智能 。
企业数字化进程除了体现在投资商 , 还体现在企业数字化深度不断增加 。To C数字化倒逼To B数字化 , 内部运营实现深度数字化 , 甚至企业自身数字化向上游供应商数字化 。
三、华为没养猪 , 还是不放弃ICT发展机会
数字化对华为未来的业务战略有重要影响 , 华为业务战略大的方向没有改变 。
先前有媒体报道 , 华为是不是要养猪了?这都不是真的 , 我们还是聚焦ICT基础设施 。
目的 , 我们看到数字化不可逆转 , 华为自身定位一是社会数字化转型使能角色 , 另一个聚焦消费者体验实现全场景数字化 。这两个方向未作任何改变 。
我们看到ICT发展 , 对华为来说不是放弃的机会 , 我们还是立足联接和计算 。
文章图片
在联接方面 , 华为会在5G、数字通讯、光通讯持续投入 , 进行理论投入 , 使整个社会的连结能力更强 。在计算方面 , 我们通过架构性创新满足客户需求 。最终帮大家实现 , 让云无处不再 , 让智能无所不及 。AI依赖于联接和计算 。
1、5G:网络部署完毕 , 1~n发展将到来
具体来看 , 在联接的5G方面 。当下5G部署进入高潮期 , 中国走在前面 。5G步好网后 , 下一步是怎么用好网 。
我们看到To C业务越来越多 , 比如基于VR、AR应用层出不穷等 。同时To B应用也走到拐点 , 从怀疑、畅想走向了实践 。中国有1,000多个运营商和应用合作的项目 , 覆盖到了交通、能源、制造、以聊等20多个行业 。
当下围绕行业应用的创新非常多 , 下一步将带来从1到n的发展 , 有一批项目将被大规模复制 。
行业应用离不开生态支持 , 面向5G应用的各种模组越来越多 , 各种终端管越来越多 , 生态和应用相辅相成 。
我们对5G应用、商业前景充满信心 。
文章图片
2、云:华为云增幅达到168% , 三大关键抓手
华为在2017年发布华为云战略 , 正式进入公有云市场 。
过去三年我们取得关键进步 , 主要有三大关键战略抓手:
(1)统一的擎天架构 , 适配共有、混合、边缘不同应用场景 。每个企业转型节奏不一样 , 怎么上云会出现不同场景 , 因此需要用统一架构覆盖不同云形态 。
(2)华为在云上扮演使能者 , 聚焦数据、AI、应用三项使能 。我们帮助各行各业伙伴加快用户上云速度 。
(3)在生态方面 , 我们过去几年下了大功夫 。我们认为只有强大生态 , 才能将华为云能力发挥出来 , 目前已有19,000多伙伴、160万开发者 , 云上部署超4,000多个应用 。2020年最新排名华为成全国第二供应商 , 在全球增速是最快的 , 增幅达到168% 。
文章图片
3、消费者业务:立足鸿蒙操作系统、HMS、AI三大关键技术
刚刚讲了ICT基础设施 , 我们还有一块聚焦的是消费者业务 。
面向未来 , 我们提供以用户为中心的五大场景 , 打造全场景智慧化体验 。聚焦家居、办公、出行、运动出行、影音娱乐高频场景 , 打造智慧化场景 。
从核心来讲 , 我们希望通过三项关键技术——鸿蒙操作系统、HMS、AI , 驱动全场景体验升级 。在此基础上 , 和伙伴持续打造服务和硬件两个生态 。
文章图片
鸿蒙已经面向全场景大屏、可穿戴设备等使用落地 。下一步 , 鸿蒙将落地手机 。目前已有20多家硬件厂家、280多家应用厂商 , 参与华为鸿蒙系统建设 。
在生态打造方面 , HMS生态发展超预期 , 目前成第三大移动业务生态 。生态中 , 注册开发者达230万 , 其中国外30万 , 目前已在170多个国家铺开 , 7亿华为手机用户在使用这一系统 。
这些努力最终支持消费者领域 , 打造用户为中心的全场景用户体验 。
我们需要更多在开放合作 。在企业和消费者领域 , 我们也需要与更多开发者 , 打造一个强大生态 。
面向企业 , 千行百业的数字化场景复杂 , 场景化解决方案需要开放生态来支持 , 需要在使能开发者方面做出大量努力 。华为努力在传统电信行业组织、垂直行业组织扮演积极角色 。共同努力建设开放生态 , 对企业、产业、国际社会都很重要 。
四、企业业务芯片供应充足 , 还会继续发旗舰手机
当胡厚崑对2020年度报告和公司战略解读完之后 , 部分采访人员对他进行了采访 。采访中 , 我们听到了关于芯片、美国制裁、海思团队、智能手机业务等众多关键问题 。关键问题总结整理如下:
问题一:华为在面对打压情况下 , 如何实现增长?
胡厚崑:
我们去年增速明显放缓 , 去年确实很不容易 。增速放缓背后 , 坦率讲 , 美国打压给我们带来了直接影响 , 尤其是对消费者业务 。
我们业绩取得小幅增长 , 一方面出于自己努力 , 积极采取措施 , 供应实现多元化 , 提供公司支撑保障;同时我们依然坚持基础创新投入 , 去年研发投入占15%以上 , 是历年研发投入是比较高的水平 。通过持续创新、保障供应 , 使得业务连续运营 , 另外还得益于伙伴、客户信任支持 。
(另一方面)从客观上来说 , 华为去年增长也是顺势而为 。去年增长背后 , 还是抓住几个关键性机会:
1、在产业维度 , 疫情促使运营商业务保持了稳定 , 网络覆盖、服务需求增加 。
2、在政企业务方面 , 我们过去几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 去年也不例外 。
3、在终端方面 , 虽然手机业务下滑 , 但在“+8”、“+N”方面实现两位数增长 , 业务上抵消智能手机影响 。
从地域上来看 , 华为在中国市场占65%比重 , 运营商、政企、消费者、市场表现都很亮眼 。
我国5G部署在去年基本告一段落;政企方面 , 中国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走在领先者地位 , 我们看到非常旺盛的需求 。不管各类数字设备解决方案、还是云服务 , 这些都得益于各行各业数字化进程 。在消费者业务方面 , 整个中国市场在这块上还是有很好的收获 。
问题二:华为今年芯片供应紧张情况下 , 智能手机发展如何 , 如何应对阻碍?
胡厚崑:
从今年来看 , 供应形势依然不明朗 , 难以预测本身有什么变化 。但我们计划中的旗舰机型还是会推出 , 比如最近刚发布的第二代折叠屏手机 , 依然保持“一机难求”的江湖地位 。
而且相信 , 未来几年 , 可以保持市场领先者地位 。但从消费者业务来讲 , 手机是一个部分 。手机只是消费者业务的一部分 , 关于消费者业务战略前文已有解读 。
问题三:新美国政府可能进一步推动中美脱钩 , 如何看待长期影响?华为什么时候生产自产高端芯片?
胡厚崑:
地缘政治冲突 , 对华为这样企业产生影响 , 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
从华为过去两年的遭遇来看 , 我们高度依赖的全球供应链在地缘政治影响下被破坏了 。
但我不知道这样的破坏谁在从中得利 。从产业链角度看 , 产业链上下游其实都是受害方 。
从华为来讲 , 大家看到 , 去年一部分业务下滑 , 是直接受制于全球供应链被政治性破坏产生的影响 。另一方面 , 从上游供应商来说 , 他们也是受害方 , 往年向美国供应商采购都是100亿~200亿水平 。
在这样的冲击下 , (上游供应商)他们也是受害者 。并不是华为不买了就空缺 , 当然也会弥补一部分 。但是 , 也有其他的供应商会把这部分(市场)拿走 。而且由于美国制裁中有很多不公平要求 , 使得未来供应想方设法避开美国影响 。
华为在这个过程中 , 作为受影响一方感到非常不公平 。其实从目前来看 , 来自美国的上游供应商在受损 , 华为在受影响 , 下游消费者权益也在受损 。
一个政治决策 , 让产业链不同环节都在受损 , 是不是应该及时纠正 。
关于芯片供应问题 , 华为确实在过去两年为了应对不公平制裁 , 投入了很多资源进行储备 , 应对To B业务需要是没有问题的 。
最终芯片供应改善 , 还是要取决于全球化产业链供应什么时候得到修复 。
现代人类社会发展对芯片依赖度越来越高 , 比如全球汽车行业受到芯片供应不足受到很大影响 。因此全球化半导体供应链已经成为全社会发展基础 ,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合作来解决这一问题 。
问题四:华为旗下的芯片设计公司海思团队的情况如何?
胡厚崑:
海思团队非常稳定 , 积极投入工作 , 他们有很多创新工作要做 。
华为公司的定位还是ICT系统设备供应商 , 作为一个系统设备供应商 , 华为对全球化芯片产业链依赖很大 , 海思作为华为一个设计单位 , 参与到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合作模式去了 。
我们认为基于全球合作的产业链形式依然会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主流 , 我们坚持开放合作的创新 。另外一方面 , 也希望各国政府能够帮助 , 能够去强化这样的全球化合作 。
文章图片
五、“相信华为这样的创新企业 , 对人类社会还是有贡献的”
在结束演讲之前 , 胡厚崑特别强调了最后一张PPT是很重要的 。
文章图片
他自问自答 , 华为做了这么多创新 , 目的是什么?
创新要给人类社会做贡献 , 能支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华为年报中有专门可持续发展章节 , 华为有专门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在这一方向下 , 又有不同的侧重 。胡厚崑通过四个关键词这样解读:
1、数字包容
数字经济发展越快 , 越不能让一些人掉队 。我们关注用更创新设备、低成本联接未实现联接的人们 。全球50%人没享受过互联网服务 。为此 , 华为开发了农村ICT设备 , 遍及60多个国家 , 通过数字技能普及 , 帮学生接受更好数字教育 。
2、绿色环保
我们不仅减少自己的碳排放 , 自己园区建光伏电站 , 同时帮客户减少碳排放 , 通过光伏技术融合 , 大幅提高发电效率 , 并在用电侧降低数据中心等设备能耗 。
3、安全可信
通过多年努力 , 我们从来没出现过严重事故 , 还将加强自己创新 , 积极推进开放合作 , 支持产品、解决方案、服务让客户感到安全放心 。
4、和谐发展
我们聚焦让员工得到更多关爱 , 如疫情期间员工放在第一位 , 向海外员工发送各类物资、进行培训 。华为员工以安全健康状态 , 只是关爱员工发展的一个方面 。
相信2021年往前看 , 依然是机会挑战并存的一年 。一方面我们看到整个社会数字化展示的就大机会;也认识到前进中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 , 包括疫情、地缘冲突等 , 华为还是有决心从战略上保持定力 , 不管外界发展什么 , 我们还是把自己事情做好 。
胡厚崑说:“我相信华为这样的创新企业 , 对人类社会还是有贡献的 。”
推荐阅读
- MateBook|深度解析: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的七大独家创新技术
- 果君|华为Mate X2 典藏版竟逼疯整个摄制组?拯救手滑的神器终于来了(视频)
- 测评|【横评】5年前的老机型测评 苹果华为三星小米魅族一加现在卡吗
- 警告!|华为联想卷入滴滴高管千万受贿案 判决书曝光浪潮曾向其输送720多万
- 娱乐|华为智慧屏迎来“影音娱乐”场景三大升级
- 华为|Insights直播回顾手语服务,助力沟通无障碍
- Huawei|传华为将携手中芯南方在深圳建晶圆厂 已与台积电供应链接洽
- 生活|2022,你为什么需要一块华为 WATCH GT3?
- 手机|华为 Mate X2 素皮典藏版今日开售:19699 元,搭载麒麟 9000 5G
- 华为|华为正研究电动车充电设施,充7分钟电量可由20%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