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4月1日电(上海证券报采访人员 刘立)海绵绿地、智能路灯、生态停车场、人脸识别的无人超市、菜鸟无人物流车……徜徉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 , 可以感受很多高科技元素 。 在这些高科技的背后 , 是雄安高速发展的数字城市建设 。
【平台|未来之城雄安:“数字城市”与“物理城市”同生共长】2019年10月 , 《雄安新区智能城市标准指南》正式发布 , 与物理城市一样 , 雄安新区智能城市、数字城市已从规划阶段正式转换到大规模建设阶段 。
“雄安新区是‘一张白纸’建数字城市 , 块数据平台是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开放式智能城市大数据平台 , 它将作为雄安新区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的实际载体 , 承担着汇聚新区全域数据 , 统筹新区数据管理 , 实现新区数据融合应用的重要任务 。 块数据平台是新区的数据汇聚中心、数据管理中心、数据服务中心和AI赋能中心 。 未来 , 雄安新区建设的信息化系统将直接‘长’在块数据平台上 , 各个领域的数据 , 从一出生就已经生长在一起 。 ”京东科技雄安相关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
在雄安新区块数据平台建设中 , 京东科技集团充分发挥了自身在城市计算和智能城市操作系统搭建层面的优势 , 贡献了时空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算法、数字网关以及区块链等核心科技 , 助力新区能够实时汇聚、融合、应用全量多模态的城市数据 , 打造数字孪生城市的数据基底 。
中国雄安集团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臻曾表示 , 雄安超算云中心 , 就是面向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 , 建设的是一个数字城市 , 跟物理城市同生共长 。
据了解 , 雄安新区全力打造“一个中心、四个平台”的智能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 即雄安超算云中心 , 以及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视频一张网平台、物联网平台和块数据平台 。
以块数据平台为例 , 其有三大作用:一是实现政务数据的融合 , 并且与社会数据、市场数据形成有效的沟通;二是作为所有新区的信息化平台的数据层 , 横切进所有的管理系统 , 在数据融合的基础上 , 支撑所有政府的应用在块数据平台上生长、发展;三是确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资源目录 , 保证数据的资产化以及数据的可流动、可交换、可共享 。
截至去年8月底 , 雄安新区共有十几个机构、50多个业务系统、150多个数据库生长在块数据平台上 , 彻底解决了传统数据平台数据采集接口不完备、汇聚效率低、实时性差、单次数据交换体量小等顽疾 。 (完)
推荐阅读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IT|95306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升级上线 可24小时办理货运业务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Intel|英特尔放出i9-12900K平台PCIe 5.0 SSD演示 突破13GB/s传输速率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Intel|Intel在Alder Lake平台演示PM1743 PCIe Gen 5 SSD,带宽达14GB/s
- IT|美律所对法拉第未来提起集体诉讼 涉嫌触犯证券法
- 科技创新平台|云南:打造世界一流食用菌科技创新平台
- 制造业|稳健前行开新局 制造业未来五年转型升级迎来“加速度”
- 未来|5年解决限行,李彦宏“很傻很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