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现有的技术完全可以做到可防可控
但这取决于投入多大的人力物力
文章图片
图1/1
图/图虫创意
本刊采访人员/彭丹妮
一夜之间 , 陆永跃成了媒体红人 , 仅仅3月30日、31日两天 , 就有十几名采访人员联系他 , 而过去 , 他一年接待的媒体也就不到10来家 。
一切都与红火蚁相关 。 根据国家农业农村部最新监测 , 目前红火蚁已经传播至中国12个省(区、市)的435个县(市、区) 。 近5年来 , 新报告发现了红火蚁的县级行政区已达到191个 , 相较2016年增长了一倍 。 而陆永跃是国内唯一从事红火蚁研究的专业机构——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的主任 。
自首次发现以来 , 红火蚁在中国至少已经繁衍、生存了16年之久 , 每年都有几十个县新发现这种害虫的入侵 。 但“受商品调运数量增加、气候条件适宜等因素影响 , 近年来红火蚁在部分省区传播速度加快、发生程度加重 。 ”3月15日 , 在国家多个部门下发的一份红火蚁防控通知中写道 。
“是挺担忧的 。 近五六年来 , 红火蚁的迅速增加 , 对防控工作带来了挑战 , 造成的危害会越来越多 。 ”陆永跃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迅速传播与城市化进程相关
【中国新闻周刊|红火蚁入侵!专家:要想阻断,需投入比现在多100倍】2004年9月下旬 , 广东湛江下辖县级市吴川市植物检疫站的一个工作人员去基层调研的时候 , 发现有一种红色的蚂蚁咬人咬得很凶 , 村里面很多人被咬得到处是疤 , 于是他就将蚂蚁采样送到广东省农业厅植物检疫站 , 当天 , 省农业厅将蚂蚁样本转交给华南农业大学 , 参与讨论的有三位研究人员 , 其中就包括陆永跃 。
在去吴川市实地调研与分析后 , 2004年9月28日 , 研究人员提交了鉴定文件 , 认为这是红火蚁 , 并上报到省农业厅及国家农业部 。 红火蚁原来分布于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 , 位于巴西、巴拉圭与阿根廷交界地区 , 与闻名世界的伊瓜苏大瀑布离得不远 。 红火蚁偷渡来了 。
2005年1月17日 , 红火蚁被定为国内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 农业部制定并启动了《红火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 要求广东省对红火蚁发生区采取封锁控制措施 , 尽早扑灭红火蚁 。 半个月后 , 即2005年1月底 , 农业部表示 , 国内有关专家和农业部门已经基本掌握了红火蚁防控技术 , 且用于扑杀红火蚁的药剂储备充足 , 只要措施得力 , 就可以控制和扑灭红火蚁 。 然而 , 红火蚁并没有真的如愿被扑灭 。
陆永跃介绍说 , 2005年 , 红火蚁最先是在广东、广西、福建的30多个县区发现 , 到现在已经扩散到了12个省份的400多个县区 , 最北端到了长江流域 , 东面到了浙江、江西 , 往西达到贵州、重庆、四川这些地方 。 起初几年 , 蔓延的速度比较慢 , 大概一年新增20个县区 , 进入2010年左右 , 则以每年新发现30多个县区的速度匀速传播 。
1930年代 , 红火蚁向北传到美国 , 今天 , 美国的几亿亩土地上都能找到火红蚁 。 而在最近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 , 红火蚁也覆盖了中国国南方的很多省份 , 目前统计的受入侵土地面积是600万亩 。
在城市公园绿地、农田、林地、江河堤坝 , 及城乡垃圾场、撂荒地 , 甚至是著名景区、高尔夫球场 , 都可能有红火蚁的存在 。 它还一直延续到一些山林的边缘 , 给当地的其他蚂蚁以及其他动物造成了很大威胁 , 是需要特别重视的入侵物种 。
不过 , 红火蚁灾害近几年越来越严峻 , 主要原因并非是突然的气候变化或者生物学特性的突变 , 陆永跃说 , 首先是入侵的区域基数大了之后 , 传播源相应就增加了;另一方面 , 也与城市化进程有关 。
2008年之后 , 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 , 大规模基建过程中 , 苗木花卉、土壤堆肥、建筑材料甚至垃圾的运输 , 都将红火蚁更快地带到新的地方 。 此外 , 有些新发现的入侵区县 , 可能并不是真的刚刚开始出现红火蚁 , 而是之前调研还没有开展到那些地方 。
“无敌的”蚂蚁
红火蚁对农业造成的危害是具体的 , 但很难量化 。 比如 , 会破坏种子、降低发芽率 , 咬食果实、嫩芽、嫩叶 , 降低产量 , 助长一些害虫等等 。 以助长害虫为例 , 一些蚜虫、蚧壳虫会分泌蜜露 , 这是红火蚁特别爱吃的一种食物 , 所以就会把这些虫子搬着到处跑 , 并保护这些害虫 , 使得害虫更严重 。 “红火蚁灾害发生以后导致的一些病虫害 , 比以前严重了可能50%~80% 。 ”陆永跃说 。
2006年3月 , 农业部曾发布信息称 , 据有关专家估算 , 在未来35年内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 红火蚁将造成1280.4亿元的经济损失 。
陆永跃的研究团队曾经接过一个项目 , 需求方是深圳的一家电信设备公司 , 原因是红火蚁入侵破坏了程控交换箱 , 所以对方委托他们团队建立一套防治技术 , 以免野外的设备受到侵害 。 在外面调研的时候 , 他们也发现 , 有农民家里的电箱被烧毁了 , 在广州的公园里也发现路灯的电箱坏了 , 这些都是因为有红火蚁在里面筑巢 。
红火蚁虽然属于农林有害生物 , 但对人体健康也有危害 。 有人曾经写道 , 在炎热潮湿的海南 , 公园的田埂上到处插着“此处有红火蚁窝”的警示标志 , 他也在一次散步中疑似被叮咬 , “左脚右侧大拇指后有一个白色水泡 , 四周呈红色 , 肿胀 , 疼痛 , 连拖鞋也不敢穿了 , 只好光着脚在地板上走来走去 。 ”
红火蚁外观与普通蚂蚁相似 , 长约3-6mm , 呈红蝎色 , 它的尾刺或者叫作蜇针 , 里面有很强的毒液 。 红火蚁的蚁巢和普通蚂蚁的不一样 , 形似沙包 , 人不注意踩上去 , 因蚁巢受到干扰的红火蚁马上会蜂拥而至 , 用上颚钳住人的皮肤 , 难以甩开 , 以蜇针对人连续蜇刺 , 过敏体质的人被叮蜇后 , 会产生剧烈的火灼般疼痛 , 随后红肿、高烧 , 严重者甚至会休克和死亡 。
红火蚁的拉丁名意为“无敌的”蚂蚁 。 它咬人、危害农业、破坏城市基础设施……更“无敌的” , 是它数量太多了 , 呈几何级增长 , 大有赶不尽杀不绝的架势 。
一个地方出现红火蚁之后 , 将会很快地被占领 。 一个蚁巢中 , 可能有3万或5万、也有可能多达50万只蚂蚁 , 在被入侵的地方 , 一亩地上可能有几十个蚁巢 , 可以想象分布数量之密集 。 红火蚁的繁殖能力很强 , 负责繁殖的蚁后 , 每日可以产卵1500-5000粒 , 寿命有6~7年 , 一个蚁巢最初如果只有几千只红火蚁 , 一年后这个数字就增加到了几万、十几万只了 。
可防可控但投入不足
2020年5月 ,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统计 , 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 , 其中 , 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并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 这个名单第一批是2003年确定的 , 而红火蚁则是2010年被列入的第二批入侵物种之一 。
针对红火蚁的防控工作一直在与红火蚁的扩散相较量 。 从技术层面 , 一是对调运物品的检疫除害处理 , 阻截火红蚁入侵、传播、扩散;对于一个已经被火红蚁入侵的地方来说 , 要有高效的灭虫技术 。 根据农业农村部消息 , 用于防治红火蚁的农药有效成分有8种 , 农药制剂达40种;无人机、饵剂散播器等新型设备 , 也在逐渐应用到红火蚁防控当中 。
陆永跃认为 , 现有的技术完全可以做到可防可控 , 但这取决于投入多大的人力物力 , 就拿阻断传播来说 , 因为火红蚁蔓延的途径太多了 , 全面阻断 , 可能需要付出比现在多100倍的投入 。 他具体解释说 , 如果一个镇上 , 现有的人力、物力只能做好500亩的防治工作 , 结果发生红火蚁灾害的面积是5000亩 , 扩散便是必然的现象 。 毕竟 , 政府可以投入的人力、物力、资金都是有限的 。
3月26日 , 农业农村部、住建部等九部门在广州市增城区联合启动了全国红火蚁联合防控行动 。 防控启动仪式上 ,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有关人员称 , 春秋两季是红火蚁活跃期 , 各部门正组织开展集中防控行动 , 为粮食连年增产和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 “力争通过3~5年的治理 , 有效遏制红火蚁扩散蔓延 , 压低发生区种群密度 , 避免伤人事件” 。 陆永跃说 , 最近 , 找他们机构一起合作、邀请其参与调研、指导防控工作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 “很多地方政府态度积极多了 , 这是好事 。 ”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观众|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 观众|古筝机器人现场演奏,32件展品亮相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
- 疫苗|中国生物:全球首支获批使用二代新冠疫苗将在阿联酋用于序贯接种
- 新闻|(暂不发)2021新闻年历|你不停翻着新闻,寻找时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