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他白手起家创办亚洲最大企业,百年前身家400万,全部捐出办大学

原创 关注基础科研 量子位 收录于话题#基础科研很重要1个
李根 假装发自 芙蓉四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一个国家的积贫积弱得到根本改变 , 需要多少年?
现在看需要100年 。
如果从基础教育和兴学办校开始呢?如果还需要亚洲最大实业集团的企业家投资呢?
现在依然无法算出确数 。
但这丝毫不影响100年前企业家陈嘉庚的决定 , 他可以捐出全部身家400万大洋 , 可以“变卖大厦接济厦大” , 可以“宁可企业收盘 , 绝不停办学校” 。

橡胶|他白手起家创办亚洲最大企业,百年前身家400万,全部捐出办大学
文章图片

他说:今日国势危如累卵 , 所赖以维持者 , 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民心不死 , 国脉尚存 , 以四万万之民族 , 决无甘居人下之理 。 今日不达 , 尚有来日 , 及身不达 , 尚有子孙 , 如精卫之填海 , 愚公之移山 , 终有贯彻目的之日 。
100年前 , 不是属于中国企业家的时代 , 但陈嘉庚用一生行动诠释了何为时代企业家 。
现在 , 他创办的厦门大学 , 即将迈入百年名校序列 。

橡胶|他白手起家创办亚洲最大企业,百年前身家400万,全部捐出办大学
文章图片

时代中的企业家:白手起家 , 毁家办学
陈嘉庚生于1874年 , 是千年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黯淡的时期 。
国运日迟 , 列强环伺 , 内部风云飘摇 , 外部侵略战火连连 。
他在17岁时被迫走上“下南洋”的经商谋生道路 。
在此之前 , 他短暂上过私塾 , 学的都是四书五经 , 可以识文断字 , 但即便这样的生活 , 也在1884年马尾海战后被彻底打碎 。
那一年福建水师在家门口被全歼 , 闽南一带还遭遇旱灾 , 生灵涂炭 , 私塾老师去世 , 仅有的受学机会也烟消云散 。
国无宁日 , 又怎么放得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于是还没成年的陈嘉庚漂赴南洋 , 追寻父亲开启经商人生 。 从米店学徒开始 , 逐渐掌握企业经营和市场发展规律 , 展露商业天才 。

橡胶|他白手起家创办亚洲最大企业,百年前身家400万,全部捐出办大学
文章图片

22岁开始独立管理父亲的米店 , 31岁自立门户 , 走上创业道路 。
先开设罐头厂 , 生产菠萝罐头 , 经营三个月便获利丰厚 。 其后成功押注橡胶业 , 迅速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富有的企业家 。
到了1924年 , 陈嘉庚在东南亚开设了十多家橡胶分店 , 并且因为美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 橡胶价格大幅上涨——赶在风口 , 于是陈嘉庚在1925年迎来了橡胶事业巅峰 , 被称为橡胶大王 。
英国大臣对东南亚工业的考察后 , 在见闻中记述到:
这是亚洲最大的企业 。
据当时统计 , 陈嘉庚的实有资产超过400万元 , 跻身亚洲富豪之列 , 成为时代里著名的华侨企业家 。
但令人震惊的是 , 这些白手起家赚来的资产 , 他可以全部汇回中国 , 兴学办校 , 投资基础教育 。

橡胶|他白手起家创办亚洲最大企业,百年前身家400万,全部捐出办大学
文章图片

企业家所处的时代:教育不振 , 则实业不兴
陈嘉庚从小系统受教育时间不长 , 而且还是旧式私塾教育 。 但米店学徒开始 , 他就始终在接受新思想 , 持续学习 。
那时候 , “天演论”的警示深深影响了陈嘉庚 。 即便自己通过经营和创业 , 改变了个人命运 , 但站在国际势力交汇的新加坡 , 他深知唯有祖国羸弱的局面得到改变 , 才有国民真正的发展 。
而自诩为“国民一分子” , 他决定从擅长的实业 , 以及笃信的教育入手 。
陈嘉庚曾与友人感叹国人的教育资源之缺:
英美德法男女不识字者百人中不满十人 , 日本新进百人中不满三十人 , 我中国百人中则占九十六人 , 呜呼 , 此人格欲立国于世界而求免天演淘汰 , 其可得乎?
所以发展实业和教育之间的关系 , 在他看来也非常明确:
国家之富强 , 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 , 全在于教育;教育不振 , 则实业不兴 。
也正是这种认知和“难逃天演”的紧迫感 , 让陈嘉庚甚至把更主要精力放在办学上 。
实际早在1894年 , 陈嘉庚就出自2000大洋在家乡创办惕斋学塾 , 让失学的家乡儿童可以读书明理、识文断字 。
其后1913年创办新式小学 。 因为师资缺乏 , 又在1918年创办专门的师范学校 , 设立中学 , 并因为企业进展顺利 , 陆续开办水产航海学校 , 商业学校 , 农林学校 , 幼儿师范等 , 同时也设立了科学馆 , 图书馆和医院等 , 建起系统完整的学村 。

橡胶|他白手起家创办亚洲最大企业,百年前身家400万,全部捐出办大学
文章图片

但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 目睹世界秩序的重新划分 , 陈嘉庚愈加觉得国家命运来到千钧一发之际:
吾国今处列强肘腋之下 , 成败存亡 , 千钧一发 , 自非急起力追 , 难逃天演之淘汰 。
并且认为自己作为国民一分子 , 责无旁贷:
欲尽国民一份子天职 , 以一平凡侨商 , 自审除多少资产外 , 绝无何项才能可以牺牲 , 而捐资一道 , 窃谓莫善于教育……欲为公众服务 , 亦以办学为宜 。
于是1919年 , 陈嘉庚将东南亚实业交由胞弟陈敬贤接管 , 启程回国 , 全力兴学办学 。
临行前宴请华侨人士 , 他承诺此后生意及产业所得利润 , 除去股东分红和留一部分投入经营 , 剩下之额 , 不论多少 , “虽至数百万元 , 亦尽数寄归祖国 , 以充教育费用” 。
这种“毁家办学”的行动 , 在1921年达到高峰 。 深感基础科研和高等人才培养之匮乏 , 他决定创办厦门大学 。
在筹备会上 , 他慷慨陈词:
今日国势危如累卵 , 所赖以维持者 , 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 。 启迪民智 , 有助于革命 , 有助于救国 。 如力之能及 , 当以竭力兴学 , 以尽国民天职 。
现场 , 他把全部身家400万大洋当场认捐 , 其中100万大洋作为开办费 , 建大楼、请大师 。 另外300万作为常务费 , 分期逐年拨款 。
陈嘉庚号召现场其他华侨和企业家:
勿自馁其志 , 而视为杯水车薪 , 乃知众擎易举 , 众志成城 , 是所深望海内外同胞也 。
据黄炎培记述 , 与会一位企业家听后深为所动 , 表示“如不惟陈君是助 , 就不是人!”

橡胶|他白手起家创办亚洲最大企业,百年前身家400万,全部捐出办大学
文章图片

其后1921年4月6日 , 厦门大学正式创办开学 。
陈嘉庚亲自选址、实地考察 , 在五老峰下 , 把当年郑成功练兵的演武场地段作为校舍基地 , 并在5月9日——国耻日奠基 , 提醒师生勿失勿忘 。
在开学典礼上 , 陈嘉庚致辞明志:
民心不死 , 国脉尚存 , 以四万万之民族 , 决无甘居人下之理 。 今日不达 , 尚有来日 , 及身不达 , 尚有子孙 , 如精卫之填海 , 愚公之移山 , 终有贯彻目的之日 。
值得一提的是 , 陈嘉庚一生节俭 , 但在办学和请名师这件事上慷慨非常 。
比如在“1大洋普通人家够一个月”的当时 , 挂职教育局公务和四处兼职授课的鲁迅 , 一年所得800多大洋 。 但厦大为吸引鲁迅 , 开出400大洋的天价月薪 , 在受聘时还额外寄来100大洋用作搬家差旅 。
也是在陈嘉庚的至诚和慷慨办学之下 , 林语堂、孙伏园、顾颉刚、沈兼士、罗常培、张颐、陈万里 , 章川……等一系列名流名士前来 , 时人甚至大呼:大有北大南移之势 。

橡胶|他白手起家创办亚洲最大企业,百年前身家400万,全部捐出办大学
文章图片

变卖大厦 , 接济厦大
然而时运不济 , 好景不长 , 随着世界性经济危机到来 , 陈嘉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
亏损不下百万 , 而他又坚持每月支付集美和厦大两校的经费 , 以致债台高筑 。
就在此时 , 有人劝陈嘉庚停办集美和厦大 , 借此维持营业 , 但他坚决不肯 。
他说:两校如关门 , 自己误青年之罪小 , 影响社会罪大……一经停闭 , 则恢复难望 。
不惜将自己在新加坡的三幢房产抵押 , 最后过户易主 。 可谓:变卖大厦接济厦大 。
他的子女甚至劝他减少一些每月汇给学校的经费 , 他说:我吃稀饭 , 佐以花生仁 , 就能过日 , 何必为此担心 。

橡胶|他白手起家创办亚洲最大企业,百年前身家400万,全部捐出办大学
文章图片

1932年 , 有外国垄断企业愿意将陈嘉庚的企业收购 , 但条件是停止维持两校 , 被陈嘉庚断然拒绝:
宁可企业收盘 , 绝不停办学校 。
1936年 , 陈嘉庚的企业到了不得不收盘倒闭的时候 , 他为了解决厦大经费困难 , 再次出面募捐 , 募集16万元 , 以及橡胶园400英亩 , 月息收入就有2000元 , 作为厦大基金 。
陈嘉庚募捐演讲时说:
我们的国家是永远有希望 , 我们的学校是永远会存在 。
其后实在无法维系 , 他写信给当时的国民政府 , 恳求改厦大为国立 , 称厦大不仅是东南仅有的大学 , 作用也十分重大 , 而且已经是全国公认的海洋生物研究中心 , 学术地位已经建立 。
因为自己经济不能发展 , 所以“千思万想 , 别无他法 , 唯有请政府收办 , 愿无条件将厦大产业奉送 , 所有董权一概取消 。 ”
厦大由此改为国立 。
1937年抗战爆发后 , 厦大迁入山区长汀继续办学 , 但弦诵不辍 , 校长萨本栋的小汽车都被拆了作为发电机 , 坚持办学 。
在抗战期间 , 厦大不仅没有停学 , 还反而成为国内最完备的大学之一 , 教学质量不减反升 , 在全国大学生学业竞赛评比中 , 连续两年获第一 , 获誉“南方之强” 。
此时陈嘉庚 , 一边组织“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 , 动员南洋华侨踊跃捐款 , 购买救国公债 , 选送华侨司机回国 , 在滇缅公路运输抗战物资 。
另一边听闻厦大办学不辍、艰而弥强 , 备感欣慰 。

橡胶|他白手起家创办亚洲最大企业,百年前身家400万,全部捐出办大学
文章图片

开时代风气之先
现如今 , 中国的企业家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
国运日隆、经济向好 , 中华民族不再有需要兴办教育逃脱“天演进化”的危机 。
而陈嘉庚开风气之先的传统 , 得到了延续 。
近年来 , 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和企业家 , 正在把财富和资金捐赠投入到基础科研中 , 有的回馈母校 , 有的设立大奖 , 有的捐建学校和奖学金 。
南方科技大学创办 , 腾讯和DJI大疆创新纷纷慷慨捐资 。
西湖大学创办 , 马化腾、王健林、张磊、邓锋等企业家主动发起捐赠 。

橡胶|他白手起家创办亚洲最大企业,百年前身家400万,全部捐出办大学
文章图片

而最像陈嘉庚家乡办大学的 , 还有“中国芯片首富”虞仁荣 , 在宁波镇海捐资200亿筹办研究型大学 。
此外 , 捐资反馈母校投入基础科研的举动 , 此起彼伏:
马化腾之于深圳大学
张朝阳、王小川之于清华大学
张磊、刘强东之于人民大学
李彦宏之于北京大学
马东敏之于中科大
张一鸣之于南开大学
杨元庆之于上海交通大学
雷军之于武汉大学
熊晓鸽之于湖南大学
……
另外还有对标诺贝尔的中国未来科学大奖、腾讯科学探索奖、阿里青橙奖等等 , 皆由企业和企业家发起 , 慷慨捐资 , 鼓励更多人关注和投身基础科研 。
这个时代的企业家和年轻人 , 再也不必担心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 , 再也不必担心是否放得下安静的书桌 。

橡胶|他白手起家创办亚洲最大企业,百年前身家400万,全部捐出办大学
文章图片

或许回到百年前——1921年4月6日 , 厦大开学典礼现场 , 陈嘉庚也难以预料其后会有如此巨大的沧桑巨变 。
他笃信的是教育救国 , 以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恒心:
今日不达 , 尚有来日 , 及身不达 , 尚有子孙 , 如精卫之填海 , 愚公之移山 , 终有贯彻目的之日 。
而也是在这一年 , 3个月后的嘉兴南湖 , 还会有另一批把国家和民族存亡置于己任的中坚 , 开辟另一条拯救国家和民族的道路 。
多年以后 , 这批中坚里的领袖 , 会给陈嘉庚至高赞誉:
华侨旗帜 , 民族光辉 。
— 完 —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量子位】原创内容 , 未经账号授权 , 禁止随意转载 。
_原题《他白手起家创办亚洲最大企业 , 百年前身家400万 , 全部捐出办大学》
【橡胶|他白手起家创办亚洲最大企业,百年前身家400万,全部捐出办大学】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