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携程即将赴港二次上市,这些信息将影响股价


界面新闻|携程即将赴港二次上市,这些信息将影响股价
文章图片
图1/4

采访人员 | 郑萃颖
4月6日晚间 , 携程通过香港联合交易所聆讯 , 并在港交所网站提交了初步招股文件(聆讯后资料集) 。 这意味着 , 再过不到一个月 , 携程就将赴港二次上市 。
招股书显示 , 参与携程二次上市交易的金融机构有中金公司、高盛和摩根大通 。
1999年 , 携程在中国互联网创业浪潮中创立 , 2003年底在纳斯达克上市 。
今年2月 , 路透社从消息人士处获悉 , 携程正计划于港交所二次上市 。 消息称 , 携程预期在上市后的第一个半年里卖出至少10%的股份 。 由于携程在纳斯达克的市值达两百多亿美金 , 此次登陆港股的募资规模预计至少有20亿美元 。 携程对此消息不予置评 。
今年3月18日 , 携程举行临时股东大会 , 董事会批准了拆股提案:按股份1:8拆细 , 从8股美国存托股份代表1股普通股变更为1股美国存托股份代表1股普通股 , 为二次上市做准备 。
美股表现及横向对比
一位港股投资者对界面新闻分析称 , 根据惯例 , 港股二次上市的股价 , 一般按美股当天收盘价折价3%至5% 。
换言之 , 携程在纳斯达克的股价表现 , 将对其港股股价产生重要影响 。
至截稿时 , 携程在纳斯达克的每股股价约40美元(约合人民币261元) , 总市值24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78.7亿元) , 股价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
在疫情冲击下 , 2020年携程实现总交易额(GMV)3950亿元 , 全年净营业收入183亿元人民币 。
据易观报告统计 , 以GMV为口径统计 , 携程过去10年内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在线旅行平台 , 且自2018年至2020年为全球交易额最大的在线旅行平台 。

界面新闻|携程即将赴港二次上市,这些信息将影响股价
文章图片
图2/4
“本公司”指携程 , 图为携程在全球及中国的GMV份额 。 图片来自携程招股书截图
影响二次上市价格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市场热度 , 目前看来 , 旅游股整体处于反弹阶段 。
对比另外两家国际OTA巨头的业绩表现与市值:
Booking集团2020年实现营收6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44.5亿元) , 同比下降55%;全年总预订额为3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14亿元) , 同比下降63%;净利润59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86亿元) , 同比下降99% 。
至截稿时 , Booking集团在纳斯达克股价为2422美元(约合人民币15833元) , 市值达99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84.7亿元) , 是携程的4倍 。 疫情后 , Booking的股价逐步上升 , 并已经超过疫情前的股价 。
Expedia2020年全年收入5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39.9亿元) , 同比下滑57%;每股174.7美元(约合人民币1142元) , 市值25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42.7亿元) , 与携程相当 。
Expeida股价同样也在疫情后逐步上涨 , 已经超过疫情前股价 。
【界面新闻|携程即将赴港二次上市,这些信息将影响股价】另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OTA途牛 , 2020年营收全年净收入同比下降80.3%至4.5亿元 , 每股股价仅3.75美元 , 总市值4.63亿美元 。 途牛业绩下滑 , 主要受其业务规模收缩 , 出入境业务在疫情下无法开展的影响 。
而在港股 , 同程艺龙2020年实现营收59.33亿元 , 至截稿时每股18港元 , 市值为394.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31.8亿元) , 疫情后的股价总体处于波动上升状态 , 接近疫情前的峰值 。
外卖业务占更大比例的美团点评 , 在2020年的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收入同比减少4.6%至213亿元 , 公司每股股价在335港元(约合人民币281.7元) , 相比发行价(72.9港元)翻了4倍多 , 总市值1.97万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66万亿元) 。
携程招股书中的业绩信息
携程招股书显示 , 集团2018年及2019年分别录得净利润人民币11亿元及人民币70亿元 。 2020年录得净亏损人民币33亿元 , 主要由于新冠病毒疫情造成国内及国际旅行限制的影响 , 以及为方便用户取消预订及退款的要求所产生的巨额增量成本 。
携程业绩在2020年后两个季度好转 。 获益于中国对新冠病毒疫情的控制 , 与2020年第一季度及第二季度录得净亏损相比 , 携程已于2020年第三季度及第四季度由亏转盈 。
携程商品交易总额也证明旅游市场在复苏 , 2020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及第四季度较2019年同期分别减少51%、72%、51%及 45% 。
2020年 , 携程通过缩减营业成本 , 维持了较高的毛利率水平 。 2018年至2020年 , 携程的营业成本分别是63亿元、74亿元和40亿元 。 2020年营业成本减少的幅度与收入减少一致 。 2018年、2019 年及2020年 , 携程毛利率分别为80%、79%及78% 。
携程招股书显示 , 2018年、2019年及2020年 , 来自大中华市场的收入分别占集团总收入的90%、87%及93% 。 国内业务仍是携程今年发展的重心 , 其中高品质休闲游和短途周边游 , 将是产品上发力的重点 。
2020年 , 携程平台上超过40%的新交易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 2014年至2019年 , 年度支出超5000元人民币的消费用户年复合增长高达29% 。
2020年第四季度 , 携程省内酒店GMV同比增长达20%以上 , 景点门票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加超过100% 。 此外 , 截至2020年年底 , 当地玩耍娱乐的供应商数量同比增长了25%以上 。
未来战略:内容及全球化
招股书披露了携程的未来战略:拓展一站式旅行服务产品;提高内容提供能力;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持续对于技术进行投资;增强在全球的领导地位 。
在内容提供能力上 , 近期携程发布了“旅游营销枢纽”战略 , 其中包括 , 目的地、酒店、旅行爱好者等内容创作者 , 都可入驻星球号 , 实现内容到交易的价值转化 。
目前携程在内容上做出的业绩如下:自2020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四季度 , 携程内容渠道的季度平均日访客增加80%以上 , 以及季度每个访客平均每日信息流浏览市场增长100%以上 。 2020年全年 , 携程通过在线直播平台售出的商品交易总额超过50亿元人民币 。 超过40%的用户在携程直播平台上至少进行过两次交易 。
根据易观报告 , 中国及全球旅行市场估计分别于2021年及2022年恢复至新冠病毒疫情之前的水平 。

界面新闻|携程即将赴港二次上市,这些信息将影响股价
文章图片
图3/4
来自携程招股书
在国际业务上 , 携程预计 , 其海外业务在2021年将继续受到疫情的负面影响 。 2018年、2019年及2020年 , 携程来自国际市场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10%、13%及7% 。
不过 , 尽管有疫情影响 , 携程对未来仍持乐观态度 , 并计划将其在中国市场的资源网络复制到全球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 , 携程国际网站Trip.com上的产品及服务可支持提供20种语言及31种当地货币及网点 , 同时在携程收购的天巡网站 , 其产品及服务可支持提供30多种语言及全球52个国家及地区 。
携程股东信息及公司架构
招股书披露了目前为止携程集团的完整架构以及重要股东信息 。
截至2021年2月28日 , 百度实际拥有携程股份的约11.5% , 为携程集团单一最大股东 。 携程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作为一个整体)实际拥有携程股份的约6.7% , Naspers拥有约5.5% 。
其中百度和Nasper的股份 , 分别来自携程收购去哪儿网 , 以及对印度在线旅行公司MakeMyTrip投资时的换股 。

界面新闻|携程即将赴港二次上市,这些信息将影响股价
文章图片
图4/4
来自携程招股书
其他的几次主要投资收购项目包括:2016年 , 携程以14亿英镑(包括现金和股份)收购总部位于英国爱丁堡的机票搜索网站天巡(Skyscanner);2015年5月携程收购艺龙38%的股本 , 随后于2018年通过换股 , 对同程艺龙控股有限公司进行股权投资;携程于私募配售中对东方航空的约466百万股A股投资了约人民币30亿元;将之前持有的如家酒店集团的股权交换为北京首旅酒店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22%股权;2018年5月 , 携程收购了一家线下旅行社公司的几乎所有剩余股权;2019年11月 , 携程取得一家线上旅行社公司的控制权 , 而携程先前持有该公司51%的股权;2019年11月 , 携程与TripAdvisor同意战略性合作以通过若干合约扩大全球合作 , 双方协定通过两方平台 , 展示两家公司的旅行产品及内容以共享旅行产品库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