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同城货运混战 快狗打车开抢第一股?

_原题是:同城货运混战 快狗打车开抢第一股?
继货拉拉发生恶性事件不久 , 快狗打车却传出了赴港IPO的传闻 。
近日 , 有消息称 , 快狗打车(58速运、GoGoX) , 已与汇丰、中金等投行沟通上市事宜 , 并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在港上市 , 募资最多5亿美元 , 估值约15亿元 。 同时消息称 , 快狗打车有关上市计划及时间表仍有可能出现变化 , 亦可能通过SPAC合并方式赴美上市 。
启信宝数据显示 , 自2014年成立至今 , 快狗打车共计完成4轮融资 , 投资方包括58同城、腾讯投资、菜鸟网络、红杉资本中国等 。 最近一轮战略融资发生于2020年9月 , 融资对象为天鹅到家(快狗到家母公司) , 投资方为红杉资本中国 。
冲刺货运第一股?
快狗打车前身为58速运 , 创立于2014年 。 2017年8月 , 58速运与GOGOVAN(快狗速运)合并 , 次年正式更名为“快狗打车” 。
【21世纪经济报道|同城货运混战 快狗打车开抢第一股?】快狗打车定位为“拉货的打车平台” , 致力于为用户随时随地提供拉货、搬家、运东西等的短途货品运送及交易服务平台 。 官网显示 , 目前快狗打车已拥有360万名平台注册司机 , 业务范围已覆盖6个国家及地区、346个城市的超2000万用户 。
此次快狗打车传出IPO消息 , 则被外界视为其冲刺“货运第一股”的信号 。
不过 , 快狗打车也并非赛道内首个传出有意上市的玩家 。 早在2017年 , 货拉拉便传出赴美上市传闻 。 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 , 货拉拉更是短时间内接连传出融资消息 , 最新估值有望达到100亿美元 , 更被视为上市前的最后铺垫 。
此外 , 满帮集团近日也传出上市消息 , 或将于今年年内赴美上市 , 募集金额可能在10亿-20亿美元之间 。
“同城货运并非新兴领域 , 许多企业已在这个赛道长期耕耘 , 尤其以货拉拉和快狗打车为代表 , ”有业内评论人士表示 , “预计未来行业集中度有向头部平台聚集的倾向 。 ”
需要注意的是 , 在同城货运领域 , 由于入门门槛较低 , 很难建立核心壁垒 。
“无论运力、技术能力或是运营效率 , 其实都不构成核心竞争力 , 虽然每个客户的使用习惯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 , 但是当一个新产品出现并以极大力度推广补贴后 , 就可能在短时间内冲击过去的用户习惯 , ”前述评论人士指出 , “除了货拉拉具有一些客户认知上的先发优势外 , 其他平台没有特别坚固的‘护城河’ 。 ”
这也意味着 , 同城货运可能长期处于混战状态 , 因此融资及上市所能带来的资金弹药 , 便尤显重要 , 或许这也构成今年行业内玩家扎堆上市的最大动力 。
合规问题待解
尽管互联网货运市场蓬勃发展 , 但包括机动车喷涂流动广告、客车载货、私自拆除座位、非法营运、擅自从事危险物品运输等安全及风险问题 , 也一直饱受争议 。
4月1日 , 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联合上海市交警总队、上海市城管执法局执法总队、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及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共同对运满满、货拉拉、滴滴货运、快狗打车及享运共配等网络货运平台开展联合约谈 。
会上 , 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首先通报了近期发生的3起危险品运输事故情况 , 并重点指出 , 危险物品在道路运输中具有极大的危险性 , 一旦发生事故 , 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约谈会中 , 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要求各网络货运平台对平台注册车辆一律采取线下实体验车验证、禁止提供危险物品运输撮合业务、及时提供注册和运营数据、设定专职安全应急联络员、对违法或事故及时报告五个方面进行落实 。
除了货物运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之外 , 今年2月 , “女子租乘货拉拉网约车跳车身亡事件”爆出 , 暴露出互联网货运平台在车内安全措施、司机准入门槛等方面的缺失 。
在上述事件中 , 货拉拉APP及车内没有相关录音、录像设备 , 因此案件内情难以直接记录和取证 。 此后 , 货拉拉推出7大整改措施 , 包括但不限于在跟车订单场景中上线强制全程录音功能、扩大安全车载设备部署、在跟车订单场景中加入位置保护功能、严格司机准入制度等 。
不过在约定的整改期满后 , 有媒体发现 , 货拉拉在司机准入方面依然存在漏洞 。 新司机通过中介提供的“内部下号”服务 , 花数百元不经过培训即可上岗接单 。
类似的问题同样发生在快狗打车上 。 在“黑猫投诉”平台内 ,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搜索“快狗打车”出现1652条结果 , 其中涉及虚假订单、搬家物品损坏不赔偿、平台推送订单距离不符、司机坐地起价等损害用户体验的问题 。
除了行程安全外 , 还有用户信息安全问题 。 2020年 , 快狗打车多次出现在工信部通报的侵害用户权益行为APP名单中 , 因存在私自收集个人信息、私自共享给第三方、频繁申请权限、过度索取权限等侵犯用户隐私行为被通报 , 要求限时整改 。
此前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认为 , 互联网货运平台方需要协调用户与司机之间的关系 , 尤其是服务统一性、合规性、正规化方面 , 需要有价值输出 。 在提供服务安全性上更是对平台起码的要求 , 平台应当承担起必要责任 。
不过从目前来看 , 行业要想真正实现安全合规 , 依然任重道远 。
(作者:杨清清 编辑:刘雪莹 张伟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