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5G技术 , 可让机器人拥有“云端大脑” , 千里之外瞬间应答;借助人工智能 , 为城市交通添上一双“千里眼” , 让违法车辆无处遁形 。 第八届上交会开幕在即 , 采访人员日前探营获悉 , 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 , 不少参展企业聚焦人工智能与智慧城市 , 将推出一系列关乎民生的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 。
“云端大脑”比人脑还快
“信号从大脑传到脚趾 , 需要300—350毫秒的神经元延时 , 而在云端打造的‘机器人大脑’传递指令给千里之外的机器人 , 30毫秒就可完成 。 ”本届上交会参展企业达闼科技联合创始人汪兵介绍 , 这个“云端大脑”之所以比人脑还快 , 秘诀就是达闼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全球唯一一个针对机器人的5G专网 。
“云端大脑”提供了机器人所需要的智能视觉、听觉和运动等AI能力 , 而遍布全球的通信网络 , 就是机器人的“神经系统” , 能够将信号传输给机器人控制器 , 千里之外的机器人也能实现实时控制、管理和运营 。
有了“超人”智慧的机器人 , 要实现像人一样灵活自如 , 还需要有像人类一样的关节 。 目前 , 达闼研发的服务机器人配备34个柔性关节 , 具备了肢体运动和抓取能力 , 甚至还能“穿针引线” 。 达闼制造的Cloud Ginger云端服务机器人将与观众见面 。 汪兵说 , “服务于家庭的保姆机器人在未来一定会走进千家万户 。 ”
机器人不仅能服务于家庭 , 上海云绅智能注重培养机器人的“场景化思维” , 针对商业中心、展馆、政企服务中心等不同场景需求 , 做到“一机多用” , 让机器人实现迎宾、讲解、导览等不同服务功能 。 针对防疫背景下的新需求 , 云绅智能研发的消杀防疫服务机器人将首次在上交会展出并进行新品发布会 。
十字路口只需一个摄像头
如今 , 一个十字路口动辄安装四五个摄像头成为常态 。 上交会参展企业眼控科技高级副总裁车健介绍 , 公司研发的视频违法智能识别监管系统 。 “只要在十字路口安装一个摄像头 , 就能‘抓’到所有的违法类型 。 ”
有了“智慧”的摄像头还能实现不同路段间的联动 , 锁定违法车辆后 , 接下来的时间段 , 其他路段的摄像头还能“认出”同一辆车 , 形成一套证据链图片 , 佐证车辆违法行为 。 从发现违法行为到形成证据链 , 这一切全都由机器完成 , 相当于为城市装上了一双“慧眼” 。
【汪兵|大脑放到云端,城市拥有“慧眼”】这套车辆识别系统还能应用在车管所 。 “以前车主去车管所办理业务 , 光是做车辆比对就需要1个多小时 , 而使用人工智能辅助审核 , 只需不到10分钟 。 ”车健介绍 , 基于视觉识别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瞬间提取出车型、车牌等信息 , 目前国内200多家车管所已经用上了这项技术 。
推荐阅读
- 媒体|贵阳“融媒大脑”平台发布
- 大脑|新冠病毒会在患者器官内滞留数月
- 大脑|ALS患者首次通过脑机接口发推
- 大脑|从抗疫到治堵,AI成行业智能化“大底座”
- 曹剑杰|全球连线|“超级大脑”亮相 “冰丝带”建成智慧场馆
- 滑冰|新华全媒+|“超级大脑”亮相 “冰丝带”建成智慧场馆
- AI|澳大利亚一ALS患者成为第一个只用大脑意念发推文的人
- 治理|回天城市大脑指挥调度中心试运行
- 神经元|大脑模式分离机制有了新发现
- 路线|当AGV小车植入“最强大脑”时,那么可想而知……-无人搬运叉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