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百家号 #科学了不起# 系列征文赛 。
神秘的声音
1996年 , 南丹麦大学的马格努斯·沃尔伯格教授 , 被带进了斯德哥尔摩卑尔根海军基地下一个非常秘密的房间 , 在这个房间里 , 军方向他播放了一段神秘的声音 。 该声音是被潜艇探测到的 , 声音中包含着类似于螺旋桨的噪音 , 军方怀疑是前苏联潜艇一直在秘密的工作 , 只不过苏联已经解散多年 , 俄罗斯没理由用这种方式挑衅它们 。
事实上 , 最早接收到该信号还要追溯到1981年 , 在当时一艘苏联潜艇在瑞典海岸搁浅 , 而搁浅的位置距离瑞典海军基地只有10公里 , 至此之后瑞典开始在周围海域进行密切监视 , 而在此期间他们就收到了这段令人难以捉摸的神秘声音 。
在1982年时 , 瑞典为了找到该神秘声音的来源 , 发动了多艘潜艇、船只甚至是直升机对声音发出地进行了整整一个月的探索 , 然而却什么都没有发现 。 而至此之后的10多年里 , 瑞典经常会接收到这段神秘的声音 , 而这种声音差点儿将它们搞疯掉 , 毕竟当你面临一种威胁 , 却又不知道这个威胁来自何方 , 以及是谁在威胁你时 , 你也会疯掉 。
据说瑞典首相还曾经写过一封信 , 质问俄罗斯当时总理叶利钦 , 导致两国关系一度非常紧张 。
为了找出该声音究竟来自于哪里 , 瑞典军方将马格努斯·沃尔伯格教授带进了一个秘密房间里 , 并对他说:你是第一个听到他的普通公民 , 希望你能为此保密 。
之后 , 瑞典军方开始播放该神秘的声音 。 原本马格努斯·沃尔伯格教授以为这个声音会很震撼 , 但听完该声音之后 , 他却表示:就这?
马格努斯·沃尔伯格教授说 , 我能重现这个声音 , 然后他在下一次来到海军基地时 , 向军方展示了“苏联潜艇”的声音 , 就在军方高度紧张时 , 马格努斯·沃尔伯格教授说:这是大西洋鲱放屁的声音 。
大西洋鲱会放屁?
提到大西洋鲱我们可能不太熟悉 , 但它却是大名鼎鼎的“鲱鱼罐头”的原材料 。
我们知道 , 人类之所以会放屁 , 是因为人类的肠道微生物在分解食物的过程中 , 会释放一些气体 , 比如:二氧化碳 , 这就导致肠道内的气压比人体外的气压要高 , 在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 , 肠道内的气体会向外释放 , 而这就是放屁 。
鲱鱼的放屁原理和人类不同 , 它们的屁不是从消化道出来的 , 而是从鱼鳔出来的 。 它们的身体内部有一个非常独特的构造 , 它们从水面吞下空气之后 , 会将一部分气体储存在鱼鳔之中 , 鱼鳔的末端和肛门相连 , 当它们遇到危险时 , 就会将鱼漂内的气体从肛门处挤出 , 形成“屁” , 只不过大西洋鲱放的屁又快又猛 。
鲱鱼用屁来交流
大西洋鲱有一个特点 , 那就是它们喜欢群居生存 , 科学家曾经对其中一个鲱鱼种群进行测量发现 , 大西洋鲱鱼的鱼群尺寸达到了4立方千米 , 大约是由40亿条鱼构成 。
在如此多的个体中生存时 , 大西洋鲱演化出了一种交流方式“屁语” 。 科学家研究发现 , 和人类放屁时“"噗"的一声不同 , 鲱鱼放屁类似于"噗噗噗噗噗"的高频屁 , 专业术语就是”一个连续的脉冲串“ 。
鲱鱼的屁频率低频可达到1.7kHz , 高频为22kHz , 而人类的听力范围在20~2000Hz , 也就是说鲱鱼屁的大多数频率超出了人类额听力范围 , 所以人们才难以听到 。
不过研究发现 , 鲱鱼的听力范围高于1kHz , 这意味着它们能够听到自己放屁 , 所以科学家们认为 , 它们有可能会通过屁来交流 。
这种说法并非毫无依据 , 事实上在夜晚 , 或者是在深海之中时 , 海洋缺乏光线的照射 , 鲱鱼为了找到同伴 , 需要时时联系 。 再者 , 鲱鱼发出的快速重复信号的频率很高 , 超出了大多数肉食者鱼类的听力范围 , 所以它们用这种方式交流不怕天敌听到 。 但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却能够听到这种频率 , 所以它们容易被鲸鱼以及海豹等动物追赶 。
总结
【鲱鱼|差点儿引发战争的“屁”,鲱鱼不仅会放屁,还能用它交流】鲱鱼虽然会放屁 , 但这并不是导致鲱鱼罐头变臭的原因 。 鲱鱼罐头之所以如此的臭 , 是因为一种厌氧菌在分解鲱鱼罐头时 , 会释放大量的刺激性以及难闻的气体 , 令人闻起来非常难受 。
推荐阅读
- IT|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德尔塔|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实验|腐蚀皮肤 引发爆炸 成分不明让孩子远离“网红实验”
- 人物|马斯克的修狗,又引发了虚拟币狂欢
- 电子商务|DoorDash将要求所有员工送外卖或做其他零工经济工作 引发不满
- 便秘症状|长期便秘可引发猝死
- AMD|史诗级漏洞Log4j2引发科技巨头自查 AMD躲过一劫
- 漏洞|Log4j 漏洞引发全球修补漏洞行动;KeePassX 停止开发;.NET 6 网络改进 | 开源日报
- 双筒望远镜|“年度最亮”伦纳德彗星 引发天文爱好者“追捧”
- 手机|Canalys:小米手机在拉美地区引发“小米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