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图1/6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马戎
来源:新熵(ID:baoliaohui)
老牛看到河水 , 认为很浅;松鼠看到河水 , 认为很深 。 这是童话中的道理 , 观察者对同一事物得出不同结论 , 往往是条件和立场使然 。
【|美团VS携程,新横纵战争】2017年 , 王兴和梁建章那场对企业战略方向的横纵争论 , 至今未分出胜负 。
在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 , 王兴试图强调 , 在行业释放红利的下半场而非研发试错的上半场介入 , 可获得更高的资本回报;而梁建章发文反驳称 , 深耕行业 , 自主创新的社会贡献更大 , 商业回报也更丰厚 。
在交锋核心的酒旅业务上 , 双方的对立可谓尖锐——王兴提到美团在下沉市场的增长 , 正在使平台间夜数超越携程;梁建章反击称 , 中国公司全球化能力不强 , 大概与不擅长创新有关 。
背后是横跨多个行业的连续创业者 , 与横跨多个周期的垂直创业者构筑的不同商业模型 。 矛盾回归到围棋游戏的经典问题上——究竟先手布局的优势更大 , 还是后手入场的优势更大 。 或者说 , OTA赛道究竟能为先发者建构多深的技术壁垒 , 来抵御后发者的冲击 。
在新冠疫情过后 , 两种模式的战略差异正在变得清晰起来 。 携程已经完成在港交所的二次上市 , 并加紧内容化调整 , 以及在全球疫情复苏留下的市场红利中争夺份额;美团则向社区团购为代表的新兴业务加速投入 , 试图完善高频打低频的业务逻辑 。 刀光剑影之外 , 新的横纵战争已经打响 。
从佣金到营销
文章图片
图2/6
去年以来 , 酒旅行业的三个关键词是疫情、疫情 , 还是疫情 。
STR数据显示 , 新冠疫情爆发后 , 全国各主要地区的酒店平均入住率下跌至10%以下 , 停业比例达到20%至30% 。 而在维持营业的酒店中 , 也有大量业务如休闲娱乐、餐饮关闭 , 只保留部分客房开放 。
这使酒店行业陷入庞大的现金流压力中 , 即便在国内有力的疫情防控下 , 酒旅行业抓住了五一黄金周等复苏机遇 , 但所受的疫情冲击仍然明显 。
从已公开财务数据的A股上市公司看 , 锦江酒店的全年营收额下降34% , 净利润下降81.25%;首旅酒店前三季度营收额下降56.97% , 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8.85亿元转为亏损5.55亿元 。
行业痛点十分清晰 , 即便在恢复营业后 , 仍面临消费者信心不足、复苏进程缓慢等问题 。 对OTA平台而言 , 谁能率先解决行业复苏问题 , 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
显然 , 王兴与梁建章都看到了行业痛点 , 但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思路 。
疫情初期 , 携程的大客户普遍有推动折扣销售 , 以解决短期现金流的需求 , 平台也有意更多吸纳商家资源 , 这促使携程走上直播推广和折扣促销的路线 。
文章图片
图3/6
而主攻下沉市场的美团酒旅 , 客户抗风险能力更弱 , 折扣预售的难度更大 。 这推动美团将精力放在用户信任的重构上 。 疫情前期 , 美团副总裁郭庆曾表示:
“如何恢复商家与用户彼此间的信任 , 才是当前最大的问题之一 。 ”
这成为美团联合相关行业协会发布《中国酒店客房防疫自律公约》和《中国旅游景区防疫自律公约》的前提 。 相较携程 , 美团曾于去年下半年推出 “一千零一夜”旅行直播 , 配合超级团购活动复刻携程的折扣+预售打法 。 但试错意味更浓 。 随着平台的营销重点向优选业务转移 , 美团的旅行直播内容悄然消失 。
得以延续的是美团在社区团购一侧的战略 , 尽管美团以“无边界”的标签闻名 , 但内核仍未脱离基于LBS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 。 在2020年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 , 王兴激动地将美团优选称为“十年一遇的机会” , 并期待新业务带来的用户群体向整条美团价值链输血 。
这意味着 , 相比直播的短期纾困布局 , 美团的眼光仍放在新业务带来的长期客源增长上 。 早在2019年8月 , 美团CFO陈少晖就肯定了基础业务对酒旅的引流效应:“现在90%的订房消费者都是外卖业务和到店餐饮业务导流来的 。 ”
而作为守擂方 , 携程同样试图从流量源头做出调整 , 但更强调平台主导流量的能力 。
在今年3月29日的旅游营销枢纽发布会上 , 梁建章的演讲指向行业心病:“大家的痛点是客户不够 , 还希望更多 。 用户不知道该去哪 , 为什么去 , 怎么去 , 可玩些什么 。 ”
这是携程推动营销枢纽的市场基础 。 早在去年10月的携程2020全球合作伙伴峰会上 , 梁建章就释放了将内容化作为深耕国内旅游市场重点战略的方向 。 即从交易型平台向“寻找灵感、优惠和休闲”的内容平台转型 。
旅游行业的营销过去依赖于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 , 现在依赖于直播、短视频等新兴媒体 。 近年来走红的西安大唐不夜城、天津意风街、重庆玻璃栈道等主要来源于抖音等短视频的种草 , 拥有酒旅票务和完整服务能力的OTA平台反而缺位 。 梁建章在全球合作伙伴峰会上抛出转型宣言:
“携程过去主做交易 , 以后目标是启发用户的平台 。 ”
从新冠疫情发生后 , 携程组织的行业自救动作看 , 旅游营销枢纽并非偶然提出 , 而是自去年3月5日“复兴V计划”上线以来 , 携程一系列内容经验的集中输出 。 在2020年 , 梁建章牵头的携程直播带动了超50亿元GMV , 内容破圈经验则成为携程内容平台“携程社区”和商家建设私域流量产品“星球号”的前提 。
这意味着在后疫情时代 , 携程正在抓住时机切入更大的市场 , 过去 , 酒旅内容的交易平台和种草平台呈现割裂的状态 , 成功融合意味着庞大的市场机遇 。
内容化转型显然是一条适合携程的策略 。
在商家侧 , 携程背靠的高端商家拥有更丰厚的营销预算进行内容建构;而在消费者侧 , 高净值消费者制作内容的优势 , 无疑要比短途游、本地游的下沉市场内容明显 。 携程执行副总裁兼CMO孙波给出一份数据——月收入10k以上的人群从外部平台迁移至携程的比例正在逐步增加 。 若携程的内容化成型 , 则有望在国内市场竞争中立于更有利的位置上 。
高端VS低端
文章图片
图4/6
前国金证券首席分析师裴培曾用一系列战役形容拼多多崛起 , 冲击阿里的全过程——巴巴罗萨行动、天王星行动、霸王行动、巴格拉季昂行动等等 。
美团酒旅的起步也有一个精彩故事——美团副总裁郭庆在老家县城找不到旅店资源 , 一怒之下发动美团的地推铁军 , 开启了美团酒旅的下沉市场布局 。
尽管电商赛道与酒旅赛道的故事有些相像 , 但仍有本质不同 。
阿里巴巴在上市前出于利润考量 , 选择变更排名逻辑的方式 , 将个人商家边缘化 。 而在美团酒旅开进县城之前 , 国内主流OTA平台对下沉市场的覆盖相当有限 , 反而更多定位于商务人士的差旅需求 。 这使坐拥强势地推能力的美团 , 在下沉市场的扩张几乎一帆风顺 。
代价则是 , 美团很快遭遇到酒旅业务的利润问题 。
文章图片
图5/6
在早期扩张中 , 美团凭借基础业务的流量优势 , 从学校、医院周边的钟点房需求切入 , 用复刻外卖市场打法的方式 , 避开了商旅用户的高端市场 。 这使美团的间夜数超越携程 , 但在单间夜佣金贡献收入上差距明显 。 开源证券数据显示 , 2019年美团ADR(平均房价)为195.92元 , 携程为421元 , 美团酒店业务收入为55.2亿元 , 而携程为135.14亿元 。 时至今日 , 美团财报仍然将到店业务和酒旅业务合并披露 。
如今在疫情冲击下 , 整个酒旅行业的客源焦虑被拔高 。 在此背景下 , 美团和携程开始加速攻入对方高端酒店和低端酒店的腹地 。 招股书显示 , 携程去年超40%的新交易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 美团则推出超级团购 , 执行2019年推出的“低守高打”战略 。
这与2018年拼多多借百亿补贴发起的品牌化冲击比较相似 , 有观点认为 , 美团会复刻拼多多“农村包围城市”的往事 。 但区别在于 , 美团和携程的主战场仍不在同一空间内 。
“美团优选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巨大的机遇 。 这将是我们触及数亿新用户的一个很高效的方式 。 ”王兴在财报电话会议上的观点表明 , 美团“Food+Platform”的业务结构仍然没有改变 。
从美团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 美团的核心是基于位置的本地生活服务 , 竞争力来自对标物流行业的履约能力 。 自美团成立以来 , 先后围绕本地生活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 第一轮是外卖业务 , 对标物流末端的即时配送能力;第二轮是社区团购业务 , 对标物流行业中段的仓储、货运等环节 。 基建完成后 , 美团就能利用更廉价的本地流量、地推能力等要素参与竞争 。
美团在酒旅下沉市场的竞争能力 , 实质是本地基础建设溢出的红利 。
携程的优势在于拥有更多高消费水平的高净值用户 , 并围绕这些用户的出行需求 , 构筑了一整套全链条的旅行服务能力作为竞争壁垒 。
携程招股书显示 , 从2014年至2019年 , 平台年支出超5000元人民币的用户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9% 。 此外 , 2020年携程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高达42% , 甚至超出谷歌、亚马逊等国际互联网巨头 。 截至去年年末 , 携程的移动应用实现了75%的自动化支持 。
而双方在真正对垒时 , 事实上是错位的 。 美团满足本地人在本地的酒旅需求 , 携程则关注异地的酒旅需求——梁建章称之为“真实需求” 。 从定价水平看 , 偏低的本地住宿价格 , 以及本地消费群体更少的信息差 , 限制了平台从交易中获取更高的佣金分成及营销收入 。
这也是美团对高端酒店攻势缓慢的原因——在超级团购中 , 美团上线不少高端酒店 , 在携程体系中只属于中端酒店的水平 , 且整体数量较少 。 光大证券数据显示 , 自2018年以来 , 美团的酒店单间夜佣金收入遭遇较明显的增速放缓 。 这意味着 , 本地基础设施带来的流量红利有所衰退 , 美团酒旅的高端化渗透 , 尚需要更多的流量支持 。
第二曲线
文章图片
图6/6
2012年回归携程后 , 梁建章指挥了几件大事:携程组织架构的扁平化改革 , 携程的移动化改造 , 以及对艺龙的价格战 , 借去哪儿重度亏损的契机完成收购 。 此后 , 携程重新回到行业第一的位置上 。
美团是携程的第三轮对手 , 相较携程的前述对手 , 美团在下沉市场的扩张更快 , 流量红利更充裕 。 在这位纵向主义的创业者看来 , 携程有必要打一场国际化的第二曲线战争 。 在一次采访中 , 梁建章曾分享他对旅游行业的纵向观察:
“旅游最终还是一个全球化的业务 , 所以和海外旅游的交流非常有价值 。 ”
梁建章的理由是 , 国际旅游市场显然潜力更大 。 易观报告数据显示 , 2025年国内旅游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6万亿美元 , 而国际市场规模将达到7.1万亿美元 。 在人均消费能力上 , 2019年国内人均单次旅游消费额为158美元 , 而美国为873美元 。
美团酒旅也曾释放过国际化信号 。 早在2017年2月 , 美团酒旅事业群就宣布布局海外住宿业务 , 通过代理分销方式切入海外市场 。 Booking以4.5亿美金投资美团后 , 美团亦表示 , 将与Booking互换酒店库存以进军国际酒旅市场 。
然而本地生活流量的负面效应显现 , 美团海外酒旅业务的声量始终寥寥 。 与美团的代理+分销相比 , 携程自营为主 , 合作+投资并购为辅的出海模式反而增长更快 。 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 , 携程的全球化品牌Trip.com已经实现连续13个季度的三位数同比增速 。
这或是梁建章表述中创新企业的竞争力所在 。 截至目前 , 携程在爱丁堡、首尔和东京建立了呼叫中心 , 在日韩、美国、英国等多地建有销售团队 。 在具体策略上 , 携程通过投资海外OTA平台 , 或通过自营平台直签热门房源 , 并通过第三方代理覆盖中小城市房源 。 这一模式已在疫情复苏阶段显出效果 。 携程的BOSS直播在泰国获得了超千万销售额 。
如果携程的第二曲线是国际化 , 美团的第二曲线则是高端化 。 问题是 , 在进攻高端市场的节点 , 美团正在发动一场南辕北辙的战争 。
在2020年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 , 王兴在概述社区团购定位时表示 , “美团优选有渗透低线城市的潜力 , 这里的低线城市并非那些二、三线城市 , 而是乡镇级的地区以及郊区 。 ”
而美团酒旅的“低守高打” , 要求美团进攻高线市场用户 。 主打廉价生鲜的社区团购 , 显然不是能吸引高端商旅用户的业务 。 然而从各个角度看 , 美团当前的战略重心显然已转向社区团购战场 , 并尝试将美团优选推送至一线城市 。
在这场内部资源的左右互搏面前 , 美团捡起西瓜 , 丢掉了芝麻 。 这意味着 , 美团酒旅处境更加窘迫——他们必须在有限的流量供应下 , 打一场更艰难的战争 。
而这场巨头间的横纵战争 , 才刚刚拉开帷幕 。 对于整个互联网行业 , 这意味着两种商业资源分配模式的决战时刻 , 打赢第二曲线扩张战的一方 , 将决定未来创业者的行走方式——横着走 , 还是竖着走?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平台|【生活】网易云/QQ音乐/美团/抖音年度报告出炉 你最常听/刷谁?
- 模型|英伟达:美团机器学习平台使用NVIDIA T4 GPU
- 警告!|襄阳两仓库违规存大量锂电池被查 美团电动车被要求暂停营业
- 提问|无人机商圈送外卖,百万骑手将下岗?美团:是补充不是替代
- 最新消息|携程第三季度净亏损8.49亿元 回购10亿美元债券
- IT|出行变局?美团打车卷土重来,烧钱补贴能长久?
- 元无|豆瓣等106款APP被下架,微信Windows 版本更新,美团外卖致歉,知网回应擅录九旬教授论文,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
- 宇宙|携程创始人梁建章:元宇宙可替代爱情亲情,威胁结婚生子
- 电子商务|美团外卖致歉:骑手App故障已修复 将对受影响的用户、骑手进行补偿
- 电子商务|美团外卖App发生异常 网友表示自己的早餐变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