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充电何时像加油一样方便?新能源车充电何时不再打游击

“本想就餐期间给车充电,一举两得,现在看来比中彩票还难 。”近日,在北京市地坛公园附近一家停车场里,一位电动车主向采访人员如是感叹 。正值午间就餐高峰期,停车场里停车位“一位难求”,找充电泊车位更难 。

IT|充电何时像加油一样方便?新能源车充电何时不再打游击
文章图片

采访人员发现,地坛公园停车场的20个慢充桩中,除了2个闲置,其余几乎都停靠着燃油车和没在充电的电动车,仅有2辆电动车正在充电 。
新版《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营管理规范》4月1日起已实施,要求充电站运营商“引导燃油车不得占用充电专用泊位” 。近日北京市又发布《停车场(库)运营服务规范》,提出燃油车占电动车泊位可加价收费,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 。
“禁停令”下,电动汽车“充电难”能否药到病除?采访人员近日进行了一番走访 。
供不应求却常常被占
采访人员走访中发现,尽管“禁停令”新规已实施,电动车泊位被占情况仍频频发生 。
在地坛公园停车场,采访人员注意到,一辆燃油车驶入后,察觉到余位寥寥,便径直向慢充桩开了过来 。当被问及“禁停令”新规,燃油车主认为不够合理:“电动车充电桩不是另寻空间开辟的,而是在原来的燃油车位上改建的,这也挤占了燃油车的停车空间 。”
4月10日,在北京市东城区一家商场停车场,印有“充电专用 请勿占停”醒目标识的充电泊车位上,停着几辆燃油车 。管理人员称,燃油车占位现象并不少见:“停车场有1800多个车位,充电车位仅有10个,供不应求是常态 。我们接到电动车主投诉时,会联系燃油车主挪车 。”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底,北京市已累计推广纯电动车超过35万辆,累计建成充电设施约20.24万个 。既然电动汽车和充电桩的比例高达1.75∶1,为何电动车主充电仍要“打游击”?燃油车占位固然是一大顽疾,但又不止于此 。
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指出,充电桩的布设往往“先天畸形”,数量不少,质量不高 。“这背后透露的是布局不合理 。初期,在优惠政策支持下,资本涌入疯狂建桩,没有考虑到城市功能需求,导致‘冷热不均’ 。多数桩位利用率极低,少数桩位人满为患 。其次是接口不兼容,生产厂家各自为营,新旧标准互相打架,车主苦不堪言 。第三是快慢桩配比失衡,快充桩比例不够导致充电耗时长,限制多 。”
停车场运营者难响应
“禁停令”提出,充电站必须配专人巡检,发现充电泊位被占情况,应告知车主立即驶离 。但采访人员走访发现,停车场鲜少响应 。多家停车场负责人向采访人员坦言,新规执行起来难度大,多收费也不现实 。
在工美大厦停车场,当采访人员询问是否有专人巡检充电位时,管理员苦笑称:“我们人手本来就不足,只能是发现后再干预 。况且,大家默认有位置就可以停,挪车还得跟燃油车主好声好气地商量 。”对于某些大型停车场引入智能地锁、车牌识别系统等技术手段的做法,他也认为不太现实:“投入的成本比充电的收益都高 。”
地坛公园停车场的管理员告诉采访人员,即便“占位”的燃油车被加价收费,对于部分车主来说也比停在路边被交警罚款“更划算” 。
对此,顾大松分析称,停车场没有罚款权力,只能与车主达成民事约定,对占位行为加收停车费,本身约束力较弱 。燃油车的数量优势加上社会共识尚未形成,也使运营者“理不直气不壮” 。此外,收费细则的制定要兼顾很多因素,若将人力成本和技术投入纳入考虑,面对收支不平衡的可能,停车场往往动力不足 。
亟待合作破题
“充电何时能像加油一样方便?”一位网友在微博上的发问,道出了广大电动车主的无奈 。
顾大松认为,解决电动车“充电难”“停车难”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宣传,促成整个社会对低碳政策的理解 。治理燃油车占位应疏堵结合,投放更多实惠的燃油车位;另一方面,“禁停令”的推行不能只靠停车场或充电桩企业,让执法权力进入路外公共停车场会更好 。“盐城等城市正在试验这种做法,专用车位必须停放正在充电的新能源车,无关车辆停靠均视为违停行为,由执法部门跟进并责令改正,否则处以罚款,这不失为一种方向 。”
除了重申“禁停令”,新规还对提升充电设施比例作出要求 。《停车场(库)运营服务规范》提到,具备电源条件的既有公共停车场、P+R停车场应按照不低于10%车位比例配建公用充电设施 。公共停车场、P+R停车场按照不低于10%车位比例设置电动汽车泊位,按照不少于1个专用泊位的原则划定电动汽车专用泊位 。
【IT|充电何时像加油一样方便?新能源车充电何时不再打游击】采访人员了解到,为了推动充电桩建设实现科学布局,一些企业已开始做出尝试 。2020年底,中创科技e充网为海淀区建桩规划项目量身定制方案,内容包括停车场附近的充电需求、适合建多少个充电桩、大功率快充和慢充如何配比、建设后如何定价才能更好盈利、充电桩的智能管理 。企业网站显示,未来还计划帮助充电设施闲置、无法盈利的场站进行改造升级和设备调配等 。
有专家指出,相较于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市场,应进一步加强充电桩等配套设施的建设,让市民切实感受到新能源车的便利性,进而自发选择低碳出行 。电动汽车“充电难”成因复杂,亟待多点发力,合作破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