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火箭残骸坠落,“教科书式双标”又来了

这哪是中国火箭残骸?分明是“饿狼”西方媒体眼馋的“肥肉” 。
距中国长征五号B火箭残骸返地时间越来越近 , 西方对其“危险性”的炒作愈发夸张 。 这次 , 外媒为抹黑 , 还发明了一个“失控残骸”的伪概念 。 然而互联网有记忆 , 3月马斯克的Space X公司“猎鹰9”火箭残骸掉落在美国一农场时 , 外媒却用“点亮夜空”这种浪漫词汇 , 将其包装成一桩神秘奇闻 。

国际|火箭残骸坠落,“教科书式双标”又来了
本文图片


3月底 , “猎鹰9”火箭残骸掉落美国华盛顿州 , 美媒称“点亮夜空” 视频截图
当地时间6日 , 《纽约时报》用“抬头(heads up , 注意)!”一语双关 。 报道称 , 你几乎不会“被这个猛烈坠落回地球的23吨的火箭击中” , 但“可能性不是没有” 。 先不说这“23吨”(实际为22吨)是载荷而不是残骸重量这种低级错误 , 同一篇文章也提到3月底“猎鹰9”残骸落在美国华盛顿州的事情 , 却称火箭曾“照亮了西雅图的夜空” , 然后“让残骸掉落在一个农场” 。

国际|火箭残骸坠落,“教科书式双标”又来了
本文图片


《纽约时报》援引专家的话称 , “猎鹰9”之所以残骸会坠落在那里 , 是因为第二级引擎点火并未按原计划进行 。 强调这是事件的意外性质 。 但到了中国这里 , 《纽约时报》宣称“过去30年 , 中国都让残骸随机坠落” 。
但据国内媒体报道 , 中方专家此前表示 , 运载火箭在完成运送任务后 , 在大气层外运行的火箭残骸由于本身已经失去动力 , 甚至可能结构都出现损坏 , 因此不管是哪国的火箭残骸都不存在“可控”的概念 。
而且 , 专家称对于进入太空的“猎鹰9”火箭第二级 , 美国Space X公司早在2018年就明确表示因为技术难度和成本问题 , “彻底放弃再利用的想法” 。 按照这次西方媒体的标准 , “猎鹰9”火箭第二级也是太空中的“失控火箭残骸” 。
此外 , 美国保守派小报《纽约邮报》(NYP)3日报道长五B残骸时 , 标题夸张成《巨大的中国火箭残骸可能坠毁在纽约》 。 措辞也是极力给市民增添紧张感 , 称“科学家警告 , 非常巨大的(massive piece)中国太空垃圾 , 可能会让残骸倾泻在纽约或另一个大型城市” 。

国际|火箭残骸坠落,“教科书式双标”又来了
本文图片


但3月底 , “猎鹰9”火箭残骸掉落时 , 《纽约邮报》却写 , “西雅图上空神秘的光可能是来自Space X的火箭残骸” 。 文中还援引当地网友的推文说 , “你们看见了吗 , 我这辈子从没见过 , 太壮观了 。 ”

国际|火箭残骸坠落,“教科书式双标”又来了
本文图片


这样的媒体还有不少 。 有推特网友整理了一张左右对照的表格 。 表左边炒作中国火箭残骸是如何“失控”(uncontrolled、out-of-control)的媒体 , 除了福布斯 , 3月底都在吹嘘“猎鹰9”火箭残骸如何似流星般“点亮夜空”(light up the night sky) 。

国际|火箭残骸坠落,“教科书式双标”又来了
本文图片


例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 , 报道中国火箭时称“美国防部正追踪失控中国火箭” , 3月底却说“制造这场炫目灯光秀的可能是Space X残骸” 。
无视科学 , 强行炒作——西方媒体的说法被专家学者驳斥 。 美国哈佛史密森尼天体物理中心天体物理学家麦克道尔(Jonathan Mcdowell)就中国火箭残骸表示 , “残骸造成一些伤害或是击中人员的可能性很低 , 从个人受到威胁的角度上讲 , 我不会因此失眠哪怕一秒 。 ”
另外 ,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Roskosmos)监测报告称 , “(长五B)推进级的部分结构将在大气层内消失 , 但不可燃的结构性部分会抵达地表 。 5月7日至8日 , 将能得到实际可能的落点位置 。 ”

国际|火箭残骸坠落,“教科书式双标”又来了
本文图片


Roskosmos报告
5日的美国五角大楼采访人员会上 , 有采访人员问 , “是否准备拦截和击碎中国火箭残骸?”五角大楼发言人表示 , “现在研究我们能做什么还为时过早 。 ”
当地时间5月6日 , 美国防部长奥斯汀再对中国长五B火箭残骸明确表示 , “美国没有将其击落的计划 。 ”

国际|火箭残骸坠落,“教科书式双标”又来了
本文图片

【国际|火箭残骸坠落,“教科书式双标”又来了】
4月29日11时许 , 海南文昌 , 中国用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 图源:澎湃新闻
事实上 , 对于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残骸的重返大气层问题 , 中国航天机构和专家都多次出面进行过解释 。 航天专家邢强博士此前表示 , 火箭本身结构是“皮薄馅多” , 内部燃料在发射过程中消耗后 , 剩余的火箭壳体质量并不大 , 而且以铝合金为主的壳体很容易在大气层中焚毁 。
因此与空间站或大型卫星相比 , 火箭残骸对地面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很小 。 同时它的飞行轨迹也并非媒体报道的“不受控” , 而是经过精密计算 , 并利用火箭钝化技术 , 有意缩短在轨飞行时间 。
观察者网军事观察员表示 , 运载火箭在发射载荷之后 , 如果在设计上没有后续返回和落地回收计划 , 因为没有后续运载任务、没有变轨再机动能力 , 它就已经可以算是一个火箭残骸 。 火箭残骸在再入大气层后 , 会和大气剧烈摩擦燃烧 , 随后残余的残骸则会继续下坠到地面或者海面 。
为了防止火箭残骸过久滞留在太空轨道上 , 或者在再入大气层后无控坠落造成的其他风险 , 各国火箭在设计过程中都会采取种种措施 , 尽量避免火箭残骸在轨产生大批碎片或者落入人口稠密区 , 减小火箭残骸造成危害的可能性 。
猎鹰9火箭的第一级可以在发射后回收 , 二级火箭也不能回收 。 但火箭需要进行防碰撞、防污染机动(CCAM) , 用于让火箭尽快再入大气层 , 并将火箭的再入进入到相对偏远的海区 。 目前来看 , 长征5号B则在发射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 然后等待再入大气 。
二者在技术上都属于无控再入 , 并无本质的高下之分 。 都在理论上存在概率极小 , 但残骸造成一些伤害或是击中人员的可能性 。 这也是当代人类一次性航天运载器的常见处置方法 。 美国媒体刻意渲染和夸大中国火箭残骸的“失控”以及火箭残骸造成人员伤害的概率 , 显然不怀好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