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采访人员 | 白雪
2020年底 , 《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发布后 , 作为能够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的膜技术受到广泛关注 。 早在15年前 ,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开始研发以膜技术为核心的污水资源化技术 , 不仅解决了我国“水脏”“水少”的问题 , 同时也在不断推动我国污水资源化发展 。
在近日举行的“2021(第十九届)水业战略论坛”上 ,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春生表示 , “水脏、水少、水不安全 , 这是目前我国水环境存在的三个问题 。 ”我国的水资源现状 , 核心是缺水 , 总的特征是总量大、人均少 , 资源型、时空型、水质型并存 。
对此 , 他进一步解释说 , 一是资源型缺水 , 全国人均水资源量是2000立方米左右 , 属于13个极度缺水国家之一 , 600余个地级市中400余个是缺水城市 , 全国总缺水量年均在500亿立方米 。
二是地域时空型缺水 , 水资源分布呈现南多北少的特点 , 人均水资源量北方小于南方的1/4 。
三是水质型缺水 。 就是守着水缸没水喝 , 虽然目前治污效果已经显现 , 但是全国仍然有10%的河流属于劣五类水质 , 28%的湖泊属于富营养化 。 国家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四类和五类占85.7% 。
目前 , 我国整体水资源情况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总用水量接近常规可利用的水资源上限 , 全国可利用的水资源量约7500亿~8500亿立方米 , 到2019年全国供水总量达到了6000亿立方米 。 同时很多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时空不均 , 整个地区的水资源已经枯竭 。 二是进一步节水空间有限 , 经济社会在发展 , 用水量在增长 。 与此同时 , 生态环境的水量缺口也巨大 。
“不是所有水的问题都可以用膜技术解决 , 但膜技术是解决水问题的核心技术 。 ”陈春生表示 , 膜技术是最适合资源化改造的水处理技术 , 膜技术在刚刚引入国内的阶段 , 投资成本高、运行能耗高是影响膜技术应用推广的主要问题 。 近十几年来 , 经历了中国膜产业的高速增长期 , 随着国内膜产品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 在陈春生看来 , 曾经的“奢侈品”已变成好用、不贵的技术 。 结合分类价格政策 , 以膜技术为核心的资源化技术可为用水单位带来显著经济效益 。
“MBR技术是将生化处理和膜分离高效结合 , 出水水质好 。 ”陈春生表示 , 该技术在近十几年发展速度非常快 , 可以满足市政杂用、农业灌溉、生态补水的需求 。 他认为:“该技术之所以能够广泛发展 , 就是因为它符合我国国情 , 真正实现了治污和资源化‘1+1>2’的效果 。 ”
另一项污水资源化技术是“MBR-DF”双膜新水源技术 , 可将市政污水处理成地表三类水以上的高品质新水源 , 出水可作为潜在的工业自来水、饮用水源补充 , 以及敏感区域生态补水等 , 真正实现了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 , 同时解决了水环境污染和短缺问题 。 该技术产水回收率≥95% , 结合浓水处理 , 回收率可达100% , 具有节能降耗的实效 , 经济优势十分明显 。 目前 , 这一技术已在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首都水系、滇池流域、洱海流域等国家重点水环境敏感地区推广应用 , 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湖泊污染地区污水处理问题提供了突破性技术支撑 。
【技术|膜技术是实现 污水资源化的核心技术】针对目前如何开展污水资源化利用 , 陈春生建议: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 , 对水资源相对丰富、水环境容量较大的地区 , 推动建立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水生态环境敏感地区 , 污水处理实施高品质资源化 , 减少水资源开发量 , 增加生态环境容量;对水资源短缺地区 , 污水厂就是水源厂 , 大力推进污水资源化 , 作为工业利用、市政杂用、农业灌溉、生态补水等 。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年轻人|人生缺少的不是运气,而是少了这些高质量订阅号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Samsung|新渲染揭示Galaxy S22 Ultra几乎就是Galaxy Note复刻版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