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胡正荣专栏|短视频不应是唯一发展方向

来源|视听广电
作者|胡正荣
近来 , 各地主流媒体机构都已经完成或者正在制定“十四五”规划 。 整体看 , 各家主流媒体都最为重视视频发展 , 这非常符合网络发展规律与趋势 , 也适应了媒体融合发展及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要求 。


科技|胡正荣专栏|短视频不应是唯一发展方向
本文图片


就目前来说 , 视频流量已经占据了互联网流量的90% , 视频表达已经成为主流叙述方式 , 除了原有的录制视频 , 去年以来暴涨的直播也已经成为视频表达的常态 。 据2021年2月3日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 , 截至2020年12月 , 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9.27亿 , 较2020年3月增长7633万 , 占网民整体的93.7% 。 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 , 较2020年3月增长1.00亿 , 占网民整体的88.3% 。
如何判断视频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和具体发展脉络与路径 , 成了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难点和重点之一 。 有的主流媒体机构将“十四五”发展的重中之重放在短视频上 , 而非短中长视频生态体系建设上 , 这就有点“丢了西瓜 , 捡了芝麻”的感觉 。 近年来 , 短视频大流行是有原因的 。 技术使其生长有了可能 , 3G时代还不能保证其技术可能 , 有了4G技术 , 其带宽、传输速率及时延有了巨大进步 , 同时智能大屏手机等终端普及都使得短视频有了起步的技术条件;市场使其成熟有了土壤 , 互联网进一步发展带来了细分化 , 移动端应用普及化和下沉化 , 使得人们的网络消费变得更加随时随地 , 即碎片化、场景化、移动化和短时化 。 用户的参与与自我表达需求和能力提升 , 自媒体及短视频表达门槛降低等 , 大大推进了短视频行业的壮大与成熟 。 同时 , 短视频因其短、便捷、简易等特征 , 迅速多元化 , 从搞笑搞怪的娱乐类起步 , 到情境再现、技能分享、网红IP、街采、创意剪辑、微剧、微纪录片、微综艺、宣教推广广告等 , 快速丰富了品类 , 以满足各种市场细分与垂直用户;政策与监管的相对宽松也使得短视频行业发展有了自我发展的良机 , 但是“搬运工”“剪刀手”遍地 , 抄袭雷同 , 版权保护日益成为短视频乃至包括中长视频在内的整个视频行业的发展障碍 。 从短视频行业存在的问题和长远发展来看 , 优质内容供给不充分、商业盈利模式不明晰、监管体系不完善等已经成为短视频发展的 “三座大山” 。
既然视频已经是互联网上的主流表达方式和叙事模式 , 那就不应该只是短视频单刀突进 , 而应该是短视频、中视频、长视频共同发展、百花齐放的生态系统 。 尺有所长 , 寸有所短 , 每种视频样态都有其所长所短 。
其实 , 目前的视频样态就是一种用二维方式对全息社会的表达 , 这种表达依靠时间和空间来呈现 。 视频的短、中、长只是按照时间长度的相对划分 , 普遍认识是10分钟以内的 , 特别是3-5分钟以内的可以称为短视频;10-30分钟左右的可以称为中视频 , 15分钟左右为常见形态;30分钟以上的可以称为长视频 。
【科技|胡正荣专栏|短视频不应是唯一发展方向】短、中、长视频的差异不仅仅是时间长度 , 还在于屏幕的大小及其呈现方式 。 尽管所有长度的视频都只是长与宽的二维画面呈现 , 但是短视频更多的是在小屏 , 并以竖屏为主;中视频更多是在小屏、中屏 , 并以横屏方式呈现;长视频则在大屏、中屏 , 以横屏方式呈现 。
短、中、长视频的区别还在于叙事体系不同 。 叙事主体相对有所差别 , 短视频更多的是UGC , 中视频更多是PUGC/UGC等 , 而长视频更多是OGC/PGC等 。 叙事篇章结构也有所不同 , 短视频追求效率优先 , 而适当牺牲内容长度与深度;中视频追求效率与叙事容量兼顾 , 因而在适当长度中追求信息有效容量的饱满;长视频追求容量优先 , 因此内容深度与广度是首选 。 叙事功能与应用也相对有差异 , 短视频更多地诉诸情绪传达;中视频则相对从容地诉诸情感建构与呈现;而长视频则充分地展示细节、过程 , 通过人物、场景、情节等完整地叙述情与理 , 构建情与智的能力最强 。
“十四五”时期是互联网迭代升级的关键时期 , 是进入互联网下半场 , 检验平台经济、平台媒体与平台社会功效的关键时刻 , 更是媒体融合发展与全媒体建设的尖峰时刻 , 因此 , 构建短、中、长视频协同发展的生态系统才是当务之急的正题与正解 。
编辑|谢美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