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采访人员 李玉坤 通讯员 郑永艾)随着我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成功在火星表面完成软着陆 , 我国也成为有能力实现火星表面巡视探测的国家 。
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产品保证经理饶炜介绍 , “天问一号”探测器自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 , 精确入轨后 , 已按预定飞行程序在轨飞行了约295天;自2021年2月10日成功环绕火星后 , 相继完成了着陆区预探测、轨道维持、自检等关键飞行控制任务 , 期间 , 能源平衡 , 状态稳定 , 各分系统工作正常;5月15日凌晨2时多 , “天问一号”在火星停泊轨道上进入着陆窗口 , 随后探测器实施降轨 , 环绕器与着陆巡视器开始器器分离 , 继而环绕器升轨返回停泊轨道 , 着陆巡视器运行到距离火星表面125千米高度的进入点 , 开始进入火星大气 , 并最终软着陆在火星表面 。
火星是紧邻地球的一颗类地行星 , 通过对火星的探索活动 , 有助于理解火星气候的进化之谜 。 火星探测是人类开展深空探测的关键性步骤 , 必然成为继月球之后的深空探测热点 。 与此同时 , 火星探测将会促进行星学、宇宙学、火星生命学、太阳系演化学、空间天文学、空间物理学、空间材料科学等科学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 这些学科的进展又将带动更多的基础学科交叉、渗透与共同发展 。
自20世纪60年代起 , 人类进行火星探测的历程中成功的不足一半 , 但这也阻挡不了人类对这颗红色星球的热情 。
火星勘测轨道器(MRO)
采用钛、蜂窝铝 , 强度高但质量轻
火星勘测轨道器是最著名的火星探测器之一 , 其主要任务目标是研究火星表面、次表面和大气 , 并为未来的火星探测任务寻找可能的着陆点 。 该探测器于2005年8月12日发射 , 目前仍然在环火轨道正常运行 , 获取了大量科学数据 。
火星勘测轨道器发射质量约2180kg , 由运载火箭直接发射进入地火转移轨道 , 经过约6个月的飞行后到达火星实施制动捕获 。 它是一个采用“大气制动”减速技术来缓慢进入环火工作轨道的探测器 , 其原理就是利用探测器在火星大气层中飞行时受到的大气阻力不断降低轨道高度 。 经过6个月的大气制动 , 探测器最终进入255km×320km的极地科学探测轨道 , 轨道周期为112分钟 。
火星勘测轨道器从探测器平台到所载有效载荷都是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 , 该探测器的结构采用钛、蜂窝铝等强度高但质量轻的材料 , 除所有系统都有备份外 , 在设计上它还采用了“单独容错”的方式 , 即当某一个部件发生故障时系统仍能完成任务 。 此外 , 火星勘测轨道器具有强大的通信能力 , 其通信系统对地通信速率最大可达6Mbps , 比以往的火星轨道器高10倍 , 并可为其它火星表面探测器提供中继通信服务 。
第一个以研究火星大气为主要任务的轨道飞行器
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探测器的主要科学目标是利用其携带的载荷 , 通过测量火星大气逃逸速率和相关过程 , 确定火星大气消失的历史 , 从而得到火星气候演化的相关答案 。 它是第一个以研究火星大气为主要任务的轨道飞行器 。
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探测器于2013年11月19日发射 , 其发射质量约2550kg , 它由运载火箭直接发射进入地火转移轨道之后 , 经历约10个月飞行过程 , 于2014年9月到达火星并成功完成环绕 。 其首次制动捕获的轨道周期为35小时 , 近地点约590km , 随后该探测器又进行了2次制动 , 最终进入近地点150km , 远地点6000km , 倾角为74.2度的椭圆轨道 。
在到达火星的两年时间内(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 , 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探测器至少5次通过轨道调整从距离火星表面仅124km的高度掠过 , 这意味着它可以直接与火星大气层“亲密接触” , 从而采集大气样本进行分析 。 它在完成探测任务的同时 , 还可为在火星表面执行探测任务的火星车提供数据中继服务 , 其对地传输数据传输率可达10Mbps 。
火星科学试验室(MSL)
好奇号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
火星科学实验室的主要科学目标是挖掘火星土壤 , 钻取火星岩石粉末 , 对岩石样本进行分析 , 探测火星过去、现在是否具有支持微生物生存的环境 , 从而确定火星表面是否具有可居住性 。 该探测器于2011年11月26日发射 , 发射质量约3800kg , 它由3个部分组成:巡航级、进入下降和着陆系统、火星车 。
“火星科学实验室”携带著名的好奇号火星车 , 火星车质量约900kg 。 在火星科学实验室任务着陆火星过程中 , 首先利用锥形气动外壳进行气动减速 , 接下来使用降落伞进行减速 , 最后首次使用“空中起重机”新型着陆技术在火星上软着陆 , 对火星表面高精度着陆技术进行验证 , 为后续的采样返回和载人火星探测提供技术支撑 。
针对火星上的恶劣环境 , 好奇号采用多任务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来进行供电 , 其原理是利用钚238在自然衰变的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热来转换成电能 , 这样就避免了传统太阳能电池阵供电方式在火星沙尘暴中被沙尘覆盖失去发电能力的风险 。
“天问一号”
“祝融号”火星车设计灵感来自蝴蝶
天问一号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 , 重量达到5吨左右 。 在人类发射的火星探测器中 , 天问一号算是一个比较大体量的探测器 , 因为中国这次的任务是一次发射完成多种探测 。
人类探测火星的方式与探测月球的方式基本类似 , 包括环绕探测、着陆探测、巡视探测、采样返回探测和载人登陆探测等五种 。 这些探测方式人类都采用过 , 但每次发射基本上只采用其中的一两种探测方式 。 只有美国曾实现过一次发射完成环绕探测和着陆探测 。 欧洲曾两次进行类似的火星探测活动 , 但都只完成了环绕探测 。
【火星|火星探测器,都有哪些特点?】“祝融号”火星车上面有两个大眼睛 , 这两个大眼睛是导航地形相机 , 它能看得更远 , 来自主规划一个行进的路线 。 下面还有两个大眼睛 , 这两个大眼睛是避障相机 , 虽然它看得不是很远 , 但可以看得角度更宽 。 在实际的行驶过程中 , 前后还有两个避障相机辅助 。 火星车有6个轮 , 可以正负九十度进行转弯 。
火星距离太阳要比地球距离太阳要远的多 , 因此火星上的太阳照度只有地球的大概40% 。 为了满足火星车在火星上工作的能量要求 , “祝融号”火星车太阳能帆板就做得特别大 , 比之前的玉兔和玉兔二号要大得多 , 由4块太阳能帆板组成 , 设计灵感来源于蝴蝶 。 做成蝴蝶的形状便于收纳 , 另一方面蝴蝶比较漂亮 , 这也是科学家的浪漫 。
新京报采访人员 李玉坤
编辑 应悦
推荐阅读
- 观测|期待!新年第一天火星合月,1月4日一起去看流星雨
- 水星|期待!新年第一天火星合月,1月4日一起去看流星雨
- 人物|马斯克:打算在火星上实行直接民主制
- 数据|天问一号火星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首个成果面世
- 马斯克|马斯克:SpaceX最快5年将人类送上火星, 最晚10年
- 火星任务|参考封面 | 2021,应对重大挑战的一年
- SpaceX|马斯克:SpaceX最快5年将人类送上火星 最晚10年
- 系列|小米连发9款新品,从349到5399全都有,你最喜欢哪款?
- 团队|年终策划 | 航天专家史青:为火箭“体检”给火星车装“耳朵”
- 来自|来自地球,向往火星:年度人物马斯克的“移民外星梦”,竟然来自这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