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人类火星探索回眸:“毅力”“希望”“祝融”

参考消息网5月16日报道据法新社北京5月14日报道 , 中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于去年7月成功发射升空 , 并于今年2月进入环绕火星的轨道——这对于北京雄心勃勃的航天计划是一个重要里程碑 。 以太阳能驱动的六轮火星车“祝融”号的名字来自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 , 它将执行收集岩石、数据和扫描火星表面的任务 。 在火星 , 安全着陆的失败要比成功来得更为频繁 。 下面来回顾一下历史上其他国家的类似努力:
“毅力”号
今年早些时候 ,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号成为自1997年以来第五台成功着陆火星的火星车 , 它发射升空的时间稍晚于中国的“天问一号” 。 “毅力”号的用途是寻找火星上古老微生物生命的迹象 , 今年4月它还首次实现了无人直升机在另一个行星上的飞行 。 它的大小与一辆小型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相仿 , 重量为1吨 , 配备了19个摄像头和2个话筒——科学家们希望它们将成为最早记录到火星上声音的话筒 。 科学家们希望 , 拥有自有制氧设备的“毅力”号火星车能够为未来的载人飞行铺平道路 。
“希望”号
在阿联酋去年7月启动了阿拉伯世界首次前往另一颗行星的飞行任务后 , 该航天器于今年2月成功到达火星环轨 。 该航天器将继续保持在火星上空的轨道上 , 其目的是进一步研究火星的大气以及火星气候如何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
“斯基亚帕雷利”
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的“火星太空生物”联合计划开局不利 , 该计划的第一阶段即“斯基亚帕雷利”火星登陆器在2016年10月失控并坠毁在火星表面 。 这次以一位19世纪意大利天文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失败行动将为“火星太空生物”计划的第二阶段——定于2022年发射的“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号火星车——奠定基础 。
“好奇”号
NASA的旗舰火星车“好奇”号——“毅力”号是它的升级版——在2012年通过一场被千百万人实时观看的壮观表演着陆之后 , 目前仍活跃在火星表面 。 这台精密的汽车大小火星车肩负着探索火星是否可能曾存在过生命的任务 , 它利用了NASA先前的火星车的探索成果 , 已经发现火星表面以前存在过水的进一步证据 。 它目前正在研究火星的地质学和环境历史 。 为了做到这一点 , 它正在攀登位于一片古老湖底上的一座5公里高的山脉 。
“机遇”号
NASA的“机遇”号是运行时间最长的火星车 , 它于2004年抵达红色行星表面 , 并一直维持工作状态到2018年 , 当时它受到了一场尘暴的袭击 。 “机遇”号与它的火星车孪生兄弟“勇气”号证实了火星干旱的表面上曾经有过液态水 。
“火星2号”与“火星3号”
在经过了1960年至1971年间多次失败的火星飞越和轨道飞行器尝试之后 , 两台一模一样的苏联航天器在1971年11月和12月最终抵达火星——不料二者都在一场巨型尘暴中被摧毁 。 这件事发生在太空竞赛的高潮期 , 当时处在冷战敌对状态下的美国和苏联正竞相展示优越的航天飞行能力 。 稍早一些的航天器“火星2号”在成功绕火星飞行18小时之后在着陆时坠毁 , 不过“火星3号”成功实现着陆 , 并在火星表面运行了20秒后与地球失去联系 。 两台航天器都向苏联发回了图像、温度读数以及有关火星重力和磁场的信息 。

火星|人类火星探索回眸:“毅力”“希望”“祝融”
文章图片

【火星|人类火星探索回眸:“毅力”“希望”“祝融”】“机遇”号火星车(资料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