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原题西安航天基地:以“产业+科创”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果说宇宙是人类的终极浪漫 , 那么中国航天人就一直致力于将浪漫付诸于现实 。 一千多年前 , 我们就敢于说出“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言壮语 , 今天 , “上九天揽月 , 下五洋捉鳖”已实现 。 几十年风雨 ,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的支持 , 正如他们在研究院内文化墙上写的 , “我们推动和见证着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步” 。
文章图片
“产业航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也被称为“空间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 , 50多年前 , 为响应创建和发展航天事业的号召 , 空间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的前身——航天504所应运而生 , 先后参与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和“嫦娥一号”等中国航天三大里程碑任务 , 为我国近300颗卫星提供了关键技术产品 。 如今 , 在研究院内能够看到一面由众多卫星模型组成的模型墙 , 最上方还写着“历史因成就而辉煌”几个字 , 在这面“星空”之上熠熠生辉 。
据了解 , 2021年载人航天共有5次发射任务 , 西安分院将承担中继终端、仪表计算机软件、天线网络等重要产品 。 除了国家重大项目 , 西安分院还一直致力于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与产业转型 , 努力将航天科技进行转化 , 推动融合发展 , 努力构建以“技术共生、能力共用、资源共享、产业共融”为特色 , 具有“航天基因”的融合发展示范院所 。
为加快构建航天基地现代产业体系 , 建设“产业航天” ,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 结合航天基地产业发展实际 , 西安分院坚持新发展理念 , 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 以产业立区强区为根本 , 努力构建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 。
“‘产业航天’致力于形成规模的应用和产业集群 , 促进形成基地的产业发展合力 。 ”西安分院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 目前基于北斗导航应用开发的“智慧养老”“智慧城市”等终端产品以及民用户外便携天线等产品 , 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及市场应用价值 , 还有待进一步扩大市场应用 , 在逐步完善中形成产业 。
要实现产业强、企业强、创新强、品牌强、融合强的“五强”目标 , 离不开新能源新材料这一支柱产业 。 在巩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优势这一领域 , 西安航天基地坚持龙头企业引领 , 贯通光伏产业创新链供应链服务链 , 推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垂直整合及横向延伸 , 已落户航天基地13年的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隆基股份”)就是一大代表 。
作为倡导可持续发展 , 致力于推动能源绿色转型的太阳能科技公司 , 隆基股份坚持技术引领 ,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 , 不断降低光伏度电成本 , 让清洁、经济的光伏能源更好助力2030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 2020年 , 隆基股份发布了首款BIPV产品“隆顶” , 让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绿色建筑成为新风尚 。
“‘隆顶’实现了工商业建筑屋顶与光伏发电的高效融合 , 是兼具优异建材性能和稳定发电表现的绿色建材 。 ”隆基股份硅片事业部技术设备部总监周国平介绍道 , 这一产品也是建设绿色工业建筑的最直接方式 , 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 有利于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为工商业主持续进行工业绿色转型带来了机遇 。 “此外 , 隆基股份在水电丰富的云南和马来西亚投资新建工厂 , 工厂用电选用清洁的水电 , 极大减少了整个光伏产品生产过程的碳排放 。 ”
以加快构建“3+3+2”特色产业体系为目标 , 西安航天基地将进一步完善、丰富、提升各项工作 , 做强支柱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专生产性服务业 , 努力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 , 促进实体经济做大做强 , 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文章图片
“科创航天”引领航天科技创新发展
“科技创新必然是引领区域文化的驱动力 , ‘科创航天’突出了科技创新的重要并很好的凝练了这一核心理念 。 ”西安分院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 “科创航天”“产业航天”的发展目标是同一目标的两个方面 , 科技创新可以引领产业发展 , 而产业发展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成熟的孵化基础 。
过去的一年里 , 西安分院为国家重要科研任务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保障与支持 , 作为西安市第一批复工复产企业 , 圆满完成了北斗三号、嫦娥五号探测器等28星船发射任务 。
在北斗导航工程中 , 西安分院为我国在轨运行的20颗导航卫星提供了全部有效载荷 , 确保了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正式组网 , 为全球用户提供了高精度、高可靠服务 , 性能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
在探月工程研制任务中 , 西安分院为嫦娥系列卫星提供的测控数传子系统保证了月面图像的快速下传 , 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和交会对接雷达助力成功降落月球表面和首次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 , 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 探月工程三期圆满收官 。
在载人航天工程中 , 西安分院为我国神舟系列飞船以及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天舟一号、天和核心舱提供的关键设备保证了载人飞行及交会对接任务的顺利进行 。
在中国火星探测任务中 , 西安分院提供的测控应答机、测控数传和微波测速测距敏感器有力保障了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 , 为实现我国首次火星着陆巡视奠定了重要基础 。
此外 , 西安航天基地计划建设占地约1200亩的“两城十园”共12个科技产业园区 , 实现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双创载体从2020年的12家达到2025年的50家 , 努力打造大西安科创高地 。
文章图片
“全域全链”促进政产学研协同发展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 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 , 要促进区域政产学研协同发展 , 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3大支柱产业;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卫星应用3大新兴产业;研发设计、软件及信息服务2大生产性服务业是重要领域 。
西安航天基地将为做强、做大、做专以上领域提供有利保障 。 通过围绕产业链布局招商资源 , 即围绕“3+3+2”现代产业体系 , 对重点产业链行业龙头企业和关键配套企业 , 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的联系对接 , 开展“一对一”招商 。 通过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 , 即实施高层次人才引培工程 , 出台人才发展专项政策 , 打造人才信息港 。 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工程与人才安居工程相辅相佐 , 将帮助企业开展技能提升培训 , 打造有利于人才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
“西安分院作为最早落地西安航天基地的科研院所之一 , 对航天基地的营商环境及产业配套有深切感受 , 今天的发展一部分得益于航天基地所提供的良好大环境 。 ”西安分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 在产业配套方面 , 西安航天基地管委会在交通出行、教育配套、医疗就医方面近年来愈加完善 。
西安航天基地科技资源优势明显 , 产业龙头聚集 , “隆基股份将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聚焦自主可控、颠覆性创新 , 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进行核心技术攻关 。 ”周国平认为 , 西安航天基地应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 围绕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 , 分层分类精准指导 , 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 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
此外 , 西安分院与西安航天基地管委会、区内企事业单位一直有密切的科研联系与合作 , 近年来 , 西安分院举办了多次“中国航天日”开放日活动 , 带领青年员工积极参加基地管委会举办的各类公益活动 , 为航天各中小学举办“航天科普课堂” , 致力于向基地学校的孩子们普及科学知识 。
【技术|西安航天基地:以“产业+科创”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 , 我们愿意与基地共同合作 , 继续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 积极探索与航天基地的新的协同发展与合作模式、促进基地产学研协同发展 。 ”西安分院相关负责人说 。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MateBook|深度解析: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的七大独家创新技术
- AirPods|苹果谈论AirPods 3:最大榨取蓝牙技术,希望获得“更多带宽”
- 人物|印度人接管硅谷的背后:技术军团整体作战